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六安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关于语文知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从很多细节可以看出他在生活中一丝不苟,不愿马马虎虎地过日子。(句中“一丝不苟”是褒义词,“马马虎虎”是贬义词,这组反义词构成对比映衬。)

    B. 我刚才仔细地寻找了一遍,没有看见猫。(句中“我”是代词,“寻找”是动词,“一遍”是数量词,“猫”是名词。)

    C.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艳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句诗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告诉人们不要只惊羡别人的成功,更应该知道成功是艰苦奋斗乃至牺牲的结果。)

    D. 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就在雪的群峰的围绕中,一片奇丽的千里牧场展现在你的眼前,墨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双重富丽的花边。(句中“美丽”“艳丽”“奇丽”“富丽”四个词都是形容词,都有美丽的意思,但又有细微的差别:“美丽”概括写出了天山景物的好看,“艳”写出了山峰色彩的鲜艳明亮,“奇丽”写出了千里牧场在雪峰围绕中带给人意想不到的美,“富丽”写出了色彩的鲜艳明亮,“奇丽”写出了千里牧场在雪峰围绕中带给人的意想不到的美,“富丽”写出了原始森林的宏伟和野花的堂皇。这几个同义词贴切地描写了不同景物的美和的特点。表意准确细致。)

  • 2、走进名著。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创业史》中为了实行稻麦两熟计划,梁生宝一路省吃俭用,为互助组买回了“百日黄”稻种。

    B.许云峰是《红岩》中隐藏最深的共产党员,他忍辱负重,装疯卖傻,利用特务对他放弃戒备,经常叫他出去挑菜的机会,将狱中的情报送出去。最后越狱带领解放军同志来营救狱中的同志。

    C.《骆驼祥子》描写了祥子及他周围各色各样的人物,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D.《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是我们家的保姆,她迷信唠叨,令人厌烦,但她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让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关心。

    B. 现在经济不景气,我劝你安心工作,不要见异思迁了。

    C. 大自然的许多奥秘如果刨根问底,恐怕谁也解释不清。

    D. 他的吝啬是出了名的,已经到了不毛之地

  • 4、下列四组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沾轻怕重       漠不关心       精益求精       见议思迁

    B.咄咄逼人       翻来复去       喜出望外       人际罕至

    C.人声鼎沸       花团锦簇       混为一谈       刨根问底

    D.沉默寡言       惊惶失措       畏罪潜逃       大相径廷

  • 5、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①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____________。

    ②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___________了。

    A.①咄咄逼人   ②乐此不疲 B.①咄咄逼人   ②疲惫不堪

    C.①楚楚动人   ②疲惫不堪 D.①楚楚动人   ②乐此不疲

  • 6、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诫子书》出自《诸葛亮集》,诸葛亮,字孔明,东汉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B.《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

    D.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等。

  •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怂(yǒng)        (wù)        (kǎi)        神采奕奕(yì)

    B.蓄(zhù)          (péng)       (cuì)        随声附(hé)

    C.坍(tān)          磨(zuó)        和(chān)       咄逼人(duò)

    D.羞(qiè)          (ài)            护(bì)        小心翼(yì)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秀才年将七十忽生一子因有年纪而生即名年纪。未几又生一子,似可读书,命名学问。次年,又生一子。笑曰:“如此老年,还要生儿,真笑话也。”因名曰“笑话。”三人年长无事,俱命入山打柴,及归,夫问曰:“三子之柴孰多?”妻曰:“年纪有了一把,学问一点也无,笑话倒有一担。”

    (选自《笑林广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秀才年七十   出郭相扶

    B.命学问   有仙则

    C.三人年无事   木兰无

    D.三子之柴   若孤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秀才年将七十忽生一子因有年纪而生即名年纪

    (3)读了这个笑话,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从有价值的角度谈谈,至少两个方面。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默写。

    (1)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 ________________,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 _______________,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泰戈尔《金色花》)

    (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心《荷叶·母亲》)

    (3)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兄女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刘义庆《咏雪》)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朱成玉的《一米远的尊严》,完成下面小题。

    ①那一年,去一个偏僻的农村收粮。那个地方很落后,因为人手不够只好在当地招工,装一车水稻五十元,卸一车水稻三十元, 装车很累, 比卸车多出二十元。

    ②村子里但凡有把子力气的人都去南方打工了,只剩下老弱病残。一时半会儿也没招来几个人,这时,我就看见了他,一个黑黪黪的孩子,向我跑来。他说他叫冬瑞,冬天的冬,瑞雪兆丰年的瑞,十四岁。

    ③我说:“这么小的年纪,你怎么能干得了这个?”“就一车,行不?”他哀求着我,他说他想挣点儿钱,给奶奶和妹妹买好吃的。

    ④他扛着一把比自己高出许多的钢叉,跳到了四轮车上。我说,我是大人,要不还是我来吧。他用一副瞧不起人的口吻说,你是城里人,干不来这个的。继而很大人地向我摆了摆手,示意我离得远一点,灰大。 他长得粗胖, 毕竟是个孩子,不一会儿我就看到他大汗淋漓,手心也磨出了血泡。

    ⑤他挥动钢叉,把一大捆一大捆数倍于他身体的稻子艰难地卸下来。我实在有些看不过去了,我的优越感让我感到耻辱,我夺过他的钢叉,要帮他把那车稻谷卸下来。他诧异地看着我,不让我帮他,尝试着夺过我手里的钢叉。我想,他似乎在担心我因此而不付他工钱,或者从中扣除一些。“一分钱不会少你的!”我对他吼着。他似乎不甘心,没有钢叉,他就用手抱,一捆一捆笨拙地往车下抱。

    ⑥真是个倔强的孩子。我们俩一起把车卸完了。我掏出三张十元面值的钱给他,他犹豫了一下,然后只拿了两张,他说,你帮我干了,我只拿我该得的。

    ⑦这倒是我没有想到的。小小年纪,竟然懂得收放自如。看得出他很开心,笑着露出一口很白的牙来,把钱使劲地攥着,带着血丝的汗水从拳头缝隙里渗出来

    ⑧“去吧,给你奶奶和妹妹买好吃的去吧。”我对他说。他却犹豫着,试探着问我:“能不能让俺再卸一车。”

    ⑨看我不同意,这小子接着讲起了他的家事,他说现在的家里他就是主要劳动力,爸爸妈妈都去外地打工了,家里只有奶奶、妹妹和他,奶奶老得做个饭都费劲了,妹妹刚八岁,还太小,而且还断了一条腿。

    ⑩“我是哥哥,我得管她。”他很内疚,他说都怪他,要不是他贪玩儿,妹妹也不会被那辆该死的车轧断一条腿。

    这么懂事的孩子,真是让人心疼。我忍不住想去抱抱他,他却一下子挣开老远,他说奶奶告诉过他,不能和陌生人离得太近。

    我就在离他一米远的地方,张着怀抱,抱着尴尬的空气。他似乎也看出来自己有些不礼貌,挠挠头说:“不过,你是个好人。”这是他给予我的最大的赞赏。

    一米远的地方,刚刚好。不远也不近,他像个小大人一样,与我保持着相同的站姿。一米远的距离,是我和一个陌生孩子的最佳相处位置,我放下优越感,他褪下自卑,那一刻,我们是平等的。这一米远的距离,让我感受到一个孩子不容低估的尊严。

    我想,这个距离,也正好适合我把温暖,一点点传递到他凉丝丝的又有些荒芜的心里去吧。我说,看在你说了这么好听的话的面子上,就允许你再卸一车吧。不过,这一车需要你自己来完成,你行不?

    没问题!他把钢叉握得紧紧的,像一个正在保家卫国的英雄,坚定地向我点点头。

    (有删改)

    【1】全文围绕他写了哪些事?请根据文章内容,补全文章情节。

    他哀求我让他卸水稻——_____—— _____——他求我再让他卸一车——______——_____——他准备再卸车

    【2】请为第①段、第④段选择恰当的关联词。

    A.即使……也;因为……所以

    B.因为……所以;虽然……但

    C.不仅……而且;虽然……但

    D.虽然……但;因为……所以

    【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⑦段划线句哪一处需要重读,为什么?

    (2)分析第⑨段的作用

    【4】结合第⑤段画波浪线的语句,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我”态度的转变。

    【5】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说说第⑩段与链接材料描写手法上的相同点及表达效果上的不同点。

    【链接材料】当他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他说:“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描写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的冬天

    (老舍)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本文作者抓住济南冬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2】阅读第④段,用一句话概括本段主要内容。

    【3】找出选文中标志写景顺序变化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_____→(树尖)→___________________

    【4】赏析下面的句子。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5】本文作者擅长用比喻,在文中,作者分别将阳光下的老城、雪后的山坡和村庄比成什么?突出了它们的什么特点?

    【6】下面对文章写作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写北平的多风和伦敦的多雾,反衬济南冬天的无风和响晴。

    B.文章侧重写人的活动,表现有人们在冬天的都含着笑的。

    C.文章重点写了阳光、小山、白雪、绿水等景物。

    D.文章在描写济南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做到情景交融。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题二:

    “心声”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这样解释的:发自内心的声音;心里话。让森林更加茂密苍翠是大树的心声,让小溪更加清澈见底是鱼儿们的心声,让生命如糖一样甜蜜是蜂儿们的心声……

    请以“心声”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自选文体,自拟文题。

    要求:①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②若选题二,请重新拟定题目。③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