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我们持续用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这( )
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③有利于彻底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创新作为发展的重要理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2023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 70年旧貌新颜,70年华彩蝶变。今天的甘南,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盛世图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变化得益于(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③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着力解决各族人民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④我国大力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兴边富民行动,民族地区消除了发展的差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3年,密云区医院引进5台国产机器人应用于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情况,两种不同的国产机器人分别参与到手术过程中。医生轻轻捏下手指操作器,机械臂便可完成移动、捏夹等指令。如果给这段新闻起个合适的标题,恰当的是( )
A.创新让生命充满激情活力
B.制度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C.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
D.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4、从“小院议事厅”到“板凳民主”,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中国人民生动诠释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人民民主的真谛是( )
A.反映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B.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C.建设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D.实现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5、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这体现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 )
A.选举民主
B.直接选举
C.协商民主
D.民主监督
6、在2977名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代表;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代表总数的16.69%,这足以说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 )
A.最真实的民主
B.最广泛的民主
C.最公平的民主
D.最管用的民主
7、2023年9月12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就畅通台胞往来通道、便利台胞在闻学习、就业、司法服务、产业合作、优化涉台营商环境等方面作出部署。这有利于( )
①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②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③两岸共同弘扬民族精神④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2023年9月19日,2023年黑龙江省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启动。要求在各级党委领导和政协机关指导下,把准政治方向、健全工作机制、丰富实践载体、扩大社会影响,努力推动模拟提案征集活动提质扩面增效。青少年通过这一活动可以( )
A.体验政治权利,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
B.依法行使选举权,增强主人翁意识
C.提高民主参与意识和民主参与能力
D.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提高政治素养
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13日通过。立法法修改过程中,立法机关两次向党中央请示报告,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这充分体现了( )
A.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B.立法法是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C.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10、2023年5月15日,是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四周年。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能够有效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依法保证公民更好地行使参与权和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
A.提高工作效率
B.消除官僚主义
C.杜绝滥用权力
D.铲除腐败现象
11、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
基于国情 | 当前主要矛盾 | 中国式现代化 | 坚持发展理念 | 党的发展思想 |
① | 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和 不平衡不充分的 发展之间的矛盾 | 中国式现代化是 全体人民共同富 裕的现代化 | ② | ③ |
A.①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 ②共享③以人民为中心
B.①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②共享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①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②协调③改革开放
D.①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②协调③创新
12、电影《长安三万里》中展现了盛唐美景,李白、杜甫、高适等诗坛顶流陆续登场,让观众感受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下面关于中华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②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
③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④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下列选项中,直接体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一社会共识的是( )
①全国各地多个省份相继出台乡村振兴促进条例
②国家对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
③中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
④全国多地加大引进国内外VR领域高端人才力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顾诵芬,组织攻克了一系列航空核心技术,推动了我国航空工业体系建设。在他的人生轨迹中,有着闪亮的三个关键词:航空报国、航空救国、航空强国。这体现了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 )
①爱国 ②友善 ③敬业 ④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今年夏天“村BA”“村超”等接地气的体育赛事多点开花,也带火了一波乡村旅游。到村里吃农家饭、品农家乐,农文旅融合发展成为群众增收的“神器”。这说明,举办乡村体育赛事有利于( )
A.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B.消除城乡发展差距
C.加快实现同步富裕
D.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16、2023年9月1日,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11天共收到85870人提出的105142条修改意见。这表明( )
A.良法体现了人民意志,反映人民呼声
B.建立民主基础上的善治是良法的保障
C.公民积极行使立法权,法律意识很强
D.厉行法治要求人民积极参与民主监督
17、苏绣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球首幅苏绣动态作品《玉兰花开》脱离了传统刺绣静态平面的表现形式、将部分花瓣和蝴蝶翅膀制作成立体的,“藏”入形状记忆合金。只要用手指轻触,指尖的温度就会使其发生形变,出现“花开蝶舞”的现象,该作品( )
A.是我国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真实例证
B.彰显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交融之美
C.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一成不变
D.创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途径
18、近年来,地摊经济备受关注。针对地摊摆卖,广州建立流动商贩临时疏导区和临时摆卖点,并制定多项细则进行管理。对“路边摊”有序“放”、科学“管”。这( )
①在保持良好市容环境秩序的同时增加社会活力
②促进城市经济高速增长
③平衡了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
④考验政府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钱七虎院士,甘愿隐姓埋名六十年,为国铸盾。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这一生没有碌碌无为,没有虚度年华,我一生,活得有价值,为国家、为我们的人民安全,贡献出了自己的心血。下列古语与钱七虎院士表达的情感相契合的有( )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②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④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是强国兴省的必由之路。创新和改革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并驾齐驱的连带。下列对改革和创新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②改革通过创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④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请你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小赛同学认为:增强民主意识,是大人的事,与中学生无关。( )
理由:
(2)2019年我国科技创新捷报频传,小福同学认为,我国已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了。( )
理由:
22、【厉行法治全民共建】
为宣传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宣传进校园,某学校制作了以下展板:
小宇学习展板内容后认为,我国的立法工作成就显著,说明只要推进科学立法就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请从厉行法治的角度评析小宇的观点?(可从国家、政府、公民角度作答)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9月15日,江苏南通开发区小海街道,城管收缴一老年摊贩的秤砣时暴力执法,抢夺杆秤,拎起老人使劲摔在地上。该事件在网络曝光后,引发广大网友强烈关注、热议,网友认为维护市容市貌,城管工作人员功不可没,但执法应该有温度,应该具有人性化,如此简单粗暴只能引发不必要的矛盾。该执法人员的行为受到广大网友谴责,相关违法行为人也被予以行政拘留十五日并处罚款一千元的处罚。
针对该事件,有人认为:“只有在全社会加强严格执法,才能厉行法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请根据上述材料,辨析该观点。
24、材料一: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15日在瑞士日内瓦发布,该指数显示中国首次跻身世界最具创新力的经济体前25强,瑞士、瑞典、英国、美国和芬兰依次占据榜单前五位。
注:数据来源于《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2015年中国创新指数排名29位。
材料二: 材料二: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以创
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
材料三:创新也要宽容失败,美国科学家爱迪生为发明蓄电池失败了25000多次,最后终于成功;我国的天河科技工作者团队经过数亿次实验,才成功研制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材料四: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提出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如在科学精神方面,培养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素养;在社会参与方面,培养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等。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一《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极其变化趋势,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材料二中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3)结合材料三回答我们该如何面对创新过程中的失败与挫折?
(4)要成为创新型人才,现在的你可以做哪些准备?
25、为了更好地宣传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某校准备选定一个主题办一期关于改革开放的宣传栏,向同学们征集建议。
材料一:在国家统计局对外发布的改革 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中显示, 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79亿元, 2017年站上80万亿元的历史新台阶,达到 827122亿元。4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 界第二,经济结构实现重大变革,发展的协调 性和可持续性明显提高,基础产业和基础设 施跨越式发展。 |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人们彼 此联系用BP机最为时髦。现在,人 们用的大多是智能手机,并且更换频 繁。从大块头的“大哥大”,到小巧的 “掌中宝”,再到现在流行的“大屏 幕”,手机功能从简单通话,到发短 信、玩游戏、看小说,再到上网、玩微 博、发微信…… |
请你从上述两则材料中任选其一推荐给学校,运用所学知识写出推荐理由。
26、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省洱海边的湾桥镇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态保护情况。[来习近平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
(1)运用《融入民族文化》的知识谈谈如何理解“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这句话?(2分)
习近平主席说:“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一些古诗词对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有重要启示。
(2)请结合《思想品德》心理、道德的内容,模仿例子完成下表。(6分)
27、【法治中国】
材料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提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材料二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只有实现全社会对法治的普遍信仰,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只有不断打造整个社会尊法信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才能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
(1)结合材料一回答,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是什么?政府的宗旨是什么?
(2)社会因法治而进步,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3)青少年如何为全面依法治国做贡献?
28、 如今,人工智能不仅会下象棋、围棋,还在分发邮件、工业制造中大显身手,甚至参加了2017年的全国高考……人类的很多工作正在被人工智能机器人代替。
(1)“人类的很多工作正在被人工智能机器人代替”说明了什么?
(2)我国在人工智能等方面已经取得巨大成就,有同学认为我国已成为创新型国家,你怎么认为?请写出你的理由。(至少三个方面)
(3)请你谈谈我国应该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