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下面对这一精神理解正确有( )
①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②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③引领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④中华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建设法治政府,就要( )
A.依法执政,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B.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
C.扩大政府的行政权力,防止权力滥用
D.确保每个司法案件都能体现公平正义
3、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是政治素养提高的重要表现。下列选项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
①作为选民参加选举县乡人大代表的活动一一积极行使选举权
②对小区内物业管理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一一自觉地参与民主决策
③针对噪音问题向环保部门申请环境评价结果一一主动履行公民义务
④参加某县政府机关举行的民主评议活动一一对政府工作进行民主监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最新版《牛津英语词典》中,过去不少翻译成英文的中国词,如“孔子”“春节”“少林”“中国梦”“一带一路”等开始直接被汉语拼音替代,汉语拼音正从“中国的标准”变为讲述中国故事的“国际标准”,成为外国人掌握汉语的“语言钥匙”。这表明( )
①中国是世界格局中最重要的力量②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深度互动
③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④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在长沙,万人空巷,人们自发走上街头,高喊“袁爷爷一路走好”。载着袁隆平院士遗体的灵车走后,人们久久不愿离去。人们致敬袁隆平,是因为他( )
①承担了社会责任②敢为人先、敢于突破的勇气和信心
③传播了社会正能量④注重了对个人荣誉的追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2年8月10日,《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发表。白皮书进一步重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事实和现状,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新时代推进实现祖国统一的立场和政策,充分表明实现祖国完全的必胜信心、反对台独的坚定决心。这告诉我们( )
①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②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③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天下之本,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束之高阁,或者实施不力、做表面文章,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这告诉我们( )
A.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
B.法治能够确保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C.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D.善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8、C919国产大飞机首次开启“双机商业运营”;首台国产F 级 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正式投入商运……我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制造业规模连续 13 年位居世界首位。这表明(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B.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C.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D.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9、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活动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该主题契合的是( )
①开展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
②讲究卫生,多使用一次性物品
③推行节能减排,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
④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下面古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对应正确的有(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敬业 ②以信立身,以诚处世——诚信
③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爱国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友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捷报频传,“长征八号”一箭发射22颗卫星、“吉祥鸟”AC313A大型民用直升机成功首飞、首次实现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交响已经响彻中国大地。由此可以看出( )
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
②军事和经济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谋未来就要谋创新,中国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
④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4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会议还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该法自 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旨在( )
①确定该法的核心地位
②凝聚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③明确时代精神的核心
④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有利于( )
①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
②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
③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
④扩大我国的领海面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近日,“69岁抚顺大爷张宝付跳入冰河救人”的视频火爆网络。“为‘抚顺大爷’点赞,抚顺人都是活雷锋”“致敬凡人英雄,向这位了不起的大爷学习”……全网刷屏表达敬意!张宝付大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 )
A.爱国
B.敬业
C.诚信
D.友善
14、2023年6月16日,第十五届海峡论坛在福建举办,上万名两岸同胞参加主论坛和34场系列活动。自创办至今,海峡论坛已成为两岸民众畅叙乡情、畅谈合作、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这表明( )
①两岸人民有着根深蒂固的家国情怀②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就能够实现祖国统一
③“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重要途径④祖国完全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有事多协商、遇事多协商、做事多协商”逐渐成为许多社区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这反映的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分别是( )
A.协商民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选举民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协商民主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选举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6、一位科研人员说:“问题是自己找的,答案是不知道的,99%的实验结果是负的”,如果没有好奇心的驱使和陪伴,科学研究很可能半途而废。这告诉我们鼓励创新需要( )
①要求青少年挑战一切权威
②要求青少年投身科学研究实践
③鼓励青少年敢为人先敢于冒险
④培养青少年探索新知的好奇心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7、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人千百年来追寻的梦想。而今天,在我们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当中,具备了实现共同富裕更加完备的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 )
①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②要靠人人奋斗、人人尽力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④要求消除人们的收入差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根据下图所示内容,下列最适合作为该图标题的是( )
A.人的一生离不开宪法保护
B.宪法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C.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D.在众多法律中,只有宪法保护我们
19、以下情境能够体现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
B.我党加大医疗反腐力度
C.“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
D.小区里停车“一位”难求
2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界宣告着一种风范,该风范正是“中国之道”。有关“中国之道”的认识,下列哪个是正确的?( )
①“中国之道”是指中国正在追求一种独特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②“中国之道”是指中国只关注自身的发展,不考虑国际合作与交流
③“中国之道”是指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没有借鉴和学习的意愿
④“中国之道”是指中国通过自身的发展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③④
21、他人评价是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他人评价就是对我们最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22、小明在“双十一”后收到了5个快递,这些快递的包装袋、包装箱的体积是所买东西的两三倍。“胶带缠得多,泡沫塑料放得多,东西没有磕碰,这得给好评!”“快递盒子留着太占地方,大部分都当垃圾扔了。”小明说,小区里大家基本都这么干。
判断:
理由:
23、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但是,某小区围绕这条内容进行普法宣传时,却使用了如下图“司马光砸缸罚款二十”的宣传画。
对此,有居民质疑,为什么救人还要罚款,人命重要还是钱重要?
请你谈谈对此事的看法。
24、【同心共筑中国梦】
【析梦】
习近平总书记说:何谓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我们每一个人的个人的前途命运都是和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是和这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关联。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筑梦】
中国梦这个历史任务光荣而艰巨,是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懈地为之共同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圆梦】
党的领导是中国梦实现的政治前提,中国道路是中国梦实现的最佳选择,中国精神是中国梦实现的精神动力,中国力量是中国梦实现的群众基础。
(1)中国梦的内容是什么?
(2)中国梦一定会实现,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这种自信的来源是什么?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包含哪些内容?
(4)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什么?
(5)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打算怎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5、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典从提出到最终确立经历了较长的过程。
(l)该法典的修订过程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哪些道理?
(2)新的《民法典》对高空抛物承担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有同学认为:“有了民法典,就能守护头顶的安全。”请运用厉行法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26、 材料一 目前,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近400个城市缺水,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用水消耗的大量增加,我国水资源形势将更加严峻。而一些工业排污,又造成有水难喝的局面。
材料二 阅读漫画《熟视无睹》和《有水难喝》。
(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请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3)要解决上述问题,请你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27、【百年奋斗路逐梦新征程】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纲领性文件。
材料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已经成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正在实现。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在伟大旗帜指引下,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1)为了更好地了解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学生们纷纷绘制思维导图进行学习,请你对照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为了增强学生的百年成就感,学校政治组要求学生搜集中国已经实现的梦想,说一说你搜集到了哪些?(不可引用材料中的梦想)
(3)中华民族如何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4)为早日实现伟大的梦想,我们青少年应该做出哪些努力?
28、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