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清晨的第一缕曙光洒向无边的大地时,农民播下春天里第一粒希望的种子,护士给病人换上洁白崭新的床单,老师给同学讲授第一节新课……这就是责任,这就是我们的责任!材料告诉我们( )
①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②每个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③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
④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阳康”是否要带口罩?明明认为“戴口罩一是能够降低二次感染的概率,保护自己;二是每个人体质不同,所以戴好口罩也是为了保护他人的健康”。明明的观点表明( )
A.要承担起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
B.我国对每一个公民的健康、安全负责
C.承担责任,会得到物质方面或精神方面的回报
D.每个人的角色虽然不同,但承担的责任是相同的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做人的道德金律告诉我们,尊重他人要学会( )
A.欣赏他人
B.真诚待人
C.换位思考
D.宽容待人
4、在新时代伟大事业的推进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对此,同学们展开讨论,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是( )
①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②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公民无法参与其中
③该法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④该法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这句话说明(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④社会秩序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俗话说:“懂规矩,方能知礼节;行规矩,方能治国、齐家、修身、平天下。”在日常生活中,出行有交通规则、运动会有比赛规则、考试有考场规则……这表明( )
①规则制定让我们失去了自由②各种规则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③规则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运行④规则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3年以来,天津海关开展了“国门绿盾2023”行动及严防外来物种入侵3年专项行动,在非贸易渠道截获小豆蔻等外来物种共97种次。这一行动有利维护了国家( )
A.生态安全
B.文化安全
C.社会安全
D.网络安全
8、2023年10月13日,南山法院依法对孙卓、符建涛被拐案一审公开宣判:两名被告人分别获刑5年、2年,并处民事赔偿80多万。该案的成功宣判,充分彰显了依法治国中法治的权威性。这表明( )
①任何犯罪行为都应受到法律制裁②审判机关应保护公民的一切权益
③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是刑罚④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国家好大家才会好。”这表明,在我国( )
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②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小张在工地辛苦工作一年,工地负责人竞以种种借口拖欠工资。万般无奈,小张要用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讨回工资,该手段是( )
A.法律
B.到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C.诉讼
D.到律师事务所求助
11、下列四幅图片共同体现了( )
A.经济实力增强
B.推进文化建设
C.建设军事强国
D.维护国家利益
12、近年来,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超级工程的实施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祖国的日新月异。以下是同学们观看了这部纪录片后的感受,其中最为恰当的是( )
A.刘明:我国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B.张青:真高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最强国
C.王玥: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过大,让人感觉自卑
D.李军:祖国伟大成就令人自豪,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1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个人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③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接
④我们应把国家责任放在第一位,不必考虑个人得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4、为了保护旅客合法权益,维护铁路旅客运输正常秩序,《铁路旅客运输规程》于2023年1月1日正式施行,改变以往儿童票以身高划分的规定,实行“双轨制”即按年龄或身高标准进行售票,这说明( )
A.规则的完善要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要求
B.改进规则是因为原有规则一开始就存在错误
C.遵守规则只能靠个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醒
D.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废除全部原有规则
15、2022年4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办法规定,驾驶机动车时禁止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违者扣3分,罚款200元。对此同学们有了不同的看法,下列同学看法正确的有( )
①小军:这一新规的实施,限制了我们的自由,约束了我们的权利
②明明:这一新规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社会秩序的有序运行,保障人们享有自由
③字辉:这一新规有利于保障自身的生命健康,同时也保障到他人的、社会的、国家的利益
④高高:这一新规不合理,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
A.小军和高高
B.小军和明明
C.明明和宇辉
D.宇辉和高高
16、年仅15周岁的初中生刘某自从进网吧玩了一次游戏后,觉得很好玩。从那以后,旷课进网吧成了家常便饭,后因“弄几个钱”买“装备”,多次抢劫和伤害他人,被公安机关抓获。经法院审判刘某获刑三年六个月。这一案例警示我们( )
①要自觉远离不良行为②沉迷网络游戏必然导致犯罪
③要明辨是非,正确选择④增强自控能力,抵制不良诱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近年来,一些格调低下、审美恶俗的内容悄然出现在网络微短剧中。为了营造清朗的网络视听空间,国家广电总局印发了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的通知,要求创作者和传播者要树立起规则意识。网络微短剧应该遵守的规则有( )
①道德②法律③舆论④校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在公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牌子:“芳草萋萋,踏之何忍?”在图书馆,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提醒:“这里最需要您的安静!”在汽车站,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横幅:“自觉排队,文明候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
③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④社会规则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当国家利益受到损害时,你我都该挺身而出。但在表达爱国情感需要我们( )
①采取合法有序的行动②具有理智、理性的心态
③具有务实、文明的心态④盲目跟风,盲从泄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这段话启示我们( )
①要认识到国家兴亡,是我的责任
②应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努力
③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④共同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MH370航班搭载239名乘客在飞往北京途中失联,20多个国家动用各种卫星、军舰民船、先进侦查飞机及军用民用雷达搜索,终于在2015年8月6日首次发现飞机残骸。而期间,马来政府曾请来全国最著名的巫师占卜飞机踪迹。马来政府的做法正确吗?
判断:
理由:
22、 近几年,短视频APP异常火爆。一时间,炫富、骂脏话、虐待动物、无底线的恶搞、宣扬早恋等段子比比皆是。接触这些短视频后,一些青少年乐此不疲,有的因模仿视频行为而发生危险情形。
对此,两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23、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尊重他人,需要我们
A. 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
B. 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C. 冷落忽视他人
D. 对他人的请求一概回绝
24、 2019年9月9日,一段校园欺凌视频在网络上传播:一女卫生间内,两名身穿白色短袖校服的高个女学生,对一名身穿红色长袖校服的矮个女学生进行辱骂,并左右开弓连续扇其耳光。
(1)材料中两名打人的高个女学生缺少哪些意识?
(2)请你从法律的角度对材料中两名打人的高个女学生提出劝诫。
25、【增强制度自信贡献青春力量】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有利于促进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不断实现共同富裕。
(1)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22年3月10日上午在北京闭幕。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闭幕会并发表讲话,他强调,今年是十三届全国政协履职的最后一年。在本届政协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我们提出要准确把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个政治组织赋予我们的责任,强调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履职尽责、必须求真务实提高协商能力水平。四年来,我们认真践行这些工作原则和理念,增强了政治能力、为民情怀和协商本领。
(2)说说人民政协的职能。
材料三 202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3)请你说说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意义。
材料四 在新疆哈密巴里坤县第一中学,民族团结之花竞相绽放。近年来,该校努力营造民族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学校通过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在各族师生间架起了一座座心灵的桥梁;通过开展各族学生“手牵手”融情活动,你到我家吃粽子,我到你家吃馓子,让各族青少年从小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
(4)为维护民族团结,你准备如何做?
26、对于维护公共利益这个话题,同学们在班级的QQ群上,展开了讨论,以下是其中的部分内容。阅读之后,回答相关问题。
网友 | 内容 | 问题 |
秋水长天 18:08 | 维护公共利益是很好的行为,但是对个人没有什么好处。 | (1)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
大漠孤烟 18:10 | 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冒着余震的危险,投入到抗震救灾中,他们是救灾队伍中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不求名、不为利,卸车、搬货、搭帐篷……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不分年龄、无所谓性别,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造就了令人感动的风景——他们就是活动在甘肃定西震区的志愿者。 | (2)你是怎样看待志愿者这种行为的?
(3)你打算怎样向这些志愿者学习?
|
27、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现实生活中,子女为父母未尽赡养义务的事屡见不鲜,为追讨赡养费,老人不惜与子女对簿公堂。赡养费纠纷一般可调解解决,无法调解的情况下,只能发挥法律定纷止争的作用,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请你辨析上图言论。
28、近来,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材料一:某校初二学生王某因怀疑同桌向老师打小报告,心生怨恨,一气之下对同桌拳打脚踢,最终被学校发现并严肃处理
材料二: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1)分析材料一中王某的行为有什么危害?
(2)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为解决校园欺凌给同学们提出合理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