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阳康”是否要带口罩?明明认为“戴口罩一是能够降低二次感染的概率,保护自己;二是每个人体质不同,所以戴好口罩也是为了保护他人的健康”。明明的观点表明( )
A.要承担起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
B.我国对每一个公民的健康、安全负责
C.承担责任,会得到物质方面或精神方面的回报
D.每个人的角色虽然不同,但承担的责任是相同的
2、有网友上传了一段视频:一天晚上,一名司机路上遇见一名骑单车回家的中学生,因路上没有路灯,司机开车慢行,为孩子照亮前方的路。在这段视频中,只见孩子中途特意下车,转身向司机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一鞠躬( )
①是对帮助者的一种回应和尊重②释放了一种友善和感激的正能量
③多此一举,对帮助者心存感谢即可④让人感到温暖,启迪我们常怀感恩之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读图,下列能用来劝导王同学的是( )
A.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要辨析网络信息
B.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要提高自律能力
C.网络生活丰富多彩,要学会信息节食
D.网络发展日新月异,要享受网络生活
4、中国共产党带领我国亿万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们应该( )
①努力成为脑力劳动者,为国家和社会作更多贡献②关注国家的发展,为祖国的成就感到自豪
③看到我们在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④正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静观近年军事训练,春有大练兵、夏有大海训、秋有大演习、冬有大拉练,实战化训练唱响“四季歌”、覆盖全天候。全军战士正鏖战在广袤的国土、蔚蓝的苍穹、浩渺的海洋!人民军队加强练兵备战要( )
①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②在二零三五年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与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
④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
A.严重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处罚性
D.剥夺政治权利性
7、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启示我们( )
①要善于识别各种损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保持高度警惕
②维护国家安全是只依靠党和国家
③国家安全与每个公民的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④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 兴调查研究之风,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学生应该( )
A.积极走进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B.遨游网络世界,搜集海量数据
C.质疑书本理论,亲身实践检验
D.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批判一切
9、下图是小何同学绘制的“我的社会关系网络图”,从中能得出的结论有( )
A.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B.未成年人在社会关系网中处于核心位置
C.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D.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与社会发展无关
10、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司长徐必久表示,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加大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更好地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这有利于维护我国的( )
A.人民安全
B.政治安全
C.文化安全
D.生态安全
11、特定条件下,自觉遵循社会规则,既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要求,也是自身文明素养的体现,彰显了一个人的( )
A.道德风范
B.良好风俗
C.纪律意识
D.法律观念
12、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对于中学生而言,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广泛结交朋友,接受陌生人的饮料
B.抵制毒品诱惑,积极宣传禁毒知识
C.致敬禁毒英雄,无畏抓捕涉毒人员
D.加强禁毒教育,巩固禁毒学校防线
13、成语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蕴含着宝贵的文化财富,给我们以深刻启迪。下列成语故事与解读一致的是( )
成语故事 |
A.徒木为信 |
B.约法三章 |
C.千里送鹅毛 |
D.程门立雪 |
解读 |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 要善于改变不合理的规则 | 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 | 平等对待他人是人际交往的基石 |
A.A
B.B
C.C
D.D
14、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将捡到的100元钱捐献给受灾群众
B.就垃圾分类问题向环保部门提建议
C.在医院照顾生病的外婆,端水拿药
D.给杭州亚运会所有入场队员喝彩
15、某校举办运动会,八(7)班的同学们一致推选体育成绩不错的小美代表班级参加比赛。小美怕影响学习不想参加。为劝说小美参赛,你的做法是( )
①有些事情虽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仍然要承担责任
②为了班级荣誉应该参加
③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进行评估,回报大于代价的可以承担
④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它能让我们获得知识与技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下图漫画中司机的行为( )
①体现了其规则意识淡薄 ②严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
③违反交通法规,理应受罚 ④能够展现自己高超的驾驶技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受到伤害,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 )
①不顾侵害者与自己力量悬殊,瞅准时机,实施报复
②通过诉讼这种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③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在保证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一位满身泥浆的农民工怕弄脏公交车的座位,疲惫地坐到公交车的过道上;司机对他说“师傅,请坐到座位上”。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品质是( )
A.与人为善,尊重他人
B.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C.挺身而出,舍生忘死
D.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19、下列说法能正确体现自主与自立关系的是( )
A.自立是自主的前提,只有自立才能自主
B.自立是自主的前提,自主是自立的表现
C.自主与自立无关,两者不能同日而语
D.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
20、2023年6月27日,惠州马某某为博取关注,在网络平台编造发布“某核电厂是中国核弹武器生产基地”谣言信息。该谣言信息迅速引发网民关注,引起社会恐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经公安机关依法开展调查,马某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最终,公安机关对马某某处以行政罚款的处罚。这警示我们( )
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违法必究 ②网络世界中个人无言论自由
③网络生活应该遵守法律法规 ④要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教育部要求各中小学校要深入开展宪法学习教育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宪法知 识纳入中招考试的测试范围。对此,小丽认为:接受教育对我有益,学习宪法没有意义。
请你辨析小丽同学的观点
22、 高铁“静音车厢”首次亮相。2020年12月24日起,铁路部门在京沪、成渝商铁的部分车次试点“静音车厢”服务。“静音车厢”可为旅客提供更加安将舒适的旅行环境,愿意遵守相应行为规范的旅客,通过12306网站和手机客户端等购票时可自行选择“静音车厢”,并遵守“播音”约定。这一举措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静音”约定: ☆将手机调至静音或振动状态 ☆接打电话或相互交谈时,应离开“静音车厢” ☆使用电子设备时,应佩戴耳机或关闭外放功能 ☆携儿童出行的旅客,自愿看好孩子,避免喧哗 |
“微微”认为:每个人都有接打电话或相互交谈的权利,“静音车厢”这样的约定要求过高。
“茜茜”认为:如果你选择了“静音车厢”,就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约定。
请你结合材料,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评析以上观点。
23、人不能孤独的生活,他需要社会。
判断:(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4月27日,“振兴东北智慧互联”2017互联网+中国服务交易会长春峰会在吉林省春市隆重开幕。在本次盛会上,参会人员对“互联网+创业创新与东北振兴”进行重点探讨和分享,为政商界人士“风暴”了一次“互联网+产业转型”的深度知识,为区域经济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同时,“大数据驱动”概念,也正随着服务经济进入中国经济的主战场长春市政府也表示,在“互联网+民生”这一块,可以大力发展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意创业就业等,更好地服务多元化民生需求,同时也尽力遏制网络的弊端。
(1)网络对我们的社会进步起了哪些积极作用?
(2)网络服务民主需求的同时,我们也要尽力遏制网络弊端。青少年该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3)合理利用网络,不仅需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更需要传播网络正能量,为此,我们应如何做?
25、呵护祖国花朵
材料一:国家制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和《 》。
材料二:两幅图片。
(1)在材料一中的横线上填写另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1分)
(2)上述材料体现了思想品德课中的哪些观点?(2分)
(3)上述材料启示着我们未成年人应如何做?(3分)
26、[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18年1月5日,由蚌埠南开往广州南站的G1747次列车在合肥站停站办客时,一名带着孩子的女性旅客以等老公为名,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铁路工作人员和乘客多次劝解,该女子仍强行扒阻车门,造成该列车晚点发车。据了解,铁路公安已介入调查处理。经查,女性旅客为庐阳区一小学教导处副主任,记者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救育体育局获悉,该局已责成当事人立即停职检查。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什么?
(2)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27、(题文)背景材料:有数据显示,目前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企业群体,超过全国企业总数的60%,吸纳了80%的新增就业人口,缴纳了全国税收的10%,固定资产投资超过全国总投资的40%。有人认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将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所以应该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
28、【国家利益 国家尊严】
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8日评论员文章:绝不允许任何人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要低估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安全、统一,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试图触碰挑战“三条底线”、干扰破坏“一国两制”注定是妄想,注定是徒劳,也注定是会彻底失败的。
(1)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哪些内容?
(2)我们应如何正确表达我们的爱国情感?
(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