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临沂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6题,共 130分)
  • 1、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设计

    实验

    目的

    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检查装置气密性

    A.A

    B.B

    C.C

    D.D

  • 2、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以向水中加入焦炭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

    C.水可以做任何溶液的溶剂

    D.自然界中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3、 (Og)是世界上第二个以在世科学家命名的元素,第一个是“(Sg)”。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电子层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 4、如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与不足量O2反应时可生成乙

    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转化①和转化②都属于化合反应

    D.丙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

  • 5、如图是生成“水煤气”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为置换反应,“水煤气”是纯净物

    B.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发生改变

    C.反应前的氧化物与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3:2

    D.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不可分,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6、砸可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被誉为“抗癌大王”装砸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砸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B.砸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6

    C.砸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D.砸属于金属元素,砸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 7、下列净水方法中,在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没有使用到的是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 8、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转化关系

    A

    B

    C

    D

    A.A

    B.B

    C.C

    D.D

  • 9、“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乘坐私家车

    B.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C.垃圾分类,实现资源回收利用

    D.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和滴灌

  • 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少量的的硫酸铜

    加过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

    B

    除去N2中的少量O2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C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加肥皂水后搅拌,观察泡沫的多少

    D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取样,加水溶解,观察温度变化

    A.A

    B.B

    C.C

    D.D

  • 11、下列选项中是物理变化的是

    A.煤的干馏

    B.炸药爆炸

    C.用氦气填充气球

    D.自来水杀菌

  • 12、小华将燃着的蜡烛吹灭,其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D.使蜡烛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而熄灭

  • 13、模型认知是化学研究的重要科学方法。如图是工业制取硝酸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

    B.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7:32

    C.反应前后金属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丙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 14、化学促进了人类的进步,推动社会的发展,科学家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化学家与其成就相对应的是

    A.拉瓦锡—元素周期律

    B.道尔顿—测定空气的成分

    C.张青莲—测定相对原子质量

    D.门捷列夫—原子论

  • 15、“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结构”是化学的学科规律,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明显的本质原因是

    A.构成粒子不同

    B.原子排列不同

    C.物质类别不同

    D.组成元素不同

  • 16、下图是初中四种常见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两端的物质能通过一步转化完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氧气

    B.Y可能是碳

    C.通过化合反应生成X

    D.X与Y反应能生成

  • 17、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A.

    B.稀有气体

    C.

    D.

  • 18、“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中符合该理念的是

    A.农作物精秆就地焚烧处理

    B.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充分利用资源

    C.大力发展燃煤发电

    D.任意排放工业废气、废水、废渣

  • 1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有新分子生成,则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燃烧都会放出热量,则有热量放出的反应一定是燃烧

    C.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则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二氧化碳能使燃着木条熄灭,则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20、古代取火的方法有“木燧”(钻木取火)、“金燧”(用铜制凹面镜聚焦太阳能取火)和“石燧”(撞击固体产生火星取火)三种。下面是同学们在化学课上对三种取火方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A.“木燧”取火时木材变得焦黑发生了物理变化

    B.“金燧”取火利用了铜镜良好的导热性

    C.“石燧”取火时产生的火星提供了可燃物

    D.三种方法的原理都是升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21、如图是几种净水方法,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①中冷凝水应从b口进,a口出

    B.图②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引流

    C.图③是生活中对饮用水杀菌消毒的主要方法

    D.图①②③④的方法均能降低水的硬度

  • 22、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禁止使用化石燃料,防止产生雾霾

    B.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

    C.煤炭脱硫处理,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

    D.分类投放垃圾,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

  • 23、加油站、面粉加工厂都需张贴的图标是

    A.

    B.

    C.

    D.

  • 24、在各一集气瓶的下列气体“①空气   ②人体呼出的气体   ③氧气   ④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中分别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后,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 25、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黑色固体

    B.金刚石和石墨都具有可燃性

    C.CO和CO2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

    D.CO和CO2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化学性质相似

  • 26、下列做法科学的是

    A.不慎打翻燃者的酒精灯,用湿抹布盖灭

    B.被金属污染的食品,加工成牲的饲料

    C.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使生活更方便卫生

    D.常用钢丝球洗铝制品,使其光洁更耐用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7、化学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是因为_______

    (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净水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

  • 28、西汉海昏侯汉墓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如金饼、青铜雁鱼灯、铁制编磬、大刘记玉印等,请写出三种文物的组成元素的元素符号_____;玉石的主要成分是 NaAlSi2O6,请写出玉石中所有非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_____

  • 29、下图片所示为生活中的常见的食用盐:

    (1)食用盐属于: 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图中的“碘”和“钠”是指 __ (填“原子”、“分子”或“元素”)。

    (3)食用盐中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是由 _____ 构成的(用化学符号表示)。

    (4)低钠盐以加碘食盐为基础,添加一定量氯化钾(含量约30%),适合中老年人和高血压病患者长期食用。标出氯化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 _____ (用化学符号表示)。

  • 30、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从A.氖气B.氧气C.氮气D.水银E.活性炭F.金刚石等六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1)常用作吸附剂的是______

    (2)常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_

    (3)可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______

    (4)常用作温度计中的金属是______

    (5)验电笔的发光管里的气体是______

  • 31、在实验过程中,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别写出以下实验中水的作用: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___________

    (3)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集气瓶中水的作用__________

  • 32、化学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人们开发的新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 33、如图中,X溶液滴入下列物质中均能发生化学反应,请你分析如图回答问题:

    _

    (1)A﹣F中与X溶液反应后,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的是_____

    (2)A﹣F中有一种物质与X溶液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A﹣F中有一个反应与其他反应类型不同,该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4)X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质是_____

  • 34、碳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利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Ⅰ、碳的多样性

    (1)金刚石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却存在着很大差异。原因是______

    (2)从石墨中分离出的单层石墨片(石墨烯)是目前人工制得的最薄材料,单层石墨片属于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Ⅱ、“碳中和”的实现

    “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CO2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基本相当。CO2的捕集、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

    (3)CO2的过度排放会造成______的加剧。结合生活实际,列举可为实现“碳中和”做出直接贡献的一种措施:______

    (4)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经吸收剂处理可实现CO2的捕集。

    ①NaOH吸收。NaOH溶液吸收CO2生成 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CaO吸收。CaC2O4在高温下分解制得疏松多孔的CaO,同时产生CO、CO2。该反应所得CO、CO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

  • 35、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A 钙  B汞  C铁合金  D武德合金 E一氧化碳  F氢气

    (1)可用于制保险丝的是___________

    (2)人类最广泛使用的合金是___________

    (3)可用作无污染燃料的是___________

    (4)易于血红蛋白结合,俗称煤气的是___________

    (5)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_

    (6)体温计中填充的金属是___________

  • 36、在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来吸收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同时产生氧气供给人的呼吸,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反应前后氧元素共表现出___________种化合价。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 10分)
  • 37、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王刚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一、都是化学变化;二:_____

    (收集证据)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上,观察到:

    a烧杯内壁出现_____;b手摸烧杯壁有_____感觉;c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2)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

    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_____,蜡烛燃烧为_____变化.

    (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_____变化.

    (获得结论)猜想_____(填“一”或“二”)正确.

  • 38、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填字母,下同)。若收集完成后,测得氧气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填编号)。

    ①加热前没有进行预热   ②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③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④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_____(选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四、简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9、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选择 H2O2 生成 O2 的速率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实验。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实验一: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是否产生影响。

    【假设】由 H2O2 生成 O2 的速率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方案】常温下,在两瓶同质量、同浓度的 H2O2 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 MnO2 和氧化铁,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 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实验装置如右下图所示。

    (1)气体发生装置中仪器 a 的名称:_____________

    (2)此实验中 B 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

    【记录】

    实验编号

    1

    2

    反应物

    5%H2O2

    5%H2O2

    催化剂

    1g 氧化铁

    1gMnO2

    时间

    166

    46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H2O2 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 MnO2 或氧化铁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 MnO2和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__________是否改变。

    实验二:探究反应物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是否产生影响。

    每次均取 5mL30%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1%

    3%

    5%

    10%

    15%

    20%

    25%

    30%

    MnO2 的用量(g)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收集 540mL 气体所用的时间(s)

    660

    220

    205

    80

    25

    9

    4

    3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过氧化氢的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怎样的影响呢?________________

     

  • 40、现有HClNaClNaOH等溶液若进行下列实验,请判断可能的溶液组合.

    两两组合进行实验:若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小,组合的溶液是______;若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任意组合进行实验:若将氢氧化钙溶液逐滴滴入组合溶液中,产生的沉淀与加入的氢氧化钙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则溶液的组合可能是: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0
题数 40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