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二所反映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表二 1987年台湾地区电影电视热门题材情况统计
电影公司或电视台 | 飞腾公司 | 中华电视台 | 台湾电视台 |
影片或栏目 | 《跨过海峡》 | 《返乡探亲》 | 《落叶归根,海外返乡行》 |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海协会”和“海基会”成立
C.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D.“一国两制”已成为两岸共识
2、1937年4月,国共两党都派代表公祭黄帝陵。毛泽东亲自撰写了祭文:“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此文中倡导的“民族阵线”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七七事变的爆发
D.一二·九运动的发生
3、鸦片战争中,香港岛被迫割让给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九龙司地方一区又被迫割让给英国。规定把九龙司地方一区割让给英国的条约是
A.《望厦条约》
B.《黄埔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4、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是不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几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自然灾害的影响
C.“文化大革命”
D.闭关锁国
5、下图是某学习小组开展“中国近代史”研究性学习时拟定的汇报提纲。如果要为这个提纲确立一个主题,最贴切的是主题( )
主题:___________ 一、洋务运动 二、百日维新 三、辛亥革命 四、新文化运动 |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地主阶级的抗争
C.救亡图存的探索
D.民主制度的实践
6、1956年底,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一五计划的完成
7、“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8、中国近代史上“增开天津为商埠”的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黄埔条约》 C.《南京条约》 D.《北京条约》
9、台湾问题不同于香港问题,因为就其性质而言,属于( )
A.我国内政问题
B.恢复行使主权问题
C.民族统一战线问题
D.收回殖民地问题
10、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发动的一场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社会改革运动。“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该措施的影响不包括( )
A.农民人身绝对自由
B.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
C.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D.限制官僚地主的特权
11、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这里的“她”是指(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 B. 中国共产党 C. 中国国民党 D. 中国同盟会
12、1947年,南京军事法庭的一份判决书指出:“查屠杀最惨厉之时期,厥为12月12日至同月21日。计于中华门花神庙、宝塔桥、石观音、下关草鞋峡等处,我被俘军民遭日军集体射杀十九万人;此外零散屠杀,经慈善机关收埋者十五万余具。”这记录的是( )
A.旅顺大屠杀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3、鸦片战争,也叫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这场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反映了
A.中国人民开始向西方学习
B.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C.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D.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14、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企业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天津机器制造局 D.福州船政局
15、继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之后,中国共产党也展开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活动。20世纪中期,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其标志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16、《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写道:日军占领南京的最初六个星期内,被屠杀的中国平民和俘虏,总数达20万人以上。该判决书的内容
A.宣告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B.符合抗战时期的历史真相
C.证实日本侵华的暴虐事实 D.标志南京汪伪政府的垮台
17、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
A.《虎门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南京条约》
18、1905年夏,孙中山曾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这表明孙中山( )
A.认识到了清朝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B.已提出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C.已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公认领袖
D.感到建立统一资产阶级政党的迫切性
19、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时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
A.澳门
B.新疆
C.台湾
D.香港
20、明治维新后,日本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发动这次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为了帮助朝鲜 B.朝鲜爆发了农民起义
C.台湾人民进行了抗日斗争 D.为了实现称霸世界的梦想
21、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 原则;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
22、1966-1976年,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挫折和损失的这场运动是_______
23、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定都天京:1853年,攻占________,改为天京,作为都城
25、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_____、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挺进_____。揭开了人民解放军 _________ 的序幕。
26、日本改变策略:日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________,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7、武昌起义组织机构:_______和_______。
28、1957年建成的 ______,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连接了长江两岸。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9、三大改造是对农业、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的__________改造成为__________。
30、在枣宜会战中牺牲的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________,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________血洒疆场。
31、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2)材料二中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条款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你的感悟。
32、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但它却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写出洋务派创办的两个近代军事工业的名称。
(2)你认为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33、中国在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结合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写出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3)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农民阶级为探索救国道路进行了哪些努力?其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
(4)依据当时的中国国情,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 陈独秀的活动 |
1915年 | 创办《青年杂志》 |
1917年 | 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
1919年 | 起草《北京市民宣言》 |
1920年 |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
1921年 | 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 |
材料二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集中游行。他们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材料三 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陈独秀的活动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些重大历史事件?(至少写出两个)
(2)材料二中的哪一句口号最能全面体现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21年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是哪一次会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4)综上所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的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