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条约中与鸦片战争无关的是
A.《黄埔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马关条约》
2、被美国称为“中国版《辛德勒名单》”的纪录片《南京》是第一部以外国人的视角回顾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它控诉了哪国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A.英国
B.日本
C.德国
D.法国
3、“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其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光绪帝(1898年6月11日)”上述材料和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4、2015年 3月5日-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全国人大有2907名代表,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占代表总名额的12%左右,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这说明我国在民族关系上坚持的原则是 ( )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民族共同繁荣 D. 民族区域自治
5、“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1935年,这句满含血泪的话从无数青年口中喊出。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九一八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西安事变
6、重庆《大公报》:“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大家认为这是大喜事的理由是( )
A.带来了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机会
B.使人民认清了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意图
C.国共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D.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
7、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的影片是( )
A.《十字街头》
B.《定军山》
C.《马路天使》
D.《渔光曲》
8、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即将胜利之际,毛泽东诗兴大发,欣然写下
A.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B.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
C.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D.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
9、时势造英雄,黄继光、邱少云成为英雄的“时势”中,不包括
A. 新中国成立
B. 人民军队的传统
C. 土地改革深入人心
D. 家庭联产责任制实施
10、下图反映的社会现象出现于 ( )
A. 民国初年
B.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C. 新中国成立初期
D. 改革开放后
11、1845年,一名英国商人贩运一批棉布到中国倾销,他不可能到达下列哪个城市
A.广州 B.南京 C.上海 D.宁波
12、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变成了一只“大公鸡与版图变化相关的是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俄国
13、八年级(2)班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为下列一组图片拟定一个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
A.中华民族危机的加剧 B.探索强国御侮之道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14、拜占廷帝国延续了一千多年,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它被下列哪个帝国灭亡?
A.亚历山大帝国 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C.波斯帝国 D.阿拉伯帝国
15、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良好开端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一五计划
C.土地改革
D.中共八大
16、下表为2017年和2018年台湾与大陆交往人数统计表。这说明( )
方向 | 2017年 | 2018年 |
台湾赴大陆人数 | 587万人次 | 614万人次 |
大陆赴台湾人数 | 291万人次 | 292万人次 |
A.祖国统一已经实现
B.两岸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C.海峡两岸交流加强
D.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践
17、.“The union must and shall be preserved(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这是林肯1860年参加总统竞选时的主题。他认为美国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
A. 实现国家独立 B. 消除种族歧视
C. 实现领土扩张 D. 维护国家统一
18、鲁迅有一篇文章叫《纪念刘和珍君》,“君”是一种称呼,表示对人的一种尊重。你知道这种称呼在中国的普及应该是在( )
A. 鸦片战争后 B. 洋务运动后
C. 新中国成立后 D. 中华民国时期
19、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内忧外患 D.中外联合绞杀
20、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
A.火烧圆明园
B.索取4.5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
C.割占台湾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21、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2006年,____全线通车后,运输条件改善,运输成本大幅降低,吸引了很多企业前 来西藏投资。
22、根据提示列举相关事件。
(1)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
(2)为香港澳门回归开辟途径的伟大构想——___________
(3)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____________
23、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__体制;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有重要意义。
24、孙中山的个人生平
(1)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名文,号________。
(2)旅居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他曾化名中山樵,以后遂以“_______”名世。
(3)孙中山少年时代特别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称赞________是“反清英雄第一人”。
25、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大军所灭亡的“千年帝国”是 。
26、
起义名称 | 领导人 | 结果 | 影响 |
_____起义 | 刘道一、蔡绍南 | _____ | 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_____武装起义,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
浙皖(安庆、绍兴)起义 | 徐锡麟、______ | 不写 | |
_____(镇南关)起义 | 孙中山与黄兴 | 不写 | |
_____起义 | _____与____、____ |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极大_____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
27、“党的好干部”_____________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带领人民治理灾害,身患癌症仍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_____________,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28、中共诞生的标志:“一大”召开:时间:1921年7月,地点:___________,后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主要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国际代表:马林
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__。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29、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提出对台湾基本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益密切,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均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历史上称作“________”。
30、__________年,是旧历的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它推翻了___________,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__ ,使 ____________深入人心。
31、五四运动爆发于哪一年?列举一位五四运动中要求惩办的卖国贼。简述五四运动的性质。
32、为了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党和政府确定2005年为“红色旅游发展年”,颁布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了红色旅游的整体思路和主要措施。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纲要》提出要建设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使它们成为主题鲜明的红色旅游基地。请将下列主题形象的序号填入相应的位置
①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②千里跃进,将军故里 ③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④艰苦卓绝,革命奇迹
A.沪浙红色旅游区 B.雪山草地红色旅游
C.陕甘宁红色旅游区 D.大别山红色旅游区
(2)根据《纲要》规定,我国发展红色旅游的“八个内容”之一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重要事件展现中国人民为夺取全国胜利、建立人民共和国的奋斗历程”。请结合该内容,写出解放战争后期的四场大战役名称。另外,你认为四场大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写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条。
(3)开展红色旅游活动,目的是让我们继承革命先烈遗志,更好地为现代化服务。作为中学生,你打算怎样继承先烈们的革命事业?
33、写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南京条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关条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丑条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攻占巴士底狱
材料二 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改革加速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改革有它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改革保护了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因此得不到足够的耕地,他们所拥有的耕地都是分散的,经营困难。
——韩东《试析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1)材料一的图片是法国历史上一次重大革命的生动写照,请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它们所体现的时代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