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伊春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等一系列法律文件。这说明,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  )

    A. 经济建设和政治的关系   B. 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

    C. 社会生活中需要法律   D. 社会秩序要靠道德说教来维持

     

  • 2、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最早创建海军的时期是

    A. 新文化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洋务运动

  • 3、1901年6月,清政府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被击毙的作恶多端的德国公使克林德建碑,碑上说,克林德“为国捐躯,令名美誉”。这事件说明了( )

    A.清政府善于进行外交活动

    B.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

    C.克林德为其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

    D.克林德是中外友好的见证

  • 4、习近平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下列城市中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是

    A.广州

    B.上海

    C.深圳

    D.宁波

  • 5、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说:“自从这些条约缔结以来,因为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据此推断,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为“亚罗号”船员申冤

    C.维护鸦片战争

    D.增加与中国的商业贸易

  • 6、最早允许外国在中国开办工厂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 7、有人认为,道光皇帝应该愧对先祖,因为在他手上曾丢失了土地,这里的“土地”是( )

    A. 钓鱼岛   B. 香港岛   C. 台湾岛   D. 辽东半岛

     

  • 8、下列一组图片共同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 9、下图为1951—1953年全国粮食产量数据。这本质上反映出(     

    A.它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这为国家工业化创造条件

    C.生产关系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

    D.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

  • 10、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下列不属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的一项是

    A.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B.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C.党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D.党在当前的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 11、下表是1914-1919年中国部分统计数据。影响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B.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

    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D.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 12、“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

    A.英法炮轰广州

    B.旅顺大屠杀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 13、“辛亥革命虽然取得了推翻清朝、结束帝制的伟大胜利,从而为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主革命开辟了道路;但是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此材料是评价辛亥革命的(  )

    A.原因 B.目的 C.性质 D.影响

  • 14、不属于太平天国运动领导者的是( )

    A.曾国藩 B.洪秀全 C.石达开 D.李秀成

  • 15、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制定和颁布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四部《中华民共和国宪法》

  • 16、甲午战争的惨败让我们认识到清政府骨子里的腐朽与没落,也让我们认识了许许多多为国家和民族甘愿牺牲的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下列人物不属于甲午民族英雄的是:

    A.左宝贵

    B.邓世昌

    C.聂士成

    D.丁汝昌

  • 17、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从根本上讲是为了(   )

    A. 引进西方的生产技术   B. 发展军事工业

    C. 维护清朝的统治   D. 发展民用工业

     

  • 18、下列使英国获取片面最惠国待遇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 19、1949年9月下旬,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庄严宣告:“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

    C.开始向工业化迈进

    D.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 20、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他以公而忘私,助人为乐,被称为解放军好战士,他是______

  • 22、全国抗战开始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___________”,也叫“___________”。中国驻军奋起还击,影响(标志):___________。牺牲的爱国将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1912年(即民国________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________》.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 24、________》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________》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 25、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大军所灭亡的千年帝国  

     

  • 26、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割占的领土

    B.沙俄通过《北京条约》割占的领土。

     

  • 27、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________发动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________,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 28、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 29、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为克服1959-1961年的困难局面,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_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 30、民主科学为旗识,思想解放颂马恩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学过现代史,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做个题为《现代北京足迹》的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整理出来的图片,请你帮助他们完成问题。

    (1)图一中心人物是谁?他向世界宣告了什么?

    (2)图二中心人物是谁?请列出会议召开的时间。

    (3)图三反映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成功举办说明了什么?

    (4)看了上面三幅图片后你有什么感悟?

  • 32、近代化探索的过程有什么特点?

  • 3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制度建设,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经济建设,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4)政权建设,祖国大陆基本统一——

    (5)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让我们回顾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探索历程,探究下列问题。

    【落后面貌】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良好开局】

    材料二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历经挫折】

    材料三   胡锦涛总书记在一次大会上说:“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他在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折腾”。

    【建设成就】

    材料四   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的现状我国政府做了什么决定?由此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的内容?材料中“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实质是什么。

    (3)在1958年到1978年间,我国“折腾”了20年。材料三中的“折腾”事件主要有哪些?并请你从中总结一下经验教训。

    (4)材料四中“这个时期”的建设成就有什么?请试举一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