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
B.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
C.实行政企分开
D.增强企业活力
2、某班学生编导一场历史剧涉及以下素材。主题:维新变法,地点:北京,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光绪皇帝,纲领:“明定国是”诏书。请判断,此剧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1894年
B.1901年
C.1898年
D.1911年
3、这是一首诞生于20世纪中国的歌曲,它唱响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那时,一队队官兵高唱着这首战歌,奔赴的是
A. 武昌起义前线 B. 北伐前线
C. 抗日前线 D. 渡江战役前线
4、50年前,我国揭开了外交史上光辉的一页。这一年( )
A.提出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
B.中美发表《联合公报》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5、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临时大总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C.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的原则
D.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完成
7、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我国提出的新发展理念能与它呼应的是( )
A.绿色
B.创新
C.协调
D.开放
8、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略取得重大胜利的关键之年,我国近1亿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这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我国脱贫攻坚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果,组织上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全方位经济发展政策
B.坚持资本主义道路
C.实施多、快、好、省的战略
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9、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史称“二七惨案”。“二七惨案”留下最深刻的教训是
A.必须反对帝国主义
B.必须坚持三民主义
C.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D.必须建立工农联盟
10、“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挽联叙述的是( )
A.安庆起义
B.广州起义
C.黄冈起义
D.黄花岗起义
1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个体经济
C.民营经济
D.计划经济
12、下列哪一叙述是学习研究历史最可靠的材料
A.“女娲造人“的传说 B.河姆渡考古出土的骨耜
C.电影《荆轲刺秦王》 D.小说《封神榜》
13、有人评论美国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特写的小说《根》,既是作者自己的根,也是像作者那样的美国黑人的根。他们的根在很多世代以前随着运奴船来到了这里。《根》基于的历史事实是
A.“发现”美洲
B.“三角贸易”
C.鸦片走私
D.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4、香港第6任行政长官李家超说:“我希望建立一个关爱共融,有发展、有希望、有活力的香港,既联结世界,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20年来,香港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国际贸易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进—步巩固。这主要是因为实施了什么方针(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一国两制”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政治协商
15、“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史册。”这里的“伟大的事件”是指( )
A.国民革命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广州起义
16、出现下图的场景是因为:
A.百团大战振奋了人心
B.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C.台儿庄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
D.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17、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 )
A.1945年8月15日 B.1945年9月12日
C.1945年9月9日 D.1945年9月10日
18、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可以说是一件不幸中的幸事,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蒋中正(介石)不再被看作是抗击日军的绊脚石……”对于材料所述事件结局的评述正确的是( )
A.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B.揭开了全国国内革命战争的序幕
C.蒋介石主动授受了停止内战的主张
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我国工业化开始起步标志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
20、鸦片战争前夕,英商莫克维卡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材料表明英国“改 善两国关系”的真实意图是
A.倾销鸦片
B.传播宗教
C.输出资本
D.打开市场
21、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______与______。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封建土地制度被摧毁的标志----
(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
(4)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
23、将下列历史人物对应的作品序号相匹配
李时珍( )、宋应星( )、徐光启( )、施耐庵( )、罗贯中( )、吴承恩( )
(1)《西游记》(2)《三国志通俗演义》(3)《水浒传》(4)《农政全书》(5)《本草纲目》(6)《天工开物》
24、背景: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 。
25、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_,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26、下图是经济特区示意图,在图中相应方框内填入下列城市对应的字母代码。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27、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忘我工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位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
28、中共一大召开:________年7月,中共一大在________召开,________、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
29、1983年,包干到户在全国农村的普遍实行,激发了农民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____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新路。
30、_________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_________年,清政府以科举流弊太多,决定从次年开始,废除八股文。
31、法国大革命,请回答
(1)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2)它的经过请整理成历史年表(六件事例)
(3)简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32、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是哪一事件?
(2)1938 年,国民政府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的战役是什么?
(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是什么?
(4)简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通而图存是从古至今的中国智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器物之变〗
(1)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及民用企业。各写出其中一例。
〖制度之变〗
(2)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维新派掀起的运动是什么?
(3)20世纪初,以“民国”取代“帝制”的政治革命是什么?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思想之变〗
(4)“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
〖感悟之变〗
(5)综合上述问题探究,请你设计一个恰当的主题。
34、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八年级某班开展了以“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与该班同学一起探究。
材料一 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1)材料中的“伟大转折”和“全新的道路”分别指什么?
材料二 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
——邓小平
(2)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到的在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指什么?这一时期在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材料三 《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3)材料三中的“诗篇”回答了当时的重要问题是什么?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逐渐形成了哪一科学理论?
材料四 1992年10月,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指出:“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4)材料四中的“新经济体制”指的是什么?
材料五 2017年10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等重大政治论断。
(5)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十九大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改革开放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