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描述,符合辽沈战役特点的是( )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2、1916年袁世凯称帝失败后在四面楚歌中凄凉死去,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样说的主要理由是袁世凯
A.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公然复辟帝制 B.镇压二次革命
C.出卖了维新派,扼杀了维新变法 D.促使清帝退位
3、下列属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行政区的是
A. 青海 B. 云南 C. 新疆 D. 甘肃
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军阀混战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国家法制得到健全
C.阻碍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
D.加快国内和平局面的到来
5、电影《活着》中有一场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这一情景反映的是( )
A.抗美援朝
B.一五计划
C.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
6、1936年《张、杨对时局宣言》中说:“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学良等涕泣进谏,屡遭重斥……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救亡主张贯彻”。该宣言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7、历史学家蒋廷黻曾说,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些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认为,治外法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是最方便、最省事的方法;而协定关税,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税都明白载于条约,可以省去争执。这说明“当时的人”( )
A.已有契约意识
B.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C.具备法治思维
D.平等外交观念强化
8、美国密勒氏报评论:“(中国)内战战场的真正分界,是在这样两种个同的地区中间,一种是农民给自己种地,另一种是农民给地主种地……”材料反映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作战方针正确
B.国民政府政治腐败、民心焕散
C.人民解放军作战英勇顽强
D.解放区土地改革激发革命热情
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回顾历史,19世纪80年代洋务派组建的规模最大的一支海军是
A.北洋舰队
B.南洋舰队
C.广东舰队
D.福建舰队
10、2021年5月2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去世,举国哀悼。他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成功培育出
A.籼型杂交水稻
B.优质高产小麦
C.转基因玉米
D.无土栽培大豆
11、2015年4月27日,第十八届“河北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公布,多名河北优秀青年获奖。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后成为全国规模群众性的革命运动。这充分说明( )
A.五四运动中起先锋作用的是工人
B.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C.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无产阶级是五四运动的领导阶级
12、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和破裂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中共“三大”和“四一二”政变 B. 国民党“一大”和“四一二”政变
C.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与“宁汉合流” D. 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
13、“在当时中国满天封建主义的阴云下,维新派的思想和活动是进步的,他们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一章。”这叙述的是戊戌变法的( )
A.背景
B.经过
C.结果
D.作用
14、“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布满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了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这次“文化启蒙运动”最突出的贡献是
A.维护了民族的尊严 B.捍卫了国家的统一
C.变革了社会的性质 D.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5、“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武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创办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6、“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的投资,外资企业不但为中国政府提供了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 )
A. 发展过程 B. 建立目的 C. 建立的原因 D. 发挥的作用
17、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破旧立新、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历史。中国改革的启动最直接的动因就是旧有的体制已经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们在生存的危机下寻求逆向突破。材料旨在表述改革开放的( )
A.原因
B.经过
C.结果
D.影响
18、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19、河南诗人孙德振游览某地后写下“百年遗址,断墙边,锁住悠悠青史……英法洗劫苍苍,萧条如许,花似当年否”。该诗人游览的遗址最有可能是( )
A.颐和园
B.圆明园
C.故宫
D.长城
20、张老师在给八年级学生上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制作了如图。如图不能说明
A.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
B.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C.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
D.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伟大领袖,当家做主——
(2)身堵枪口,壮烈牺牲——
(3)抗美援朝,三军统帅——
(4)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
(5)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冤案的受害者——
22、基督教的救世主是________________。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他是古希腊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他是_______________。
(2)人类历史上第一列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____。
(3)1498年到达印度洋西海岸的欧洲航海家是_______________。
(4)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_____。
2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苦难史和屈辱史,也是一部探索史和奋斗史。在民族危难之时,无数的仁人志士积极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阅读材料,完成以下任务。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将表格中①—④的内容填写完整。
事件 | 人物 | 主要贡献 | 事件 | 人物 | 主要贡献 |
洋务运动 | 洋务派的代表,以“①______”为口号,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 戊戌 变法 | 宣传变法思想,培养维新人才。1895年发起“②______”(事件),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 ||
辛亥革命 | 为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百折不挠。他提出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③______” | 新文化运动 | 倡导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1915年在上海创办《④______》,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
(2)上述表格中的四个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请根据下列提示,将其填到相应的位置上。
A.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______
B.中国历史上制度变革的第一次尝试是______
C.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的是______
25、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是_____,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6、________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________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7、从1961年起,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_____ 、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8、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的土地所有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___逐步在个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29、姓名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烙印,反映出时代的内涵特征。下列人物的姓名与哪些重大历史事件紧密联系。建国、援朝、跃进、文革四位同学的名字各取自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中国近代教育变化也是时代变迁的缩影之一。
(1)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____。
(2)1898年,戊戌变法“新政”之一的_____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31、中国的抗日战争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32、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哪一口号?第一次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是谁?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两点即可)
33、回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国共两党关系决定了中国政局,两党合作与分裂都对中国 革命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共两党联合开展的重大军事活动是什么?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国共关系破裂,请写出其失败的标志。
(2)随着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国共两党再次走向合作,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什么主张?促成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3)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为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付出了哪些努力?综上所述,谈谈国共关系的变化给你带来的启示。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用浓重的湘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54门礼炮齐鸣28响……
(1)材料一描绘的是哪一事件的场景?“28响”的含义所涉及的起止时间、事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1949年前后,西藏地方的分裂势力在英、美、印等国的支持下,3极策划“西藏独立”的分裂活动。在中央和平解放政策的感召下,越来多的藏族僧侣支持和平解放,他们不希望久经帝国主义恰躏的家乡再经历战火。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经过谈判,在北京签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解放。
(2)材料二表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简要谈谈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新中国争取了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
——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专题评
(3)材料三中“这场战争”从中国角度称为什么战争?根据材料说明这场战争“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
材料四 土地改革的基太内究让是沿业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结央刊就术社合上废除了地主这一个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4)依据材料四指出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如何变化的。刘少奇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中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5)综合以上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