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41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A.西方侵华史
B.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中国人民探索史
2、对下列解读最正确的是( )
《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C.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红军长征中“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是
A.渡过湘江 B.四渡赤水 C.强度大渡河 D.飞夺泸定桥
4、1931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我曾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建议,说要开辟一条新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类想法是非常正确的……现在人们靠救济度日,无事可做,生活郁闷,是不是让他们继续处于这样的生活呢?当然不是。”下列举措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 )
A.兴建公共设施,实行“以工代赈”
B.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C.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与救济机构
5、下面是小明同学整理的某场战争的资料卡片。据此推断这场战争是( )
时间:1950年——1953年 性质:正义战争 影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
A.鸦片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6、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完成了三大改造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一五”计划期间,中国能够独立制造大型精密磨床、重型矿山设备、高级染料、飞机轮胎等,钢铁生产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表明“一五”计划( )
A.调整了我国的社会结构
B.增强了我国的军事科技实力
C.摆脱了西方国家的封锁
D.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8、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材料中“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指
A. 万家岭战役胜利
B. 台儿庄战役胜利
C. 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
D. 豫湘桂战役胜利
9、“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歌词),西藏人民“苦变甜”的历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
10、冲绳县处于日本九州岛和中国台湾省之间,是受美国非法托管行政权的日本的海岛县,冲绳即琉球,是日本军帝国主义期间强行占领,屠杀镇压后,改名冲绳统治。冲绳的得名,由来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1、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是( )
A.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热情和行动
B.中国共产党为和平解决作出积极努力
C.国民党内英美派积极奔走营救蒋介石
D.何应钦派兵威胁张、杨
12、“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这是爱国诗人闻一多《七子之歌》的一部分。它是在哪一次不平等条约中被割占的?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3、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为中国革命提供的宝贵经验教训是 ( )
A. 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 B. 中国革命必须由城市转入农村
C. 必须坚持掌握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 D. 单靠工人斗争是无法战胜敌人
14、1919年5月5日以后,在北京的许多商铺门前纷纷贴出了:“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出;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君努力进行”这样的对联,为的是支援
A. 维新变法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洋务运动
D. 五四爱国运动
15、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拯救中国。他于1894年创立的革命团体是(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16、“现历史场景,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若再现红军长征的场景,下列选项不符合的是
A.四渡赤水 B.爬雪山过草地 C.会宁会师 D.井冈山会师
17、《辛丑条约》内容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是
A.拆毁大沽炮台
B.允许外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不准中国人居住
18、1856年的中国社会性质是
A.封建社会
B.半封建半殖民地
C.殖民地
D.社会主义
19、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的直接目的 ( )
A.阻止国民党控制国会
B.巩固北洋军阀的统治
C.控制共产党
D.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0、180年前的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这场战争使得( )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B.圆明园遭受英法联军劫掠
C.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D.中国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21、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行_____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2、1905年,孙中山等人成立中国同盟会,地点是在_______。大会决定创办________,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23、世界的一隅,经过历史的洗礼,让我们刻骨铭心。
(1)19世纪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 、南洋、福建三支近代化海军。
(2)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 。
(3) 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4)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的事件是 。
24、中国近代教育变化也是时代变迁的缩影之一。
(1)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____。
(2)1898年,戊戌变法“新政”之一的_____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25、填空题:
1.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_________。1862年成立的__________是第一所新式学堂。
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___;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___________。
3.领导虎门销烟的_________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历史上发动金田起义、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人物是___________ 。
26、______会议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______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7、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_________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到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___的转变。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它的曲作者是
(2)“四五运动”中,百万群众悼念的人是
(3)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29、1839年,______领导了虎门销烟;______收复新疆。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
(3)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
31、小导游:写一段关于商务印书馆的解说词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如果你来当商务印书馆的导游,你会对游客怎么介绍商务印书馆呢?
3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道路不断摸索中,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是什么?大革命失败后,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毛泽东等人在摸索中开辟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2)遵义会议重点解决了哪些问题?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两次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在两个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4)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你有什么认识?
33、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问图一历史人物所进行的自救运动提出的口号是什么?请问图二是戊戌变法运动中的哪一重要人物?
(2)图三历史人物领导了哪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图四历史人物等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请写出这场运动的开始的时间及其标志。
(3)综上,试概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及其发展特点。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1)材料一反映出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回答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材料二 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我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双方应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 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努力,就一定能在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
材料三:2005年4、5月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访问大陆,这一系列访问为海峡两岸的进一步沟通送来了缕缕春风。
——节选自《十八大报告》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最终形成了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台湾回归祖国的有利因素有哪些?(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
(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历代中央政府曾采取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试以古代史上相关史实加以证明。(至少举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