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锦涛说:“这个伟大的时间,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 )
A. 南昌起义 B. 北伐战争 C. 秋收起义 D. 井冈山会师
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岳飞
D.戚继光
3、甲午中日战争之所以不可避免,是由于( )
A.清政府帮助朝鲜镇压甲午农民起义
B.明治维新后日本的迅速崛起和清政府的腐败
C.李鸿章奉行“避战自保”的方针
D.西方列强对日本的纵容
4、“对于不熟悉中国政治的天真的西方观察家来说,这个结局似乎是不可理解的......经过了十年最激烈的内战之后,红军和白军忽然携手合唱《友谊地久天长》......对中国有利,对日本不利。”埃德加《西行漫记》记录的这一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A.国共十年内战结束,标志着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国共十年内战结束,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促成了事件和平解决
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开启十四年艰苦抗战
5、在中国众多院士中,我们比较熟悉的工程院院士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 )
A.袁隆平
B.蒋道平
C.南仁东
D.屠呦呦
6、学生说:“老师,我觉得太惨烈了。敌人有的是飞机坦克大炮,而志愿军战士只能靠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这就是最可爱的人。”老兵说:“趴铁丝网,堵枪眼很多,不光宣传黄继光一个。哪一个排上去没几个堵枪眼的,上去没几个趴铁丝网的?你不去趴铁丝网部队都上不去……”据此判断他们谈论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抗美援朝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三大战役
7、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中央革命根据地
C.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D.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8、在戊戌变法中被捕遇害,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湖南籍维新志士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刘光第
9、“共产党从东北地区突然发起猛攻,攻克了华北各大城市,到1949年4月时,他们已在横渡长江……”。材料中涉及到的人民解放军的重大军事行动依次是
A.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
C.淮海战役、辽沈战役、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10、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材料费尽周折。以下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A.开往大连的船票
B.由沙皇签发的护照
C.和董必武在上海的合影
D.原版的《中共革命纲领》
11、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2、中国革命和建设经历了从“向西方学习”到“走自己的路”的艰辛探索。工农红军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中国革命开辟的道路是
A.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道路
B.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 城市领导乡村发展道路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3、下表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其中1962—1965年的变化是由于
年份 | 1960年 | 1961年 | 1962年 | 1963年 | 1964年 | 1965年 |
工业总产值(亿元) | 1650 | 1019 | 850 | 922 | 1103 | 1394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急于求成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实施
1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主要原因是( )
A.实业救国的呼声
B.国民党官僚资本的扩张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15、2015年9月,中国考古人员在黄海海域发现了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的残骸,顿时让国人联想到:英勇抗贼,英雄殉国,海魂永存。国人由此缅怀的“英雄”是
A.戚继光
B.邓世昌
C.左宗棠
D.张之洞
16、与下面示意图直接相关的诗句是
A.扫除帝制建丰功,革命仍愁阻万重
B.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
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D.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1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是( )
A. 《铁定宪法大纲》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中华民国宪法》
D. 《中华民国宪法》
18、电视剧《走西口》中的情节:徐木匠是某革命团体的会员。这个团体具有以下特征:①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②1894 年,由孙中山先生组织在檀香山建立。请你判断徐木匠参加的这个团体是( )
A. 兴中会 B. 同盟会 C. 光复会 D. 日知会
19、《马关条约》中有利于列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C.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20、国家主席( )被加上莫须有的罪名,成为“文革”中最大的冤案。
A.江青
B.刘少奇
C.张春桥
D.林彪
21、率领致远舰与日寇血战殉国的管带是:
22、宣告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的文献是《_______》。
23、“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是中国政治、经济等近代化的全面起步。”以上表述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4、1950年6月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___________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10月,以_______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25、改革开放后人民解放军实施的战略是—— 。
26、历史遗迹记录着一个民族的荣耀与屈辱。
(1)圆明园残迹像一座纪念碑,记录侵略者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这里的“侵略者”指的____________。
(2)“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描述了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激战的情形,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
(3)________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全民族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27、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____”,想通过发动“____”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封建土地制度被摧毁的标志----
(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
(4)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
29、这是两位在中国近代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寻访伟人足迹,追忆先辈丰功伟绩?结合昕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上图中的A是 。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是三民主义,即 主义, 主义, 主义。
(2)上图中的B是 。1927年10月他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3)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 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0、秦汉时期最重要的历史特征是_______。
31、列举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英雄和模范人物。
32、图史链接,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1反映了建国初期什么运动?农民获得土地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图2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被誉为“最可爱的人”锻造了哪些伟大的精神?
材料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33、如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鸦片战争后,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地点
B.《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城市:广州
34、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外交智慧,更要靠国家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独立姿态】
材料一:本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发出“中国的声音”。当时提出了哪一外交原则?该原则的提出在国际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重大突破】
材料三:1971年,美国通讯社说“这是美国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美国政府人士感动吃惊” “感到悲伤”。对此,美国政府极为恼火,却又无可奈何。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依据材料三回答:美国“最惨重的失败” 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四:1972年,美国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 中美两国在历经多年的对抗与冲突后,关系终于走向缓和……美国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1972年前后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据材料四指出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因素。
材料五: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凸显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事实证明,在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能独善其身,要建构一个没有饥馑与疾病的世界,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坚定地致力于多边主义与国际合作;通过分享经验、提供援助、加强国际合作,中国与全球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截至目前,中国已向127 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提供帮助,并且还在向更多的国家和机构施以援手。
——中国日报网(2020年4月18日)
(5)根据材料五,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中国外交如何体现一个大国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