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多年前的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以下对“站起来了”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全国解放了 B. 民族独立了 C. 社会主义建立了 D. 国家富强了
2、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局、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为改变制度,中国近代进行了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南京在古代历史上曾经为六朝古都,近代历史上又有两个政权建都在此,可谓经历了沧桑巨变。它最早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根据(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望厦条约》 D. 《北京条约》
4、某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摘录了“1640年”“权利法案”“克伦威尔”等关键词,你认为他正在学习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启蒙运动
5、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相似点是
①都规定了割地②都有赔款③都规定了帝国主义在华设卡④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6、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
A.中共七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7、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B.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形式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C.我国已建立了五个省级自治区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有高度的自治权,在任何方面都有自主权
8、“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这次卫星发射”指的是( )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C.我国第一次为外国发射卫星
D.“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9、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曾抽样调查了农民家庭平均占有(含所有权和使用权)生产资料情况。据右表判断,此项调查的时间大致在( )
农户户均占有生产资料情况表
类别 | 耕地(亩) | 牛(头) | 犁(只) | 房屋(间) |
数量 | 19.48 | 0.43 | 0.73 | 4.17 |
A.土地改革开始前
B.农业合作化运动完成前
C.人民公社化运动普遍展开后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后
10、一位曾到重庆游历的外国传教士在他的日记中写道:"这里已经和上海、广州一样成为我们的天堂,我们的商船不再受盘查……"这一记述最早可能出现在( )
A.广州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时
B.英国割占九龙地方一区时
C.宝岛台湾被日本割占后
D.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后
11、能直接从下表得出的结论是,改革开放使( )
|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居民存款余额 |
1978年 | 343元 | 136元 | 210.6亿元 |
2007年 | 13786元 | 4140元 | 172534亿元 |
A. 生产效率提高 B. 综合国力增强 C. 人民生活改善 D. 思想观念转变
12、法国上尉巴特力尔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
A.发动鸦片战争
B.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C.火烧圆明园
D.对华倾销商品
13、2022年9月16日,第九批8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837件遗物回到了祖国怀抱,国家隆重迎接烈士“回家”,这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体现了国家对烈士的无上尊崇。70多年前,无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冒着生命的危险依旧奔赴朝鲜的目的是( )
A.抗击国民党
B.收复西藏
C.保家卫国
D.抵御日本侵略
14、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下面图示中空白的方框应填写
A.洋务运动 B.五四运动 C.护法战争 D.新文化运动
15、林则徐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下令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从英、美鸦片贩子手中收缴的大批鸦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黄海大战
D.虎门战役
16、下表是1960年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总产值中的比例统计。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 )
年代 | 农业 | 轻工业 | 重工业 |
1957年 | 43.30% | 31.20% | 25.50% |
1960年 | 21.8% | 26.1% | 52.10% |
增长率 | -22.80% | 47.00% | 223.00% |
A.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号召“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C.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D.果断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17、“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斗争锋芒直指传统礼教和孔孟儒学。”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位于( )
A.广州
B.南京
C.北京
D.武汉
18、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A.深圳
B.珠海
C.厦门
D.汕头
19、雨果:“两个强盗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这里的“夏宫”是指
A.云冈石窟
B.圆明园
C.故宫
D.莫高窟
20、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不同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 )
A.暴力冲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区域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
21、“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______;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中写道:“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 “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是______。
22、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_____,坚持改革开放。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_____,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23、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的事件__,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事件__。
24、解放军是人民子弟兵,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的标志是________。
25、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共同作战,有力地打击了日军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请写出下列相关战役。
(1)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破日本企图3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会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八路军在华北地区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下列各个阶级领导的重大革命运动:
(1)农民阶级①________②________
(2)资产阶级①________②________。
27、1946年,____(人物)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1948年,_________(战役)在林彪、罗荣桓的指挥下,成功解放东北全境。
28、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________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9、秦灭六国以后还统一了文字,把___________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__________。
30、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_______》。1945年。国共双方在重庆进行谈判,签署了和平建国的《_______》。
31、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党的组织在哪里建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32、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关系党和国家的发展,中国产党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请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
(政策回顾)
(1)1950年,中央政府公布了________,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展开。
(2)1953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________。
(3)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________和________运动。
(4)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 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_______。
(5)1958年,党的农村政策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后果?
(6)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土地改革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所产生的共同作用。
(7)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3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了一条什么革命道路,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请举一例这条革命道路中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2)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是什么力量把中华民族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聚集在一起,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奔向一个目标?这种力量就是永存的长征精神。请概括“长征精神”有哪些内涵?
(3)国共两次合作的历史经验是深刻的,合则双赢、分则两害,是国共合作的宝贵经验。为了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先后两次和国民党合作。国共初次合作创立的第一所革命军校叫什么?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什么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4)结合以上问题和所学的知识,你认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70年代,我国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三: 2020年5月20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发表声明祝贺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就职,将其称为所谓“总统”,并吹嘘美台“伙伴关系”。美国政府一些官员和美国一些政客向蔡英文发视频贺辞。美方上述举动……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对此表示强烈愤慨,并予以谴责。
材料四: 2021年3月18日,中美双方高层战略对话开启,迈出破解两国关系坚冰试探性一步。会谈中,美方触碰中方的核心利益(关系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大搞“碰瓷”,挑起争端。同时,会谈中双方探讨的经贸、执法、人文、网络安全气候变化及伊朗核、阿富汗等一系列议题,说明两国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为建立新型的国际关系,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什么原则?该原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同一时期,周恩来提出的某一方针改变了某个会议的航向,这里的“方针”和“会议”分别指什么?
(2)材料二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推动我国70年代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关键性外交事件是什么?
(3)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最敏感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美方举动严重违反了什么原则?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