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区域旧式居民的屋顶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是为了
A. 便于散热更快 B. 便于雨水流泻
C. 便于空气流通 D. 便于多接受阳光
2、许多老人冬季前往南方过冬,夏季回到北方避暑,如下图,他们被称作“候鸟老人”,“候鸟老人”现象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冬季南北温差小
B.冬季南北温差大
C.夏季南北温差大
D.夏季全国普遍凉爽
3、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与图示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水田
B.②林地
C.③草地
D.④旱地
【2】影响图④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政策
C.饮食文化
D.人口密度
4、读“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示意图” 有关我国地形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级阶梯地形以盆地和平原为主
B.四川盆地位于第一级阶梯
C.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D.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5、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错误的是( )
A.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寒带和热带,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B.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C.东临太平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流。
D.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温带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温暖气流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较多的降水。
6、下面关于衡山的气候类型、所属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地区
B.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C.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湿润地区
D.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7、经核定,2021年上半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我国2801.9万人次受灾,156人因灾死亡失踪,29.7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408.6亿元。上述材料主要反映出( )
A.我国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
B.地质灾害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C.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的能力不足
D.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国家
8、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三条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确定界线①的主导因紫是地势
B.确定界线②的主导因素是夏季风
C.界线③与二、三阶梯的界线相一致
D.界线①与界线②分别与400mm,800mm年等降水量线接近
【2】关于图中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区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乙地区不受冬、夏季风的影响
C.丙地区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D.丁地区水稻,油菜、甜菜广泛分布
9、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图为我国径流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处于多水带的地形区( )
A.青藏高原
B.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塔里木盆地
【2】根据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内蒙古高原应因地制宜发展( )
A.林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渔业
10、下列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各民族“大聚居,小杂居”,相互交错居住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
11、下列地形区全部位于北方地区的一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丘陵、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山东丘陵、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云贵高原
D.山东半岛、三江平原、辽东丘陵
12、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有( )
①通航里程长②一年内通航时间长
③每年河流结冰期长④沿线很多地区经济发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
A.维吾尔族
B.蒙古族
C.壮族
D.汉族
14、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等
B.非可再生资源是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
C.可再生资源是指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可循环使用的资源
D.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矿产等,称为自然资源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因素是
A. 冬季寒冷少雨 B. 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
C.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D. 乱砍滥伐,过度开垦和放牧
16、下列省区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是( )
A.上海
B.北京
C.广东
D.西藏
17、欧洲西部沿海的气候类型为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寒带气候
18、2023年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法律明确规定国家要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强化农业节水等降损措施,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图为黄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与图中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相适应的是( )
A.①--禁建水电站,保护水力资源
B.②--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C.②--疏通河道,预防凌汛
D.③--管控航运,保护生态环境
【2】黄河流经河套平原之后,径流量减少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B.干旱地区蒸发量大
C.生产生活用水增加
D.河水农业污染严重
【3】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除发电之外,最主要作用是( )
A.防洪、减淤
B.航运、养殖
C.灌溉、养殖
D.旅游、航运
19、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是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D.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20、下列不在南海周围的是:
A.广东省
B.马来西亚
C.日本
D.海南省
21、________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方法之一;________可以有效调控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时间分配不均)。
22、中国是世界人口________的国家,因此实行________是我国的基本政策。
23、世界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
24、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其中,耕地、林地比重______,草地和难利用土地比重______。耕地主要在东部季风区的______及低缓的______,其中______一线以北地区以______为主,以南地区以______为主。
25、中国沿海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都有海盐生产,以______、__________、布袋盐场和莺歌海盐场最为著名。
26、填字游戏 在下面方格里填上合适的字,组成省级行政区或省级行政中心的名字。
27、就我国东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相比,水资源比较丰富的是 地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方法是 。
28、新和桂这两个省级自治区主要是 族和壮族的聚居地。
29、我国人口分布不均,________到________一线东南部人口稠密。
30、同样是温带,气候类型却不同.大陆东岸是 气候,大陆西岸是 气候,而大陆内部却
是 气候.
31、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____气候。这一地区属于____,(填干湿地区)人口较____(填稠密或稀疏)
(2)B为我国北方地区的____气候。
(3)图中北京的年降水量比吐鲁番____,造成两地降水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
32、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9年1月2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庆市人民政府、国家开发银行共同签署合作协议,确定投资190亿元,融资150亿元,在重庆市先期实施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500万亩,打造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建设和长江上游生态保护。
(1)长江最大的支流是______,干流建有世界上最大的______等水利枢纽工程。
(2)近年来有专家警告说,长江流域如果不治理,将变成第二条黄河,上图中①②表示的分别是水土流失和______灾害。
(3)长江除了因为航运价值而被称为“黄金水道”外,也是我国的“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河段。
(4)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有青海和______省。
33、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山脉名称:A ;B 。
【2】填注海域名称:C ;D 。
【3】①处所在的温度带是 带。
【4】②地与③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地。
34、G213国道是世界级风景之路,起点为内蒙古自治区策克,终点为云南省磨憨,全程4136千米。下图为G213国道示意图。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G213国道大致呈南北走向,经过内蒙古、甘、青、川和云五省区。G213国道沿途的少数民族风情有____(单项选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策克一酒泉段沿途沙漠广布,其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____,在酒泉附近因地制宜的发展了____农业(种植业类型)。
(3)该段途径的甘肃省风能资源居全国前列,同时甘肃是我国太阳能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各地年太阳总辐射值大约为4800~6400兆焦/平方米。从风能和太阳能中选择一种能源资源,并分析其丰富的原因。
(4)酒泉一若尔盖段翻越山脉甲____进入青藏地区,该地区草地广布,牦牛成群。在湟水沿岸分布着大片青稞田,农作物熟制为____,分析农业克服恶劣环境,布局此地最主要的自然条件。
(5)沐川一磨憨段,经过的地区主要属于____(干湿地区),这里途经云南省红河州,栖居于此的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特殊地理气候,同垦共创造就了梯田这一农耕文明奇观。梯田(水田)种植水稻,既保障了粮食生产,又能有效减少____等生态问题,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后继续向南到达终点磨憨口岸,通过该口岸与乙____(邻国)进行贸易往来。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1年5月12日至14日。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省考察并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材料二 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略图和河南省地形、水系图。
(1)河南省东部主要位于_________(地形区),其地势特点是_________,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河南省大部分属于_________地区。
(2)甲_________(河流)是河南省的重要水源,我国兴建的_________工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河南缺水问题。河南省河流虽多,但通航能力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3)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为_________,该省有利于种植业发展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