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物保护者在偷猎者的营地里发现了如图所示的动物头骨。被捕杀的动物最可能是( )
A.野狼
B.野驴
C.牦牛
D.羚羊
2、地球上生存着千姿百态的动物,它们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关于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B.蛭的唾液中有蛭素,医学上利用提取的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C.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蛸)可入药
D.狼群经常袭击家畜,对牧业发展构成威胁,应大量捕杀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反映鸟类繁殖行为中的( )
A.求偶、育雏
B.交配、产卵
C.占区、筑巢
D.孵卵、育雏
4、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寓意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下列关于蛙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雌蛙的鸣叫是在求偶
B.蛙类和蜜蜂一样可以帮助水稻传粉
C.水质对蛙类的生殖发育影响很大
D.雌雄蛙的抱对说明蛙类的生殖是体内受精
5、小明在看2022年北京冬奥会比赛时,心跳加快、面红耳赤。下列对于这一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此过程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
B.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C.引起小明心跳加快、面红耳赤的激素是肾上腺素
D.该过程可以说明激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的调控
6、下列病例,不是由病毒引起的是( )
A.艾滋病
B.猩红热
C.禽流感
D.口蹄疫
7、真空保鲜盒(如铁皮罐头),其保存食品的主要原理是( )
A.可防止食品中水分的蒸发
B.与冰箱储存食品的原理相同
C.缺氧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D.防止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流失
8、如图是关节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关节窝,③是关节头
B.关节使骨的运动更灵活
C.④⑤与关节的牢固性都无关
D.关节脱臼后无需处理,休息几天即可康复
9、“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下列选项中与诗句中的动物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
A.青蛙
B.鲫鱼
C.羚羊
D.大山雀
10、下列关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卵表面都有卵壳
B.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C.都属于变温动物
D.都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11、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某小组同学对“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探究,根据如表,可以判断霉菌生活需要的非生物因素是( )
组别 | 甲 | 乙 | 丙 |
处理方法 | 将烤干的面包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 将湿润的面包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 将湿润的面包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冰箱中 |
一周后实验结果 | 不发霉 | 发霉 | 不发霉 |
A.水分
B.温度
C.水分和有机物
D.水分和温度
12、“鳄鱼不是鱼、海马不是马、蜗牛不是牛”,这几种“名不符实”的动物真正属于的是( )
A.爬行动物、哺乳动物、软体动物
B.两栖动物、鱼类、哺乳动物
C.两栖动物、哺乳动物、爬行动物
D.爬行动物、鱼类、软体动物
13、下列有关分类单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物种越多
B.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物种的共同特征越多
C.同一分类单位中,物种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
D.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物种的共同特征越少
14、有一种体形细长的动物,判断它是环节动物还是线形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
A.身体是否分节
B.咽能否伸出口外捕食小动物
C.是否有肛门
D.能否自由生活
15、有口无肛门,有刺细胞的动物是 ( )
A.水螅
B.涡虫
C.蛔虫
D.蚯蚓
16、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甲、乙、丙、丁四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得到实验结果如下表。根据实验结果请你将甲、乙、丙、丁四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进行排列,正确顺序是( )
动物 | 甲 | 乙 | 丙 | 丁 |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 165 | 88 | 32 | 5 |
A.甲→丙→乙→丁
B.丙→乙→甲→丁
C.丁→丙→乙→甲
D.甲→乙→丙→丁
17、下列选项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小狗会做算术题
B.鹦鹉学舌
C.导盲犬引领盲人过马路
D.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
18、下面是“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实验中的迷宫示意图及小鼠从迷宫“入口”到“出口”所用时间的实验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时间 | 2分37秒 | 1分46秒 | 54秒 |
A.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迷宫路线
B.用一只小鼠做一次实验即可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C.不同小鼠在第一次走迷宫时所花的时间一定相等
D.若在A、B、C三处放置食物,小鼠走迷宫用时可能会减少
19、2021年5月国家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孩政策。一对夫妻已经生了两个男孩,第三胎生育男孩的概率及该男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
A.50%、22对常染色体+XY
B.50%、22对常染色体+XX
C.100%、22 对常染色体+XX
D.100%、22对常染色体+XY
20、地衣是真菌与藻类生活在一起而形成的,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作( )
A.竞争
B.捕食
C.共生
D.寄生
21、科学工作者将一种普通(产量不高)的矮秆(抗倒伏能力强)小麦与一种高产的高秆(抗倒伏能力差)小麦作亲本进行杂交.在后代植株中出现了低产抗倒伏、低产不抗倒伏、高产抗倒伏、高产不抗倒伏4种类型的小麦.选出其中的高产矮秆植株进行繁殖和培育,再经过若干代的选择培育后便得到高产矮秆的新品种小麦.据此回答:
(1)如图所示小麦的产量与抗倒伏能力在遗传学上叫 ;材料和图中涉及的相对性状有 、 。(填两种即可)
(2)性状从亲代传给后代的现象叫 。
(3)杂交后代中出现了低产不抗倒伏和高产抗倒伏类型,这种现象叫
22、动物的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_____、_____.
23、种子植物可以分为两大类,即_________植物和_________植物。
24、蝌蚪用_______呼吸,青蛙用_______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25、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细菌是靠___________进行生殖的,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___________,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26、运动是以骨骼为________,关节为_______,骨骼肌收缩为_________形成的。运动消耗的能量来自于_________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27、人体的血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在观察酵母菌的实验中,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___________观察,就能看到一个椭圆形的细胞,细胞中有明显的___________,这就是酵母菌。
29、河蚌等动物它们的外面有___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身体___,表面包裹着肉质的膜——___。
30、下图是人的性别决定图解(甲、乙为正常婚配的夫妇),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 填写出图解A、B、C、F、G的性染色体组成: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__。
(2)D、E分别是指_________和_________。(填一种生殖细胞)
(3)后代a、b的性别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且比例为___________。
31、将下列动物所属类别和生殖发育特点用线连起来。
3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 )
33、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心搏骤停,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请回答:(横线上填写文字,方括号内填写编号)
(1)图1的操作是为了____,这是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
(2)图2是触摸颈动脉____的情况,判断有无心跳。
(3)图3中胸外按压的正确部位是[___]____。
(4)心肺复苏中,每按压心脏____次,再做____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
34、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畜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供实验用的绵羊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绵羊用毒性已削弱的炭疽病的病原菌注射,它们感染后没有发病;乙组没有注射。10天后对甲、乙两组绵羊同时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病病原菌,经过一段时间,甲组的绵羊全部正常生活,而乙组的绵羊全部死亡。请分析回答:
(1)实验中甲组绵羊在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这一现象属于_____免疫,其原因是_____。乙组绵羊_____。
(2)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_____。
(3)甲组绵羊第一次注射的是毒性较弱的炭疽病病原体,它进入羊体作为_____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