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在这个功利泛滥而诗意乏善可陈的年代,诗性教育能走多远?诗性是怎样才能与教育相得益彰?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先行者实已不易:可能的践行者更加任重道远。然而,我们也看到不少教育工作者在诗意地耕耘,任劳任怨,让我们看到曙光.
A.乏善可陈 B.相得益彰 C.任重道远 D.任劳任怨
2、下列句子有语病,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唯一的书写形式。
A.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B.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C.在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唯一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D.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使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唯一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刺史:中国古代官职名。“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B.大业、义宁:隋代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继位后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D.弑:封建时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侄杀叔、甥杀舅等为“弑”。
4、下列文化知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五音,指宫、商、角、徵(zhǐ)、羽,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加上变徵、变宫为“七声”。
B.西周春秋时期有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君,如“晋侯、秦伯”。
C.战国“四公子”,指“齐有孟尝君,赵有武安君,楚有春申君,魏有信陵君”,即田文、赵胜、黄歇、魏无忌。
D.中国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徽州。后“九州”成为中国的代称。
5、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逞辨 篡改 沽名钓誉 廓然无累
B.蛀牙 撰写 立杆见影 飞扬跋扈
C.逃窜 教梭 莺歌艳舞 崭露头角
D.累赘 高梁 大煞风景 沧海桑田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幸福的家庭
——拟许钦文注
鲁迅
“……做不做全由自己的便;那作品,像太阳的光一样,从无量的光源中涌出来,不像石火,用铁和石敲出来,这才是真艺术。那作者,也才是真的艺术家。——而我,……这算是什么?”
他想到这里,忽然从床上跳起来了。他早已想过,须得捞几文稿费维持生活了;投稿的地方,先定为幸福月报社,因为润笔似乎比较的丰。范围吗,就定家庭。他跳下卧床,四五步就走到书桌面前,坐下去,抽出一张绿格纸,毫不迟疑,但又自暴自弃似的写下一行题目:幸福的家庭。
他的笔立刻停滞了;他仰了头,两眼瞪着房顶,正在安排那安置这“幸福的家庭”的地方。他想:“北京?不行,死气沉沉,连空气也是死的。江苏浙江天天防要开仗;福建更无须说。四川,广东?都正在打。山东河南之类?——阿阿,要绑票的,倘使绑去一个,那就成为不幸的家庭了。上海天津的租界上房租贵;……①他又想来想去,又想不出好地方,于是终于决心,假定这“幸福的家庭”所在的地方叫作A。
“总之,这幸福的家庭一定须在A,无可磋商。家庭中自然是两夫妇,自由结婚的。他们非常平等,十分自由。而且受过高等教育,优美高尚……”
“不行不行,那不行!二十五斤!”
他听得窗外一个男人的声音,不由的回过头去看,窗幔垂着,日光照着,明得他的眼睛昏花了;接着是小木片撒在地上的声响。“不相干,”他又回过头来想,“什么‘二十五斤’?——他们是优美高尚,很爱文艺的。……”
他觉得胃里有点空虚了,放下笔,用两只手支着头,教自己的头像地球仪似的在两个柱子间挂着。
“……他们两人正在用午餐,”他想,“厨子送上菜来,——中国菜。什么‘二十五斤’?不管他。为什么倒是中国菜?……”
“劈柴,……”
他吃惊的回过头去看,靠左肩,便立着他自己家里的主妇,两只阴凄凄的眼睛恰恰钉住他的脸。
“什么?”他以为她来搅扰了他的创作,颇有些愤怒了。
“劈柴,都用完了,今天买了些。前一回还是十斤两吊四,今天就要两吊六。我想给他两吊五,好不好?
“好好,就是两吊五。”
‘称得太吃亏了。他一定只肯算二十四斤半;我想就算他二十三斤半,好不好?”
“唔唔,五五二十五,三五一十五,……”他停了一会,忽而奋然的抓起笔来,就在写着一行“幸福的家庭”的绿格纸上起算草,起了好久,这才仰起头来说道:
“五吊八!”
“那是,我这里不够了,还差八九个……。”
他抽开书桌的抽屉,一把抓起所有的铜元,不下二三十,放在她摊开的手掌上,看她出了房,才又回过头来向书桌。
于是他仍复恍恍惚惚的想——
“什么菜?菜倒不妨奇特点。滑溜里脊,虾子海参,实在太凡庸。我偏要说他们吃的是‘龙虎斗’,也就是蛇和猫。总之,这第一碗一定是‘龙虎斗’,无可磋商。”
“于是一碗‘龙虎斗’摆在桌子中央了,他们两人同时捏起筷子,指着碗沿,笑眯眯的你看我,我看你……”
“这似乎有点肉麻,哪有这样的家庭?唉唉,我的思路怎么会这样乱,这好题目怕是做不完篇的了。”
他终于忍耐不住,回过头去。
②就在他背后的书架的旁边,已经出现了一座白菜堆,下层三株,中层两株,顶上一株,向他叠成一个很大的A字。
“唉唉!”他吃惊的叹息,同时觉得脸上骤然发热了。
“吁……。”他很长的嘘一口气,仍然想,“幸福的家庭的房子要宽绰。有一间堆积房,白菜之类都到那边去。那卧室又一间,床底下很干净,……”他当即一瞥自己的床下,劈柴已经用完了,只有一条稻草绳,却还死蛇似的懒懒的躺着。
拍!
他腰骨笔直了,因为他根据经验,知道这一声“拍”是主妇的手掌打在三岁的女儿的头上的声音。
“幸福的家庭,……”他听到孩子的呜咽了,但还是腰骨笔直的想,“孩子是生得迟的。或者不如没有,两个人干干净净……”他听得鸣咽声高了起来,也就站了起来,钻过门幕,开了风门,闻得一阵煤油气。孩子就躺倒在门的右边,脸向着地,一见他,便“哇”的哭出来了。
“阿阿,好好,莫哭莫哭,我的好孩子。”他弯下腰去抱她。
他抱了她回转身,看见门左边还站着主妇,也是腰骨笔直,然而两手插腰,怒气冲冲的似乎预备开始练体操。
“连你也来欺侮我!——连油灯也要翻了它!晚上点什么?……”
“阿阿,好好,莫哭莫哭,”他把那些发抖的声音放在脑后,抱她进房,说,“莫哭了呵,好孩子。爹爹做‘猫洗脸’给你看。”他同时伸长颈子,伸出舌头,远远的对着手掌舔了两舔,就用这手掌向了自己的脸上画圆圈。
“呵呵呵,花儿。”她就笑起来了。
“是的是的,花儿。”他又连画上几个圆圈,这才歇了手,只见她还是笑迷迷的挂着眼泪对他看。他忽而觉得,她那可爱的天真的脸,正像五年前的她的母亲,通红的嘴唇尤其像,不过缩小了轮廓。那时也是晴朗的冬天,她听得他说决计反抗一切阻碍,为她牺牲的时候,也就这样笑迷迷的挂着眼泪对他看。他惘然的坐着,仿佛有些醉了。
“阿阿,可爱的嘴唇……”他想。
门幕忽然挂起,劈柴运进来了。
他也忽然惊醒,一定睛,只见孩子还是挂着眼泪,而且张开了通红的嘴唇对他看。“嘴唇……”他向旁边一瞥,劈柴正在进来,“……恐怕将来也就是五五二十五,九九八十一!……而且两只眼睛阴凄凄……。”
他想着,随即粗暴的抓起那写着一行题目和一堆算草的绿格纸来,揉了几揉,又展开来给她拭去了眼泪和鼻涕,就将纸团用力的掷在纸篓里。
但他又立刻觉得对于孩子有些抱歉了,重复回头,目送着她独自茕茕的出去;耳朵里听得木片声。他想要定一定神,便又回转头,闭了眼睛,息了杂念,平心静气的坐着。他看见眼前浮出一朵扁圆的乌花,橙黄心,从左眼的左角漂到右,消失了;接着一朵明绿花,墨绿色的心;③接着一座六株的白菜堆,屹然的向他叠成一个很大的A字。
一九二四年二月一八日
(选自《彷徨》,有删改)
【注】本文发表时篇末有作者的《附记》,部分内容如下:“我于去年在《晨报副刊》上看见许钦文君的《理想的伴侣》的时候,就忽而想到这一篇的大意,且以为倘用了他的笔法来写,倒是很合式的。”
【1】作者为什么不交代主角姓名,而以“他”代替?
【2】结合文中画横线句的语言特点,简析人物形象。
(1)“劈柴,都用完了,今天买了些。前一回还是十斤两吊四,今天就要两吊六。我想给他两吊五,好不好?
(2)“连你也来欺侮我!——连油灯也要翻了它!晚上点什么?……”
【3】联系全文,理解字母“A”在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各自意蕴。
【4】鲁迅称此文模仿了许钦文的《理想的伴侣》,试分析此文以推断许文的主要写作特色。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2)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4)六朝旧事随流水,____________。(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5)不同的时代,对读书人都有更高的期许。《论语》中曾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宏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们责任重大,路途遥远。
8、名句名篇默写。
(1)《师说》中对耻于从师的现象发出慨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学于师”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古之圣人在才智上与一般人的差距以及他们对从师的态度。
(3)《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今之众人才智远低于古之圣人的状况和不肯从师学习的心理。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3)李商隐《锦瑟》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对抗金壮举的回忆。
(15)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情怀。
(16)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意,更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慨。
10、古诗文默写(只选做3小题)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_______,_______,有耻且格。(《论语》)
(2)大阉之乱,________,_________,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3)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人命危浅,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4)淇水汤汤,_________。女也不爽,_______。(《诗经·氓》)
(5)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_________。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
(1)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节选)》)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节选)》)
(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______________,怨归去得疾。(王实甫《长亭送别》)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柳林酒家小楼①
陆 游
桃花如烧酒如油,缓辔郊原当出游。
微倦放教成午梦,宿酲留得伴春愁。
远途始悟乾坤大,晚节偏惊岁月遒②。
记取清明果州路,半天高柳小青楼③。
【注】①当时作者由夔州前往抗金前线南郑,途中经过果州。②遒:尽。③小青楼:这里指酒家小楼。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第一句中,用“烧”形容桃花盛开,满眼一片火红的颜色写出了作者的喜悦,生动形象。
B. “缓辔”的意思是骑马缓行,作者虽奔赴抗金的前线,但前途未卜,内心感到一片茫然。
C. 以“微”来修饰“倦”,说明作者在旅途中感到了些许疲劳,所以他在中午睡了一觉。
D. “宿酲”句承上句而来,写出了作者当时的状态,虽然午梦之后,但是宿酒还未完全消除。
E. 尾联以“记取”来表明作者对逗留半日的柳林酒家小楼的好感和离开时的不舍,又巧妙点题,表达了不愿离开家乡奔赴前线之情。
【2】【2】请简析颈联“远途始悟乾坤大,晚节偏惊岁月遒”的精妙之处。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于是叔孙氏先堕郈。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
B.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
C.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
D.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摄:暂代官职。类似词语还有“权”,也是暂时代理官职的意思。如《宋史·李纲传》:“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
B.司马:西周始置,位列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掌军政和军赋,春秋战国沿置。
C.寡人:在始皇帝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后世一般官员也可自称“寡人”。
D.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计量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义正词严地指出两君为讲和而来会盟时,不应该有夷狄之乐等,这也印证了孔子“军事方面的活动,必须要配备非军事方面的人才”的建议。
B.夷狄之乐被叱,景公惭愧;优倡侏儒的戏被责,景公害怕动容。这些都是因为景公知道自己在道义上不如孔子。
C.景公采纳了齐国主事官吏的建议,把从前从鲁国郓、汶阳、龟阴等地抢夺的田地还给鲁国,来表示自己的歉疚。
D.孔子认为大夫的封邑不能筑城墙,而费邑的城墙被拆,是在公山不狃、叔孙辄被彻底打败之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
(2)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日日是好日。——(唐)文偃禅师
②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佚名
③我以为世间最可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它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它宝贵。——李大钊
高考即将到来,复兴中学高三(1)班学生小明在紧张复习的同时,内心感到有些迷茫。请你针对这一情况,综合上面三则材料的含意,以同班同学李华的身份,给小明写一封信。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