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鸡打鸣”这种动物行为所具有的特点是( )
①由生活经验获得的 ②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③动物生来就有的 ④由动物生活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蝶类白天活动,蛾类夜间活动的行为属于( )
A.节律行为
B.觅食行为
C.防御行为
D.生殖行为
3、微生物与我们人类关系密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儿童误食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物会患病
B.醋酸菌、乳酸菌等分别应用于酿醋、制酸奶等食品工业
C.使用苏云金杆菌制成的杀虫剂,可有效防治农业害虫
D.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对病毒引起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4、如图为人体体细胞中的2对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示意图。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表示显性基因,A控制的性状与a控制的性状是相对性状
B.如果B来自于父方,则A一定来自于母方
C.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D.a控制的性状不能表现出来,但a可能会传递给子代
5、胰岛与胰腺相比,胰岛重要区别主要体现在( )
①分泌激素;②分泌消化液;③没有导管;④具有导管;⑤分泌物直接进入毛细血管
A.①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④
6、下列有关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来
B.人体动作的完成,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
C.关节囊对关节起保护作用
D.人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的同时肱三头肌舒张
7、蚓螈是一种长相类似蚯蚓的动物。以下是其所属分类,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两栖纲②蚓螈目③脊椎动物门④蚓螈属⑤蚓螈种⑥蚓螈科⑦动物界
A.⑤④⑥②①③⑦
B.⑤⑥②④①③⑦
C.④⑥②⑤③①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8、下列关于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B.家鸽每呼吸一次,要在肺和气囊中各进行一次气体交换
C.兔的牙齿有分化、提高了摄食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D.大鲵以肺呼吸为主,皮肤可辅助呼吸
9、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伸屈、旋转等动作,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 )
A.动力作用
B.杠杆作用
C.支点作用
D.调节作用
10、下图是小明观察酵母菌实验后绘制的结构图,其中标注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壁
B.细胞核
C.细胞质
D.气泡
11、下列不属于免疫功能的是( )
A.抵抗抗原的侵入
B.修复愈合伤口
C.消除体内的肿瘤细胞
D.清除体内衰老的细胞
12、下列动物中,适应陆地生活能力较强的是( )
A.蟾蜍
B.青蛙
C.大鲵
D.蜥蜴
13、微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细菌可以净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B.所有的多细胞真菌均可食用
C.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D.某些病毒可用于研制疫苗,以防治相应的疾病
14、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是( )
A.蜜蜂传粉
B.乌贼喷墨
C.飞蛾扑火
D.蝶蛾类昆虫繁殖
15、小明在做“探究细菌、真菌的分布”实验时,用无菌棉棒擦拭自己的手机屏幕,然后轻轻地在培养基上涂抹,经过一段时间的恒温培养,他发现甲菌落较大且呈黑色絮状,乙菌落较小且表面光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细菌菌落,乙是真菌菌落
B.一个菌落是由多种细菌或真菌繁殖形成的
C.手机未长菌落说明细菌、真菌生存需要一定条件
D.接种后的培养基通常要高温灭菌后再放入恒温箱中培养
16、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来探究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以下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捕获的蚂蚁必需来自同一蚁穴
B.用饥饿的蚂蚁做实验
C.连接B、C岛间的“桥”和A、B岛间的“桥”的粗细和长短应一致
D.做实验只要两只蚂蚁就可以了
17、进行生物分类时,下列内容中一般不作为分类依据的是 ( )
A.相似程度
B.形态结构
C.生理功能
D.生物体的大小
18、下列能正确表示菜豆种子从萌发到子叶出土前的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情况的是( )
A.
B.
C.
D.
19、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还存在着多种臆想和假说,并有争议。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C.越古老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体型小到体型大、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20、下列有关细菌与真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菌的芽孢和真菌的孢子,都是用来快速繁殖后代的
B.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C.依据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D.食物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与真菌引起的
21、基因是有____________的DNA片段。
22、蛔虫是一种肠道寄生的线形动物,与寄生生活相适应,它的_____器官发达,体表有_____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
23、近亲结婚的夫妇所生小孩,患________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
24、回答蜜蜂社会性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1)蜂群内有蜂后、工蜂、雄蜂3种蜂,它们分工明确,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功能上看,这是蜜蜂的 行为.
(2)遇到敌害时,工蜂会群起护巢,从功能上看,这是 行为.
(3)蜂后和雄蜂交配、产卵,从功能上看,这是 行为.
(4)蜜蜂白天采蜜,夜间回巢休息,从功能上看,这是 行为,从行为的发生上看属于 行为.
(5)新、老蜂后相遇,会咬杀至剩下一个,从功能上看,这是蜂后的 行为.
25、在探究食品腐败原因的实验中,陈红同学取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各加入50毫升肉汤,高温煮沸后按下表进行处理:
| 甲瓶 | 乙瓶 | 丙瓶 |
瓶口 | 敞开 | 敞开 | 用消毒棉花塞住瓶口 |
温度 | 25℃ | 5℃ | 25℃ |
3天后观察 | 变质 | 没变质 | 没变质 |
(1)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肉汤高温煮沸,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瓶与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肉汤腐败是由空气中的细菌繁殖生长造成的”这一问题,可选择哪两个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________。
(4)根据表上实验结果,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本实验中可以领悟到采用哪些方法对食品进行保存?________________。
26、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27、哺乳动物靠四肢支撑起身体,骨在_____的牵引下围绕______运动,使躯体能够完成个中动作,从而具有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和逃避敌害,以适应复杂多变的______。
28、根据是否具有传染性,可将疾病分为_____和_____。
29、种子植物是能产生 的植物,包括 植物和 植物。
30、人的体细胞中含有_____对染色体,其中有1对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叫做_____,其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为_____。
31、请将下列意外情况与救护常识用线连接起来。
32、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新个体。(____)
33、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移栽植物幼苗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往往选择在阴雨天或者傍晚移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四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种子,温室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培养液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等其他条件相同):
温室 | A | B | C | D |
二氧化碳浓度 | 0.03% | 0.1% | 0.1% | 0.1% |
温度 | 20℃ | 20℃ | 30℃ | 30℃ |
培养液 | 土壤浸出液 | 土壤浸出液 | 土壤浸出液 | 蒸馏水 |
若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应该选择____________两组进行对照实验;若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小明选用A、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请分析是否可行__________。
(3)小组成员将加工后的大米播撒在松软湿润的土壤里,在适宜的温度下却未能萌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无土栽培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配制而成的营养液来培养植物的做法。如图绿叶蔬菜的栽培管理过程中,会不断向营养液内通入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
34、“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自然界中的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请根据下图和分类表解,回答问题:
(1)序号①②⑤所代表的动物依次为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2)蜜蜂和以上5种动物中______亲缘关系最近,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在分类学中属于_______。在蜜蜂的群体中,蜜蜂是一个大家族,它主要是由蜂王、雄蜂、工蜂组成,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_______行为的动物。
(3)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曾开展过大规模的“剿灭麻雀”的运动。有一段时间麻雀少见了,使有些昆虫数量增加。现在又发出保护麻雀的呼声这是因为麻雀在维持自然界的___中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