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已受精的鸡卵的鸡卵中,可以发育成雏鸡的结构是( )
A.胎盘
B.胚盘
C.卵白
D.卵黄
2、生物的进化经历了漫长的时期。以下哪种说法不能正确描述生物进化的趋势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低等到高等
C.从水生到陆生
D.从地下到地面
3、下列有关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一条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B.基因是含遗传信息的染色体片段
C.基因在所有细胞中都成对存在
D.生物体的全部性状只由基因控制
4、已知人类的直发和卷发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直发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卷发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丈夫是直发,妻子是卷发,他们生育了一个卷发的孩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丈夫的基因组成是Aa,妻子的基因组成是aa
B.这个卷发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为卷发女孩的可能性是50%
D.这对夫妇中的妻子将卷发烫成直发,不能遗传给后代
5、人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叙述与毛细血管实现物质交换功能相关的是( )
①数量多,分布广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③管腔小,血流速度慢④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维持生态平衡意义重大,下列对生态平衡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B.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C.人为过度捕杀某种动物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D.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保持不变
7、当某种珍稀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不复存在或难以恢复时,应该( )
A.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珍稀动物的氛围
B.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大保护力度
C.迁出原地,迁移到动物园、水族馆中
D.严禁捕猎,实行圈地保护
8、河蚌、扇贝等双壳类动物的呼吸器官是( )
A.鳃
B.肺
C.入水管
D.口
9、某些生物概念之间具有一定的包含关系,下列生物概念间的关系符合下图的是( )
A.Ⅰ微生物,Ⅱ细菌,Ⅲ真菌,Ⅳ噬菌体
B.Ⅰ无脊椎动物,Ⅱ腔肠动物,Ⅲ环节动物,Ⅳ蜈蚣
C.Ⅰ脊椎动物,Ⅱ两栖类,Ⅲ鸟类,Ⅳ企鹅
D.Ⅰ种子植物,Ⅱ裸子植物,Ⅲ被子植物,Ⅳ银杏
10、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生殖产生的新细菌,与原细菌所含的遗传物质不同
B.多只野鸭一起觅食属于社会行为
C.哺乳动物的体表被毛,神经系统发达
D.将小白鼠从25℃的温室移至5℃的环境中,其体温降低,耗氧量也降低
11、黑脸琵鹭,其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中国乐器中的琵琶极为相似,因而得名。黑脸琵莺的迁徙路线主要在我国国土范围之内。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某观鸟协会为了研究黑脸琵鹭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在其栖息的湿地安装摄像机,记录黑脸琵鹭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
【2】对黑脸琵鹭适应飞行功能的形态结构特点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减小飞行阻力
B.骨中空或愈合一骨骼既轻便又牢固
C.胸肌发达一提供充足动力
D.体内有许多气囊一进行气体交换
【3】黑脸琵鹭特有的呼吸方式是( )
A.用鳃呼吸
B.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用肺呼吸
D.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12、玉米被誉为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籽粒中的营养物质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B.滴加碘液后胚乳变蓝,说明胚乳的主要成分是脂肪
C.玉米在开花期恰逢阴雨连绵,就会因授粉不足果穗缺粒减产
D.玉米籽粒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发育成新个体,因此属于种子
1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实际指的是( )
A.雄蛙的叫声
B.雌蛙的叫声
C.雌蛙和雄蛙的叫声
D.蝌蚪的叫声
14、哺乳动物的幼崽死亡率低,主要因为( )
A.胎生哺乳
B.食量较大
C.牙齿分化
D.群居生活
15、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骨、关节和骨骼肌之间关联的是( )
A.
B.
C.
D.
16、下列关于动物运动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使动物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
B.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
C.动物能主动地逃避敌害
D.所有动物都必须通过运动寻找配偶
17、2023 年3月3日是第十个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日,旨在倡导人们关爱野生动植物、加强物种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以丰富生物种类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基因和生态系统三个维度
C.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禁止开发一切生物资源
D.毁林造田可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不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18、红丝虫,又称水蚯蚓,身体细长,体节上具刚毛,生活在淡水水域,常聚集成团,是金鱼和锦鲤喜爱的饲料。请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资料可判断红丝虫属于的动物类群是(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环节动物
(2)以下可作为区分红丝虫和丝虫的主要特征是( )
A.身体细长
B.身体呈圆筒形
C.有口有肛门
D.身体有相似体节
(3)红丝虫没有发达的骨骼,也能灵活运动,主要原因是( )
A.肌肉发达
B.体表有黏液
C.体壁有刚毛
D.身体分节
19、生活在水田、沟渠和湖沼中,常吸附在人和动物身上,吸食大量血液的环节动物是
A.水蛭
B.蛔虫
C.血吸虫
D.沙蚕
20、“生命中枢”是指( )
A.脑干
B.小脑
C.大脑
D.脊髓
21、科学家将男、女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分析整理,形成了下面的排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是________存在的。
(2)根据染色体组成可以判断,甲为________性的染色体组成。
(3)乙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4)某夫妇生的第一胎是个女孩,假如他们再生一胎,生男孩的可能性为______。
(5)正常人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对恒定的,这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如果人的细胞中多了或少了一条染色体,都可能导致严重的__________。
22、蟋蟀和蜜蜂相比较,蜜蜂的发育过程经过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蜜蜂有一个_______时期是蟋蟀所没有的.蜜蜂的发育叫做__________,而蟋蟀的发育称作____________ 。
23、将下列动物名称的序号分别填入与其运动结构或器官相对应的横线中.
A、鲤鱼B、蚯蚓 C、变形虫 D、草履虫 E、蜜蜂F、蜗牛G、马H、河蚌I、家鸡
①纤毛﹣_____②翼﹣_____③鳍﹣_____④伪足﹣_____⑤膜翅﹣_____⑥腹足﹣_____⑦四肢﹣_____⑧斧足﹣_____⑨刚毛﹣_____.
24、与现在地球大气比原始大气中没有_____。
25、煤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它主要是由埋藏在地层中的古代的______植物经过漫长地质年代逐渐形成的。
26、日本血吸虫感染的过程:生活在人体内的成虫交配产卵,虫卵随着粪便排出,在水中孵化成________ ,幼虫遇到唯一的中间宿主_______就会钻入体内,幼虫在_______ 体内继续繁殖并进一步发育,一旦人们在有血吸虫的水域活动,血吸虫就会从_______ 体内逸出,钻入人体皮肤,并在人体内发育成为成虫。华支睾吸虫先寄宿在_______________,然后进一步感染_______________,在感染人体。
27、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除遗传和变异的因素外,还有自然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人种混杂等因素的作用。
28、根据病毒的寄主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 病毒, 病毒, 病毒.
29、一种生物的全部不同基因所组成的一套基因,就是这种生物的_______。
30、依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1、连线题:请将下列动物与它们的运动方式用线段连接在一起。
(_)
32、判断题。
(1)线形动物都是寄生的。(_____)
(2)腔肠动物都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_____)
(3)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是年长者为首领。(_____)
(4)软体动物都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_____)
(5)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_____)
(6)节肢动物都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_____)
33、有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部分家庭的耳垂遗传情况进行调查,其结果统计如下表。请回答:
组别 | 父母性状 | 调查的家庭数目 | 子女的性状 | ||
父亲 | 母亲 | 有耳垂 | 无耳垂 | ||
1 | 有耳垂 | 有耳垂 | 100 | 185 | 15 |
2 | 无耳垂 | 无耳垂 | 100 | 0 | 200 |
3 | 有耳垂 | 无耳垂 | 100 | 150 | 50 |
(1)据表中组合_______可判断出________耳垂是隐性性状。
(2)如果用D、d表示该对基因,则组合3中的父亲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3)如果第3组家庭中的某一对夫妇,第一个孩子无耳垂,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有耳垂的几率是___________。
34、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未来”。我国作为最早加入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就,引起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
(1)对生物进行科学分类是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___、生理功能以及繁殖方式等方面的特征,例如,银杏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属于___植物。
(2)生物多样性包括___、基因多样性和___,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以___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科学解释了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原因。
(3)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多种措施中,建立___和国家公园,属于就地保护;将濒危植物迁入国家植物园,属于迁地保护;划定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属于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