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小组探究大蒜和生姜的抑菌效果,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 菌种 | 蔬菜汁 | 抑菌圈大小(直径,单位:厘米) | ||
圈1 | 圈2 | 平均值 | |||
1 | 大肠杆菌 | 大蒜汁 | 1.70 | 1.66 | 1.68 |
2 | 生姜汁 | 0.00 | 0.00 | 0.00 | |
3 | 枯草芽孢杆菌 | 大蒜汁 | 1.14 | 1.30 | 1.22 |
4 | 生姜汁 | 0.71 | 0.75 | 0.73 |
A.只有1、2组探究不同蔬菜对同一菌种的抑制效果是否相同
B.1、3组得出的结论是大蒜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比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强
C.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都属于细菌
D.由实验数据可知,生姜对大肠杆菌没有抑制效果
2、下列关于生命及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进化而来的
B.能否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C.人类进化历程中,最关键的阶段是直立人
D.米勒实验验证了从有机小分子到有机大分子物质阶段的可能性
3、如图为人的屈肘动作示意图,下列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骨骼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B.屈肘时,①处于舒张状态,②处于收缩状态
C.屈肘动作是骨骼肌牵动骨围绕关节活动完成的
D.人的伸肘和屈肘运动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
4、下列动物与其结构特点不匹配的是( )
A.海葵—体表有刺细胞
B.涡虫—身体两侧对称
C.蛔虫—消化器官发达
D.蜗牛—体表有外套膜
5、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关系正确的模式图是( )
A.
B.
C.
D.
6、某草场为保护牛羊,大量猎杀狼,狼的减少使野兔数量大增,致使牧草被过度啃食,草场退化,牧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该事例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是( )
A.促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毛皮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7、下图为叶芽和枝条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使枝条不断伸长
B.3是叶原基,发育成b
C.4发育成c
D.5是芽原基,发育成d
8、下列关于蝉的外骨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重量较大,阻碍蝉的飞行
B.有支持作用
C.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D.有保护作用
9、高原鼠兔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群居植食性哺乳动物,当它们在洞外活动,发现高空有猛禽时,会发出叫声示警同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鼠兔的牙齿没有犬齿的分化
B.鼠兔群体具有明显的社会行为
C.鼠兔的示警行为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D.鼠兔通过叫声进行信息交流
10、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下列关于动物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
A.红雀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B.红雀的行为是学习行为,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能使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D.该事例不能说明这只美国红雀的行为具有局限性
11、从遗传角度分析,禁止近亲婚配的原因是( )
A.后代一定会患遗传病
B.导致男女比例失衡
C.人类的所有疾病都和近亲结婚有关
D.后代隐性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增大
12、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中,要把培养皿打开,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上述操作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步骤是( )
A.配制培养基
B.高温灭菌
C.接种
D.恒温培养
13、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例子,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蜣螂清除动物粪便,可以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B.蜜蜂采蜜,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C.青蛙捕捉害虫,可以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
D.动物越多,对植物的帮助越大
14、“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下列有关蚯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蚯蚓身体分节,能够运动,属于节肢动物
B.蚯蚓挖穴松土仅靠刚毛完成运动
C.蚯蚓是靠气门进行呼吸的
D.雨后蚯蚓爬上地面,是为了呼吸
15、以下属于掌状复叶的是( )
A.
B.
C.
D.
16、习总书记用“眼睛”和“生命”为喻,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以下关于绿色发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将荒山改造为桃林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雾霾是由于人类活动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干扰超过它的限度造成的
D.事实说明,生态系统的保护要从个人做起,人人有责
17、下图所示代表植物的四大类群,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①类植物结构简单,几乎没有任何价值
B.②类植物可以作为检测空气质量的指示植物
C.煤的形成与③所示植物有关
D.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粮食、蔬菜、水果等,绝大多数来自类群④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2023年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下图是眼球的结构示意图。
【1】正常情况下观察一定距离内的物体,人体通过调节的凸度,可以使物像始终落在。( )
A.②;⑥
B.③;⑥
C.②;⑤
D.③;⑤
【2】近视在青少年群体中比较常见,矫正时可佩戴( )
A.凸透镜
B.平面镜
C.凹透镜
D.反光镜
【3】“预防近视,科学护眼。”下列做法不利于预防近视的是( )
A.连续用眼1小时要休息几分钟
B.读写姿势要正确
C.坚持做眼保健操
D.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19、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的发展,一些地区的环境被严重破坏,人类的活动已经严重影响到周 围动植物的生存。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基本内容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可取的是 (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围湖造田,垦荒种粮
C.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D.建立濒危物种的基因库
20、农田被水淹没后,如不及时排水,农作物就会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
A.蒸腾作用过于旺盛,植株失水死亡
B.根部吸水过多,导致细胞膨胀死亡
C.呼吸作用过于旺盛,有机物消耗殆尽
D.缺少氧气,根的呼吸作用受到抑制
21、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起_____作用,肾小管起_____作用。
22、下图是水螅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图可以看出水螅的身体呈 对称,体壁由[3] 和[4] 两层细胞组成。
(2)水螅顶端有多条细长的[1] ,其内有较多的 用于攻击、防御和捕食等。
(3)水螅消化食物在[5] 内进行,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23、用放大镜不可以观察细菌和病毒的结构 ,但是用光学显微镜可以。( )
24、资料一:据 CCTV - 4 新闻报道:在英国,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失去妈妈的小狗患,“母子”情深如一家。
资料二:下图为黑猩猩堆叠木箱摘取香蕉示意图。
(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看:猫的行为属于 ,是由 决定;黑猩猩堆叠木箱摘取香蕉属于 行为。
(2)黑猩猩群中有首领,群体中各自分工、协作,这是 行为。
25、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______________中。
26、大多数的鱼的体型呈_______型,体表覆盖_______,并且能分泌粘液,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27、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________处尤其多。
28、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是 存在的,基因也是 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染色体会减少_____,某种生物,它的体细胞中染色体36条,则它的精子中染色体为 条。由它形成的受精卵中,染色体为 条。
29、“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着__现象;“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着__现象。
30、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__和__,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__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在寒冷的极地或在很热的温泉中不可能有细菌。(____)
33、如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米勒实验属于___________(填“对照实验”或“模拟实验”)。
(2)米勒实验装置中大容器内甲烷、氨等气体模拟了_________的成分;进行火花放电模拟__________,主要为该实验提供能量。
(3)米勒实验装置中煮沸的水主要是为了提供_________,冷凝后获得的有机物是_________。
34、图是人体屈肘动作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根据图形,①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人体处于屈肘动作时,①处于______________状态, ②处于______________状态。
(3)当你双手自然下垂时,感觉到比较轻松,是因为①②均处于______________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