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行走是人独有的运动形式
B.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往往不同
C.动物通过运动可以适应环境,提高生存能力
D.动物的运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源于所摄取的食物
2、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莲藕的茎和叶柄是中空的
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
3、如图是人的屈肘动作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运动过程中,②起支点的作用
B.①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
C.屈肘过程中,③处于收缩状态
D.该动作仅由运动系统参与完成
4、蛔虫是人体肠道内常见的寄生虫,对人体危害很大。关于蛔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殖器官发达
B.体表有角质层,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C.蛔虫身体细长扁平
D.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蠕动
5、下列真正属于鱼类的是( )
A.鲍鱼
B.甲鱼
C.鱿鱼
D.鲨鱼
6、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家兔毛的黑色和白色
B.人的身高和体重
C.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A型血
D.茄子果实的紫色和番茄果实的红色
7、人类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从性状开始已深入到基因水平。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精子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
B.男性和女性的性别也属于人的性状,与遗传有关
C.生物性状的表现是仅由基因决定
D.精子中可能含X染色体
8、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其“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B.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可以用来生产药品
C.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菌属于真核生物
D.细菌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
9、下列不是与蛔虫的寄生生活相适应的是( )
A.消化道简单
B.体表有角质层
C.生殖器官发达
D.身体呈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
10、根将水分吸收到体内的顺序是( )
①导管
②土壤溶液
③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内各层细胞
④根毛细胞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
11、某实验小组利用四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四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 物 | 甲 | 乙 | 丙 | 丁 |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 32 | 65 | 5 | 89 |
A.甲→乙→丙→丁
B.丁→乙→甲→丙
C.丙→甲→乙→丁
D.丁→甲→丙→乙
12、下列关于青蛙个体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内受精
B.蝌蚪用肺呼吸
C.成蛙有尾
D.变态发育
13、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一定时间不腐烂,是因为冰箱环境中 ( )
A.低温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B.细菌被冻死了
C.隔绝了空气
D.冰箱中无细菌和真菌
14、在生长有较多藻类的池塘中,经常可以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出水面,而太阳出来一段时间后,鱼便停止浮头。鱼浮到水面上主要是为了( )
A.取暖
B.觅食
C.呼吸
D.晒太阳
15、华枝睾吸虫寄生在鲤鱼等淡水鱼体内,异尖线虫主要寄生在海洋鱼类体内。人类生食鱼类,容易感染这些寄生虫病。下列对以上两种寄生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们都能导致鱼类患病
B.它们有口有肛门
C.它们的生殖器官发达
D.它们的消化器官简单
16、《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已知最早的中药学著作。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120种;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120种;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125种。这些药材在中医经典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配伍组合,效如桴鼓。这些动植物药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
A.药用价值
B.直接价值
C.间接价值
D.潜在价值
17、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必须把塑料、金属类废弃物和人类的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分解者很少
B.消费者很少
C.光照很少
D.生产者很少
18、下图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正确的分别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19、某同学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的实验记录中错误的是( )
A.具有鳞片,鳞片上有黏液,具有保护作用
B.靠尾部和躯干部左右摆动产生向前的动力
C.呼吸器官是鳔,鳃只起辅助呼吸的作用
D.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游泳时水中的阻力
20、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在我国杭州如期举行,运动员们都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拼搏精神。从运动系统的组成来看,运动的动力来自( )
A.骨
B.骨骼
C.骨骼肌
D.关节
21、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______。
22、如图为鸡受精卵内部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鸡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_;通过孵化,图中[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发育成小鸡;图中③的作用主要是为胚胎发育提供_________.
(2)如果一只母鸡孵了10枚蛋,其中一半是未受精的卵,这窝蛋最多可以孵出_________只小鸡.已知鸡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为39对,则未受精的卵中染色体数为_________.
(3)基因在生物体内所起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基因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
23、选择与青蛙、蜥蜴有关的叙述,填在横线上
A体表覆盖鳞片
B皮肤湿润,可辅助呼吸
C产的卵具有坚韧的卵壳
D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E终生生活在陆地上
青蛙________ 蜥蜴________
24、预防蛔虫病要做到:(1)要注意__;(2)要管理好__.
25、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A、B、C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其中A是____________.请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
(2)图中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 _,它对自然界的意义是能维持大气中的_________ 平衡.
(3)图中的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 _,在序号①②④⑦中与③本质相同的有_______ _.
(4)图中C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 _.
(5)在图中的食物链中含某些重金属浓度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 _.
26、根据植物形态、结构、生理和生活习性的不同,将它们分为不同的类群,从 低等到高等依次为藻类植物、_____、_____和种子植物.
27、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_。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____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_______,以免____。
28、请根据图一、图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一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
(2)图二表示的是细胞的 过程,这个过程中首先是 一分为二.
(3)图一和图二都是动物细胞,它们区别于植物细胞的特点是:细胞最外层没有 .细胞质中没有储存细胞液的 ,也没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
29、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_____,这样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
30、可遗传的变异由_________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异。
31、请将下列动物行为与其所属的类型用直线连接
32、细菌的生存都一定需要有机物和氧气。( )
33、材料一: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18年8月,我国在沈阳发现第一例非洲猪瘟,至今为止,猪瘟疫情已遍布全国,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控制手段,对于发现疫情的疫区内所有生猪均被扑杀并深埋,其它猪场养殖户要对人员、车辆、水源等环境进行彻底消毒,防控猪瘟。2019年我国科学家分离了我国第一株非洲猪瘟病毒,发现病毒的重要抗原表位,为疫苗研发提供了核心信息。
材料二:2016年1月,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手足口病EV71疫苗获新药证书。该疫苗对EV71肠道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的保护率达到100%,临床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有效、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通过上述资料分析可知,手足口病和非洲猪瘟都属于传染病,非洲猪瘟病毒是引起非洲猪瘟的___________,患病生猪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的__________。猪场养殖户对人员、车辆、水源等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的_______________。
(2)防疫部门给幼儿注射手足口病EV71疫苗,从免疫学的角度看,接种的“疫苗”相当于_______,注射过疫苗的幼儿体内会产生________,该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免疫。
34、某造纸厂附近出现农作物死亡现象,造纸厂污水对农作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
①在一个花盆里播10粒大豆的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②取一定量的造纸厂排放的污水.
③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污水,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大豆幼苗全部死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中小组同学作出的假设是什么?_____.
(2)指出该小组同学制定的计划中的不足_____.
(3)完善该小组同学的实验方案_____.
(4)根据小组同学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
(5)根据上述实验,请你给造纸厂提出治理建议: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