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佳木斯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甲、乙两物体都作匀速直线运动,甲、乙所用时间之比为,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是,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

    A.

    B.

    C.

    D.

  • 2、下列对物理量的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  )

    A.教学楼一层楼的高度大约为3.5m

    B.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20g

    C.某中学生跑完100m后心跳1次的时间约为2s

    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 3、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320dm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8.5℃

    C.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D.人步行的速度是5m/s

  • 4、如图所示,一个足球在草地上沿直线运动,速度越来越慢,测得段的长度等于段的长度.足球通过段所用的时间为0.5s.段的长度为3m,则该足球从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4m/s

    B.6m/s

    C.7m/s

    D.以上都有可能

  • 5、对速度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小

    D.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短,速度越小

  • 6、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越短,钢尺振动得越快,响度就越大

    B.乙图:乒乓球被发声的音叉弹开表明音叉在振动,此处用到了理想实验法

    C.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D.丁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听到闹钟声音变小,根据现象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 7、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火炬一定静止

    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乙火炬一定静止

    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 8、小明帮妈妈从冰箱中取出一块结满霜的冻肉,过了一会儿,冻肉周围开始冒“白气”,他在肉上撒了一些盐后,肉很快就“解冻”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白气”是水蒸气

    C.冻肉熔化需要放出热量

    D.撒盐是为了降低冰霜的熔点

  • 9、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记录分别是:14.72cm,14.73cm,14.92cm,14.71cm。该物体的测量结果应是(       

    A.14.71cm

    B.14.72cm

    C.14.73cm

    D.14.77cm

  • 10、如图所示,2023 年 19届杭州亚运会龙舟比赛中,选手看到岸边的建筑物向后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龙舟

    C.岸边的树木

    D.赛道上固定的浮标

  • 1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运动,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的速度为

    B.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静止

    C.若乙、丙的路程之比为,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D.若乙、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则乙和丙的路程之比为

  • 12、2023年3月3日是第24个“全国爱耳日”。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增强全民爱耳护耳意识,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与声音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期暴露在高分贝噪音下会导致听力下降

    B.爱耳日是为了提醒人们听音乐时音量要开大

    C.在嘈杂的环境中戴耳塞可以完全隔绝外界噪音

    D.老年人是听力下降的主要人群,与年轻人无关

  • 13、同样的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吗?”

    B.“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它与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系?”

    C.“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呢?”

    D.“为什么热水的质量越大冷却得越慢?”

  • 14、在学校组织的兴趣社团活动中,无人机备受同学们的喜爱。当无人机悬停在空中时,小明说无人机是运动的,小明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  )

    A.教学楼

    B.操场上跑步的同学

    C.站在原地的同学

    D.操场上的球门

  • 15、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  )

    A.防止噪声的产生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防止风吹到头部

  • 16、如图所示,汤姆用力敲击锅盖,锅盖上面的小老鼠杰瑞随着“翩翩起舞”。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传声不需要介质

    C.响度与频率有关

    D.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 17、如图所示,小方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D.将透镜靠近提示牌,看到字的像变大

  • 18、下面数据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长约 26cm

    B.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1 kg

    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 40℃

    D.某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为 6s

  • 19、根据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  )

    A.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通过的时间成反比

    C.路程与运动时间成正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20、青海盐湖边上有许多巨型的风力发电机,它的每个叶片长约55m,为了让风更易带动起风扇叶片,制成叶片的杖料应该具有(  )

    A.较大的质量

    B.尽量小的密度

    C.较低的熔点入

    D.较好的吸热性

  • 2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内装有质量相等但密度不同的液体。则甲、乙两烧杯中液体密度ρρ的大小关系为(  )

    A.ρρ

    B.ρ=ρ

    C.ρρ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22、炎炎夏日,防溺水是重要的暑期校园安全工作之一、在不熟悉的水域,千万不要冒然下水,以免对水的深度估计不足而发生危险。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错觉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 23、如图所示是一款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发射超声波探测周围5m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言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该手杖可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等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耳可以听到超声波信号

    B.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C.该导盲手杖需要碰触到物体才能发现障碍物

    D.该导盲手杖利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

  • 24、在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下列做法对于减小误差没有帮助的是(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B.使用分度值更大的测量工具

    C.改进和优化测量方法

    D.使用分度值更小的测量工具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二胡、小提琴、钢琴等乐器是通过弦的______而发声的,二胡上的弦绷得越紧音调越高,这是因为绷紧的弦发声时______更高。

  • 26、电风扇通电后扇叶转动,此过程中______能转化为动能。拔下插头,在插头处接发光二极管,用手旋转电风扇叶片,发光二极管发光,这是________现象,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___________(填电动机发电机

     

  • 27、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如图所示的图像,由此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ρ=_____;用甲乙两种物质做成质量相同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之比V:V=_____

     

  • 28、疫情期间,可灵活前行、转弯的机器人成为“无接触配送”的好帮手。图是某医院使用的一款配送机器人。其质量为40kg,当它托着5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4.5×104Pa,则配送机器人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______m2;当它托着5kg的物体做匀速运动时,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2倍,它所受牵引力的大小是______N。

  • 29、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ρρρ 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知 ρ______ρ______ρ,且ρ______ρ

  • 30、在日常交通出行中,汽车驾驶员利用“倒车雷达”来判断车与物体间的距离,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__.如图所示,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直接交流谈话需借助电子设备才能进行交流,其原因是________   

  • 31、一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当入射光线与水面成30°角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刚好互相垂直,则折射角为______;增大入射角,则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将会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 32、回顾声现象的实验和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音调高低”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把格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相同的力拨动格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既能听到格尺发出的声音,又能看到________________;改变格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做几次实验,通过对比,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观察“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实验中,如图乙所示,把一个电铃放入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通电以后可以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从钟罩内往外抽气的过程中,现象是______,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空气越稀薄,传播声音的效果越差,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 33、如图所示,这是电视台记者用摄像机拍摄的我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时的情景。火箭向下喷出燃气,获得向上的动力从而加速升空,这是利用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的。火箭经摄像机的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_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成的是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火箭越飞越高,通过镜头所成的像越来越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 34、如图甲所示,为了扩大司机的观察视野,有些司机会在汽车的后视镜上另外安装一个小型的 _______(选填“凸面”或“凹面”)镜。它对光有 _______(选填“发散”“会聚”)作用。如图乙所示为了防止碰瓷事件的发生,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的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记录下来。在拍摄录像时,屏幕上成 _________(选填“缩小”“放大”)的实像,当屏幕上看到物体的图像在变大时,说明汽车在 _________(选填“靠近”“远离”)物体。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小华同学检查实验装置,发现:按与不按探头的橡皮膜,U形管两边液面均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则这套实验装置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

    (2)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来判断的;

    (3)本实验用到的主要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

    (4)比较乙和丙图,可以得到实验结论:___________

    (5)比较图中__________两图,可以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6)若发现,当探头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他做了一些改进,下面操作不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的是_________

    A.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

    B.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酒精

    C.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

    D.使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加大且保持相同

    (7)已知图丁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为_________。(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火箭筒发射后0.8 s击中坦克,又过了2.6 s听到爆炸声.问:

    1)坦克距发射点多远?

    2)火箭筒的发射速度是多大?

  • 37、小阳在学习升华与凝华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看到老师做了演示实验,把碘颗粒放入试管中,并用塞子塞

    紧,放在温度约为90℃的热水中,可以看到试管中有紫色的气体产生.小阳想:为什么不把试管放在酒精

    灯的火焰上直接加热?他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碘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是113.5℃,由此分析得到用热

    水加热是为了使碘不发生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使碘从固态_____变为气态。从上述实验中可以知道升华是_______ 过程。(填“吸热”或“放热”)

     

  • 38、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自行车成为人们“绿色出行”的首选工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自行车运动。质量为40kg小明为了响应号召,每天都坚持骑自行车上学。自行车的相关数据如表。g取10N/kg,试求:

    (1)匀速行驶时,小明对自行车的动力为多大?

    (2)小明行驶过程中,车轮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3)小明骑行过程中能载的货物最多是多少千克?

    自行车净重

    200N

    单轮与地面接触的面积

    50cm2

    轮胎承受的最大气压

    200000Pa

    车轮直径

    0.61m

    匀速行驶过程中的总阻力

    总重力的0.05倍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请画出下图两条光线经过透镜的光路图。

  • 40、如图所示,有一物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用大小为4N的力水平向右推物体,请在图中作出该力的示意图。

    ____

  • 41、在如图中,画出通过透镜的折射光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