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自主研制C919飞机采用了极轻的新型复合材料,极轻反映的是这种材料的( )
A.密度小
B.质量小
C.体积小
D.熔点低
2、如图所示,小明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面鼓使其发出声音,同时观察鼓面上泡沫小颗粒的跳动幅度是否相同.他是在研究声音的
A.音调与鼓面振动幅度的关系
B.响度与鼓面振动幅度的关系
C.音色与鼓面振动幅度的关系
D.音调与鼓面振动频率的关系
3、如图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甲图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B.乙图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C.丙图鞋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丁图滚珠轴承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
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的较快
C.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5、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第5s时,甲和丙相距10m
B.甲和乙的速度相等
C.根据公式 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大小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丙的速度30m/s
6、2023年3月22日第三十一个“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下面所描述的有关水的吸放热情况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冰雪消融
B.雾绕险峰
C.雨润绿叶
D.严寒苦霜
7、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医生用的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听到声音的响度
B.演奏小提琴时,按压弦的不同位置,发出音色不同的声音
C.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
D.古代士兵用“伏地听声”防范敌军夜袭,“伏地”可以听到敌军马蹄发出的次声波
8、2023年11月5日,开州汉丰湖水上欢乐季系列活动拉开帷幕,在如图中,运动员划着桨板奋勇前进,岸边观众欢呼雀跃。若说龙舟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运动员
B.湖水
C.岸边的树木
D.终点的广告牌
9、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的产生是与人和测量工具有关
B.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误差
C.测量方法错误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D.误差可以避免,而错误不可避免
10、以下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人的心脏1s大约跳动15次
C.课桌的高度大约为80cm
D.初中生步行速度约为
11、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人们常说的“天狗吃月”这一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12、我国的航天科技领先世界, 如图所示是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的“神舟”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为保护航天员的安全,设计师在返回舱的表面涂有一层“特殊”材料, 当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空气剧烈摩擦时, 该“特殊”材料会发生下列哪些物态变化( )
A.熔化、 汽化 、 液化
B.熔化、 凝固、 汽化
C.熔化、 升华 、 凝华
D.熔化、 汽化、 升华
13、一束光从玻璃垂直射入空气中时,入射角、折射角的度数分别为( )
A.、
B.、
C.、
D.、
14、如图所示,甲是观察冰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安装
B.采用“水浴法”加热冰块,实验时需观察试管内冰块的状态
C.由图乙可知,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断升高
D.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均加热,水比冰块吸收的热量更多
15、如图所示,小张站在平面镜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张在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
B.小张远离平面镜时,她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小
C.小张远离平面镜时,她在镜中的像远离平面镜
D.小张在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16、学习完声现象后,小明做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发声的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乙图,可以看到真空罩中闹钟在振动,但不能听到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C.丙图,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且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乒乓球弹起的角度越大,说明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
D.丁图,用硬纸板接触转动的齿轮,发出来的声音很“尖”,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17、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以判断(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100℃
C.加热至第20分钟时该物质处于液态
D.加热至第40分钟时该物质处于液态
18、炎热的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棍外表有“霜”,如图所示。“霜”的形成是( )
A.熔化现象
B.凝固现象
C.升华现象
D.凝华现象
19、飞机向地面俯冲,飞行员看到大地扑面而来,这时飞行员选的参照物是( )
A.大地
B.太阳
C.漂浮的云彩
D.飞机
20、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及参照物的选取,正确的是( )
A.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球是运动的
B.“神舟十六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飞船相对于核心舱是静止的
C.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照物的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轻舟”为参照物的
21、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黑板擦的质量约为1000g
B.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
C.教室门的高度约为4m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2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给湿头发吹热风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23、2023年10月26日,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所示的是火箭上升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运动的
D.以火箭为参照物,舱内的航天员是静止的
24、下列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 )
A.一个苹果被带到中国空间站
B.一块橡皮被擦掉了一大半
C.一张A4纸被搓成纸团
D.一冰块在密闭的试管中熔化成水
25、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___________是入射光线,入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_,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法线是___________,界面的___________(选填“上”“下”“左”或“右”)侧是空气。
26、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 米(海水中声速是1500m/s).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 .
27、如图所示,我国山东号航母正在大海航行,排水量约为6.5万吨,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约为 ______N;该航母可以搭载约30架各型舰载机,当舰载机起飞后,航母将 ______(填“上浮”或“下沉”)一些。当舰载机起飞时,是 ______(填“顺风”或“逆风”)起飞容易。(g取10N/kg,海水的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
28、(1)图甲中是苏州地区某天的QQ天气图标,由图可知:该天的最高气温是________℃.
(2)季节交替要注意预防流感,图乙是某同学早上在家用体温计测量体温的情况,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规律制成的,表示的读数是________℃.
(3)使用温度计测热水温度时,有如下步骤: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等待一段时间;
c.让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水中,但不要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
d.用手摸一下热水杯,估计待测热水的温度;
e.按要求正确读数并记录.
按正确的操作程序,步骤排列应该是__________.
29、一质量为20g的玻璃杯,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20g,装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100g,则玻璃杯的容积为 cm3,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g/cm3.
30、如图所示是一架飞机在湖面上空飞行时的情景,飞机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在平静的水面发生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形成的,飞机上升时,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湖水深2m,飞机飞行到距水面100m时,飞机与它在水中的像相距______m。
31、一间体积为300m3的教室内空气质量大约为______kg,空气所受重力大小是______N。(空气密度为1.3kg/m3)
32、如图甲中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
33、如图所示的公交车残疾人专用踏板搭在车上相当于斜面,长1m、高0.2m,某人乘坐电动轮椅在踏板上沿直线匀速向上行驶至踏板最顶端,用时2s,人和电动轮椅的总质量为100kg,这一过程电动轮椅牵引力所做的有用功为 ___________J,若此过程中踏板的机械效率为50%,电动轮椅牵引力的功率为 ___________W。若高度不变,通过 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踏板的长度,可以更省力。(g取10N/kg)
34、航母阻拦索被誉为航母舰载机的“生命线”,它的作用是将高速的航母舰载机拦停,一般选用硬度和韧性都很高的材料制成。如图所示,当舰载机高速着陆在航母甲板上时,阻拦索尾钩会挂住舰载机,在短短数秒内使舰载机减速至零。阻拦索施力将飞机拦停的同时,其自身也因受力而发生形变,这说明__________。为了减少噪声的影响,航母甲板上官兵需佩戴耳罩,这是在噪声的__________(选填“产生”、“接收”或“传播”)环节减弱噪声。
35、如图所示,小明和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物距用u表示,焦距用f表示)。
(1)提供的器材有:凸透镜、蜡烛、刻度尺、火柴、光具座,还缺少___________;
(2)要使凸透镜的中心、烛焰的中心、___________的中心,在同一___________上,其目的是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cm。烛焰在A点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___________上;
(4)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要使烛焰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应沿光轴向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当烛焰在B点时,光屏上呈现倒立、__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5)继续将蜡烛沿主光轴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蜡烛的像,说明u ___________ f(选填“>”或“≤”);
(6)经过多次移动获得的数据可知,若u>f,当物距增大时,像变___________,像距变___________。
36、小明同学测得散步时脉搏每分钟跳动70次,平均每走3步通过2m的距离,他测得走完某段路程正好45步,脉搏跳动35次,问:
(1)这段路程多长?
(2)他散步的平均速度多大?
37、青青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是36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是1800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12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他以6m/s不变的速度骑行到学校。求:
(1)他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2)他从家出发到达学校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38、工厂用铁铸造零件时,先要用木料制成一实心的与待铸造零件大小及形状完全相同的模型,用这个木质的模型制造出一个模具,再将熔化的铁水倒入这个模具中,就可以铸造出所需要的零件了。已知所制成的木质模型的质量m木=3kg,所使用木材的密度ρ木=0.6×103kg/m3,铁的密度ρ铁=7.8×103kg/m3,不计铁水冷却过程中体积的变化。求:
(1)木质模型的体积大小;
(2)所铸造出来的铁质零件的质量。
39、完成下列各图中的光路或画出所成的像。
(1)画出光的反射光线
(2)画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
(3)画出光在水中的大致折射光线
40、如图甲所示,一木块静止在斜面上,请在图中画出木块对斜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41、在图中利用光的折射规律作出入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