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是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已知该物质在第4min时是液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
B.该图是某非晶体的熔化图像
C.在第12min时不吸热不放热
D.该物质的凝固点为80℃
2、关于质量、体积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
B.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C.冰熔化为水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D.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剩下的氧气质量减半,体积减半,密度不变
3、如图是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时间为1s
C.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小于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
D.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1m/s
4、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5、如图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4∶1
C.若m甲=m乙,则V甲<V乙
D.若V乙=5cm3,则m乙=10g
6、下列关于热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海鲜下面铺碎冰保鲜——冰熔化吸热
B.用保鲜膜包裹蔬菜——减缓水的汽化
C.从冷柜里取出的矿泉水,其外壁“出汗”——空气中的水蒸气被液化
D.树上的雾凇——凝固
7、我国的探月工程自2004年1月立项并正式启动以来,已连续成功发射了多枚嫦娥系列探测器,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以接近第二宇宙的速度返回地球,到达地球后携带样品的的质量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由于具体着陆点不同,无法确定
8、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小气柱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100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一小气柱,将玻璃管反转后如图所示,观察气柱从A点运动到B点,这个过程中,气柱的运动情况如表(表中均以气柱上端移动的距离进行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从A点开始的距离s/cm | 0 | 20 | 40 | 60 | 80 |
1cm高的气柱从A点开始的时间t/s | 0 | 3.6 | 7.2 | 10.8 | 14.4 |
2cm高的气柱从A点开始的时间t/s | 0 | 3.6 | 7.2 | 10.8 | 14.4 |
A.从表格数据可知,气柱的平均速度与气柱的高度无关
B.1cm高的气柱从A点开始运动到距离A点10cm位置时,它的平均速度为0.18cm/s
C.从表格数据可知,2cm高的气柱在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它在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D.根据公式可知:若本次实验中的气柱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大小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9、下列声现象中,主要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超声波清洗
B.倒车雷达
C.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D.超声波检查身体
10、“估测”是学习物理的一种常用方法,其中数据与实际最符合的是( )
A.人体最舒适的气温约为40℃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g
C.正常人的心跳每分钟约为5次
D.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18km/h
11、由下列几个实例联想到的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可能有力的作用
B.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C.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形变产生的
D.“孤掌难鸣”表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12、为了提高全校师生的身体素质,学校买回了乒乓球发球机,如图甲所示。如果乒乓球发球机在同一高度以相同的初速度朝不同方向分别发出a、b、c三个质量相同的球,如图乙,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中, c球的运动状态不变
B.三个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C.使球落向桌面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球机
D.落地时三个小球的动能相等
13、如图所示,在收割工作中,联合收割机和运输谷物的车辆以同样快 慢、向相同方向前进。如果说运输车内所装的谷物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联合收割机司机
B.空中下落的谷物
C.前方田里的庄稼
D.天空飘着的白云
14、在庆祝2024年新年茶话会上,班里的小红同学用古筝为大家弹奏中华名曲《茉莉花》助兴,优美的琴声引来大家的阵阵掌声。下列关于琴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C.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粗弦比细弦发声的响度大
D.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
15、小明在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如图所示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空碗底,把碗放在桌子上并慢慢向远处推移,直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保持头部不动,慢慢地趣事出现了,小明又重新看到了碗底的硬币。则如图的四幅光路图中( )
A.
B.
C.
D.
16、如图所示,一固定光源向水池发出一束激光,在水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并在光电屏和池底分别留下光斑P和Q,据图分析可知( )
A.反射角为50°
B.反射角为80°
C.若水面上升,光斑P将向右移
D.若水面下降,光斑Q将向右移
17、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地震波引发了砂涌现象,三四米高的淤泥突然冒出地面,将村庄掩埋,20名群众失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它低于人类的听觉下限20Hz,我们听不到
B.地震造成的房屋塌陷表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C.被困人员求救时可以通过敲击物体,使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砂涌现象中,出现了液态土壤,这一定是液化现象
18、如图,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于2023年12月21日实施了出舱活动,成功完成了既定任务。在舱外,航天员间的对话交流会受到相关条件的限制。下列与声音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航天员间的对话声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航天员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回地球的
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得快
D.汤洪波与唐胜杰说话的声音没有区别
1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
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C.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20、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宋家辉在男子400米栏预赛中跑出50秒45小组第一的成绩。如图所示,这是他在比赛时冲刺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宋家辉在比赛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B.猎豹奔跑速度可达,比宋家辉比赛时的平均速度小
C.观众是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式判断运动快慢的
D.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式判断运动快慢的
21、如图所示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B.图乙中,凹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C.图丙中,人们看到的“鱼”是实像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边缘并按紧。用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再使钢尺伸出桌面边缘的部分变长,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 )
A.音调变低
B.响度变小
C.音调变高
D.响度变大
23、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上的人工造雪机。造雪机将液态的水粉碎成雾状的小液滴喷入寒冷的空气中形成雪。人工造雪中雪的形成是( )
A.熔化现象
B.凝固现象
C.液化现象
D.凝华现象
24、如图所示,一木块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A所受的重力为G,水平桌面对A的支持力为,A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G大于
B.小于
C.G与是一对平衡力
D.G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5、学习了浮力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用到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烧杯、细线及体积为V0的金属块等,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
①将金属块用细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取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②将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___________,读取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
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将实验步骤②补充完整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已知量和测量量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
26、2017年4月26日,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也是我国第一艘完全自主研发制造的国产塑航空母舰“山东舰”,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下水仪式。这艘航母设计满载排水量为67000吨,当该航母浮在水面上时,它所受的最大浮力是______。
27、《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说明我们的祖先就会把粗糙物体打磨作为镜子,方便梳妆打扮等。如果郝闻站在平面镜前1.5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_______m,若他向镜面远离1m,则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
28、如图船闸中,仅阀门A打开,上游和闸室组成 ______;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______
29、瑞瑞在墙上挂字画时,如图,自制了一个重锤来检查是否挂正,观察字画竖边是否与重锤线平行,这是利用了重力方向总是___________ 的道理,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 。
30、小明不小心将几滴很小的水滴溅到了妈妈的手机屏幕上,他惊奇的发现:通过这些小水滴看到手机上的字迹笔划变粗了。这是因为水滴在手机屏幕上起到了___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作用,他看到的是笔划放大的___________像。再仔细观察小水滴,还可以发现手机屏幕上的颜色是由红、___________、蓝三种色条合成的。
31、红色光与绿色光混合的颜色是______,红色颜料与黄色颜料混合的颜色是______。
32、如图甲所示,把重物放在平直的塑料板上,塑料板变弯曲,这个现象说明:力可以___________;图乙中运动员将飞来的足球踢入球门,说明力可以___________,同时感觉脚有点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3、用久了的黑板常常会因“反光”导致看不清上面的字。这是因为照射到黑板上的光发生了______。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照射到黑板上的光发生了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这两种反射都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4、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所以又称为 ________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 ________作用,所以又称为 ________透镜。
35、小玲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图:
(1)在烧杯上方盖有一个硬纸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水中气泡如图乙所示时,水______(填“没有沸腾”或“已经沸腾”);
(3)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当地的大气压强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4)如图丁所示,试管和烧杯中均装有水,用此方法进行加热,试管中的水______达到沸点,______继续吸热,所以______沸腾。(以上三空均填“能”或“不能”)
36、课后安安和同学利用滚轮法对操场跑道的长度进行了测量。他们首先测出自行车轮胎的周长为1.5m,自行车转动了266圈后离跑道出发点还差1m的长度,求跑道的长度是多少?
37、工人借助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700N的货物匀速提升了4m,己知他对绳子的拉力为500N。该过程中,求: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2)工人做的有用功;
(3)工人所用装置的机械效率。
38、
(1)盐水的总质量是多少g?
(2)盐水的密度是多少?
39、铁路铁轨每根长12.5m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的王小红同学从听到第一次火车铁轨与钢轨接接头出的撞击声起,在40s内听到了撞击声129次,试求:
(1)火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
(2)若火车向悬崖靠拢,在离悬崖相距1360m开始鸣笛,问多久以后列车员会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按340m/s计算)。
40、如图所示,物体A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受力的示意图。
41、完成下列光路图(画出每条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