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3月30日,成都面积达12.8万平方米的骑龙中水湿地公园项目基本完工,作为成都面积最大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公园,预计将于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届时,成都将再多一座供市民休闲嬉戏的场所,也为群众提供了锻炼的好去处。甲、乙两位同学沿着公园直线跑道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其s﹣t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2s时甲的运动状态为匀速直线运动
B.甲同学一直在乙同学的前面
C.第15s时甲、乙速度相等
D.从出发到甲、乙相遇的这段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为4m/s
2、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图像
B.晶体熔化图像
C.同种物质的m-V图像
D.晶体凝固图像
3、小林爸爸驾车通过一段笔直的隧道时,看到路边限速牌如图甲所示,汽车速度表上指针的位置恒定如图乙所示,汽车通过隧道用时6分钟,不计车身长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B.隧道内汽车最高限速60m/s
C.汽车已经超速
D.隧道长度为4km
4、对于远视眼患者(如图所示)而言,近处物体成像的位置和应采取的矫正方式是( )
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
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
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
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
5、甲、乙、丙三位同学同时测量一张长1.3m的桌子,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303m、13.0dm、130.1cm,甲、乙同学使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丙同学使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对
B.乙对
C.丙对
D.甲乙丙都对
6、如图所示是某款音箱,其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可通过网络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点播歌曲、了解天气等,也可以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比如打开窗帘、设置空调温度等。关于智能音箱,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智能音箱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B.音箱靠扬声器纸盆的振动发出声音
C.当接收“大点儿声”的指令后,纸盘振动加快
D.播放音乐时,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调
7、正在发烧的小明的体温可能是( )
A.18℃
B.35℃
C.39℃
D.55℃
8、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试点安装了探鸟雷达,能预防飞鸟对起落的飞机构成威胁。鸟防实验场地如图所示。如雷达发现飞鸟可能对航班造成威胁,机场立刻开启声波驱鸟设备,利用模拟的猛禽叫声驱赶飞鸟,为了使驱鸟作用长期有效,会调整声音的频率,为了使效果更好,工作人员还会调大播放的音量。下列关于声波驱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模拟的猛禽叫声”主要是模拟猛禽叫声的音色
B.“模拟的猛禽叫声”主要是模拟猛禽叫声的响度
C.“模拟的猛禽叫声”主要是模拟猛禽叫声的音调
D.“调大播放的音量”是指改变声音的音调
9、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支钢笔的长度大约为14dm
B.人们正常交流时的响度约90分贝
C.正常人的脉搏跳动100次所需时间大约为1.5min
D.初中学生步行1km的路程经历的时间大约为100s
1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规律
B.平行光束经过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束
C.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规律
D.漫反射中入射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束
11、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在杭州举行。在本届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201金、111银、71铜的历史最好成绩,《义勇军进行曲》在赛场被持续奏响。下列关于国歌奏响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乐曲声可以通过真空传播
B.乐曲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乐曲声是通过固体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D.现场观众是通过声音的音调来辨别出乐曲声是哪种乐器演奏的
12、“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手影-光的折射
B. 摄影-凸透镜成像
C.投影-平面镜成像
D. 倒影-光的直线传播
13、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熔化放热
B.夏季,清晨白雾,汽化吸热
C.秋天,叶上露珠,液化放热
D.冬天,美丽“雾凇”,凝华吸热
14、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老师的“估计”属于( )
A.提出问题
B.评估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猜想与假设
15、游客在山西名胜古迹莺莺塔侧以石扣击,竟能听到塔上发出清脆悦耳的蛤蟆声,游客能分辨出是蛤蟆声主要依据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16、小桂发现很多食品包装袋设计有“锯齿”形状,如图所示:
①他猜想袋口“锯齿”形状处可减小撕开时用力的大小。
②他先在“锯齿”状处、后在平边处撕开包装袋,比较两次用力大小。
则环节②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做出假设
C.设计和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17、下列四幅图中,哪幅图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
A.
B.
C.
D.
18、根据烟囱中冒的烟和甲、乙两小车上小旗飘动的情况,有关甲、乙两小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小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小车可能运动,乙小车向右运动
C.甲、乙两小车一定向右运动
D.甲小车可能静止,乙小车向左运动
19、下列光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房间内光线较暗,照镜子时若要看清镜子里人的脸,应该用手电筒照亮镜子
B.小华看到河水浅,是因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了折射
C.雨后注满水的枯井中,青蛙能观察到的视野范围比雨前更窄了
D.近视眼应该选用凹透镜来矫正
20、谚语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下列谚语中有关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21、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奶奶的老花镜是用凸透镜制作的
B.站在岸上的人看见水中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深
C.色光的三原色是黑、白、红
D.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快
22、如图所示,盛水的容器中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中装有适量的水,B倒扣着放入容器中。给容器中的水加热直到沸腾一段时间,下列相关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A杯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且能够沸腾
B.B杯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C.A、B两杯中的水都能够达到沸点
D.A杯中的水能达到沸点,B杯中的水不能达到沸点
23、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在内运动的路程为
B.物体在内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在内的平均速度为
D.物体在前内和最后
内的速度相等
2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人能分辨出是蛙声,依据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25、窗外风吹树枝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树枝______产生的,有些楼房的窗户玻璃采用双层真空玻璃,这样就听不到风吹树枝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真空______传播声音。
26、悦耳动听的钢琴声在空气中以_____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越远声音的______(填写声音的特性)越小.音乐中,中音C调“l(do)“的频率是262赫兹,D调“1(do)”的频率是294赫兹,由此可知C调“1”比D调“1”的音调______.当声的频率大于______赫兹时称为超声波,此时人耳就听不到了.
27、将一小球轻放入盛满酒精的烧杯甲中,小球静止后,溢出酒精的质量是80g,小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N,将其轻放入未装满水、底面积为100cm2的大烧杯乙中,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40g,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了50Pa,则乙杯中水面升高____cm,小球的密度是____kg/m3。(ρ水=1.0×103kg/m3,ρ酒精=0.8×103kg/m3)
28、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当烛焰在B点时,成像在A点;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C点,则凸透镜一定固定在______之间,两次成像的虚实情况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9、如图是耕地用的犁,它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犁实际是一个 杠杆,犁地时,提压扶手容易改变铧在土中的深浅;犁的铧表面很光滑,使用中可以 泥土对铧的摩擦力.
30、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如下图,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生动展示介绍了空间站的工作生活场景,并演示了奇妙“乒乓球”实验。在空间站航天员们可以面对面语言交流,因为空间站里的___________可以传播声音。
31、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用手机自拍杆拍照的情景,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镜,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_____(填“物距”或“像距”)。
32、寒冷的冬天小刚坐在车窗封闭的爸爸的车里,发现挡风玻璃内侧会出现了“白雾”,于是他叫爸爸打开车内空调,”白雾“由于发生______很快就会消失(填物态变化名称).
33、如图所示是一架飞机在湖面上空飞行时的情景,飞机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在平静的水面发生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形成的,飞机上升时,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湖水深2m,飞机飞行到距水面100m时,飞机与它在水中的像相距______m。
34、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乙,分别装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 ______F乙 ,距容器底部高度相等的A、B两点所受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是pA_______pB。(均选填“>”、“<”或“=”)
35、兰兰的妈妈有一只金手镯,她在学习密度知识后,知道用密度可以对物质进行鉴别。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鉴别该手镯的真伪,以下是她进行测量的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金手镯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1所示。金手镯的质量______g;
(2)按图2所示的方法测出金手镯的体积,金手镯的体积是______cm3;
(3)金手镯的密度为______kg/m3。
36、小明的家距离学校,某天他上学时,以
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为以
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求:
(1)小明走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
(2)小明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总时间;
(3)小明上学时全程走路的平均速度。
37、小明同学家离学校3 km,他上学所用自行车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小明的质量为54 kg,步行时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5×10-2 m2。取g=10 N/kg,通过计算回答:
(1)若小明骑自行车行驶的速度为5 m/s,他骑车去学校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2)小明骑车去学校的路上,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多大?
(3)小明步行上学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与骑车上学时车对路面的压强相比,请计算说明哪个大?
38、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7s,刚跑完前50m摔倒了再爬起来用时3s,接着跑后50m用时8s,小明这次跑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小明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运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9、如图所示,重为5N的茶杯静止在斜面上。请在答题纸的方框内画出图中茶杯所受重力的示意图(O点为重心)。
40、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射向与凹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平面镜上,请画出:
(1)射向凹透镜的入射光线;
(2)经平面镜的反射光线。
41、如图所示,AOB为一机械设备的简化示意图,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杠杆(自重不计),已知AO=2OB。固定O点,使OB 处于水平位置,此时B 端挂一重为40N 的物体,要使杠杆不发生转动,至少需在A 端施加F=______N 的力,在图上画出此时力F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