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七台河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大人和小孩分别将同样多的砖从一楼搬到二楼,大人用时15 s,小孩用时25 s,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孩对砖做功更多

    B.小孩对砖做功更快

    C.大人对砖做功更多

    D.大人对砖做功更快

  • 2、2023年10月25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了载人月球车研制方案征集初选结果,由清华大学牵头的研制方案“望舒之辇”入选,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B.“望舒之辇”在地面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白色宇航服可以吸收所有色光

    D.“望舒之辇”后面的五星红旗,吸收了红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

  • 3、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B.同步卫星在绕地球运转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你追我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过程中,它们是相对运动的;对接完成后,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 4、以下描述与实际不符的是(  )

    A.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人的正常体温是38.5℃

    C.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8cm

    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1m/s

  • 5、自行车尾灯的结构如图所示。夜晚,当有汽车灯光照射到尾灯上时,就会发生反射,以引起司机注意,汽车司机看到自行车的尾灯很明亮而其它部分很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行车尾灯明亮是因为尾灯是光源

    B.图中三条光线照射在自行车尾灯上主要是发生了漫反射

    C.图中三条光线照射在自行车尾灯上都要发生两次反射

    D.自行车其它部分很暗是因为其它部分不反射光

  • 6、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下列物理学家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首次通过三棱镜发现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牛顿

    B.爱因斯坦

    C.爱迪生

    D.伽利略

  • 7、下列物体的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钟表的指针匀速转动

    B.运动员在100m直道上赛跑

    C.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

    D.火车在平直的铁轨上匀速前进

  • 8、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透镜取火

    B.水中倒影

    C.水中“折”笔

    D.日晕现象

  • 9、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支持力、摩擦力都属于弹力

    B.同一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的就越长

    C.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也可能有弹力作用

    D.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 10、两台完全相同的电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由同一地点同时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作出的下列判断(  )

       

    A.两车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

    B.通过40m的路程,乙车所用的时间比甲车的长

    C.第10s时,甲车和乙车相遇

    D.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西运动的

  • 1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圆形物体的直径,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 12、一个水桶内结满了冰,且冰面恰好与桶口相平,此时冰与桶的总质量为12kg,当冰完全熔化后,需要向桶内倒入1L的水,水面才正好与桶口相平,下列有关计算正确的是(  )

    A.桶的容积12L

    B.桶的质量2kg

    C.冰的质量9kg

    D.冰的质量10kg

  • 13、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春暖花开时,小河中的冰开始解冻,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B.炎热的夏天,放入冰箱冷冻室的矿泉水结成冰,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C.深秋的清晨,地面上出现了一层白霜,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寒冷的冬天,树上挂上了“雾凇”,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 14、小王同学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已经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现在将一副眼镜放到蜡烛和凸透镜中间,像变模糊。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后又重新得到清晰的像,由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蜡烛的燃烧,可以发现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动

    B.如果将凸透镜遮掉一半,会发现光屏上的像只剩下一半

    C.该眼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可以用于近视眼的矫正

    D.该眼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用于远视眼的矫正

  • 15、下列对应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的是(  )

    A.清晨,窗外树叶上的露珠

    B.湿衣服晒后晾干

    C.往饮料加冰块,一段时间后冰减少

    D.夏天从冰箱拿出的饮料瓶瓶壁上有水珠

  • 16、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小红同学头部的后方,小红同学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小红同学的距离是5m

    B.视力表与小红同学在镜中像的距离是4.2m

    C.视力表在镜子中成的像是虚像

    D.这样安排可以节省空间

  • 17、甲车从A地沿直线向B地运动,同时乙车从B地沿直线向A地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变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0~2s内,甲比乙运动得快

    C.2s~6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运动了8s时,在距甲的出发点40m处相遇

  • 18、生活与物理息息相关,小芳烧水,她观察到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气”冒出来,从水到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汽化后凝固

    D.先升华后熔化

  • 19、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如图所示),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下列现象与“简易冰箱”的原理相同的是(  )

    A.秋天游泳队员上岸后感觉特别冷

    B.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防止菜冻坏

    C.用干冰实施人工降雨

    D.用冰块冷藏食物

  • 20、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提到风声、雨声、鸟鸣声,这三种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A.风声最快

    B.雨声最快

    C.鸟鸣声最快

    D.一样快

  • 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物距

    B.b为焦距

    C.若向右移动蜡烛,该凸透镜的焦距变大

    D.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始终不可能在光屏上成像

  • 22、如图是内蒙古军区某边防连官兵在林海雪原进行耐寒训练的场景,与战士口中呼出的“白气”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冰雪消融

    B.玻璃上的冰花

    C.游泳后上岸的人觉得冷

    D.蜻蜓和植物上的露珠

  • 23、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一铁块压成薄片,它的质量变大

    B.一瓶水完全凝固成冰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一杯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水质量和密度一定都变小

    D.把一本物理书完整的从北京带到了上海,物理书的质量不变

  • 24、姐姐和弟弟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某一天吃过早餐后,姐弟俩约定从小区门口出发去学校大门口会合。作出他们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分别如图中的两条实线所示,弟弟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弟弟比姐姐早5 min 离开家

    B.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相同

    C.姐姐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D.弟弟和姐姐行走时的速度相等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在云里游,看到鱼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看到云是光的_____形成的,它们都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填“反射”、“折射”或“沿直线传播”)

  • 26、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应为______,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 27、有一正在发声的物体,其每分钟振动900次,则这种物体振动是频率是_____,此声_____(选填不能)被人耳听到.

  • 28、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射到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若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84°,则反射角是   ,折射角是  

     

  • 29、如图甲是《史记》记载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地上运送巨木的情景。

    (1)图乙模型可反映图甲用横杆抬起巨木的情形。

    ①请你画出图乙F1的力臂l1______

    ②乙图中的人要想更省力,可以 _____

    ③若均匀圆木的重力大小为G,则在D点抬起圆木的力至少为 _____

    (2)支架下面垫有较大的石块,可以 _____对地面的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

    (3)巨木下面垫了很多小圆木,是用 _____的方法减小 _____,这样容易移动巨木。

  • 30、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C可以绕O点转动,AOOB=3:1。甲乙两物体重均为300N,甲的底面积为4cm2,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为 ______Pa。如果将乙从B点向C点移动,甲对地面的压力将 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31、通过观察如图所示的声音波形图,________的音调相同,________的响度相同。A和B的 _______不同。

       

  • 32、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_____透镜片做的眼镜。

  • 33、近几年,不少地区推行区间测速作为判断是否超速的依据之一.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15 km,该路段最高限速120 km/h,车辆通过测速路段的最短时间为________min.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通过两监测点的速度分别为110 km/h100 km/h,该车在此路段的平均车速为________km/h,该车________(不会”)被判为超速.

     

  • 34、一个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用去了,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一瓶食用油密度为0.8×103kg/m3,用掉了,剩余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如图所示,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子、刻度尺、铅笔等,用来探究棋子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

    )实验操作要解决两个问题:

    ①如何确定__________的位置.

    ②如何比较____________的大小关系.

    )为了研究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__________,重复实验.

    )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明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他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像.

    )如果无论怎样移动物体都无法与的像重合,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某桥梁的桥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牌,g取10N/kg。则:

    (1)此桥梁所允许通过车辆的最大重力为多少?

    (2)一辆自重为2.2×105N的卡车要安全通过此桥,所装载的货物不能超过多少吨?

  • 37、帕斯卡在1648年表演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他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桶,在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桶压裂了,桶里的水就从裂缝中流了出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帕斯卡桶裂实验。小明建立了物理模型对此现象进行了理论探究。他将帕斯卡桶抽象为如图所示的一个容器,容器下部的横截面积是50cm2,上部的横截面积是10cm2,水深h是40cm,A点到容器底的高度是h1是10cm,求:

    (1)水对A点的压强和对容器底的压力;

    (2)再向容器中倒入0.98N的水且不溢出,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

    (3)若上部的横截面积是1cm2,仍倒入0.98N的水且不溢出,求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

  • 38、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1秒,火箭点火。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神舟九号”平地托起,直冲云天。神九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经过4次变轨,于18日中午抵达距天宫一号后下方52公里处。5公里、400米、140米……飞船在距离天宫一号30米停泊点进行最后一次停泊后,以0.2米/秒的相对速度缓缓接近天宫一号。两个飞行器上的对接机构先后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独自在太空等待了215天的天宫一号与载客前来的神舟九号稳稳地连接在了一起。神九在与天宫一号在对接以前是相对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对接以后它们之间是相对____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从30米停泊处到对接的时间大约___________秒。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a)中三角板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 40、如图所示,物体AB和它在平面镜中的像A′B′,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 41、如图入射光线AO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同时发生了反射与折射,请画出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并标出反射角。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