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是将话筒接在示波器上,用不同乐器对着话筒都发出C调1(duo)的波形图,比较三种乐器发出声音特性不同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2、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的物理学家是( )
A.赫兹
B.伽利略
C.牛顿
D.哥白尼
3、如图所示现象中与海市蜃楼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水中的倒影
B.墙上的手影
C.树下的光斑
D.折断的铅笔
4、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机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某乘客看到机舱内的电子屏幕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电子屏幕
B.地面
C.太阳
D.机舱内的座椅
5、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小伟自制了“水瓶琴”,他往八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关于“水瓶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琴声”由空气振动产生
B.敲击同一个瓶子,用力越大响度越大
C.不同的“琴声”指的是音色不同
D.“琴声”通过水传播到小伟的耳朵中
6、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以下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7、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20m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空气中声速为340m/s,铁中声速为5200m/s﹚( )
A.1次敲击声
B.2次敲击声
C.3次敲击声
D.4次敲击声
8、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9、学校倡议:“保护视力,少用手机,从我做起”。某同学由于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损害了视力。如图所示的是远处物体在他眼睛里成像的光路图,则该同学的眼睛是( )
A.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D.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10、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
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水的密度是,表明
的水质量是
D.嫦娥五号返回舱从月球带回月球土壤样品返回地球,土壤样品质量变大
1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
A.
B.
C.
D.
12、如图,下列光现象中,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现象是( )
A. 平面镜成像
B. 铅笔好像折断了
C. 小孔成像
D. 水中倒影
13、一个只能装500克水的玻璃瓶,装满水后质量是,改装密度是
的盐水,将该瓶中装满盐水后总质量为( )
A.
B.
C.
D.
14、据说,现在已经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其实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
A.铁片
B.玻璃
C.真空带
D.塑料
15、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如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一起的对比照,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为( )
A.2.5mm
B.2.5cm
C.6mm
D.6cm
16、用托盘天平测量1枚大头针的质量,下列方法中简便且正确的是( )
A.直接将1枚大头针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仔细测量
B.把1枚大头针放在天平上,多测量几次,求出平均值
C.先测出100枚大头针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出1枚大头针的质量
D.先测出100枚大头针的质盘,再测出101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算出1枚大头针的质量
17、甲车运动的速度是乙车运动速度的5倍,甲车行驶时间与乙车行驶时间的比是1︰3,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
A.5︰1
B.5︰3
C.1︰5
D.3︰5
18、晓燕同学在学校今年秋季运动会50米赛跑中以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
处的速度是
,到终点时的速度为
,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实验的误差
C.测量物体的长度,选用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越好
D.用被拉伸了的皮尺去测量长度,测量结果会偏小
20、以下几个实验活动或现象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把正在发声的手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
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C.用力吹长短不一的吸管,比较声音的不同
D.放在玻璃钟置内的电铃正在发声,将钟罩内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21、一只总质量为90kg的氧气瓶,瓶内氧气密度为,使用半小时质量变为50kg,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再使用一段时间,质量变为20kg,此时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
A.
B.
C.
D.
22、福州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
A.声源处
B.传播过程中
C.人耳处
D.声源和人耳处
23、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面判断错误的是( )
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
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C.在10s~20s内,甲同学速度为10m/s
D.在0~15s内,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等
24、如图所示,关于温度计的操作方法和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A.①⑤
B.②④
C.③⑤
D.②⑥
25、如图甲,重4N的物体在水平压力F的作用下,压在竖直的墙壁上,F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及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s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_____N;物体在第3秒时受到的摩擦力_____(选填“>”、“<”或“=”)第5秒时物体所受摩擦力。
26、实验表明,辐射式体温计不接触人体,因为接收到人体发出的______,可粗略测量出人的体温。如图所示,让红、绿、蓝三种单色光等比例照射到屏上,中间叠加区域呈______色。
27、运动会上,礼炮打出的彩纸绚丽多彩,十分漂亮,小明发现纸片质量不同,运动的远近不同。
(1)纸片由于受力且具有______,所以纸片会飞出去;
(2)他找来风扇、质量不同但其它条件相同的木块等来进行实验。实验发现:其它条件相同时,质量越大的木块越难被风吹动,也就是说:质量越大,运动状态越______(选填“容易”或“不容易”)发生改变;质量越大,惯性越______;
(3)礼炮打出的彩纸,假设出炮口时速度相同,在无风的情况下,质量小的纸片飞得更______(选填“近”或“远”);
(4)越来越多的自行车车身开始采用密度小、强度高的新型碳纤维材料制作。这样的自行车与传统金属车身的自行车相比,惯性更______使车辆操控性更强;
(5)请你列举一个生活中惯性与质量有关的实例:______。
28、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经历了“①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②牛顿第一定律的获得;③力的合成”等科学探究过程,其中,主要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的是_____;运用“科学推理法”研究的是_____;运用了“等效替代法”的是_____(均选填序号)。
29、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在诗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人池塘”中的“楼台倒影人池塘”是光的____现象;诗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中影子是根据光的_____形成的。
30、吃饭用的筷子是一对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夹菜时手的位置越靠上,使用时越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
31、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矿泉水瓶,过一会儿瓶表面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的形成属于__________现象(填液化、汽化、凝固)。
32、接听电话时,我们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来分辨出对方是否是熟悉人。 BRT 道路旁建隔音墙是在____减弱噪声。
33、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实验中,小明用每隔0.5秒钟拍摄1次的相机,拍得如图所示的照片,右侧为纸锥从E到F过程的放大图.
(1)纸锥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________s;纸锥从A运动到F的时间是________s:
(2)纸锥从A运动到F过程中,先做________运动,接着做____________运动.
(3)从A到F过程中,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_m/s,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_________m/s.
34、北方冬天,户外裸露自来水管常会破裂是因为水管中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______,质量______,密度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5、小卢和小蒋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卢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A.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B.接触面的粗糙程度;C.物体运动的速度。接下来小卢通过在不同的表面拉动同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进行探究(如图所示),并记录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次数 | 接触面 | 接触而受压力大小 | 物块运动速度 | 弹簧测力计拉力F/N |
1 | 木板表面 | G物 | v | 2.8 |
2 | 木板表面 | G物 | 2v | 2.8 |
3 | 木板表面 | G物+GP | v | 4.4 |
4 | 毛巾表面 | G物 | v | 4.0 |
5 | 毛巾表面 | G物 | 2v |
|
(1)根据______知识,实验中滑动摩擦力大小f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拉力F;
(2)根据实验次数1、4可得出初步结论:______;
(3)研究第3、4两次实验,小蒋认为可以得出“接触面所受压力越大,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也越大”的结论。小蒋的分析过程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______;
(4)根据前4次实验,得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卢又做了第五次实验,请判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该为______N;
(5)小蒋发现小卢上述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于是改进了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改进后长木板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做匀速直线运动。
36、厦门地铁1号线(即: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是厦门的第一条地铁,也是厦门轨道交通线路网中一条 南北向线路,全长30.3千米。起点从镇海路站到终点岩内站单程运行时间约为1h(以1小时计算),最高时速为80km/h。求
(1)地铁1号线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
(2)在某次检修时,一号线以最高时速从起点至终点所用的时间(中途无停靠站)。
37、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常发现在前挡风车窗上出现白色的薄雾,于是他打开暖风, 很快就能除掉薄雾;夏天,在下大雨后,挡风车窗上也出现白色的薄雾影响安全驾驶,于是司机打开空调制冷,很快薄雾也被除掉。为什么同样的现象,司机采取不同的方法却收到了相同的效果?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38、芳芳面对大山大叫一声,经2s后听到回声,则她与大山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米?
39、如题图所示是潜水艇模型在水中的情形,请在图中画出潜水艇所受浮力,水对水槽A点的压力和水槽对斜坡压力的示意图(O点是潜水艇模型重心)。
40、请你将光路补充完整。
41、一辆汽车先在平直路面上以v1的速度匀速行驶,一时间后又以v2的速度匀速行驶,且v1>v2,请在图丙中汽车行驶的路程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