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玉树州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冬奥会火炬外壳在1000 ℃的温度下不会起泡、开裂、轻盈、坚固,与该材料无关的(  )

    A.导电性好

    B.硬度大

    C.耐高温

    D.密度小

  • 2、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瓶普通矿泉水的质量为50kg

    B.人体正常体温为39℃

    C.普通成人的步行速度为5m/s

    D.教室里课桌的高度为80cm

  • 3、一代材料,一代飞机,C919是中国首款自行研制的大客机,它的工程师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将某一钢制零件改成铝锂合金零件,使其质量减少了330kg,则制作该零件,所需铝锂合金的质量应为(已知ρ=7.9×103kg/m3ρ铝锂=2.4×103kg/m3)(     

    A.144kg

    B.474kg

    C.162kg

    D.100.25 kg

  • 4、小明家离学校2km,早晨小明步行去上学,出发15min后小明离家1.25km,此时父亲发现小明忘带物理教科书,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追小明,假定小明步行的速度大小不变,则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  )

    A.21min

    B.20min

    C.15min

    D.12min

  • 5、如图,是小明在夏天游泳上岸后,站立在阳光中还“瑟瑟发抖”的情境,其原因是(  )

    A.凝固放热

    B.汽化吸热

    C.凝华放热

    D.熔化吸热

  • 6、如图是小普体检检查视力时的情境,她背对视力表、面朝平面镜而坐.则她到平面镜中“视力表”的距离为(       

    A.2.5米

    B.5米

    C.5.5米

    D.6米

  • 7、已知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若甲车的速度是15m/s,那么乙车的速度是(  )

    A.5m/s

    B.11.25m/s

    C.45m/s

    D.12m/s

  • 8、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物理实验探究的方法有很多,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推理归纳法等等.关于下列四个实验的探究方法,判断正确的是(  )

    甲: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影响因素

    乙:用乒乓球和音叉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丙: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探究音调的高低

    丁:用没有点燃的蜡烛B来探究点燃的蜡烛A的像

    A.甲图——控制变量法

    B.乙图——等效替代法

    C.丙图——推理归纳法

    D.丁图——转换法

  • 9、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C.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

    D.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

  • 10、卫星发射时,火箭点火升空刹那间,可看到发射平台升腾起大量白雾,如图所示,这是喷水系统同步将大量的水喷洒到平台上所致.该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A.仅汽化

    B.仅液化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液化后汽化

  • 11、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

    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

    D.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雾是汽化形成的

  • 12、光的世界变幻莫测、奥妙无穷。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同颜色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B.雨后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而产生的

    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日食现象是北沿直线传播造成的,而月食不是

  • 13、超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的声波,在生产生活中有清洗、探伤、测速等方面的应用。关于超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耳可以听到超声波

    B.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C.超声波比次声波的频率低

    D.超声波传递的过程中不需要介质

  • 14、每年暑假学校都会发出不要到河里游冰的相关通告,这是因为水看起来很浅,实际上却很深,容易发生溺水事故。如图所示,能正确描述岸上人看到水底某点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 15、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A.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B.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

    C.将蜡烛适当靠近光屏

    D.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

  • 16、根据《国旗法》国旗通用尺度定为五种,在必要时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而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是全国升降的国旗中最大的,旗长为5米、宽3.3米,通过观察图片信息可判断出天安门国旗杆的高大约是(  )

    A.10m

    B.30m

    C.60m

    D.90m

  • 17、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能判断来的熟人是谁,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 18、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隔着玻璃砖看木棒

    B.水中的倒影

    C.空中的彩虹

    D.阳光下的影子

  • 19、关于密度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公式可知ρm成正比,m越大ρ越大

    B.由公式可知ρV成反比,V越大ρ越小

    C.同种物质的质量m跟它的体积V成正比

    D.对某种确定的物质而言,若其体积增加一倍,则它的密度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

  • 20、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下表,关于声音传播速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空气(15℃)

    空气(25℃)

    煤油(25℃)

    软木

    钢棒

    铁棒

    声速m/s

    340

    346

    1324

    500

    3750

    5200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B.温度不同时,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不同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

    D.一般来讲,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小,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 21、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6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C.当u=20cm时,在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18cm处的过程中,物像之间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

  • 22、关于声现象及声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医学所用“B超”进行检查身体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B.二胡演奏家用手指按住琴弦不同的长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调

    C.中考期间在考点范围“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

  • 23、在物理学习中,对数据的估测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中学生正常行走一步约为60dm

    B.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36.5℃

    C.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g

    D.初中生快步行走的速度大约是10m/s

  • 24、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一款新药在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的漫长历程,平均耗时年以上。研发新药经常是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所以研究人员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现有药物的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横线上的句子所描述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冬天的早晨,小明坐公交车上学时,发现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在车窗的 _____(选填“内侧”或“外侧”)附有小水珠。家庭用的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是用 _____的办法使气体液化的。

  • 26、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其中含氧约21%;所以这是工业制取氧气的既廉价又易得的最好原料。工业上制氧常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法: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逐渐提高温度由于液态氮的沸点为﹣196℃,液态氧的沸点为﹣183℃,因此______首先从液态空气中汽化出来。

  • 27、图中停表的示数是______s。

  • 28、视力正常的眼睛看清近处物体时,眼睛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______(选填”"),对光的偏折能力变______(选填”);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是__________m

  • 29、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由青铜制成,兴起于周朝,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当用木锤敲打不同的铜钟时,会发出不同______的声音,从而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如果敲打铜钟的力度越大,发出声音的______越大(两空均填声音的特性)。

  • 30、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cm。

  • 31、光在______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传播最快,速度为3×108______(填单位)。

  • 32、如图所示,两条光线会聚于a点。若在虚线框内放入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是______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

  • 33、2013年春节,小明去北方看雾凇,在公园看到温度计如图所示,当时气温为   ℃,温度计内测温液体是表格中的   .一支用完后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停留在38.2℃,被小明误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若病人的实际体温是37.8℃,体温计的读数是   ℃.

    物质

    (标准大气压下)

    沸点/℃

    凝固点/℃

    酒精

    78

    ﹣117

     

    100

    0

     

    水银

    357

    ﹣39

     

     

     

  • 34、用鼓锤敲鼓,鼓就发出声音,这时将细砂放在鼓面上,会看到砂粒在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鼓面的________而产生的,声音通过________传到我们的耳朵里,当鼓面停止________发声也停止了。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某同学“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

    物体

    m/g

    V/cm3

    1

    铝块1

    26.8

    10

    2

    铝块2

    54.0

    19

    3

    铝块3

    82.2

    30

    4

    铁块1

    78.2

    10

    5

    铁块2

    157.6

    20

    6

    铁块6

    236.8

    31

     

     

    (1)请根据实验数据在上述图象中画出铝块的m-V图象。

    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实验误差范围内,铝块的质量和体积关系是 ___________。这个结论对于铁块____________(选填“成立“成“不成立”)。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综合计算:

    (1)爆破用的导火线的长度为0.8m,燃烧速度为0.02m/s,某人点燃后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跑到距爆破点180m的安全区呢?

    (2)晓华的家距学校600m,某天他上学时,以如图v1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如图v2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37、请依据表中太阳系行星的相关数据和图中行星的等比例缩略图,回答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图中的________(填相应字母)是天王星。

    (2)图中将太阳系行星按远日行星、巨行星和类地行星分成了3组,其中类地行星是指表面主要由岩石构成的行星,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8、超声波“看”世界,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的高手,黑暗中飞行的蝙蝠通过鼻腔每秒发射 10-20 次超声波,这种声波可以探察到很小的障碍物,声波遇到障碍物后便会反射,就像我们在大厅里拍手会听到回声一样,蝙蝠根据这种回声的方向和时间,就能了解周围环境,辨别位置和捕捉昆虫。科学家受到回声定位的启发,发明了超声波测速仪。图甲是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每隔一定的时间发射一次超声波,显示屏上能显示发出和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并能读出两个信号的时间差,从而测出被测物体的位置和速度。如果测速仪正前方有一辆汽车,测速仪将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如图所示,P1P2为发射波,n1n2 为对应的反射波。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测速仪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测速仪。

    (1)蝙蝠用来接收反射超声波的器官是_________

    A.眼睛B.耳朵C.鼻子D.嘴巴

    (2)如果图中的 P1P2 之间的时间间隔 t=1s,则测速仪每秒钟发射1次超声波,图中P1n1之间的时间间隔t1=_____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v=340m/s,由图可知汽车在接收到 P1P2 两次超声波时间内行驶的距离为_____m

    (3)图中 P2n2 之间的时间间隔 t2小于 p1n1之间间隔 t1,由此可以判断汽车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___

    A.静止    B.向左运动        C.向右运动        D.无法判断

    (4)如果测速仪发射某次超声波信号时,正前方 180m 处刚好有一辆汽车行驶,此超声波信号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间隔为 1s,则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_____(选填:变高、不变、变低);汽车行驶的速度为_____m/s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一个重为40N的铅球在地面上向右滚动,请在图1中画出铅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2所示,小车受到大小为60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斜向右上方的拉力作用,请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这个拉力.(作用点在A点)

    (3)如图3所示,滑块被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压缩弹簧弹出.滑块离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请画出滑块沿斜面向上运动过程中所受力的示意图.

     

  • 40、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斜射到平面镜上,请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注意标出法线)。

  • 41、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作图。

    (1)如图甲所示为细线悬挂的小球摆到该位置,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一个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弹簧上并压缩弹簧向下做减速运动,忽略空气阻力,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3)如图丙所示,货物随传送带一起匀速斜向上运动,画出货物的受力示意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