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尖锐刺耳”反映了声音的音调太高
B.“引吭高歌”反映了声音的音调较高
C.“振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很大
D.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下列词语中的“高”字是指音调的是
A.高歌猛进
B.请勿高声喧哗
C.女高音歌唱家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Photoshop 是电脑的一款专业图像处理软件,俗称“PS”。用“PS”处理图像时,电脑屏幕显示的颜色都可由RGB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如图所示。RGB三种颜色是指( )
A.红、黄、蓝
B.红、绿、黄
C.红、绿、蓝
D.品红、黄、青
4、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给湿头发吹热风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5、下列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
②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当图中的舞蹈演员面对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排练时,她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7、李磊同学先后5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记录数据分别为:、
、
、
、
。该物理课本的长度最接近于( )
A.
B.
C.
D.
8、甲、乙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速度是乙车速度的2倍,若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A.1∶3
B.3∶1
C.3∶4
D.4∶3
9、民间有句俗语“迎客饺子送客面”。在包饺子的过程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几个不同的是( )
A.把菜切碎
B.把面擀成面皮
C.把面捏成饺子
D.把饺子倒入沸水中
10、学完光学后,小明对知识做了如下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
A.实像都可以用眼睛看到,但是虚像不能用眼睛看到
B.利用红外线可以消毒杀菌
C.利用紫外线可以验钞
D.近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11、唐代诗人储光羲在《钓鱼湾》中写道:“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在下列几种光现象中,与“潭清疑水浅”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坐井观天
B.海市蜃楼
C.杯弓蛇影
D.镜花水月
12、吹笛子时用手指堵住不同位置的孔,就会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乐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13、如图所示,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人靠近平面镜时,他的像会变大
B.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他与像的距离将变小
C.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他的像位置不变
D.当人以的速度远离平面镜时,像就会以
的速度远离人
14、关于如图所示的水银体温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计每次测量前都要甩,使进入管内的水银回到玻璃泡内,这是利用了水银的重力
B.水银体温计测温过程中,水银面上升,但管中水银密度不变
C.用示数为36.5℃的体温计,在没有甩的情况下测量37℃的体温,则最终读数仍为36.5℃
D.水银体温计之所以使用水银而不用水,是因为水银受热后膨胀程度更明显
15、下列四个句子:
(1)这首歌调太高;(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响度大的是
A.(1)(3)
B.(3)(4)
C.(1)(2)
D.(2)(4)
16、晓晓在做测量密度实验时,分别测量了A、B两种不同物质的密度,并绘制了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是2×10³kg/m³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质量相同时, 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
D.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1∶2
17、某温度计的示数为 -18 ℃.对这个示数的读法下列正确的是哪个 ?
A.负 18 度或摄氏零下 18 度
B.负 18 摄氏度或零下 18 摄氏度
C.负 18 度或零下 18 度
D.负 18 摄氏度或摄氏零下 18 度
18、以你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经验估计,以下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的是( )
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70dm
B.正常情况下初中生的体积约为
C.初中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km/h
D.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为1.5m
19、一定量的冰熔化成水,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不变,体积变大
B.密度变小,体积增大
C.密度变大,体积变小
D.密度不变,体积变小
20、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
A.提高声音的音调
B.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
C.降低声音的音调
D.增强音色
21、测量是物理学习中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列有关测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选择测量仪器时,分度值越小越好
B.测量中虽然有误差,但是只要认真规范地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C.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D.误差是由测量者的粗心大意,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造成的
22、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与温度无关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C.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液体也能传声
D.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3、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此铁的质量大于棉花的质量
B.油比水轻,能漂在水面上,是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C.橡皮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磨损,密度变小
D.为减轻质量,比赛自行车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24、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B.婷婷在进行思考
C.一颗种子生长为参天大树
D.水凝固成冰
25、一个未装满饮料的密闭容器,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甲),然后反过来倒立放在桌面上(如图乙),容器底部受到饮料的压强__;桌面受到的压力__,桌面受到的压强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26、今年冬季,我国北方地区遭遇低温冻雪天气,停在室外的汽车的水箱经常被冻裂,原因是水箱中的水结冰后体积_________,质量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入射光线________于一点,叫________,这一点到凸透镜的光心的距离叫_______。一个凸透镜有____个焦点,它们位于凸透镜的_____边。凹透镜能使光线_______,凹透镜的焦点是_________(填“实的”或“虚的”),有____个。
28、右图中物体长度为______;该测量值的准确值为______,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
29、竖直上抛一小球,小球上升和下降时都受到阻力作用(不考虑空气对小球的浮力),阻力小于重力且大小不变。若小球上升时受到的合力是F1,下降时受到的合力是F2,则F1________F2。(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30、学校旗杆顶部安装的定滑轮作用为了___________。
31、在一定条件下,利用超导体的电阻为零的特性,可以用细导线输送电流;同样利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发光二极管具有________性,可以用来判断电流方向。
32、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均向东运动,他们运动的图像如图(a)、(b)所示, 由图可知,甲乙丙均做______运动,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得______(选填“快”或“慢”); 以甲同学为参照物,丙同学向______(选填“东”或“西”)运动。
33、曾侯乙编钟是我国战国时代的一套乐器,时隔两千多年还能发出悦美的音色。当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发出的声音的______不同;敲击大小相同而制作不同的钟组时发出的声音的______不同。(两空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4、电视机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____________,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适当的____________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选填“红外线”“紫外线”)
35、在探究小孔成像的实验中,小明选用一个空的易拉罐,在其底部中央开一个小圆孔,并将其顶部剪去,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将点燃的蜡烛按图示的位置放置在小孔的前方:
(1)实验中,小明利用此装置可以看到烛焰在半透明膜上成的是________(正立/倒立)的像,此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
(2)若将蜡烛靠近小孔,蜡烛的像将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更小一点的小圆孔,像将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3)勤于思考的小明又将小圆孔改成了小方孔,其他条件与(1)中保持相同,再观察烛焰的像,则半透明膜上所成的烛焰的像的形状________(会/不会)改变,若他在底部扎了两个小孔,则在半透明膜上可以观察到烛焰的像有________(1/2)个。
36、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见下表).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充满水.当气温为20℃时,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管的另一端的同学最多能听到 次敲击声.如果听到最后一次敲击声离听到第一次敲击声敲击相隔时间为1.2s,则这条直铁管长约米?(要求:在空白处写出详细求解过程)
物质 | 温度(℃) | 速度(m/s) |
空气 | 20 | 340 |
水 | 20 | 1450 |
松木 | 20 | 3320 |
铁 | 20 | 4900 |
37、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一块质量为0.79kg,边长为1dm的正方体泡沫钢。(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kg/m3)
(1)这块泡沫钢的总体积;
(2)这块泡沫钢里气孔的体积;
(3)这块泡沫钢的孔隙度。
38、小明和小红从相距1000m的家中同时出发向对方家走去,小明行走的速度为0.9m/s,小红行走的速度为0.7m/s。在他们出发的同时,小明的狗以4m/s的速度从小明家向小红家的方向跑去,在路上遇到小红后,立即往回跑,碰到小明后又返回向小红跑去。如此反复,直到两人相遇。则两人相遇时,狗一共跑了多少米?
39、如图,在杠杆ABCD上挂了一个重为G的物体,为使杠杆在图中的位置静止,请在杠杆上画出最小的动力F和它的力臂L及物体的重力的示意图。
40、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________)
41、如图所示,这是一名男生奔跑过程中的一瞬间。请画出他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A点是作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