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常生活中保护视力可以从改善环境光线,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增加户外活动,经常做眼保健操等方面进行,下列同学中读写姿势和灯光摆放最正确的是( )
A.
B.
C.
D.
2、如图甲所示,L为凸透镜,为透镜的主光轴,O为透镜的光心,把一个点光源放在透镜的左侧,a、b是点光源发出的光经透镜折射后的两条折射光线。小明画出如图乙所示的光路图且确定了点光源S的位置,你认为S真实的位置应在( )
A.S点
B.低于S点
C.高于S点
D.S点、低于S点或高于S点都有可能
3、2023年12月16日,部分地区出现了寒潮、降雪等天气,郝闻的朋友用照相机拍摄了雪景照片,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面镜
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D.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平面镜
4、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温度如何变化,物质的密度都不变
B.一瓶矿泉水被喝掉一半后,剩余矿泉水的密度变小
C.能装 1kg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酒精
D.拍摄影视剧房屋倒塌镜头,常选用密度小的材料做道具,以确保演员安全
5、在班级举行的“小小音乐会”上,同学们用自制的乐器演奏,甲图为水瓶琴,乙图为可以上下推拉活塞的哨子。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对着水瓶琴瓶口吹气时,振动的主要是瓶内水柱
B.甲图:敲击水瓶琴时,从左到右音调逐渐变高
C.乙图:哨音音调的变化是由于空气柱长度的变化所导致的
D.乙图:向下拉活塞,哨音的音调会变高
6、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4s末甲、乙速度相同
B.10s末甲在乙前方3m
C.内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7、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错误的是( )
A.物体在9s内运动的路程为18m
B.物体在前3s内和后3s内的速度相等
C.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3s内静止
D.物体在前6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
C.增大拨动琴弦力度会使琴声的音调升高
D.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等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
9、A、B两个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它们的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则A、B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
A.1:1
B.3:4
C.4:3
D.9:16
10、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方向运动,那么( )
A.甲车的速度为8m/s
B.12s时,甲、乙两车相距70m
C.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2:1
D.若乙、丙运动的路程之比为3:5,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5
11、自行车尾灯的结构如图所示。夜晚,当有汽车灯光照射到尾灯上时,就会发生反射,以引起司机注意,汽车司机看到自行车的尾灯很明亮而其它部分很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行车尾灯明亮是因为尾灯是光源
B.图中三条光线照射在自行车尾灯上主要是发生了漫反射
C.图中三条光线照射在自行车尾灯上都要发生两次反射
D.自行车其它部分很暗是因为其它部分不反射光
12、如图所示,三辆小车在平直公路上向东匀速行驶,三辆小车的速度如图所示。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丙车向东运动
B.乙车向东运动
C.乙车向西运动
D.丙车向西运动
13、图所示是小华从游泳池出来后站立时的情景,对小华感觉冷分析正确的是( )
A.是因为吹来的空气的温度较低造成的
B.是因为身上水蒸发时吸热、使人体温度升高
C.是因为身上水的温度低于人体造成的
D.是因为身上水蒸发时吸热,使人体温度下降
14、下列图像能描述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丁
D.丙和丁
15、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发明了很多具有特殊力学性能的材料。有的材料不但很轻,而且强度很高,可以降低车体自重,减少能耗。这主要是由于该材料具有较小的( )
A.密度
B.体积
C.弹性
D.硬度
16、小茗同学对物态变化中四种现象的阐述错误的是( )
A.在长时间戴口罩后,口罩内侧逐渐出现小水珠,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阳好读书”这句诗中的“霜”是凝华形成的
C.夏天吃冰棒时偶尔会有冰棒粘嘴的现象,“粘” 是因为发生了凝固现象
D.舞台上喷洒干冰后雾气飘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雾气属于“升华”现象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上升
B.冰有时不需要熔化成水就能直接变成水蒸气
C.水的沸点不会低于100℃
D.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
18、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37℃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g
C.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20 m/s
D.一支全新2B铅笔的长度为30mm
19、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四次测练习本的长度,测量的数据分别是 18.30cm、18.33cm、18.83cm、18.31cm,那么这 个练习本的长度是
A.18.30cm
B.18.31cm
C.18.313cm
D.18.34cm
20、小明坐在行驶的高铁列车上,若说他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铁轨
B.路边的树木
C.小明乘坐的列车
D.身边走过的乘务员
21、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霜叶红于二月花
C.一行白鹭上青天
D.孤帆一片日边来
22、如图所示,为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位于A处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位于B处的乙同学,在这一现象中,光的反射角是( )
A.
B.
C.
D.
23、如图,持续拨打密闭玻璃罩内的手机,同时抽出罩内空气,听到手机铃声由大变小,直至听不到;重新放气,铃声由小变大,则( )
A.铃声一定不是噪声
B.抽气会影响铃声传播
C.真空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108m/s
D.听不到铃声是因为频率在20~20000Hz之外
24、学习完声现象后,小明做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发声的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乙图,可以看到真空罩中闹钟在振动,但不能听到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C.丙图,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且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乒乓球弹起的角度越大,说明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
D.丁图,用硬纸板接触转动的齿轮,发出来的声音很“尖”,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25、当自行车在水平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时,自行车所受到的重力和__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2013年,“嫦娥三号”将把我国自主研制的“中华牌”月球车送上月球。“中华牌”月球车装有六个车轮,车轮上刻有螺旋形花纹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26、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___________来测量温度的,下图体温计的量程是_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___。请读出图中温度计的读数,读数是___________。
27、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5 min 内通过了600m 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km/h。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_。
28、超声波能除去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___;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0.6s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______m。
29、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和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杠杆平衡(杠杆自重、挂盘和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则杠杆左右两边的力臂之比为___________,甲球和乙球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_。
30、(1)如图所示,读数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5.98cm、26.00cm、26.02cm、26.42cm,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______。
31、如图所示,坐在船中的小明和小红用力向前扔出书包时,发现自己坐的船向后退,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书包最后会落回到地面,那是由于书包受到______的作用。
32、如图所示,用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为75N的力将重为100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斜面长5m,高3m,则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
33、冰雪消融是_______过程,需_______热;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_______过程,需_______热.
34、“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来判断的。当人们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琴弦发声时,主要是改变声音的_______。
3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小刚选用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
(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倒立、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烛焰的像.
(2)若图中的点划线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点为烛焰上的一点,请通过作图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和A点在光屏上的像A′的位置_________.
(3)小刚又把蜡烛移到光具座上35 cm刻度线处,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摘下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只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刚戴的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4)接着他取下这个眼镜,保持此时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若使光屏上的像仍然清晰,应将光屏移至光具座上________cm刻度线处.
(5)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距凸透镜5cm处时,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此时凸透镜成_______(填“实”或“虚”)像。若想看到此像,观察方法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______.
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36、暑假里,小明和同学一起参加了前往北京的研学旅行,他们乘坐G128次列车从镇江南站出发前往北京南站,该列车经停车站的信息如图所示。
(1)求该列车从镇江南站出发到达德州东站所用的时间为多少小时;
(2)己知镇江南站到南京南站的运行里程为69km,求列车此段行程经历多少小时,并求出列车该段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
(3)如下图所示,己知列车总长约为200m,途中以216km的速度匀速通过全长约2800米的“西渴马一号”隧道,求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为多少秒。
37、目前我区体育馆正在进行装修建设中。某建设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2000N的物体A以0.4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向前拉动2m,拉力F大小为200N,物体A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物体A重力的0.2倍,求:
(1)物体A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多少?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8、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判断一个铝球是否是实心的,他们对铝球进行了测量,实验数据如下:(ρ铝=2.7×103kg/m3)求:
①该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②若铝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③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球的总质量是多少?
39、如图所示,画出三角形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40、如图所示,人要顺时针翻转木箱,请画出用力最小时的力及其力臂。
41、如图为潜望镜的示意图,请画出入射光线在潜望镜内的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