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妍同学将手中的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剩余水的质量和密度大小变化情况分别是( )
A.不变;变大
B.变小;变小
C.变小;不变
D.无法确定
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日环食
B.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C.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D.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
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水中桥的倒影
B.水中“弯折”的筷子
C.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D.雨后的彩虹
4、一辆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
A.20m/s
B.10m/s
C.5m/s
D.2m/s
5、有甲、乙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400g、60g,体积分别为50cm3、12cm3。则( )
A.甲球一定是实心的
B.乙球一定是空心的
C.两球一定都是实心的
D.两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6、蓝鲸体长33 m,体重190 t,相当于33头大象或300多头黄牛的体重,它的一条舌头就有4 t.它的力气无比巨大,能曳行588千瓦的机动船,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曾出现过的最大的动物(提示:鲸能在水中自由地浮沉,表明鲸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近),其体积约为
A.2×102 m3
B.2×103 m3
C.2×104 m3
D.2×105 m3
7、下面现象中属于吸热的是( )
A.露水的形成
B.冰雪消融
C.水结冰
D.霜的形成
8、关于温度计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B.体温计测体温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C.使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D.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9、下列关于“白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形成的
B.打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冒出的“白气”,是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冬天在室外讲话时嘴里会冒出“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在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0、如图是内蒙古军区某边防连官兵在林海雪原进行耐寒训练的场景,与战士口中呼出的“白气”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冰雪消融
B.玻璃上的冰花
C.游泳后上岸的人觉得冷
D.蜻蜓和植物上的露珠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后视镜是凹面镜
B.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相当于凸面镜
C.在街头丁字路口拐弯处的反光镜是凸面镜
D.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2、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当入射角增大时( )
A.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增大
B.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减小
C.反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
D.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增大
13、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中的贾湖骨笛是以鹤治理类鸟的翅膀骨头制成的,如图所示,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的乐器,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2000年,关于骨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吹奏的笛声是由笛子振动发出的
B.悠扬的笛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按住不同的笛孔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为了不影响邻居,吹奏骨笛时将房间的窗户关闭,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4、在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1张中学生使用的课桌高约8dm
B.完整做完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5s
C.教室里适宜上课的温度约37℃
D.1本八年级上册物理书的质量约1kg
15、关于密度公式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C.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D.物质密度跟它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
16、小明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此实验说明( )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气体能够传播声音
C.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D.声音的音调高
17、下列说法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身高是
B.某校足球场长为,宽
C.小明的百米赛跑成绩是
D.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
18、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属于光的色散
B.岸边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19、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植树造林人人有责。如图是小明正在植树的情景,他旁边小树的高度约为( )
A.
B.
C.
D.
20、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小芳自制了“水瓶琴”。她往八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用相同的力量敲击它们,它们发出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声音”指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21、如图所示,是有关眼睛及其矫正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图分别是远视眼及矫正
B.甲和丙图分别是近视眼及矫正
C.丁和乙图分别是近视眼及矫正
D.丁和丙图分别是远视眼及矫正
22、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
B.一张课桌的高度大约为
C.靖边最冷温度可达到
D.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23、以下关于声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鱼所喜爱的音乐吸引鱼群进行捕捞,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
D.利用“超声波测距技术”可以测量月球到地球间距离
24、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船
B.山
C.流水
D.河岸
25、超市的保洁员将地面的一滩积水扫开,并用如图所示的吹干机对着地面吹风,扫开积水和对着地面吹风分别是通过______和______来加快水的蒸发,使地面尽快变干。
26、上列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如图所示,甲和丙的______相同,甲和丁的______相同(前两空选填“音调”、“响度”),频率最低的是______图。
27、如图所示,金属块重10N,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它全部放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8N,若金属块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
28、利用直立杆的影子可以辨别方向,让杆立于O点,在正午前后将杆顶的影子每间隔15分钟分别记下,如图的甲所示,并画出其轨迹,若轨迹上有上午某时刻的A和下午某时刻的B点,如图乙且OA=OB,则A→B方指向为 ,若C点离O点最近,则O→C指向 .
29、射出去的子弹离开枪口继续向前运动,这是由于子弹具有___________,捏紧刹车把时,自行车会慢慢停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
30、某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时示数是15N,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是5N,则此时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_N,物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31、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通常在 ,监测与控制 波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以用来预报地震、台风。
32、小明在平直的公路上以速度在平直的路面上匀速行走,则他在第3秒的速度是___________
;运动了15米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___,此时他相对于___________是运动。
33、如图所示,人和动物都有不同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如人能发出的声音频率大约在65~1100赫左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大约在20~20000赫左右。频率超过20000赫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20赫的声波称为次声波。图表所列的人或动物中,发声频率范围和自身听觉频率范围比较接近的有______________;不能发出超声波的有_______________;能发出自己听不到的声音的有____________。
34、如图所示,有三个音叉发声的波形图分别是A、B、C.请判断,响度相同的两图是______;音调相同的两图是______,比另外一个图的音调更______(选填“高”或“低”)
35、2015年11月,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发现一块像马蹄形状的金属,工作人员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了这块金属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蹄形金属的质量,平衡时如图甲所示,蹄形金属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2)量筒中装适量水,读出体积为30cm3.放蹄形金属时,小明直接将金属放入量筒中,水面静止后如图乙所示,蹄形金属体积为_____cm3,计算出蹄形金属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
(3)测量蹄形金属体积的操作中可能溅出水,引起密度测量值_____________(偏大/偏小).
(4)对照常见金属密度表,该蹄形金属块可能是由金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成的.
36、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
站次 | 站名 | 到达时间 | 开车时间 | 运行时间 | 里程 |
1 | 北京南 | 始发站 | 08:00 | 0分 | 0 |
2 | 济南西 | 09:32 | 09:34 | 1小时32分 | 406千米 |
3 | 南京南 | 11:46 | 11:48 | 3小时46分 | 1023千米 |
4 | 上海虹桥 | 12:55 | 终点站 | 4小时55分 | 1318千米 |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南京南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列车在哪一路段运行得最快?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慢?
37、一可装食品的塑料桶,其质量为,装满水后总质量为
。问:
(1)塑料桶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
(2)用它来装煤油,最多装多少千克?(煤油的密度为)
38、某一时期,扬州开往广州的K221次特快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
| 扬州 | 南京 | 黄山 | 萍乡 | 郴州 | 广州 |
到达时间 |
| 19∶10 | 01∶22 | 12∶02 | 17∶30 | 21∶50 |
发车时间 | 17∶30 | 19∶16 | 01∶30 | 12∶10 | 17∶36 |
|
里程/km | 0 | 100 | 471 | 1167 | 1530 | 1904 |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列车由扬州开往广州所需的时间;
(2)计算列车由扬州开往南京路段的平均速度;
(3)假如列车用上面的速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已知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2m,K221次特快列车有11节车厢共长228m,求列车经过大桥所需时间。
39、作图题,斜面上物体的重力是5N,在图中画出斜面受到的压力。
40、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像点S'。
41、请根据要求作图。
(1)请在图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以及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______。
(2)在图作出点光源S通过平而镜所成的像S′(保留作图痕迹)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