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生活中温度的估测,最接近客观事实的是( )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为 37℃
B.近日,西安昼夜温差可达30℃
C.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 42℃
D.常见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为-5℃
2、2023年央视春晚上,微电影《我和我的春晚》讲述了张建国与春晚的传奇故事,39年终圆春晚梦。如图是张建国在春晚现场吹小号的场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号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我们听到的小号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嘹亮的小号声说明声音的速度很大
D.小号前端喇叭的作用是改变声音的响度
3、以下选项是小明对声知识的应用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
A.海军可以用声呐发射次声波来探测海底的深度
B.医生用的听诊器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C.科学家可以用超声波监测海啸和判断地震的方位
D.家里用的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
4、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个方法叫做回声定位
B.图2中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压琴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图3中逐渐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闹钟声的响度变小
D.图4中把振动的音叉抵在牙齿上可以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骨传导
5、甲乙两物体运动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1:1
B.4:9
C.2:3
D.9:4
6、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了诗词之美。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是液化形成的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C.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雪是升华形成的
D.檐花穿雾凇,窗纸战风棱——雾凇是凝固形成的
7、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如图是远处物体在某人眼睛里成像的光路图,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的透镜分别是( )
A.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D.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8、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 )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9、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光斑的形状与树叶小孔形状有关
B.乙图中树木在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
C.丙图中彩虹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下列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支2B铅笔约长18dm
B.小刚跑步速度72km/h
C.两个鸡蛋质量大约100g
D.1瓶500mL的矿泉水质量大约1000g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快
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C.相同路程,物体运动所需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D.相同时间,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12、清晨,小明骑着自行车去上学,感觉路旁的树木渐渐向后退,他选的参照物是( )
A.自己的自行车
B.路旁的树木
C.洁净的地面
D.耸立的高楼
13、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某教学楼每层楼高约为3.2m
B.物理课本每张纸的厚度约为1mm
C.人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
D.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1s
14、关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越大运动得越快
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随着停止
C.敲击音叉的力度越大音叉发出的响度越大,说明响度跟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D.笛子设置有多个孔是为了改变音色
15、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
A.滴水成冰
B.雪融成溪
C.气凝成霜
D.山间起雾
16、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此铁的质量大于棉花的质量
B.铁块从20℃加热至1200℃,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使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油比水轻”漂在水面上,是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17、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A.60cm
B.40cm
C.20cm
D.10cm
18、上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图像,由图可知( )
A.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B.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19、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小明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计算机,观察到计算机上的波形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音叉发出声音的说法与实际不符的是( )
A.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接收器的
B.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音调和音色保持不变
C.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响度保持不变
D.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速度保持不变
20、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车的速度为
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丙车向东运动
C.乙、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1∶4
D.若乙、丙运动的路程之比为3∶5,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5
21、“丈”是我国的传统长度单位,1丈约为3.33米,如图所示,一名普通初三学生站在灯杆旁边,则此灯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
A.1丈
B.2丈
C.4丈
D.10丈
22、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折射形成的是( )
A.日环食
B.公路急转弯球面镜
C.放大镜
D.丹顶鹤“倒影”
23、中华成语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从物理学角度解读也别有生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铁杵成针”,此过程中铁杵的质量减小
B.“秉烛达旦”,蜡烛燃烧时体积减小
C.“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变小
D.“井底之蛙”,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铁块压成铁片,它的质量减少
B.将一铁块熔化成铁水,它的质量不变
C.将一铁块从地球上带到月球,它的质量变小
D.将一粗的铁杵磨成光滑的绣花针,它的质量不变
25、如图所示,b、c温度计的示数均减小,是由酒精______(填物态变化)时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引起的;比较b和c的示数,可得出结论:______。
26、一位同学从看到远方闪电开始计时,经过3s时间后听到雷鸣声.若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则打雷处距该同学的距离为______ m.计算中你忽略了______ .
27、在“5.4”联欢会上,张强同学用力击鼓,是为了提高鼓声的____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主持人接着播放一段乐器独奏音乐,同学们马上说出这是笛子独奏,他们是根据声音的____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判断的。
28、太阳给地球带来光明和温暖,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照射到树叶上呈现绿色,是因为树叶_______绿光。
29、游客乘坐观光电梯上升时的情景,以地面做为参照物游客是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若梯20s从一楼上升到十楼,且每层楼高度为3m,则电梯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m/s。
30、小华在探究“海波熔化的特点”时发现: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选填“升高”或“不变”);这说明海波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1、小林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以他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他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说他是运动的,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
32、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前者是___________;后者是___________。龙舟比赛中,船员用桨向后划水,龙舟却向前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用船桨划水时,船桨是___________杠杆。
33、一本重6N的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向上的支持力,这个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_N,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_。同时,这本书也会对桌面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这是因为___________。
34、手指压铅笔尖,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作用点在_______上;同时你的手指又感觉的痛,既铅笔尖对你的手也有个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作用点在______上。
35、小花利用标有最大刻度值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实验步骤如下:
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绳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拉注射器,如图甲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N;
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cm;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此注射器活塞横截面积是 ______cm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大气压强是 ______Pa;
(2)小花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小花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 ______。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实验结束后,小花又用塑料吸盘挂钩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如图乙。他将吸盘紧紧压在厚玻璃上,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然后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地拉塑料吸盘直至使其脱离玻璃,读出拉开瞬间的拉力为F,算出大气压的值为 ______(用字母表示)。他发现测出的大气压值比真实值偏小。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36、如图所示,将边长为0.2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盛有水的水槽内。待木块静止后,木块下表面距离水面0.1m(ρ水=1.0×103kg/m3)。求:
(1)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2)木块受到的浮力;
(3)木块的密度
37、某同学坐火车外出,他用手表测出1min刚好火车的车轮与钢轨接缝发出了97次撞击声,已知每根钢轨的长度为12.5m,则火车的车速是多少?若火车自身长度为200m,以这样的速度穿过一条长1600m的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38、今年的暑假,爸爸带着小明去了自驾游,在旅途中看到如图中的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8km),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匀速行驶的汽车到达目的地最快要多少分钟?
39、如图所示,F、O分别为凸透镜的焦点和光心,请在下图中画出平行主光轴入射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40、如图所示,OB是一束由水中折射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请你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______)
41、如图所示的是一条由空气射向水面的光线,请画出其反射光线的准确方向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