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A、B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
A.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以B为参照物A向东运动
D.B物体运动1s通过的距离是6m
2、以下四种情形中,光能沿直线从M点传播到N点的是( )
A.
B.
C.
D.
3、青少年学生一定要多参加户外运动,这是因为太阳光中的某一种光波可以促成维生素D的活化,从而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这种光是(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红色光
D.绿色光
4、在社会生活中物理知识无处不在,小明对一些物理现象进行了观察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冬天窗玻璃的窗花是凝华现象,在玻璃的内侧
B.医院手术室或者病房常用紫外线灯,这是利用了紫外线的杀菌作用
C.用收音机听歌,能分辨歌曲演唱者,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D.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5、四季交替,水的状态也随其变化,带动着自然界水的循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这个过程要吸热
B.夏天,地面水蒸发加快,是液化放热现象
C.秋天,草木的叶子上有露珠,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这是冰发生了升华现象
6、下列物理量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普通人一分钟心跳约60次
B.课桌的高度约8m
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g
D.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340m/s
7、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长时间看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图中关于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B.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8、如图所示,阳光下,一只鸟M站在水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鸟M的像是N
B.鸟M的影子是P
C.M与N的大小一定相同
D.M与P的大小一定相同
9、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分别在烧杯和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碎冰并各放了一支温度计组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下面探究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不需要吸热
B.试管中的冰熔化过程用时9分钟
C.第6分钟试管中的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D.第8分钟烧杯中的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10、对生活中的物理量具有一定的估测能力是初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数据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凯里市年平均气温约为37 ℃
B.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
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D.老师正常讲课时声音的响度约为120dB
11、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目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两次放大作用,人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某次实验用显微镜清楚观察到载物片中被观察的物体,其中物镜的焦距是2.5cm,则:物体到物镜距离可能为( )
A.5cm
B.3cm
C.2.5cm
D.1cm
12、小明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归纳的四个情景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①所示,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一定,用不同的力拨动
B.如图②所示,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玻璃不能传声
C.如图③所示,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如图④所示,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13、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
C.丙图: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目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14、“吃着中国的饭,还砸着中国的锅,天下哪有这样的美事?”在房内写作业的明明听到电视里传来的声音,立马就判断出说话人是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他作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语气
15、将一石子抛入水中,若距击水处相同距离的水中、空中分别有一条鱼、一只小鸟,则先听到击水声的是( )
A.鱼
B.小鸟
C.同时听到
D.无法确定
16、a、b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南运动,图甲是a车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b车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s内,a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2~4s内,b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0~6s内,a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D.0~2s内,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南运动
17、如图所示,记录了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从A点行驶到E点的过程中,每隔相同的时间所在的位置。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vDE>vCD
C.汽车行驶得越来越慢
D.vAE>vBE
18、如图为了做好新冠病毒疫情的防控工作,多地防疫部门利用雾炮车对城区街道及空气喷洒消毒剂进行消毒除尘。雾炮车工作原理是利用高气压将水加压,经过管道输入到高压喷嘴雾化装置形成飘洒在空气中的水雾,水雾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细小粉尘和悬浮微粒,从而实现降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附近的人可以闻到消毒剂的味道,因为消毒剂升华了
B.雾状的消毒液的形成与晨雾的形成一样,都是熔化现象
C.地面上的消毒剂很快就干了,因为吸热而汽化
D.地面上的消毒剂很快就干了,因为放热而液化
19、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环节
B.论证环节
C.实验环节
D.计划环节
20、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全程50m,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通过后一半路程用了6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10m/s
B.6.25m/s
C.5m/s
D.4.17m/s
21、猕猴桃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特产,2007年12月1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湘西猕猴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如图是果农采摘的猕猴桃,估测猕猴桃大小,其直径应该是( )
A.5mm
B.5cm
C.5dm
D.5m
22、图所示,是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小明用扳手拧螺丝,他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力作用分别在A、B两点,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是否有关
B.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是否有关
C.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是否有关
D.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和方向是否有关
23、生活中处处皆物理,下列几种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教室里学生课桌高度约为120 dm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
C.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可以到达500 m/ s
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5kg
24、如图所示,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25、一个空瓶的质量是100g,装满水称瓶和水的总质量是600g。将瓶里的水倒出,先在瓶内装入一些金属的颗粒,称出瓶和金属的总质量为545g,然后将瓶内装满水,称出瓶、水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995g,则(1)瓶子的容积为___________cm3;(2)瓶内金属颗粒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26、如图是汽车的后视镜,它是______(选填“平面镜”、“凹面镜”或“凸面镜”),对光有______(选填“发散”或“会聚”)作用。
27、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为m,滑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细线重力、滑轮摩擦不计),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_____;小桶落地后,滑块继续向前运动,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8、蓄在高处的水能用来发电,是利用水的__________能,钟表里的发条能带动时针走动,是靠发条的__________能。滚摆向下运动过程中,他的__________增加,到最低点后又上升,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此过程中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了__________。
29、质量为6kg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N,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g取10N/kg)。
30、阅读短文,回答后面问题。
无人机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波(无线电波与光的性质一样,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的巡航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90﹣150千米,可以搭载高分辨率摄像机、专业光学相机、红外相机等。
如图是航拍“无人机”。下表是本款无人机的部分技术参数。
旋翼数量(个) | 4 | 工作噪声(dB) | <90 |
遥控距离(m) | 3000 | 整机质量(g) | 500 |
充电时间(min) | 200 | 飞行时间(min) | 6~12 |
回答下列问题:
(1)无人机在降落过程中,随身携带的相机相对于无人机是______(选填“静止”“运动”)的;
(2)该无人机飞离地面10m高处,其质量为______kg;
(3)无人机能在空中飞行,是依靠四个旋翼对空气产生______的作用,从而获得______的升力;
(4)2014年,我国研究出新型除雾霾无人机并投入使用。当无人机向空中喷洒某种固体小颗粒,并迅速______成气体(填物态变化),从周围空气中______,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变成小水珠以凝结污染物,令其降落在地面上。
31、《掩耳盗铃》这则寓言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盗铃者是采用了在_____处减弱噪声的方法,但并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和_____。
32、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用摄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产生大量气泡,水面上方出现了白雾缭绕的景象,内部气泡是________(选填“水蒸气”、“二氧化碳”或“空气”),这“白雾”是________,干冰放入盆中的水里后出现大量的白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梅园里的红梅等花开了,游客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同一朵红梅花,原因是光的____现象,红梅花能反射_____色光.
34、误差和错误不同,误差是______(选填“不可”或“可以”)避免的;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是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从A点到E点共运动了______cm的路程,小球从A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5、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欣同学利用木条、橡皮泥、包装带和钩码进行探究活动。
(1)如图所示,将橡皮泥做成长方体平放于木条上方,把包装带撕成相同宽度的两段后分别绕过橡皮泥,且在包装带下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通过观察对比橡皮泥上端的变化,小欣同学可得出结论:______相同时,_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小欣同学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将橡皮泥恢复原状,把包装带撕成不同宽度的两段,两包装带下方挂______数量的钩码,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中叫______;
(3)实验过程中,小欣同学是通过观察橡皮泥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4)实验过程中,小欣同学在包装带下方挂了2个50g的钩码,并测得包装带与橡皮泥的接触面积为250mm2,则包装带对橡皮泥的压强是______Pa。(g取10N/kg)
36、如图所示的是我国自行研制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设计师将飞机的某些钢制零件改为铝锂合金等新材料,这类材料具有耐腐蚀、密度小等优点。假如某钢制零件的质量为79 kg,求:(钢的密度ρ钢=7.9×103 kg/m3,铝锂合金的密度ρ合金=2.4×103 kg/m3)
(1)钢制零件的体积;
(2)当改成铝锂合金材料后(零件的形状、大小未发生变化),该零件的质量;
(3)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态材料,已知某块“全碳气凝胶”体积为1×10-5 m3,质量为1.6×10-6 kg,求该材料的密度ρ。
37、某水平公路路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8×105Pa。有一辆自重为2t的6轮卡车,核准载货量为6t,如果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其车厢容积为3.5m×2m×0.6m,汽车装满泥沙。已知泥沙的密度为2.4×103kg/m3(g=10N/kg)。
(1)通过计算说明这辆车是否超载?
(2)通过计算说明该车是否对公路路面产生危害。
38、某同学在一次利用密度为1.5×103kg/m3的橡皮泥进行造“船”比赛时,他所用的橡皮泥的体积为20cm3,制成的小船最大排水体积为100cm3(g=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则:
(1)他所用的橡皮泥的重力为多大?
(2)这块橡皮泥直接放入水中所受浮力为多大?
(3)他所做的小船能装载的货物最重为多大?
39、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40、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射向平面镜,如图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41、如图所示是在水平公路行驶的汽车,请画出汽车牵引力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