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
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水的密度是,表明
的水质量是
D.嫦娥五号返回舱从月球带回月球土壤样品返回地球,土壤样品质量变大
2、小刘同学将手中的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剩余水的质量和密度大小变化情况分别是( )
A.不变,变大
B.变小,变小
C.变小,不变
D.不变,变小
3、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开一个洞,再往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成冰后石头就裂开了,这种方法利用的是( )
A.水结成冰质量不变,体积变大
B.水结成冰密度变大,体积变大
C.水结成冰质量变小,体积变大
D.水结成冰密度不变,体积变大
4、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
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D.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
5、图所示,是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小明用扳手拧螺丝,他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力作用分别在A、B两点,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是否有关
B.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是否有关
C.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是否有关
D.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和方向是否有关
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平面镜成像
B.小孔成像
C.雨后彩虹
D.铅笔错位
7、关于如图所示的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说明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丙图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乙图摘下眼镜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方
D.丁图望远镜的物镜成像在物镜的附近
8、下面各图是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做出过大量贡献的科学巨匠,以下选项中与其对应的成就有错误的是( )
A.图1是哥白尼,他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地心说
B.图2是伽利略,实验物理学的先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图3是牛顿,建立了运动三大定律,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
D.图4是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实现了物理学新的革命
9、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在离地球表面约400km的“天宫”空间站上通过天地连线,如图为王亚平老师做“水球”实验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通过”水球”看到的像是虚像
B.“水球”对透过它的光有发散作用
C.王亚平远离“水球”时,她的像会变小
D.“水球”相当于凹透镜
10、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
A. 湿衣服晾干
B. 草叶上形成了露珠
C. 干冰逐渐变小
D. 冰块逐渐熔化
11、如图,鱼缸底部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过水面照亮挡板上N点,当鱼缸内水面上升高度d后,挡板上M点(图中未画出)被照亮,则M点和N点间的距离( )
A.等于d
B.大于d
C.小于d
D.无法确定
12、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虚像
B.当物体距透镜12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D.当物体从距透镜30cm处靠近透镜时,要得到清晰的实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13、放在凸透镜左侧20cm处的蜡烛,通过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记录了实验时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并补充了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红补充的光路图是正确的
B.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C.若光屏放在透镜左侧某位置,能呈现该像
D.透镜的焦距大于10cm
14、光与影的世界是生活也是艺术,摄影作品将之展现得奇妙而瑰丽,如图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露珠下被放大的叶脉
B.皮影戏
C.奇妙的“倒影”
D.瑰丽的彩虹
15、如图,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蜡烛放在图中0~30cm区域时,应用此成像原理可制成投影仪
B.当蜡烛靠近凸透镜,移动光屏,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变大
C.若蜡烛放在图中30~40cm区域时,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
D.若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
16、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少蒸发的措施是
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
B.用扫帚把洒在地而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17、下列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
①水中月,镜中花; ②初升的太阳; ③彩虹的形成; ④海市蜃楼; ⑤小孔成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⑤
18、棉花糖是我们小时候喜欢的一种食品,如图所示。制作棉花糖的过程如下:先将白糖倒入机器中加热,使白糖粒变成糖浆,从小孔中喷射出来的糖浆马上就凝聚成长长的糖丝,用竹签绕在一起就制成了棉花糖。此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凝固
B.熔化、升华
C.熔化、凝固
D.升华、液化
19、下列有关物理量的描述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
B.初中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人心平气和时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1s
D.人的正常体温约38℃
20、如图,“探究小车从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的实验,下列做法中,能有效减少时间测量误差的是( )
A.将斜面等分成更多段
B.适当减小斜面的高度
C.换用质量更大的小车
D.听到撞击挡板声停表
21、宇航员在太空与飞船内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C.用通信设备对话更方便
D.太空中是真空,不能传声
22、下面数据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长约 26cm
B.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1 kg
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 40℃
D.某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为 6s
23、“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24、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海波在AB段温度升高,开始熔化
B.海波在BC段温度不变,没有吸热
C.海波的凝固点是48℃
D.8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25、体育课上,老师一声“向前看齐”,队伍很快就排直了.实际上是前面一位同学挡住了后面所有的同学,这可以用光的________来解释;由于光的 ________(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现象,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
26、《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在船上用刀在木船上刻下记号,但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___________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___________的。
27、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反射角等于______°,界面的______(选填“上”“下”“左”或“右”)边是玻璃。
28、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或数值:
①空气的密度为1.29______ ;
②一个中学生体重为500______ 。
29、太阳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剧烈的爆炸,但是人类却无法听见丝毫的声音,原因是___________。
30、2015年12月17日,重庆市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隆重召开。为献礼本次盛会,重庆一中初中物理组全体老师总动员,精心编排了歌舞《青春小苹果》,如图,受到了全场观众的高度赞赏。坐在礼堂的观众从各个方向都能看清楚节目,因为灯光照在表演者身上发生_____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大家身着绿色上衣,显得格外青春洋溢,是因为上衣反射______颜色的光。
31、如图所示是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______,液体密度甲______
乙(选填“>”“<”或“=”)。
32、2022年2月,在北京举行的冬奥会上,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谷爱凌最后一跳以完美的动作获得金牌。如图是谷爱凌比赛时从跳台跳起时的情景,她从跳台上跳起时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______:她到达最高点时处于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加速下落是由于______。
33、根据科学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降温,温度也只能非常接近﹣273.15℃,不可能比它更低。科学家以这个温度为零度又规定一种表示温度的新的方法﹣﹣叫做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热力学温度的每一度的大小与摄氏温度相同。若用t表示摄氏温度,用T表示热力学温度,则t与T的关系式为____;若用摄氏温度计测量某一个物体的温度是20℃,则用热力学温度表示,该物体的温度是____K。
34、乘坐公共汽车,当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向_____倾倒;若身体突然向右倾倒,则说明此时汽车正在_____。
35、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直尺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 A 和 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小心地移动蜡烛 B,直到与蜡烛 A 的像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实验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 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接收到蜡烛 A 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4)如果使蜡烛 A 离玻璃板远一些,则它所成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6、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杠杆OA,O为支点,在拉力F和重力为30N的重物的作用下,恰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OA=80cm,0B=20cm,杠杆与转动轴间的摩擦忽略不计,那么拉力F的力臂l=______cm,拉力的大小F=______N。
37、如图a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甲、乙两小球分别位于A、B两点,同时开始沿互相垂直的方向匀速运动,已知AC=50cm、BC=90cm,甲的速度为0.2m/s。
(1)甲小球由A点到C点的时间t;
(2)为使两小球刚好在C点相碰,求乙小球的速度;
(3)保持其它条件不变,现将乙小球换成长MN=10cm的滑块(宽度很窄),N端放于B点,如图b所示,为使两者相碰,求滑块的速度范围。
38、汽车在某段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进入某超声测速区域,如图所示当该车运动到距测速仪370m,测速仪向该车发出一超声波信号,2s后收到从车返回的信号,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汽车接收到超声波时离测速仪的距离;
(2)此过程中汽车的速度;
(3)该车的速度若该区域限速80km/h,汽车在此区域是否超速?
39、请画出图中入射到凹透镜的两条光线相对应的折射光线。
40、木块在拉力F作用下正向右运动,画出木块所受弹力示意图。
41、请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