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为社区接种新冠疫苗的场景。其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保存疫苗的冰箱门打开时看到周围有“白雾”,这是汽化现象
B.医护人员所带护目镜的镜片上出现水雾,这是汽化现象
C.打疫苗擦酒精时,皮肤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酒精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D.在核酸采样现场,志愿者放置冰块给医护人员降温利用了冰熔化放热
2、下列说法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身高是
B.某校足球场长为,宽
C.小明的百米赛跑成绩是
D.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声音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D.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如图所示,是生活中两种光的反射现象,下列关于它们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属于漫反射
B.乙图的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甲图中任何方向看反射面都很亮
D.乙图的反射更利于各个方向的人看到反射面
5、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是0dB
B.声音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
C.洗澡时26℃的水温最适宜
D.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通常为20Hz~2000Hz
6、在学校运动会100m赛跑中,小亮以15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他在前40m的平均速度是8m/s,到终点时的速度是7.5 m/s。小亮在后60 m的平均速度为( )
A.8.57 m/s
B.7.5 m/s
C.6.67 m/s
D.6 m/s
7、“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8、平静的大凌河河面上映出了正在空中飞翔的一只小鸟,正在河边散步的小红说:“快来看,小鸟和鱼在水中比赛呢!”她看到的“鸟”和“鱼”实际上是( )
A.鱼和鸟都是虚像
B.鸟是虚像,鱼是实像
C.鱼和鸟都是实像
D.鸟是实像,鱼是虚像
9、1米3的水结成冰后
A.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B.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体积和密度均不发生变化
D.变化情况无法确定
10、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小明同学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
A.水的表面积有关
B.水的温度有关
C.水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
D.水的质量有关
11、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真空罩中的闹钟
D.超声波清洗机
12、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
13、如图为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 )
A.甲车快
B.乙车快
C.两车一样快
D.无法确定
14、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铃声明显减弱
D.耳朵贴在桌子上,敲击桌子能听到更大的声音
15、在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中,除了要测物体的体积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
A.长度
B.时间
C.质量
D.温度
1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人能分辨出是蛙声,依据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7、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听不到物体发出声音,物体一定没有振动
D.物体停止振动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18、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相同
B.乙、丙的音调相同
C.甲、丙的音调相同
D.丙、丁的响度相同
19、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B.甲车4s运动了16m
C.乙车4s运动了6m
D.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后运动
20、酒精的密度是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 )
A.每立方米酒精的密度是千克
B.每立方米酒精的的质量为千克/米3
C.每千克酒精的体积为立方米
D.每立方米酒精的质量为千克
21、自古以来,人们结合物理现象创作了许多故事,下列故事与物理现象对应相符的是( )
A.凿壁偷光——光的反射
B.猴子捞月——光的色散
C.杯弓蛇影——光的折射
D.井底之蛙——光的直线传播
22、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交流与合作;②设计实验、制订计划;③猜想与假设;④提出问题;⑤分析论证并评估;⑥进行实验、收集证据。正确排列顺序是( )
A.③④①②⑤⑥
B.③④⑥⑤②①
C.④③②⑥⑤①
D.④③⑥①②⑤
23、如图所示,女孩用大小为F的拉力竖直向上提书包,但书包静止不动,未离开地面。若书包的重力为G,此时书包的重力G和拉力F的合力大小为( )
A.0
B.
C.
D.
24、经常用眼睛长时间盯着近处的手机看,容易导致的后果是( )
A.远视眼,需戴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需戴凸透镜矫正
D.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
25、热爱学习的小明做了以下几个书本上的实验:
(1)如图,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中传播;还可以观察到紧挨音叉的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是由 __________产生的.
(2)如图,把钢尺按课桌边上,保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不同的力度拨动钢尺,发现拨动钢尺的力度越大,听到的声音越大.这说明________.
(3)如图,做“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时,为了实验时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可以采用坡度较小的斜面进行实验,也可以通过增大_________来进行实验;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6、如图所示,在玻璃板上滴加水滴,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透镜;玻璃板下面放置一小物体,如果通过小水滴看不清,可以在水滴上方放一个放大镜,这样就组成了一个___________(选填“显微镜”或“望远镜”),水滴就相当于此光学仪器的___________(选填“物镜”或“目镜”)。
27、学习物态变化时,老师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8、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单位是______。
29、蜻蜓在平静水面上空飞行。它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_(虚/实)像。蜻蜓距水面3m,水深2m,该“倒影”距水面_________m。
30、如图为一枚古钱币,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来鉴别银元的真假,移到耳边的银元还在发声是因为它还在_____;鉴别银元的真假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____,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
31、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在空气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______次声波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________km/s.
32、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____现象;在这七种色光中,红、绿、______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33、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___;当附近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__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
34、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讹传。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我国古代就把冰块制成透镜,利用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将物体点燃。此类透镜应用非常广泛,用它制作的眼镜片可以用来矫正______眼;照相机的镜头也相当于这类透镜,用照相机拍照时,胶片上形成 ______(填像的性质)。
35、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 ______运动,这样做便于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分析图甲、乙可知,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说明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分析图甲和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压力一定时,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4)小明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将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表所示(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对桌面的压力相同)。由表可知,第2次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______N;第5次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______N。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木块运动状态 | 静止 | 静止 | 加速 | 匀速 | 减速 |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 0.5 | 0.6 | 0.8 | 0.7 | 0 |
36、州庆期间,小明一家自驾旅行,加油站加油时,看到旁边辆油罐车上标有限12t的字样,已如92#汽油的密度为,价格为7元
。求:
(1)运油车的油罐容积是多少?
(2)小明的爸爸加了210元的92#汽油,则他所加的汽油质量为多少kg?
37、一人用10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一个木箱在地板上匀速前进,箱重250N,求:①木箱的质量是多少千克?②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
38、两相距为s的汽车,都以相同的速度v1在平直高速公路上同向运动,后车的超声定位器发出超声波信号到达前车并被反射回来,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v2。则从后车发出信号到收到回声过程中,求:
(1)此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2)此过程超声波传播的路程大小。
39、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体重计上静止站立,请你画出此时她所受力的示意图。
(____)
40、如图所示,重为4N的小球漂浮在水面上,清画出小球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41、请补全图中光线的光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