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3-2024年学年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李迪字复古,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语。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帝曰:“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日借。”帝悦。

    (节选自《宋史·李迪传》)

    A.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科举考试到明清发展为四个级别,最低一级是乡试。

    B.归沐,本义指回家沐浴,后指官吏休假,休假天数在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汉代“五日一休沐”,唐代“旬休”。

    C.三司,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将财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来而设置了“度支、户部、盐铁”三司,长官是三司使。

    D.朕,指皇帝自称。在先秦时,诸侯国君主自称“孤”“不谷”“寡人”。其他人称皇帝为“陛下” “圣上”“万岁”等。

  • 2、下面一段文字顺序已经被打乱,重新排序后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无疑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星球。

    ②必定有许多这样的星球散布在整个宇宙空间里,但是,我们对它们的探索从这里开始。

    ③人类有幸来到地球这个行星上。

    ④从整个宇宙来看,它不但景色迷人,天下稀有,而且到目前为止,在我们的行程所经历过的所有时空当中,只有这个行星上的人类开始对宇宙进行探索。

    ⑤这里有充满氧气的蓝天,有碧波荡漾的海洋,有凉爽的森林,还有柔软的草地。

    A.③①⑤④②

    B.③⑤①④②

    C.①⑤④③②

    D.①③⑤④②

  • 3、某同学搜集古诗词以勉励自己立“鸿鹄之志”,下列不合适的一项是(     

    A.津津爽气贯眉目,十五男儿万里身。(宋·陈师道《次韵答学者四首·其一》)

    B.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唐·杜秋娘《金缕衣》)

    C.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唐·缪氏子《新月》)

    D.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宋·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 4、下面一段文字中加点词有错误的一项是(     

    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苏轼把气吞海岳的豪情融汇在盛衰荣辱、兴亡成败的刀兵鏖战之中;把英雄和美人统贯在风光之内;把强大与弱小、智慧和力量的较量摆放在墙橹灰烟之间;辛弃疾把抗金复国的壮志融汇在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恢宏气势之中,把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的感慨安放在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之间,把战争烽火和苟且偷安的对照摆放在百姓的歌舞升平之中。

    A.鏖战

    B.墙橹

    C.巷陌

    D.烽火

  • 5、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所给示例不相同的一项是(   )

    示例:故不我若也

    A.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B.惟兄嫂是依

    C.何为而在吾侧也 D.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记者被取消获普利策奖资格

    [美]大卫•马纳尼斯

    【本报讯】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昨天宣布取消《华盛顿邮报》记者珍妮特•库克的获奖资格。这个决定,是在该记者承认她的获奖作品纯属捏造后宣布的。

    库克的报道《吉米的世界》,讲的是哥伦比亚特区一个八岁男孩吸食海洛因成了瘾。这篇报道据说是通过采访吉米本人、他母亲及其同伴写成的。现在库克承认,她从未采访过其中任何一个人,而是根据华盛顿社会工作者和其他来源提供的关于吸毒者的材料编造了这篇报道。

    在她承认编造假报道后,有人揭发她提交给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的自传也是编造的。库克曾说过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瓦萨学院,并在托莱多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

    昨天,库克辞去了在《华盛顿邮报》的职务。

    “像珍妮特•库克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青年居然编造假报道,这实在是一幕悲剧,”《华盛顿邮报》主编本杰明•布莱德里说,“对报纸来说,信誉是最宝贵的,而报纸的信誉完全取决于记者的道德品质。记者的品行不端,会造成严重后果。目前情况下,唯一的办法是向读者交代清楚事实真相,向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道歉,并立即设法完成恢复报纸信誉这一极为艰巨的任务。”

    负责普利策奖评奖工作的哥伦比亚新闻学院院长奥斯卡•艾里奥特昨天下午说,委员会经电话投票决定撤销库克受奖的资格,由候补受奖人领奖。艾里奥特说:“我很伤心,这位优秀女记者的锦绣前程就这样毫无必要地给毁掉了。”

    二十六岁的库克昨天发表声明说:“这篇报道严重歪曲了事实,对此,我追悔莫及。我谨向我的报社、我的职业、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致歉。”

    库克的报道是1980年9月28日发表的。报道发表之前,库克对主编说,她得对吉米及其母亲负责,因为她曾答应不透露这母子俩的真实姓名。库克还说,吉米母亲的男朋友威胁说,假如有关方面或警察找到了吉米,他就要记者的命。库克的报道发表后,立刻就在该城引起了强烈反应。马里昂•巴里市长和警察局长B.杰弗逊立即组织了一个小组,设法找到吉米以便给他治疗。但这项工作毫无结果。巴里表示,有可能根本不存在一个叫“吉米”的孩子。

    《华盛顿邮报》还了解到,星期二午后库克提交给普利策奖评奖委员的自传也有失实之处。原来,瓦萨学院的官员前来拜访布莱德里,指出库克只在那里上过一年级。同时,美联社也派人来反映:库克在托莱多大学只获得过学士学位。了解以上情况后,布莱德里、经营主编和都市版主编立即同库克进行了一系列谈话,她由矢口否认到后来终于逐项承认了自传中的编造。库克的交代,使主编们进而怀疑使她获得普利策奖的作品是否属实和吉米是否确有其人。

    后来,库克同城市版主编一道驱车前往华盛顿东南区某处,据库克说吉米就住在那里,但她却找不到他的住所。《华盛顿邮报》的几位编辑同时查阅了库克报道这件事时的采访笔记,并审听了几卷当时的采访录音带,随后确定,《吉米的世界》一文是库克仅仅根据她得到的某些真人真事拼凑起来的。

    星期三凌晨,库克承认吉米根本不存在,报道是她根据几个年轻吸毒者的真实故事编造的。

    《华盛顿邮报》发行人唐纳德•格拉汉姆昨天说:“本报同仁均认为,首要的义务是尽力查明我们为什么刊登了这篇假报道。”在谈到库克时,他说:“本报许多同仁一直同她的亲属保持联系,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她。”

      (选自《新闻阅读与写作》,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华盛顿邮报》1981年4月16日(星期四)。普利策奖:以美国著名报人J.普利策的遗赠为基金设立的奖金,新闻奖每年一次授予有优异成就的美国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②1981年4月15日。③1981年4月14日。

    1下列对这篇报道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则新闻的导语是第一自然段。导语部分用简明的语言叙述并突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涵盖了新闻六要素中的“人物”“时间”“经过”“原因”和“结果”的五个要素,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B. 库克因编造报道《吉米的世界》和失实的自传,而被取消获普利策奖资格,并辞去了在《华盛顿邮报》的职务。

    C. 库克之所以承认《吉米的世界》是纯属捏造的,是为了使当事人——一个八岁的吸毒者——的隐私免于被曝光而做出的自我牺牲。

    D. 库克编造虚假新闻,不仅违背了记者的用事实说话、凭良知报道的职业操守,败坏了《华盛顿邮报》的宝贵信誉,而且也毁掉了自己的锦绣前程。

    2下列对这篇报道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昨天”这个词多次出现在这篇报道的文字中,这样做不仅没有突出了报道的时效性,反而表明了本报道已失去了新闻价值。

    B. 文中先后引用了《华盛顿邮报》主编、普利策奖评奖工作负责人和库克本人的话,重在突出炮制假新闻的危害。

    C. 《华盛顿邮报》几位编辑查阅库克的采访笔记和审听其采访录音带后认为,库克的报道虽属拼凑但有一定真实性。

    D. 从全文看,库克编造虚假新闻固然有错,但在新闻中宣扬社会正能量,鞭挞社会丑恶现象的行为也应值得肯定。

    E. 文中不厌其烦地列出了发现和处理库克造假丑闻的有关人物,表明了人们对待这一事件的严肃态度和重视程度。

    3文中相关人物对这次虚假新闻事件如此重视,试分析背后的原因。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琵琶乐曲终时满船寂静、冷月无声的意境。

    ②《蜀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凝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与耿耿忠心。

    ③“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打消晋武帝的猜忌怀疑,李密自述并非想要沽名钓誉。

    ④要想有所成就,都既需自身努力,又要依凭借助外在力量,正如古诗文名句所言:“__________________。”

  • 8、《蜀道难》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名句。

    (1)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不竭。

    (4)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默写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工笔手法,从形、声、色、态等不同角度具体描写夔州的特定环境。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3)杜甫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的复杂感情融入诗句中。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两句再现了刘裕北伐的煊赫气势,引发了后世的无限感慨。

    (2)《登泰山记》中,姚鼐选择的路线是循中谷入,“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________________”,登山的过程相当艰辛。

    (3)古人写诗词,常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来抒发对盛衰兴亡的感慨,如“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老赠梦得

    (唐)白居易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酬乐天咏老见示

    (唐)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脩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刘禹锡的诗中“莫道桑榆晚”一句中的“桑榆”本指日落之处,在诗中引申(比喻)为________之意。王勃《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句表达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怀。

    2这两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画网巾先生传

    (清)戴名世

    先生者,其姓名爵里皆不可得而知者也。携仆二人,皆仍明时衣冠,匿迹于邵武、光泽山寺中。亭颇闻于外,而光泽守将吴镇使人掩捕之,逮送邵武守将池凤阳。凤阳皆去其网巾①,留于军中,戒部卒谨守之。先生既失网巾,盥栉毕,谓二仆日:“衣冠者,历代各有定制,至网巾则我太祖高皇帝创为之也。今吾曹国破即死,讵可忘祖制乎!汝曹取笔圣来,为我画网巾额上。”于是二仆为先生画网巾,画已,乃加冠,二仆亦互相画也,日以为常。军中皆哗笑之,而先生无姓名,人皆呼之曰画网巾云。

    岁庚寅②夏,四营兵③溃于邵武之禾坪,池凤阳诡称先生为阵俘,献之提督杨名高。名高军至泰宁,从槛车中出先生,谓之曰:“若及今降我,犹可以免死。”先生日:“吾旧识王之纲,当就彼决之。”王之纲者,福建总兵,破四营有功者也。名高喜,使往之刚所。之纲曰:“吾固不识若也。”先生日:“吾亦不识若也,今特就若死耳。”之纲穷诘其名,先生曰:吾忠未能报国, 留姓名则辱国;智未能保家,留姓名则辱家:危不即致身,留姓名则辱身。军中呼我为画网巾,即以此为吾姓名可矣。”之纲曰:“天下事已大定,吾本明朝总兵,徒以识时变,知天命,至今日不失富贵。若一匹夫,倔强死,何益?且夫改制易服,自前世已然。”因指其发而诟之日:“此种种④者不肯去,何也?”先生曰:“吾于网巾且不忍去,况发耶!”之纲怒,命卒先斩其二仆。群卒前摔之,二仆瞋目叱曰:“吾二人岂惜死者!顾死亦有礼,当一辞吾主人而死耳。”于是向先生拜,且辞日:“奴等得事扫除泉下也!”乃欣然受刃。之纲复谓先生曰:“若岂有所负耶?义死虽亦佳,何执之坚也。”先生曰:“吾何负?负吾君耳。一筹莫效而束手就擒,与婢妄何异,又以此易节烈名,吾笑乎古今之循例而负义者,故耻不自述也。”遂被戮于泰宁之杉滓。泰宁诸生谢韩葬其骸于郊外杉窝山,题曰:“画网巾先生之墓”,而岁时上家致祭不缀。

    [注]①网巾:以丝结网为巾,用以裏发,始于明代。②庚寅:顺治七年(1650)。③四营兵:清初,活动在江西、福建一带明军的余部。④种种:头发短的样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凤阳皆其网巾 去:离开

    B.之纲诘其名 穷:穷究

    C.且夫改制服 易:改变

    D.因指其发而之 诟: 诟骂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画网巾”先生被逮捕后,让仆人在自己额上画网巾,表示不忘明朝祖制,说明“画网巾”先生心系故国。

    B.面对旧识王之纲的威逼,“画网巾”先生效忠明王朝的决心始终不动摇,表现了他的铮铮铁骨。

    C.文中写“画网巾”先生二仆“欣然受刃”和明降将王之纲的言行,意在衬托“画网巾”先生的形象。

    D.作者叙述了一个“其姓名爵里皆不得而知”的明朝遗民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画网巾”先生的赞叹之情。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本明朝总兵,徒以识时变,知天命,至今日不失富贵。

    (2)吾笑乎古今之循例而负义者,故耻不自述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丹麦设计师瓦格纳设计的“Y型椅”,既汲取了中国明式圈椅外形和意蕴的精髓,同时又体现了北欧设计的简洁思想。中国味与北欧风的完美融合,使得“Y型椅”成为现代家具设计中的经典之作。

    从美洲传到中国的辣椒,最早只是被当作盐的代替品。后来中国人创造出了许多“辣味十足”的美食,辣椒成为中国烹饪的重要食材。而今,有些“辣味十足”的美食已经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了。

    由此可见,不同的文化可以相互借鉴、融合、发展。

    请以“文化互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具有逻辑性;语言得体。

    ②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2020年的春天变得不再平凡。

    2月3日,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投入使用,来自各省市的1400余名医务工作者身着防护服,在抗疫最前线与病毒展开殊死搏斗。

    2月24日,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各社区门口仍能见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3月3日,北京市新高考首次适应性测试开考,5万余名考生“居家考试”。

    3月26日,北京驰援武汉医疗队首批返回人员,受到首都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与此同时,在意大利、塞尔维亚等国家,中国医疗队的援助工作已经展开。

    ......

    雪冷不妨春意到,在举国上下抗击疫情的日子里,我们都在现场。请以“我也在现场”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可写实,可想象;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语言得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