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充对韵歌。
(________)对雨 (________)对树
雪对(________) 鸟对(________)
(______)清对(______)秀 柳绿对桃红
2、辨字组词
焊________ 驱________ 遥________ 僵________
悍________ 躯________ 谣________ 疆________
3、阅读课文《材料一》,完成练习。
(1)本文采用的主要说明顺序是_________,而且在结构上_________和_________相结合。
(2)本文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_________向_________方向,逐次介绍建筑物,先介绍“_________”部分,后介绍“_________”部分。
(3)故宫的“三大殿”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建筑物的说明文一般采用_________顺序,说明事理的说明文一般采用_________顺序,说明事物发展演变过程的说明文一般采用_________顺序。这是_________决定的。
4、补全词语
燋金(________) 郁郁(________) (________)充数 (________)今世
奔流(________) 雷厉(________) (________)安安 (________)不同
根深(________) 比比(________) (________)法外 (________)地厚
宁折(________) 冰寒(________) (________)大做 (________)意乱
夏树(________) 人声(________) (________)一世 (________)素餐
5、 填标点。
青蛙妈妈说 孩子你的叫声就像这水的波纹 水的波纹碰到河岸又荡回来 你在桥洞里叫 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 也要返回来 这样 你就听到自己的声音啦
6、我会认真读短文,并按要求答题。
梦
小草爱做梦,梦是绿绿的。
花儿爱做梦,梦是红红的。
大海爱做梦,梦是蓝蓝的。
云儿爱做梦,梦是白白的。
小朋友爱做梦,梦是五颜六色的。
【1】这首诗共有( )句话。
【2】诗中都有谁爱做梦呢?用“____”画出来。
【3】读了这首诗,我会连一连。
花儿 梦是蓝蓝的
云儿 梦是绿绿的
大海 梦是五颜六色的
小草 梦是红红的
小朋友 梦是白白的
【4】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例:小草爱做梦,梦是绿绿的。
_______爱做梦,梦是_____________。
7、阅读与理解。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在文中“_____”上补充诗句。
【2】仿照例句的标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 金沙水/拍/云/崖暖 B. 大渡/桥横/铁索/寒
C. 更喜/岷山/千里/雪 D. 三军/过后/尽/开颜
【3】这首诗是围绕“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请你仿照例子加以概括:①攀(五岭)②越(___)③渡(____)④夺(____)⑤翻(____)
【4】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____和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_____。
8、游 园 不 值
, 。
, 。
【1】默写古诗。
【2】这首古诗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__。
【3】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怜:
苍苔:
小扣:
【4】诗的后两句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认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达尔文
一百多年前,英国有位科学家,他叫达尔文。
达尔文小时候爱到野外去玩,天上的鸟,地上的虫,水里的鱼,他都喜欢。他从来不捉小动物,而是观察它们怎样生活。
有一次,他又到树林里去玩儿,看见树上有几只从来未见过的小鸟。他站住了,仰着头仔细观察。
那天他穿的是一件粗糙(cāo)的棕(zōng)色外衣,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像一根树干。一只小松鼠跑来了,顺着他的腿往上爬,一直爬到肩膀上。小松鼠坐在他的肩膀上,左看看,右看看,还翘着小尾巴,跟树上的妈妈打招呼呢!
松鼠妈妈可急坏了。它吱吱地叫着,好像在说:“傻孩子,你看错了,那不是大树,是人啊!他会伤害你的!”
达尔文非常喜欢小动物,怎么会伤害小松鼠呢?
(1)这一篇短文有____个自然段。达尔文是_______前_______国的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喜欢——( ) 仔细——( )
观察——( ) 非常——( )
(3)用“——”在文中画出描写小松鼠坐在达尔文肩膀上样子的句子。
(4)说说“达尔文非常喜欢小动物,怎么会伤害小动物呢?”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在文中画出小松鼠爬到达尔文身上原因的句子。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爱读书的毛泽东
毛泽东毕生珍惜时间,博览全书。其中“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他的主要读书方法。他在青年时期就熟读《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重温;就是到了晚年,他对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反复研读,并有读过一遍书在封面上画一个圈做记号的习惯。所以,他读过的许多书籍中,均留下了他读过两遍、三遍的圈记。他最喜爱的书籍是《资治通鉴》,据说读了十几遍,甚至很多片段能背诵下来。他也很喜欢读《红楼梦》,他说“不读五遍,不要评价《红楼梦》”。毛泽东在青年时代读书时即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他的写作多表现在内容摘录,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符号,做批注,写读书笔记以及在原书上改正错误。毛泽东读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学以致用,能将学习的理论运用到实际中,他的文章大气磅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成为鼓舞人民的号角,打击敌人的利器。
【1】这篇短文向我们介绍了毛泽东最主要的读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用 和 来比喻 ,形象地写出了 。
【4】读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出自己的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滂沱大雨已经打落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1】段中“_____、____ ”等动词描写的是萨沙保护蔷薇花的动作。同时照应了前文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形容雨下得很大的词语 _____________。它的反义词是 ____________。
【3】因为花儿娇嫩纤弱,所以萨沙要去保护她,假如你在路边看到一只手上的小猫,你会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①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②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zhǎn( )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③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zhōng( )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④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⑤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⑥“七十二刀。”
⑦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⑧“你过奖了。”
⑨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cí xiáng( )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⑩“刘伯承。”
⑪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久仰久仰,认识你很róng( )幸。”刘伯承友好地把手伸了过去。
【1】在拼音后面的括号里写出它们表示的字词。
【2】沃克医生的情感变化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沃克医生对刘伯承肃然起敬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 ”的句子,我想到一个成语(或俗语、歇后语、诗句)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加油站
这个任务是爸爸安排的。爸爸想让她从小学会看到人生的美好,并真心地感激。一个人常常感激,才会幸福,才会快乐,心灵才会充满阳光。'
1.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上“√”
(1) “才会”中的“才”的意思是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 )
(2) “美好”的反义词是“丑恶”。 ( )
(3) “爸爸想让她从小学会看到人生的美好”和“爸爸让她从小学会看到人生的美好”意思是一样的。( )
2. 联系课文,说说爸爸安排的是什么任务。
3. 爸爸安排蓝蓝做这个任务的原因是什么?用“”画出相关的内容。
4. 联系课文,说说蓝蓝感激的第三件事是什么?她为什么要感激?
14、课外阅读。
父爱,在我的名字里
①我的名字不是父亲取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盲。在我满月的时候,父亲特意请来乡里一个挺出名的算命先生,得知我五行缺金,又因为父亲希望我长大有出息,能够跳出穷山村,于是算命先生便给我掐出这样一个名字:金翔。然而,就因为这个名字,我的童年很孤寂——小伙伴们常玩的“打仗”游戏,是不会让我加入其中的,他们会咬文嚼字般地称:金——翔,今天要投降,多不吉利呀!于是就把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晾在一旁。
②那种感受父亲是顾及不到的。父亲没进过一天学堂,成天忙于繁重的农活却仍无法脱离贫困,造成了他长年阴沉着的脸和暴躁的性情。加上那望子成龙的心切,便构成他对我独特的管教方式,“娃儿的出息是骂出来打出来的!”这是他的至理名言。而我对父亲的恨,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领教中,不断加剧加深的,尽管我的学习成绩应验了那句全村闻名的“至理名言”。为此,我时常想,也许就因为这种应验现象,才使得我的整个童年都是在父亲的“至理名言”中度过的!
③所以,就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一口气冲上山顶,哭了——不是为自己十年寒窗所获得的美好前途,成为全村羡慕的第一个大学生,而是为自己终于可以脱离父亲的管制,实现不想见到他的梦想!所以,对向来节俭的父亲大办酒席,忙着招待前来祝贺的乡亲的那个高兴劲儿,不屑一顾;所以,在冲出家门的时候,我是那样急急迫迫而义无反顾,一点儿也不顾及父亲的黯然神伤……
④在省城念书的前两年,我没有回过一次家,没有认真地给父亲写过一封信,就连每次收到他托人寄来的生活费,也只是应付性地写一下“钱已收到,勿挂念”等类似的短语。直到大三那年,直到父亲托人给我写来一封书信时,我的灵魂和良知才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动,我才开始懂得该如何去咀嚼和阅读自己生命中一再忽略的、仇恨的那份沉重的父爱。
⑤信是父亲找上初中的小侄子写来的,没什么要紧事,只是问我好不好而已。可信写了满满几页,小侄子在信中详细地讲述了父亲来信的原因:父亲那晚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吃馍,拿起来刚咬一口,两颗大牙就莫名其妙地没了,一看呢,馍上一片血红,牙都粘在上面……惊醒之后,父亲便再也睡不着了。于是天刚亮就找小侄子写信。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老家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是梦见大牙掉是要死亲人的,而父亲首先想到的是他离家在外求学的儿子。
⑥读到这里,我对迷信的父亲的举动嗤之以鼻,甚至愤然。最后,小侄子讲了一个令他惊讶不解的事,说他就在铺开纸,提笔欲写时,却因一时记不起我的大名而猛然顿住了,结果遭到父亲的训斥:“亏你小子还念这么多书,记性也太差了,叫——金翔!”“金——祥!”于是小侄子一边念叨着一边将我的名字写成了“金祥”。“写错了!写错了!……”小侄子说当时父亲望着他刚写下的名字大声喊着,紧接着,从他手里夺过笔,在纸上硬邦邦地写下“金翔”两个字,然后讷讷地告诉他:“我这一辈子就认识这两个字!”小侄子说他当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说,要知道,全村人都知道他老人家一字不识,包括他自己的名字呀!
⑦这就是父爱!除了父爱、便再无法解释这种奇异而真实的现象!那一刻,我那被对父亲的恨包裹着而变得无知、粗砺与麻木的灵魂,被深深地灼痛了,苏醒了!我禁不住泪流满面,双手捧着书信,朝着家乡,蓦然跪下——向父亲,向我那一生付出了大爱却得不到理解、更别说回报的父亲,忏悔,忏悔……
(1)请概括文中“我”对父亲情感的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理解——_______
(2)父亲和“我”对“金翔”这个名字,有着怎样不同的感受?
____________
(3)阅读③④段,说说“我”是怎样表达对父亲的不满情绪的?
____________
(4)“黯然神伤”写出了父亲怎样的内心活动?短文写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____________
(5)短文为什么以“父爱,在我的名字里”为题?
____________
(6)短文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请结合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__
15、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甜甜记录美景时,想用一些优美的句子,请你帮她仿写句子。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仿照加点词形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能照样子改写下面的句子。
例:“林务官把灌木丛砍了。”
改写为:灌木丛被林务官砍了。
(1)蝙蝠把飞蛾和蚊子捕捉了。
改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害虫把树林渐渐给毁了。
改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出句子。
谁都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①改为疑问句
②改为否定句
19、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左右为难: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喋喋不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旅客正望着白杨出神。(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些前赴后继的建设者们,为西部的再度辉煌,奉献着智慧和才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格起来。(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1、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你一定有许多充满酸甜苦辣的回忆,请以《我的小学生活二三事》为题目写一篇习作,可用列小标题等多种新颖的形式表达。要求情感真切,语句通顺,把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