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固原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71年,当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团车队驶入纽约市时,沿途不少行人高兴地互相转告:“中国来的!中国来的!”不少人招呼说:“欢迎、欢迎!”并挥帽致意。此次中国代表团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万隆会议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日内瓦会议 D.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

  • 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 3、“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

    A. 实行股份制 B. 赎买政策 C. 无偿没收 D. 廉价收购

  • 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

  • 5、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A.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B.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D.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6、国有企业改革首先从什么开始

    A.改革经营模式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推进企业改组联合

  • 7、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作为中国共产党“勤政为民”好干部的榜样人物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雷锋 D.袁隆平

  • 8、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文艺工作方针是。

    A.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C.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D.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9、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有了很大变化。下列关于人们的出行方式不准确的是(   )

    A. 私家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   B. 长途可选择汽车、飞机、轮船等

    C. 自行车出行已经不存在   D. 公交车、出租车等快捷方便

  • 10、下面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 11、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似之处在于

    ①都建立了共和体制

    ②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③都用和平的方法建立了资产阶级政体

    ④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 12、2012年秋季开学时,全国很多小学为一年级新生举行隆重的“开笔礼”仪式。开笔礼上,老师为孩子们戴博士帽,点朱启智,学生齐诵《弟子规》、齐唱《三字经》……开展这样的活动有利于( )

    ①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精粹,传承传统文化  

    ②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校园

    ③营造尊师重道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④把每个学生塑造成国家栋梁之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13、1956年,毛泽东在某次大会的开幕词中曾说到,当前中国也面临着和苏联建国初期大体相同的任务,即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我们的经验是很不够的。因此,必须善于学习。据此判断,此次大会

    A.冲破了“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 B.决定实施“一五”计划

    C.指明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 D.提出了社会主义总路线

  • 14、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______周年。( )

    A.10 B.15 C.20 D.25

  • 15、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它是“东风第一枝”。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A.“浮夸风”现象 B.“共产风”现象

    C.“两个凡是”的方针 D.阶级斗争为纲

  • 1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如广西主要是下列哪个民族的聚居地

    A.藏族 B.壮族 C.回族 D.满族

  • 17、某地院门上有一副墨字对联仍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多快好省”。这副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A. 1949年

    B. 1956年

    C. 1958年

    D. 1978年

  • 18、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是在(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 19、1956年,全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这一“划时代意义”指的是

    A.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B.彻底改变了我国以农业为主、工业落后的局面

    C.建立起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2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迅速增多,中国对外贸易开始活跃,美国对中国的孤立政策开始被冲破”。材料表述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     

    A.背景

    B.过程

    C.内容

    D.影响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新发展理念提出:

    (1)时间:_____年10月

    (2)会议: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内容:创新、协调、_____、开放、_____

    目标: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_____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_____,增进人民福祉。

  • 22、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①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____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_______、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中美关系出现转机原因:随着中国_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③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 年,__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中美正式建交: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_____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 2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___。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____、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24、科学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_______ (会议)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25、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前提:“________”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谈判:(1)中英谈判:1984年12月,中英正式签署___________,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_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葡谈判:1987年4月,中葡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_____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回归:

    香港回归: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交接仪式。江泽民主席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________正式成立。

    澳门回归: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举行________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________,在完成________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 26、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1)香港、澳门回归后,中央政府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_____的方针,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经济社会发展。

    (2)进入新时代,中央政府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落实“_____”“爱国者治澳”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面对香港局势动荡变化,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_____》,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

    (3)中央政府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深入推进_____建设,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香港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不断巩固。澳门经济发展水平居全球前列,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香港、澳门呈现与内地优势互补、____、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 27、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1)A.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城市

    B.我国在长江建立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的城市

    (2)仔细观图,说说一五计划中的重点是什么?

  • 28、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 29、三个代表内容: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__________

  • 3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_____在会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_____,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____新胜利而奋斗。

    (2)_____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_____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有何重要意义?1954年召开的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该宪法确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灾难,它对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至少回答两点)

  • 32、民主与法制是社会进步、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历程,并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在建国初期保障农民翻身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文件是什么?保障少数民族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我国的法制建没取得了重大成就,你知道是什么吗?

    (3)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一段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了践踏,这一时期是指?

    (4)1986年以来,保障我们中小学生享受免费受教育机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

  • 33、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材料一: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材料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

    (1)材料一中“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这支军队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请举出典型代表。

    (2)材料二是毛泽东在什么情况下的说的话?

    (3)你觉得中国是否应该参战?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