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万宁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 其内容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行使自治权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边疆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

    D. 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依据1954年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国务院

    D. 中央军委

  • 3、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是(  

    A. 郭明义 B. 孔繁森 C. 袁隆平 D. 邓稼先

  • 4、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但也曾出现过短暂繁荣的局面,被称为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C.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

  • 5、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1982 年党的十二大

    B.1987 年党的十三大

    C.1992 年党的十四大

    D.1997 年党的十五大

  • 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开始的行业是:(     

    A.工业

    B.商业

    C.交通运输业

    D.农业

  • 7、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8、打了大半辈子的蒋介石和毛泽东,在国际舞台上分出一场历史胜负——身在台湾的蒋介石发表了一份告全国同胞书,以痛批“毛共匪帮”的笔触,解释了台湾当局决定退出这一国际组织的原因,而此时身在北京的毛泽东,则对“驱逐蒋帮”的最终胜利感到意外和兴奋。这段电视纪录片导播词中的“国际组织”应当是

    A. 联合国

    B. 欧洲联盟

    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 9、“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文化自信。符合以上说法的史实是

    ①“双百”方针的提出  ②小说《红岩》、《青春之歌》风靡一时

    ③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④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增多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 10、1997年7月1日,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如期举行,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香港的回归成功实践了(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一国两制”构想

  • 11、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严重失误的最主要原因是(     

    A.缺乏建设经验

    B.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C.朝鲜战争爆发

    D.严重的自然灾害

  • 12、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了整个海岸,意味着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是

    A. 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 设立上海浦东新区

    C. 设立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区

    D. 开放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

  • 13、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

    A. 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B. 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 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D. 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14、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确定了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 15、“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是哪次会议的主题(  )

    A. 十九大   B. 十八大   C. 十四大   D. 十二大

  • 16、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目标。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通过是在(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

    C.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 17、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

    A.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 全面提升综合国力

    C.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D.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18、1980 年。一位最早区南方打工的安徽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到:“我来到的这座城市过去曾是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现在则是新中国主动建立的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新中国的变化真大呀。”那么这个小伙子去的城市是(     

    A.厦门

    B.广州

    C.深圳

    D.上海

  • 19、民歌《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20、因发现青蒿素,开创了有效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邓稼先 C.屠呦呦 D.杨利伟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科技成就:________、人造地球卫星、籼型杂交水稻、人工结晶牛胰岛素等。

  • 2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形式:国家对农业进行_______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步骤: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______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3)结果:____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 23、新中国成立之初,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____________》,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____》。

  • 24、“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___。

    (2)发现青蒿素的药学家是______________。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___。

  • 25、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1)新中国首任解放军总司令——

    (2)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4)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中共领导人——

  • 26、日益密切的交往:原因:在“________、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

  • 27、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_____________不断跃上新台阶。

  • 29、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 30、新时代强军之路

    (1)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____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____大战区,即____、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3)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____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____、战略支援部队。

    (4)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____、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____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国梦”的实现是建立在中国实现工业化基础之上的,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充满了艰辛、曲折,但前景光明。读《“一五”计划成就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一五”计划优先发展哪一行业?形成了以哪里为中心的东北老工业基地?

    (2)写出两例“一五”计划取得的建设成就。

    (3)“一五”计划完成有什么意义?

    (4)我们要“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你认为如何才能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实现国家工业化?

  • 32、中共十四大确定的中国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 33、三大改造是指国家对哪三个行业的改造?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国家实力,也要靠外交家的谋略。新中国成立,结束了近代以来屈辱外交的历史,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

    材料二“两国总理重申指导两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三“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根据你知道的史实,谈谈这一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有什么意义?

    (3)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件大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