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D.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中有这么一段解说词:“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这场社会变革的总设计师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3、我国实行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手工业相互合作
C.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改革
D.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
4、根据内容判断下面这部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这副对联表达了人民
A. 对抗美援朝胜利的欣喜若狂 B. 对“一五”计划成就的欣喜
C. 对三大改造的成果的殷切期望 D. 对新中国发展前景的期待
6、豆瓣上关于《我和我的祖国——前夜》的电影片段介绍:“天安门广场旗杆设计师林治远为了保障开国大典上我国第一面五星红旗顺利升起,克服恐高障碍,爬上20多米高的旗杆检查问题,发现旗杆出现了一些技术故障,需要用一些稀有金属来做阻隔。于是他爬上屋顶寻求帮助,找来了四周无数市民,这群老百姓把他们能想到的认为可能有用的金属全都捐了过来,甚至把家里的宝贝都拿了过来。”据此可知当时
A.人民期盼新中国成立
B.建设人才资源充足
C.新中国成立来之不易
D.中国经济实力雄厚
7、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次会议上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和基本内涵。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社会安定
D.人民幸福
8、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国家实施了
A. 民主改革
B. 各民族同步发展的政策
C. 西部大开发战略
D.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9、1980年与1975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天草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农村土地改革完成
D. 实施对外开放政策
10、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言,2017年度中国媒体发布的十大流行语为:“十九大、新时代、共享、雄安新区、金砖国家、人工智能、人类命运共同体、天舟一号、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通过流行语言的变化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 )
①“经济特区”
②“包产到户”
③“公私合营”
④“下海经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下表中的数据来自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的一份档案,分析这组数据,你认为小岗村农民收入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中国成立 B. “包产到户”的推行
C. 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D. 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推广
12、下图是我国在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共同体现的精神是( )
A.大庆精神 B.“两弹一星”精神 C.长征精神 D.艰苦奋斗精神
13、如两幅图片呈现的是某一重要会议的现场,这说明此次会议
A.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B.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充分的准备
C.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4、阅读下列图片,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该著作在世界传统科技向近代科技转变的潮流中产生了一定影响,国外称它为
A.“东方医学巨典”
B.“东方工艺巨典”
C.“中国17世纪的农业百科全书”
D.“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5、统一战线是我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建立是在哪次会议上
A.遵义会议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七大
16、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下列会议中能找到正确道路的有
①遵义会议
②中共七大
③中共八大
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⑤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
A. ①②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⑤
1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顺利召开,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
B.
C.
D.
18、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 )
A.潜艇部队 B.空军 C.火箭军 D.战略支援部队
19、“这一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为新中国建设赢得了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这一胜利”指的是
A.新中国的诞生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胜利
D.三大改造完成
20、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时间是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6年
21、西藏和平解放
1.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__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___________________,西藏和平解放。
2.意义:祖国_______获得解放,____________实现了大团结。
22、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1)图一人物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他是________。
图二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的大庆石油工人,被誉为“铁人”。他是________。
图三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兰考县的县委书记,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他是________。
(2)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共同精神是________。
23、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________”;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________制度;建国后,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制度。
25、成果: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舞蹈史诗《_____》;电影《英雄儿女》等。
26、外交成就
类别 | 内 容 |
原则 | 1953年,周恩来首次_________。 |
方针 |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方针。 |
胜利 | 1971年.中国恢复在________的合法席位。 |
27、我国对外开放是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的,目前我国拥有经济特区最多的省份是________省;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8、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科技成就有: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_____;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_____。
29、党的十三大制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简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以________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________,坚持________。
30、经济特区的建立
(1)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珠海、汕头、_____4个经济特区。_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实行特殊的_____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3)意义: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_____交流,发展_____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1、请你回答什么是三大改造?
32、上甘岭战役中用胸口堵敌人机枪射口的战斗英雄
33、建国初期最能反映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事件。
34、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外交的基础是国家的综合国力。请结合新中国外交发展历程年代表,回答问题。
(1)1950年,为保家卫国而进行了什么战争?写出出国作战的中国军队的名称。
(2)“独立自主”的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1955年在万隆召开了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当时中国代表提出了怎样的方针,为会议成功召开作出了贡献?提出这一方针的人是谁?
(3)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成为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指的是什么事件?
(4)1972年的破冰之旅指的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与美国历史上哪位总统有关?同年,中国外交史上的另一成果是什么?
(5)1997年“洗雪国耻”指的是什么事件?2001年的“伟大成就”指的是中国在经过长达15年的艰难曲折的谈判经历后成为某组织的成员国,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这个组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