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A.选文中加红的“俨然”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妻子”指的是妻子、儿女。
B.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渔人”的行踪是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辞别桃花源。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淳朴、热情、好客。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源人。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翘首(qiào) 氛围(fèn) 惬意(qiè) 明眸善睐(lài)
B. 恣睢(zì) 褴褛(lǎn) 拮据(jù) 探骊得珠(lí)
C. 俨然(yǎn) 隽永(juàn) 婆娑(suō) 纷至沓来(tà)
D. 裸露(lòu) 纤细(qiān) 阴晦(huì) 玲珑剔透(tī)
3、下列词语书写及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撺掇(cuàn) 殆慢(dài) 恬静(tián) 嘎然而止(jiá)
B. 嘱咐(zhǔ) 晦暗(huì) 羁绊(bàn) 销声匿迹(nì)
C. 冗杂(rǒng) 缄默(jiàn) 蓦然(mù) 草长鹰飞(zhǎng)
D. 儒家(yú) 虔诚(qiǎn) 俯瞰(kàn) 接踵而至(zhǒng)
4、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对于孩子的坏毛病,她总不以为然,认为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B.舞者舒展水袖,身姿摇曳,与悠扬的京曲声配合得天衣无缝,引得观众们拍手叫绝。
C.综合整治后的邕江两岸桃红柳绿,春色迷人,市民们纷至沓来,领略秀美风景。
D.扬州八刻以牙刻、竹刻闻名遐迩,匠人在方寸间展示绝伦刀法,令人叹为观止。
5、赏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下列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面是对诗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公然抱茅入竹去……归来倚杖自叹息”写出了诗人面对顽童的“趁风打劫”一点儿也不生气,很乐观的面对。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这首诗结尾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2】请对下面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窈窕淑女,___________。(《关雎》)
(2)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5)请默写出《蒹葭》的开头四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名著时。除了在书中直接圈点批注、还可以做一些摘抄和笔记。小启摘抄了《傅雷家书》的一些文段,请完成笔记。
摘抄 | 笔记 |
【甲】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一九五四年一月三十日晚 | 傅雷对拉近父子关系感到欢喜,他认为两代人的相处中应互相理解。划线句子表现了傅雷是一个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
【乙】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契相抱!你那位朋友说得不错,艺术表现得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 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六日 | 从傅雷的论述看,“赤子之心”指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
迟子建
①我对虫子是不陌生的。小时候在菜园和森林中,见过形形色色的虫子。我曾用树枝挑着绿色的毛毛虫去吓唬比我年幼的孩子;曾经在菜园中捉了“花大姐”将它放到透明的玻璃瓶中,看它金红色夹杂着黑色线条的光亮的“外衣”;曾经抠过树缝中的虫子,将它投到火里,品尝它的滋味,想着啄木鸟喜欢吃的东西,一定甘美异常。至于在路上和田间匍匐着的蚂蚁,我对它们更是无所顾忌,想踩死一只就踩死一只,仿佛虫子是大自然中最低贱的生灵,践踏它们是天经地义的。
②成年之后,我不拿虫子恶作剧了,这并不是因为对它们有特别的怜惜之情,而是由于逐渐地把它们给淡忘了。
③然而去年的春节,我却被一只虫子给深深地震撼了。这一年来,我从来没有忘记过它,它就像一盏灯,在我心情最灰暗的时刻,送来一缕明媚的光。
④去年在故乡,正月初一,我从弟弟家过完除夕回到自己的家。推开家门,见陈设还是过去的陈设,杜鹃依然如往常一样怒放着,而窗外的雪山和草滩也一如既往地沐浴着冬日清冷的阳光,这物是人非的场景让我觉得分外的苍凉。我孤独地站在屋子的窗前,久久不肯离开。我想让目光与那些流云做伴,因为它们行踪飘忽,时有时无,与我迷离的心态正吻合。
⑤后来是一个电话让我把目光又转向室内。接过电话,我给供奉在厅堂的菩萨上了三炷香,然后席地而坐,闻着檀香的幽香,茫然地看着光亮的乳黄色的地板。地板干干净净的,看不到杂物和灰尘。突然,我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小黑点,开始我以为那是我穿的黑毛衣散落的绒球碎屑。可是,这小黑点渐渐地朝佛龛这侧移动着,我意识到它可能是只虫子。
⑥它果然就是一只虫子!我不知它从哪里来,它比蚂蚁还要小,通体的黑色,形似乌龟,有很多细密的触角,背上有个锅盖形状的黑壳,漆黑漆黑的。它爬起来姿态万千,一会儿横着走,一会儿竖着走,好像这地板是它的舞台,它在上面跳着多姿多彩的舞。当它快行进到佛龛的时候,它停住了脚步,似乎是闻到了奇异的香气,显得格外的好奇。它这一停,仿佛是一个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将军在酝酿着什么重大决策。果然,它再次前行时就不那么恣意妄为了,它一往无前地朝着佛龛进军,转眼之间,已经是兵临城下,巍然站在了佛龛与地板的交界上。我以为它就此收兵了,谁料它只是在交界处略微停了停,就朝高高的佛龛爬去。在平面上爬行,它是那么得心应手,而朝着呈直角的佛龛爬,它的整个身子悬在空中,而且佛龛光亮的暗红的油漆,不利于它攀登,它刚一上去,就栽了个跟斗。它最初的那一跌,让我暗笑了一声,想着它尝到苦头后一定会掉转身子离开。然而它摆正身子后,又一次向着佛龛攀登。这回它比上次爬得高些,所以跌下时就比第一次要重,它在地板上四脚朝天地挣扎了一番,才使自己翻过身来。我以为它会接受教训,掉头而去了,谁料它重整旗鼓后选择的又是攀登!佛龛上的香燃烧了近一半,在它的香气下,一只无名的黑壳虫子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它认定的旅程。它不屈不挠地爬,又循环往复地摔下来,可是它不惧疼痛,依然为它的目标而奋斗着。有一回,它已经爬了两尺来高了,可最终还是摔了下来,它在地板上打滚,好久都翻不过身来,它的触角乱抖着,像被狂风吹拂的野草。我便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帮它翻过身来,并且把它推到离佛龛远些的地方。它看上去很愤怒,因为它被推到新地方后,一路疾行又朝佛龛处走来。这次我的耳朵出现了幻觉,我分明听见了万马奔腾的声音,听见了嘹亮的号角,我看见了一个伟大的战士,一个身子小小却背负着伟大梦想的英雄。它又朝佛龛爬上去了,也许是体力耗尽的缘故,它爬得没有先前高了,很快又被摔了下来。我不敢再看这只虫子,比之它的顽强,我觉得惭愧,当它踉踉跄跄地又朝佛龛爬去的时候,我离开了厅堂,我想上天对我不薄,让我在一瞬间看到了最壮丽的史诗。
⑦几天之后,我在佛龛下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只死去的虫子。它是黑亮的,看上去很瘦小,我不知它是不是我看到的那只虫子。它的触角残破不堪,但它的背上的黑壳,却依然那么明亮。在单调而贫乏的白色天光下,这闪烁的黑色就是光明!
(选自迟子建散文集《假如鱼也生有翅膀》稍有改动)
在阅读会中,同学们就下列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1】你认为文章标题中用“惊天动地”来形容一只虫子,有什么妙处?
【2】在描绘这一只虫子前,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昔日作者对虫子的态度。你认为是否过于拖沓?
【3】小虫子朝佛龛爬行的细节写的格外生动。请选择你喜欢的句子,从用词或修辞等角度进行赏析。
【4】读书交流会上,读者对文中“虫子”的行为各有评说,下面是书友们的观点,请你也写一写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本作适当的阐述。
书友A:对这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大家有什么想法,一起谈谈吧!
书友B:一只令人肃然起敬的虫子,一只令我自惭形秽的虫子,一位令人敬爱的作家,她的笔尖给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指引着沉实的价值方向。
书友C:生活中这样的虫子太悲剧了,为什么非要爬上去呢?虫子的牺牲很无谓,平淡是真,惊天动地不是我们这些平凡人折腾得起的。
书友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文
鲁迅先生有难以忘怀的异国老师藤野严九郎,诗人、作家贺敬之有一生难以忘记的“延安生活”经历,著名散文家吴伯箫有铭记于心的有关“灯笼”的往事……作为一个中学生,你心中最难忘的又会是什么呢
请以“最难忘的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叙写独特的体验和感悟,表达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