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B. 系向牛头充炭直。
C. 选贤与能。
D.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B.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3、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B.《桃花源记》和《大道之行也》两文反映的都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前者侧重于叙述和描写,后者侧重于议论。
C.兼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兼葭》)诗句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而缠绵悱侧的思想感情。
D.“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两句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一唱一和、相亲相爱的睢鸠鸟来起兴,引出女主人公的一片情思。
4、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滴漏 宗迹 低洼 海枯石滥
B.悬崖 裂缝 烘烤 吹拂
C.光蹓蹓 扫帚 沙砾 浑浊
D.山麓 沟壑 石碳纪 鹅卵石
5、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结合《关雎》或《蒹葭》简要分析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关雎》)
(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4)《小石潭记》中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挑兮达兮,在城阙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衿》)
(6)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诗句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7、名著阅读。
(1)我们读一本书,根据自己的兴趣、读书的目的或策略的不同,可以采用各种阅读方法。如《西游记》就适合“精读”和“跳读”。请根据《傅雷家书》这部名著的特点,介绍自己采用了什么阅读方法。
(2)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结合作品具体内容,简要评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个书名的特点。
8、孩子,有些东西不属于你
周海亮
我在始发站上了公共汽车,坐到最后一排。在我的后面,紧跟着上来一对母女。妈妈三十多岁,戴着无框眼镜。她的女儿五六岁,怀里紧抱着一只毛绒玩具。那时车厢里尚有部分空座,可是小女孩瞅瞅那些空座,然后坚定地指指我,对她妈妈说:“我要坐那里。”
我愣住了。
女人抱歉地冲我笑笑。她低下头,对小女孩说:“咱们去那边靠窗的位置坐吧。”
“不,我要坐那里!”小女孩再一次指指我。
我不知道小女孩为什么非要坐到我的位置。但我知道,现在她与妈妈犟上了,任女人如何哄她,就是站在那里,不肯随女人去坐。她不去坐,女人也不去,两个人站在狭窄的过道里,任很多人用异样的目光打量她们。
我想,现在小女孩想要的并非是一个座位,而是一种满足。习惯性的满足,有理或者无理要求的满足。或许大多数时候,她的这种满足可以在家里得到,在她妈妈那里得到。问题是,现在,她并不是在家里。(A)
“你应该向我要这个座位,而不是你的妈妈。”我终于忍不住了,提醒她说。
小女孩似乎没有听到我的话。她看着妈妈,拽着妈妈的手,说:“我要坐那里,我要坐那里。”
“那你们过来坐吧。”我说,“你和你妈妈挤一挤,或者你妈妈抱着你……”虽然我并不想惯着她,可是我实在不忍看到女人尴尬的模样。
“不!”她说,“我不要和妈妈一起坐!我要一个人坐!”
这就太过分了。或者说,对她的妈妈来说,这已经远非胡搅蛮缠,而是威胁了。
我告诉小女孩,她乘公共汽车是免费的,她的妈妈并没有为她花一分钱。既然是免费,公共汽车上就没有给她准备座位。现在我把座位让给她,她应该把座位让给妈妈。或者,就算她花了钱,就算她有一个座位,有老人或者孕妇上来,她也应该给他们让座。现在,全社会都在这样做。
“我要坐那个座位!”小女孩对我的话充耳不闻,她一门心思缠着她的妈妈。
我想起一个词:教养。
那天,直到终点,我也没有给她让座。我始终坐得安安稳稳,再也没有和小女孩说一句话。而她则始终站在我的面前,拽着妈妈的手,每隔一会儿,就要说一遍“我要坐那个座位”。(B)
可是,没有用。她的要求在今天、在这辆公共汽车上、在我的面前,注定不会得到满足。
车上的人看着我,看着她,看着她的妈妈,目光里,各种情绪都有。但不管如何,我想,大概没有人觉得这个小女孩可怜,也没有人觉得我应该把座位让给她。
那天我必须拒绝她,不仅要用语言,还要用行动。我想告诉这个小女孩:这世上,有些东西并不属于她。不属于她的东西,并非撒娇,或者威胁唯一可以对她没有立场和底线的妈妈就可以得到的。
小女孩终会长大。但愿长大后她会明白:世界不是她家的客厅,别人的东西不是她怀里的毛绒玩具,别人也绝非她的妈妈。
这是世间最为简单的道理。
【1】本文讲述了“我”拒绝了一个小女孩要“我”的座位的无理要求。请梳理“我”当时感情变化的过程。
_________ 忍不住 ________ 必须拒绝
【2】品读A、B两处画线的句子,任选一处加以赏析。
A.或许大多数时候,她的这种满足可以在家里得到,在她妈妈那里得到。问题是,现在,她并不是在家里。
B.而她则始终站在我的面前,拽着妈妈的手,每隔一会儿,就要说一遍“我要坐那个座位”。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标题“孩子,有些东西不属于你”的表达妙处。
【4】文中的妈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5】读了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请你从孩子或家长的角度谈谈。
9、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初中两年的生活,转瞬即逝,曾经的我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展现自信的风采;在寝室里挑灯夜读,奔向成功的未来;在操场上百米冲刺,彰显拼搏的魅力……这些都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留下的足迹。
请以“这一次,做 的自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先补充完整题目,再进行写作;②不少于500字;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立意正确,思想健康,不得抄袭;⑤凡涉及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守拙,归根结底是要当老实人,做本分事,遵循客观规律,信守天地良心,以拙立身,以拙创业,以拙求进。齐白石年过九旬,发现自己画功不如以前,便每天苦练描红,临摹历代名画经典。描红乃初学者入门功课,是“小儿功”。儿子不解:“您早就盛名于世,怎么想起描红这般初级的东西?”旁人更是戏其为“呆拙”。而这位书画名家,却临池不辍,焚膏继晷(意思:点上油灯,接继日光,形容勤奋工作和读书。),从最基础的一笔一画做起,虔诚砥砺,法度严谨,坚持回炉作业。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得抄袭。④凡涉及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