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绥化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组关联词,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烟枪和烟灯,   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   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   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A.只有  虽然  倘使  但 B.只是 虽然 如果 但

    C.只有  即使  假如  可是 D.只是 即使 倘使 但是

  • 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博斯腾湖水穿过铁门关峡谷,流经库尔勒,一年四季奔腾不息。孔崔河横穿库尔物市区犹如一条玉带。在新疆,像库尔勒这样拥有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的城市极为罕见,孔雀河成了库尔勒市区最美的风景线。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C.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D.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3、下列成语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颠来去 (颠倒)   刚自用(固执,任性) 养精蓄(锐气)

    B. 枯拉朽 (破坏) 老气秋(充满)   风餐宿(露天)

    C. 其实(相称,符合)  得不失(尝试)   日月异(更新)

    D. 耀武威(显示)   含辛苦(吃)   一莫展(筹划,计谋)

  •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香港政改酝酿已久,各界对某些敏感事件纷纷发表意见。表决结果出来之后,大众基本满意,至此,政改这件牵动人心的大事终于________。

    ②美联储内部关于何时加息的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今日美联储主席耶伦将发表讲话。公众期待耶伦________,结束争吵,尽快出台新政。

    ③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这句俗语,似乎廖化的能力如何已经________了,但廖化真是这样不堪吗?

    A. 尘埃落定  盖棺论定  一锤定音

    B. 尘埃落定  一锤定音  盖棺论定

    C. 一锤定音  尘埃落定  盖棺论定

    D. 盖棺论定  一锤定音  尘埃落定

  •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蒹葭”是指( )

    A.杜若 B.芦苇 C.兰草 D.萱草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费孝通曾用“熟人社会”剖析文化现象,至今仍能以之一观。熟人社会强调“亲如一家”,如今某些公司也鼓励同事之间互称家人。这来自一种思维惯性:“家人”之间就要不分彼此,不讲界限,尤其是不言利益。其实,真正的熟人社会也讲究权利义务对等,只不过较为复杂隐微。

    “人情往来”源于人际互动和资源交换的需要。社会中总要有一定的分工协作,一个人不可能做所有必需之事,有的人做这个,有的人做那个,互相之间就需要有交换。交换需等价,要有来有往。与陌生人组成的社会相比,熟人社会的等价交换更为全面和灵活。你给我帮忙出了力气,我可以给你的小孩辅导功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更显人情味。基于对他人的充分了解,有些交换还会考虑到双方的整体情况,家贫的人即便贡献微薄也是一份厚谊。这种灵活度也体现在往来取予的时间跨度,对长相厮守的人来说,君子报恩十年不晚,父债子还也很正常。

    一般说熟人社会“人情复杂”,主要指其表面常常模糊,内里清楚明了。陌生人社会倾向于用金钱价值作为交换的中介——不一定每次都付现钱,但会自动地折算为金钱价值。在熟人社会,人就要摆摆手,说一句“咱俩谁跟谁”,忌讳提“算账”。一旦把以前的人情债都算清楚还明白,就意味着不再来往,一刀两断,谁愿意这样呢?但这并不意味着人际交往真的可以模糊界限。“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说法,不仅体现着对等原则,甚至还包含了利息的考虑。如果一个人只接受别人帮忙,自己丝毫不考虑回报,或者回报总是不对等,时间长了就会变成孤家寡人,别人避之不及。既懂分寸又说话好听的,被誉为“会做人”。

    既然都遵循等价原则,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并没有本质区别,但在城市生活的人越来越多倾向于找陌生人来做事。先不提虚伪世故耗人心神,更有换算标准不一致的难题。在传统的熟人社会,人际交往范围十分有限,经常来往互助的人基本处于同一阶层和同一习俗中。直到三十年前,城市里人要搬家,基本还都是请朋友、同事、老同学等熟人帮忙。忙完了请大家去饭馆“撮一顿”,顺便庆贺了乔迁之喜。如今在大城市里,人们搬家多会去找专业团队,不再求助朋友。这反映着家庭边界的意识更强,更因“人情”已不好估量。同样一个周末,有人闲着无事,有人要加班,加班费也高低不等,有人还要挤出时间陪伴家人。对一天时间消耗的估价已经无法用一套接近的标准来衡量,“人情债”变得更不清楚,也就无法操作。加之人的流动性加大,更少有长相厮守的关系,多次博弈的链条太脆弱,经不起人情债的考验。

    怀念熟人社会的人感叹“如今人与人的距离远了”,古人也常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但同一现实还有另一面:人的生活变得更富裕,更多样,也更复杂,以前人情往来的作风已不敷用。人与人之间互信互助的需求没有变,只是转变了形式。当大家都心累了,这个阶段迟早会过去。认清这个趋势,我们大可以卸下被动裹挟、逶迤客套的负担,让人际交往更简洁。正是人际关系的松弛、简洁和包容,让许多年轻人向往大城市——即便过高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让他们叫苦不迭,真正的希望不在“逃离家乡”,而是大城市之外的社会交往也变得更有边界和有弹性。

    事实上,那些人生中最重要的方面,比如亲情、爱情、友谊、美感、信仰……都不能用尺寸刻度去衡量计较。一朝能把利益考虑与亲情友谊分开,我们的情感、体验才会更加纯粹,我们的心灵也才能从计较和虚伪中解脱出来。

    (摘编自《社会科学报•<年节时看“人情往来”之变>》)

    1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费孝通曾用“熟人社会”剖析文化现象,他的这种认识和方法至今仍有价值。

    B. 人际互动和资源交换的需要,必然催生出熟人社会“人情往来”的等价交换。

    C. 熟人社会的等价交换更为全面和灵活,富有人情味,不像冷冰冰的陌生人社会。

    D. 陌生人社会只用金钱价值作为交换的中介,换算简单了人与人的距离也远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例举某些公司鼓励同事之间互称家人,是为了证明其对熟人社会的误解。

    B. 除了摆事实讲道理外,文章还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引用等多种论证手法。

    C. 熟人社会为中心论点,陌生人社会为分论点,正反对比地论证了其本质区别。

    D. 语言平实中见幽默,例如“‘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还包含了利息的考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真正的熟人社会也讲究权利义务对等,这与陌生人的社会并无本质的不同。

    B. 基本处于同一阶层、习俗中而又长相厮守,造就了熟人社会的全面和灵活。

    C. 熟人社会松弛的原因是人生活变得更富裕,更多样,更复杂和人的流动性加大。

    D. 无论熟人社会还是陌生人社会,人生最重要的方面都不能用利益去衡量计较。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两句写出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乘着旋转风飞上高空,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的壮阔景象。

    (3)《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在《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的观点。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______,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____________________,未尝不呼父母也。(司马迁《屈原列传》)

    (3)____________________忧思难忘。(曹操《短歌行》)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____________________,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

    (5)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泰王”的故事,被苏洵在《六国论》一文中高度浓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的《客至》中写招待客人的菜肴和酒都很简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 《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维《使至塞上》 中“_____________”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

    秦观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注】元符三年(1100)正月,宋哲宗卒,徽宗即位,五月下赦令,元祐谪臣多内迁。苏轼自海南内迂廉州(今广西合浦),秦观受命复宣德郎,放还衡州。两人相逢于雷州。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起句“南来飞燕北归鸿”套用古诗句,使用比兴手法,借喻久别重逢的友人,引起后面“偶相逢,惨愁容”的相逢场景。

    B. “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是指两人年轻时的俊美容貌现已经衰老,主要是抒发两人离别时间之久,感叹时间流逝的伤感。

    C. “别后悠悠君莫问”中“悠悠”既写分别时间之久,也写相隔距离之远,突出描写了两人分别之后同被排挤的痛苦感受。

    D. “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是想象即将到来的分别,用比喻的手法,以落花随水漂流的意象比喻二人身不由己的贬谪迁徙。

    E. 整首词上阕写相会,下阕写离别。选用大量景物作为感情依托,并加入人物语言、心理来抒情,符合秦观相思词的风格。

    2这首词后三句“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有何妙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贞观,字惟诚,沛人。万历十一年进士。除益都知县,擢兵科给事中。出阅山西边务。五台奸人张守清招亡命三千余人,擅开银矿,又缔姻潞城、新宁二王。帝纳巡按御史言,敕守清解散徒党,谕二王绝姻。守清乞输课于官,开矿如故。贞观力争,乃已。前巡抚沈子木、李采菲皆贪。子木夤缘为兵部侍郎,贞观并追劾之。子木坐贬,采菲夺职。还,进工科右给事中。泗州淮水大溢,几啮祖陵。贞观往视,定分黄道淮之策。再迁礼科都给事中。三王并封制下,贞观率同列力争。沈王珵尧由郡王进封,其诸弟止应为将军,珵尧为营得郡王。贞观及礼部尚书罗万化守故事极谏。不纳。时郊庙祭享率遣官代行,贞观力请帝亲祀。俄秋享,复将遣官。贞观再谏,不报。明年正月,有诏皇长子出阁讲读。而兵部请护卫,工部奏仪仗,礼部进仪注,皆留中。又止令预告奉先殿,朝谒两宫,他礼皆废。于是贞观等上言:“礼官议,御门受贺、皇长子见群臣之礼,载在旧仪;即诸王加冠,亦以成礼而贺,贺毕谒见。元子初出,乃不当诸王一冠乎?且谒谢止两宫,而缺然于陛下及中宫母妃之前,非所以教孝;贺靳于二皇子,而漠然于兄弟长幼之间,非所以序别。”疏入,忤旨,夺俸一年。工科给事中黎道照上言:“元子初就外傅,陛下宜示之身教。乃采办珠玉珍宝,费至三十六万有奇,又取太仆银十万充赏,非作法于初之意。且贞观等秉礼直谏,职也,不宜罚治。”给事中赵完璧等亦言之。帝怒,夺诸臣俸,谪贞观杂职。大学士王锡爵等切救,乃贬三秩。顷之,都给事中许弘纲、御史陈惟芝等连章申论,帝竟除贞观名,言官亦停俸。中外交荐,卒不起。天启中卒,赠太常少卿。

    (选自《明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前巡抚沈子木/李采菲/皆贪子木夤缘/为兵部侍郎/贞观并追劾之/子木坐贬/采菲夺职还/进工科右给事中/

    B. 前巡抚沈子木/李采菲皆贪/子木夤缘为兵部侍郎/贞观并追劾之/子木坐贬/采菲夺职/还/进工科右给事中/

    C. 前巡抚沈子木/李采菲/皆贪子木黃缘/为兵部/侍郎贞观并追劾之/子木坐贬/采菲夺职/还/进工科右给事中/

    D. 前巡抚沈子木/李采菲皆贪/子木夤缘为兵部/侍郎贞观并追劾之/子木坐贬/采菲夺职还/进工科右给事中/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万历”是明神宗的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种名号,—般由皇帝发起。先秦时期没有年号,秦始皇首创年号。

    B. “出阁讲读,,是指皇子出就藩封,朝廷为之设置讲读之官。明朝太子的培养中出阁读书是太子专享的,出阁读书即代表承认太子地位。

    C. 隋代始设立“工部”,掌管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各项政令,与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并称为六部。

    D. “加冠”是古代男子二十岁的成年礼,多在宗庙中进行,依次授缁布冠、皮弁、和爵弁,每次加冠毕,一般由大宾读祝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贞观敢于犯上,仗义执言。他出任兵科给事中,巡査山西边务时,敢于对己经离职的前山西巡抚、现在已经髙居兵部侍郎的沈子木贪墨之事进行追查弹劾。

    B. 张贞观嫉恶如仇,不怕越职言事。奸人张守清试图以缴税换取开矿权,张贞观作为兵科给事中,职责是巡査山西边务,但他越职上书力争,挫败了张守清的图谋。

    C. 张贞观维护礼制,敢于触犯龙颜。对皇上己经认可的事他都敢于极力进谏,比如皇长子出阁讲读,皇上要废除一些礼仪,他上疏请皇上依礼而行,最后被夺俸一年。

    D. 张贞观尽职尽责,获得朝中大臣支持。黎道照、赵完璧、王锡爵、许弘纲、陈惟芝等人都上书为他申辩,但他最终还是被皇上弃置,不过死后还是获得了追赠。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泗州淮水大溢,几啮祖陵。贞观往视,定分黄道淮之策。

    (2)俄秋享,复将遣官。贞观再谏,不报。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网络时代、疫情期间,很多活动转向“线上”,你一定有不少关于“在线”的经历、见闻和感受。

    请以“在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