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60年,中共永嘉县委《关于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和干部参加劳动的通知》规定,全县脱产干部除极少数年老体弱者以外,每人全年至少要有1个月以上的时间参加体力劳动;县级机关干部要有1-3个月的时间参加体力劳动,公社干部要有2-4个月的时间参加体力劳动。这一规定( )
A.有利于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B.体现出党和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C.树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观念
D.旨在提升各级政府的行政效率
2、申明亭是明清两代在各方用以张贴榜文、“申明教化”而建的亭子。《明律·刑律·杂犯篇》规定:“凡拆毁申明亭房屋及毁板榜者,杖一百,流三千里。”清律亦同。这表明明清时期( )
A.法律体系详实完备
B.重视基层治理
C.地方行政机构健全
D.地方治安混乱
3、阿兹特克历为大多数中美洲民族所习用,由一个365天的太阳年及一个260天的神圣年所组成;两个年度周期平行运转,产生一个52年的大周期。阿兹特克祭司所掌管的繁缛的祭祀和庆典的周期,即以历法为据。这表明( )
A.太阳神在国家中地位极其重要
B.阿兹特克历较其他古代历法更为精确
C.历法与政治宗教生活密切相连
D.阿兹特克历中蕴含了印加人的历史观
4、如图是1845年发表的绘画《安多弗巴士底狱——捡骨头求生的穷人》,主要描述当时英国安多弗济贫院院长对该院实行监狱式管理,他克扣济贫院的食物份额,人们饥饿难耐,为啃食腐烂骨头上的残剩物而发生哄抢。作为图像史料,它可用于研究英国( )
A.工业革命的进程
B.工厂制度的弊端
C.社会保障的演变
D.工人运动的发展
5、宋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 )
A.植根于民族发展的差异
B.承袭了唐朝的政治制度
C.实现了疆域内民族平等
D.巩固了国家疆域的统一
6、英国首相撒切尔认为:“英国文官制度的这种纯粹的职业性还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妒忌的——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据此可知,文官制度( )
A.规范了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
B.导致政府交替中管理的脱节
C.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D.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7、19世纪30年代,安徽的茶叶外销路线往往是自安徽经江西至广州。19世纪40年代,安徽的茶叶外销路线逐步转为自安徽至上海。这一现象的出现,缘于清政府与外国签订了( )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创制密折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B.规范国家的管理机制
C.强化君主的独裁统治
D.丰富皇帝的信息来源
9、西周分封,天子(王)的封土是“方千里”,公、侯的封土是“方百里”,伯的封土是“方七十里”,子、男则是“方五十里”。这说明分封制的本质是
A.周天子间接统治国家的方式
B.贵族内部权力与财产的再分配
C.安抚功臣与异姓贵族的手段
D.巩固和扩大周朝统治的政治制度
10、从1847年开始,英国各工业区相继出现了为女工开办的夜校,夜校的课程有阅读、写作、算术缝纫等,学费低廉,深受女工们的欢迎。此外,女工们还利用闲暇时间去酒吧、俱乐部和剧院等娱乐场所游玩。这些现象说明( )
A.技术发展影响妇女角色变化
B.工业革命改变了阶级结构
C.妇女对社会的贡献大于男性
D.社会分工的界限开始模糊
11、18世纪90年代初,法国国民议会取消监禁专制授权令,否定了家长或家族可不经审讯就将孩子投进监狱的做法;国民议会还规定,由新建立的家事评议庭专司听审父母和20岁以下子女的争讼,21岁的家庭成员不分男女,不再受父权的管辖控制。上述内容体现了
A.个人意志即个人权利
B.个人与国家间的契约关系
C.男女的政治地位平等
D.家族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
12、美国史学家布兰德利·沃马克认为,在中国没有能力武力征服越南的情况下,建立朝贡关系可以保证边境的稳定,越南也因此免除了北方的威胁,这是双方长期博弈的结果。这说明中越朝贡关系的建立( )
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B.受传统华夷观念的影响
C.具有明显的等级性
D.受两国安全需要的影响
13、全书首列总目、凡例、附图,“标名为纲,列事为目”。该书问世后,陆续被译成拉丁文、意大利文、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多种文字,100多种版本,成为我国有史以来被译成外文最多的科学著作之一。该书是( )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徐霞客游记》
14、下图所示文物及其铭文,有周康王赐予盂器物和人口、告诫盂要忠心辅佐王室等信息。该史料可用于认识( )
西周“大盂鼎”及其铭文拓片
A.王位世袭制
B.行省制
C.分封制
D.皇帝制度
15、明朝后期,大量的农民放弃农业耕作,进入城镇谋求生计,这使得农民数量减少和手工业、商业从业者增多,中国传统社会中以农民为基础的行业的金字塔结构出现松动。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C.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兴起
D.社会稳定推动长途贸易发展
16、中国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形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相互牵制。下列明显属于后者的是
A.秦朝三公九卿制
B.汉武帝中外朝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明朝的内阁制度
17、以雅典城邦确立和早期发展为核心内容的神话传说,构成了雅典人城邦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记忆传承的过程中,雅典的节日承担了载体功能,节日将这些神话仪式化、符号化,反复在节日活动中出现。雅典历史记忆的构建旨在( )
A.丰富精神生活
B.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
C.强化城邦认同
D.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
18、依据如表中的信息,确定最恰当的主题是( )
时间 | 事件 |
1814年 | 英国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
1875年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
1878年 | 上海机器织布局创办 |
1896年 | 大清邮政官局成立 |
A.技术变革改变了社会生活
B.工业文明推动民主化进程
C.工业革命加速城市化进程
D.工业文明推动近代化进程
19、尚书一职源于战国,其在汉武帝以前是九卿的属官,职掌皇帝的笔札,地位很低。武帝、成帝时扩充尚书人数,武帝设四人,成帝又增加一人,分别主“丞相御史事、刺史二千石事、人庶上书事、外国四夷事、断狱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汉朝( )
A.中央机构决策权力发生转移
B.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C.尚书成为中央最重要的职官
D.丞相权力得以强化
20、朱元璋曾严格限制朝贡次数,有的国家十年一次,有的三年一次,有的两年一次;但有的国家仍不顾限制,一年一次甚至多次前来朝贡。据此可知明朝( )
A.始终以“天朝上国”自居
B.“厚往薄来”损害经济利益
C.“协和万邦”的友好外交
D.实行“海禁”维护海防安全
21、1898年7月,礼部颁布的《遵义乡会试详细章程》规定,考试第一场论题五道,试中国史事,本朝政治。第二场策题五道,凡西学中天文、地理、学校等类,廷考官酌举命题,不必拘定经济科专门之例。第三场则是四书义和五经义,严格按四书五经原文命题。这些规定( )
A.贬低了儒学的政治地位
B.迎合了实业救国思潮
C.清除了八股取士的影响
D.与维新派的要求相符
22、新航路开辟后,流入美洲的欧洲移民,从最初的官兵、探险家、神甫和罪犯,发展到他们的家属和一般劳苦大众,并且移民主要来源于西、葡、英、法、荷等国。这反映了当时( )
A.欧洲国家内部矛盾激化
B.美洲国家社会经济结构日益趋同
C.国际移民途径呈多元化
D.殖民扩张助推美洲人口结构变化
23、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极大地推进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下图中反法西斯联盟国家重大的政治和军事行动,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②①④
B.④②③①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24、下表所示为徐继畬所著两本著作中关于澳大利亚的部分描述。这可用来说明( )
《瀛环考略》《1843年》 | “澳大利亚之广莫,甲于东南洋诸岛,英夷虽夺得,而视之亦不甚重,盖地虽广而荒旷未辟,物产无多……市舶无利可贪,罕有至者,则亦费经营而已” |
《瀛环志略》《1848年》 | “(澳大利亚)地之广莫,为东南洋诸岛之冠。野番兽处,亘古昏蒙。西班牙……忽见北土,以为搜奇天外,而不知地球圈转,已至亚细亚之东南洋也。荷、佛为鹬蚌之争,旋以穷荒弃之。英吉利惜其广土,极意经营。欲收效于百年之后,亦可谓好勤选略哉” |
A.国人对世界认识具有渐进性
B.天朝上国观念遭到摒弃
C.“中体西用”思想的逐渐成熟
D.近代外交意识开始萌发
25、中国古代先后存在多种选官制度,写出四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古代的水路交通
(1)中国古代的运河
春秋时期 | 已有运河 |
秦朝 | 秦始皇开凿连接湘水和漓水的____,从而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
隋朝 | 大运河以____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 |
元朝 | ____全长近1800千米,为世界之最 |
(2)法国:17世纪开通的米迪运河(旧称“朗格多克运河”)开辟了避开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是欧洲历史____且目前仍在通航的运河之一。
(3)荷兰:17世纪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运河系统,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
27、西医的成就
(1)近代以来,西医在_____、诊断学、_____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
(2)17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著成_______,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
(3)荷兰人列文虎克通过手工磨制的_____,对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进行了细致观察。
(4)19世纪,人们将_____与临床结合起来,探索各种药物的功能和作用,创立了实验药理学。
28、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____________,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__________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29、《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鲁卿),‘八佾’(yì,是奏乐舞蹈的行列。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材料表明孔子强调
A.仁爱思想
B.忠恕之道
C.等级秩序
D.以德治民
30、1982年_______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7年_______邓小平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1、消极影响
(1)生活环境: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
(2)身心健康:传染病与__________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
32、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在__________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
33、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________,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最后,日军占领________,淞沪会战结束
34、王安石变法的目的:________
35、(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万两。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
36、阅读以上材料,结合启蒙运动的相关史实,谈谈你对“理性”的认识。
37、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著名的儒、墨、道、法四大学派在历史上影响深远。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指出儒、墨、道三家学派的创始人和法家的集大成者。
(2)在秦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哪一家学说起了重要作用?为什么?
(3)为什么儒家学说到西汉时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4)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文化?
38、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姿。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今天中国教育的重要使命。历史学习是我们认识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宋代文化繁盛,请举出科技、文学艺术成就各一列。
(3)对于包括传统儒家思想、古代科技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人们有各种态度与看法。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主张是什么?
39、欧洲畜禽的传入的种类和意义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