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老谋深算——神机妙算”关系相似的一组词是( )
A.狡猾——聪明
B.巧舌如簧——花言巧语
C.坚贞不屈——百折不挠
2、下列诗句不是写景的一项是( )
A.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C.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D.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3、下列短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古老的桥梁
B.新鲜的空气
C.漆黑的光芒
D.金色的夕阳
4、读课文《小麻雀》,给文段加上标点符号。
普季克又害怕又着急________一下子竟从地上飞了起来________落到了窗台上________紧跟着________妈妈也飞了起来________可尾巴上的羽毛却让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________不过________她好像一点儿也不在乎________蹲在普季克身边________啄啄他的后脑勺________欢天喜地地问________怎么样________怎么样________
5、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_______)
(2)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_______)
(3)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震得那山冈也动了。(_______)
(4)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_______)
(5)齐威王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_______)
6、给下列成语写反义词。
神机妙算—— ______ 踉踉跄跄—— ______
战无不胜—— ______ 喜不自胜—— ______
7、原文填空。
过了一会儿,月亮从_________ 的那个_________里升上来了。渐渐地,夜空里______了一层_________淡淡雾气。我们发现那些星就少了许多,留下的也淡了许多,原先_________亮,现在变成了弱弱的光。这使我们大吃一惊。
8、看拼音写词语。
jùn qiào (_______) chún shú (_______)
qīng miè (________) hǔ pò(_________)
cán fèi(_______)
9、仁爱无价
在英国有位孤独的老人,( )无儿无女,( )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住。因此,老人(宣告 宣布 宣传)出售他漂亮的住宅。
( )这是栋有名的住宅,( )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的底价是8万英镑,但是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10万英镑,而且价钱还在不断( 高升 提升 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状况不好,他是不会卖掉这栋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
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面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但是它的底价就是8万英镑,”老人淡淡地说,“而且现在它已经升到10万英镑。”青年并不沮丧,他(诚恳 诚实 诚意)地说:“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
老人站起来,挥手示意人们安静下来。“朋友们,这栋住宅的新主人已经产生了,就是这个小伙子!”
青年以___________赢得了这栋住宅的购买权,梦想成真。
【1】在文中的( )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画出括号内最准确的词语。
【3】写出近义词。
孤独________ 依旧________
【4】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此时此刻,老人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青年为什么能赢得购买权呢?在最后自然段横线上写上合适内容。
【6】你想对文中的那位衣着朴素的青年说些什么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白杨》片段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 大孩子摇着他的腿 你看那树多高
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 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 不 那不是树 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 妹妹分辩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慢慢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说:“这不是伞,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 ),那么( ),不( ),也不( )。”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1)给文段第2-5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按课文内容填空。
(3)写出近、反义词。
严肃—( ) 坚强—( ) 粗壮—( ) 动摇—( )
( ) ( ) ( ) ( )
(4)回答问题:
①“高大挺秀的身影”在文中指 。
②为什么称白杨树为“戈壁滩上的卫士”?
③白杨树有哪些特点?爸爸借白杨表白着自己怎样的心?
(5)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可保卫者。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11、阅读理解。
童年的发现(节选)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 )
A.容纳
B.宽容
C.允许
D.或许
【2】选词填空。
发现 发明
爱迪生_______用钨做灯丝是最好的,经过他不断的努力终于______了电灯。
【3】“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而美丽的。
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覆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般的蓝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在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儿,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短文描写了锡林郭勒草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这一自然段是________,起____________的作用,同时,它又是本文的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
(3)在短文中用“____”画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一个拟人句。
(4)短文第______自然段侧重描写了草原的静态,着重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______自然段侧重描写了草原的动态,突出了草原________的特点。
(6)在文前的横线上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
(7)短文引用了歌唱草原的歌曲作为结尾,描写草原的诗句、歌曲还有很多,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再见了,亲人》选段,回答问题。(13分)
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嫂”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 ,除部首外有 ( )笔。(2分)
(2)在文中找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坎坷( ) 明白( ) 价值( ) 情深意重( )
(3)用“ ”划出反问句。把它改写成陈述句是 (2分)
(4)“已经送了几十里“这句说明 (2分)
(5)“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请在文中用“~~~”画出大嫂付出了什么代价?(1分)
(6)大嫂为志愿军付出这样高的代价,请你结合课文和资料,想象一下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2分)
14、课文阅读。
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会合。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盘旋——( ) 陆续——( )
倾诉——( ) 会合——( )
【2】用"~~~~~"画出文段中的拟人句。
【3】文段中,分号前后两个分句的关系是( )
A. 转折关系 B. 并列关系 C. 递进关系。
【4】这一段文字主要写的是( )
A. 鸟儿在空中盘旋的形状变化很多。 B. 鸟儿在林中不停地鸣叫。 C. 鸟儿归林的场面壮观
15、课内阅读
村里的一位老人站出来,高声说:“看看我们周围的孩子,他们全都是健康的。这要归功于瑞恩和我们的加拿大朋友。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听到这儿,瑞恩和父母都流下了激动、幸福的眼泪。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1】把加横线的句子改成肯定语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瑞恩的梦想是什么?它产生了怎样大的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小小的梦想产生如此大的力量,你认为靠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瑞恩和父母为_______________而激动,为___________________而感到幸福。
16、阅读短文,思考后面的问题,将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父爱的温度
①8岁那年的一天,我跟着父亲去赶集。回家的路上,经过一条结冰的小河,我就拿着父亲给我在集上买的陀螺,在冰面上抽了起来。由于用力过猛,咔嚓一声,冰层破裂,我的半个身子陷进了水里。冰冷刺骨的河水立刻浸透了我的棉衣,直刺我的双腿。我上身趴在冰层上大哭起来。
②这时候,只见父亲拿着一根绳子冲了过来。他来到离我五六米远的冰面上,把手中的绳子系了一个圈,然后用力扔给了我:“把绳圈套在身上。”
③父亲慢慢地拉绳子。不一会儿,就把我拉到安全的冰面上。他二话没说,扒掉我那湿透的棉裤,解开他的上衣,把我冻得有些发僵的双腿揣进了他的怀里,紧贴着他的胸膛……
④无独有偶,我在村子西面的大寨山上同样也享受到了父爱的温度。
⑤那年寒假,大雪封山,我不顾父亲的阻拦跟着他去大寨山上套野兔。
⑥_________________。我跟着父亲三转两转就累了。父亲让我躲在一座铺满杂草的石屋里,点着火让我休息。父亲离开后不到半小时,我忽然发现一只野兔从石屋门前经过,立刘去追野兔,不料滑倒了,顺着陡峭的山坡不知往下滑了多少米,脑袋撞在一个硬硬的东西上,昏了过去。
⑦当我醒来的时候,父亲抱着我坐在石屋里,我的双腿伸在父亲的怀中。
⑧“儿子,你可醒了。把爹吓惨了。”父亲盯着我问道,“怎么样?脚和手有感觉吗?”得到我确定能走的回答后,他依然不放心,让我试着下地走走。
⑨我站起身,来回走了很多圈,感觉浑身上下热乎了以后,父亲才把石屋的火熄灭,笑着说道:“走,咱回家。”
⑩父亲身体的温度虽然只有36度,我体验到的父爱也只有36度,但是这就足够了,这是父亲可以给我的火热的爱。
【1】下列选项中,对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刺”表现出冬天冰层下的河水极其寒冷。
B.“冲”表现出父亲想救出落水儿子的急切心情。
C.“躲”表现出“我”三转两转就不想抓兔子了。
D.“抱”表现出父亲怕儿子受伤严重的关切。
【2】第③自然段主要是通过_____描写来表现父亲的。( )
A.动作
B.语言
C.神态
D.心理
【3】第⑧~⑨自然段,通过对父亲语言.神态等描写表现出父亲( )
A.担心儿子
B.对儿子呵护备至
C.很啰唆
D.吓惨了
【4】联系上下文,第⑥自然段画线处应填入( )
A.大寨山花团锦簇,树木葱茏。
B.大寨山海拔高,直插云霄。
C.大寨山是村西面的一座山。
D.大寨山海拔高,山势陡峭。
【5】下列是对短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最全面的一项是( )
A.童年时,“我”跟着父亲去赶集,父亲掉进了冰河。
B.童年两次遇险的经历,令“我”感受到父爱的温度。
C.童年时跟着父亲外出的两件事,让“我”难以忘记。
D.童年时,“我”在大寨山上也享受到了父爱的温度。
17、名著我会读,根据要求作答。
林冲道:“若得如此顾盼最好!”柴进道:“只是沧州道口现今官司张挂榜文,又差两个军官在那里搜检,把住道口,兄长必用从那里经过。”
【1】推测本段选文出自四大名著的《____》。
【2】猜猜下面词语的大致意思,选择合适的意思(填入序号)
官司(____) 榜文(____) 差(____)
①告示 ②官府 ③缺少 ④派遣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牛角湾离小镇五里,小镇离县城五十里。
李老师在牛角湾教了很多年书了。以前,是他一个人住在学校里,星期一到校,星期五离校,如同一只飞来飞去的候鸟。后来,他的老婆患了重病,交不起医药费,就把县城的房子卖了。这样,李老师一家人就住在学校里了。李老师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学生娃心疼老师。今天这个拿几根黄瓜,明天那个拿几个鸡蛋,可李老师坚决不收。若收下来,就一定按市场价付款。一来二去,学生娃没辙了。
春天到了,柳树发芽,桃花吐艳,山上的蕨菜也蹿得筷子一样高了。李老师的老婆忙里偷闲,隔三差五就背个竹篓,与一帮村姑大嫂去采蕨菜。小镇赶圩的日子,就拿到集市上去卖掉。有一次,李老师的老婆不小心在山上滑了一跤,一连好几天,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
李老师对学生很严格,谁上课不专心,他会把眼睛瞪得溜圆;谁没完成作业,他会毫不留情地留下来。严师出高徒,李老师教的虽然是复式班,可教学质量总是名列前茅。这天下午的作文课,李老师端着一摞本子,刚跨进教室,学生娃就异口同声地高喊:“我们要去春游,我们要去春游。”反了,真是反了!李老师的脸气得成了猪肝色。然而,学生娃的呼叫还是一浪高过一浪:“我们要去春游!我们要去春游!”李老师挠了挠脑壳:“也好,不过你们得答应我的条件。一是要注意安全,二是要写这次活动的作文。”
耶!学生娃欢呼雀跃。李老师带着一班人,来到附近的山上。但见绿树丛生,青草遍地,还有不少野花在清风中摇曳生姿。李老师提议:“我们来举行爬山比赛。”学生娃回答:“还是采蕨菜比赛吧。”李老师点点头:“好。”
学生娃一哄而散:“看哪个采得多啊。采得多的是英雄,采得少的是狗熊。”四十多个学生娃渐渐消失在绿海中,直到日头西斜,学生娃才陆续下山,手里提着一袋袋柔嫩的蕨菜,他们是有备而来呢!回到学校,所有的蕨菜过了秤,一共是九十三斤。学生娃搓着黏糊糊的手,回家去了。
第三天,李老师高兴地在班上宣布:“蕨菜全部卖掉,按市场价一块五一斤,卖了一百三十多块钱,这些钱按人头分给你们。”“我们不要。这蕨菜是野生的,不是地里种的,老师不能不收!”孩子们齐声叫道,一张张幼嫩的脸上,流露出开心的笑容。李老师的眼眶湿润了。不久,学生娃惊喜地发现:教室里多了一个图书箱,里面放着几十本新崭崭的杂志,有作文书,也有小小说……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
一来二去,学生娃没辙了。没辙:(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娃手里提着一袋袋柔嫩的蕨菜,他们是有备而来呢!有备而来:(____________)
【2】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娃心疼李老师表现在哪些方面?(简要写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老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简要写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给文章拟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①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②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
③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20加元。
④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
⑤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麻烦你给我捞一条。”
⑥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
⑦我疑惑地说:“不大,比较小。”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他笑着说。
⑧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卖东西的主要是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在国内,经常会遇到一些卖鱼人,为了牟利,专门推销那些价格昂贵却难养活的鱼。
⑨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
⑩于是我说:“您放心,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⑪“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
⑫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斗鱼。一种几乎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3加元。
⑬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
⑭开在这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艳丽、清晰,吸引着我,指引着我。
【1】请在下面括号里填入表示“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意外→( )→( )→疑惑→( )
【2】品析第⑦段,说说作者“疑惑”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鱼店工作人员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把一次买鱼经历中所受到的教益比作“记忆深处的花”,形象生动。
B.对卖鱼人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
C.文章结构完整,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主题突出。
D.“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使用的是反问句,强调了卖鱼人不忍心鱼在婴儿期死掉,为揭示小说主题埋下伏笔。
【5】品析第⑬段划线句,说说“尊重每一个生命”在这篇文章中所包含的意思。读了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句子。
(1)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改为陈述句)
(2)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为肯定句)
(3)她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改写成比喻句)
(4)楚国的大臣们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缩句)
21、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成肯定句)
(2)楚国的大臣们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缩句)
(3)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改成陈述句)
22、句子乐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把下面一句话用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
土匪打伤了我的眼睛,请您给治治。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23、你有什么梦想?读了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感受?请写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