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猕猴(mí) 灵芝(zhī) 迸溅(bìnɡ)
B.提挈(qì) 阻挠(náo) 山涧(jiàn)
2、下列歇后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一向身体很好的王老师生病住院了,同学们想选出两个人代表全班去看望他,大家问班长都选谁。班长说:“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B.这道作业把我难住了,我去请教妈妈,妈妈把方法教给了我,然后说:“你真是‘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C.奶奶的医术可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啦!连外省的人都辗转奔波来找她治病。
D.姥姥第一次来我家,做饭的时候找不到盐,我对她说:“这不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吗?你怎么就看不到呢?”
3、下列成语中关键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摩拳擦掌(摩:摩擦)
B.心惊胆战(战:发抖)
C.神机妙算(妙:美,好)
D.养尊处优(尊:尊贵)
4、“捅马蜂窝”这个词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用到,它的意思是
5、根据意思写出本课的词语。
(1)花费钱财过多,享受过分。________
(2)庄重严肃,丝毫也不马虎。________
(3)希望。________
6、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_____________,不管遇到____________,它总是那么直,那么 _________,不 _________,也不_____________。”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7、听短文,回答问题。
(1)自古以来,诗文常以________,为写春的一种主要题材。“万树垂杨”写________,“陌头杨柳”写________,或竟称春天为“________”。
(2)作者认为杨柳有特殊的姿态,这种姿态的特点是_____。
(3)“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是指垂杨具有_____的精神。
8、读拼音,写词语
shēn shì | táo zuì | bān lán |
__ | __ | __ |
qiánɡ hàn | ɡān ɡà | yōu xián |
___ | ___ | __ |
9、阅读故事,完成练习。
三国时期,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挥师出祁(qí)山,准备一举攻灭曹魏政权。但是由于蜀将马谡(sù)失守街亭,彻底打乱了诸葛亮的战略部署,使他非常被动,他只好率领大军退守西城。
司马懿攻占街亭、列柳城之后,率领十五万曹魏大军,直奔西城杀来。这时,诸葛亮身边已经没有得力战将,只剩下一些文官。他带来的五千军马,已派走一半去搬运粮草,只剩两千五百士兵留守在城中,以备不时之需。官员们听说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向西城杀来,个个吓得大惊失色,魂不附体。诸葛亮于是登上城楼一看,只见东北方向尘土扬天,显然魏兵已向西城杀来。诸葛亮仔细分析了一下,觉得逃跑已经来不及了,如果要拼死抵抗又缺兵少将,形势十分危急。在这紧要关头,诸葛亮并没有慌乱,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然后就下令:把城头的旌旗全部藏起来;诸将各自坚守岗位,不得慌张,否则立即处死;大开城门,让一些士兵装扮成老百姓,在街道上洒扫,也不得惊慌乱动。诸葛亮自己则端坐在城门楼上,羽扇纶(ɡuān)巾,焚香抚琴,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司马懿的大军很快就来到西城之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烧着香,弹着琴,还有两个童子伺候两旁,城门内外,也只有二十多个百姓,只顾低头洒扫,脸上毫无惊慌的神色。司马懿见此情况,怀疑城中有重兵埋伏,于是就急忙下令退兵。
【1】这个故事写的是著名的( )。
A.空城计 B.声东击西 C.西游记 D.连环计
【2】从这篇文章中找出三个成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歇后语中有两句与本故事有关,分别是____和____
①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②半夜里弹琴——暗中作乐
③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
④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4】司马懿的大军来到西城之下时,看到诸葛亮在做什么?把有关句子画上“ ”。
【5】为什么诸葛亮使用空城计能骗到司马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文章,按要求答题。
豆当家(节选)
①豆当家,其实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店,小店的生意并不好。来吃早餐的人不是陆陆续续,而是零零星星。不过,这样倒使小店显得很清静,特别适合晨练后想小憩的人落座用餐。
②小店环境优雅,干净卫生,餐品种类不多,但还算合乎口味。其实吸引我的不是这一家店的饭菜和环境,而是开店的这一家人。
③最先吸引我的是店内的一个小姑娘,十四五岁的样子,齐耳短发,正头顶上的一缕头发扎着自然地朝后顺垂下来,单凤小咪眼,一副笑容可掏的样子。出于职业习惯,我问她在哪里上学?她说在县二中上高一。一个高中生能在假期帮爸妈打理店里的生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太懂事了。我本能地喜欢这样的孩子,直接夸她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小姑娘高兴地笑了,笑得可开心了!
④第二天,我去店里的时候,小姑娘便把我当成老主顾了。隔着窗户我就听见她说“她来了”。我纳闷她在向谁介绍我?哦,原来店里多了一个小朋友。是个小男孩,十来岁的样子。不用问看长相便知道是她的弟弟。这小男孩正在餐桌上写作业,一看见我来了,马上拿起一个托盘去收拾餐桌上的剩餐具了。我很友好地对他笑了笑。小男孩也像是受到了莫大的鼓舞,把餐桌收拾得可干净了。小姑娘连忙问我们吃什么?然后很自然很熟练地给我们盛上了主食。我们选了一个靠窗子的餐桌坐下,碰巧小姑娘要出去买点东西,她的自行车就放在门外窗户边,她推自行车的时候,隔着玻璃窗朝正在就餐的我招了招手,我和她特别会心地同时笑了一下。这个镜头像刻在我心里一样,顿时感觉心里暖暖的。
⑤第三天早上,我照例又走进这家早餐店。还没走到门口,便听到里面小姑娘在说“又来了,又来了”。这次可不仅仅是对小男孩说的了。店里又多了一个比她年纪小、比她黑瘦一点的小女孩。看长相不用猜,还是一个爹娘生的。
⑥突然想起前一天问了一句小男孩在哪里上学,他说在姑姑家上学。当时我还纳闷怎么不在父母身边呢。现在想想,应该是那时候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把户口给落在姑姑家了吧?
⑦这三个小鬼一起来帮爸妈卖早点。他们分工明确,合作愉快。不声不响、不紧不慢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给人一种很友善很祥和的感觉,满屋子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⑧在当今时代,城市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居多,独立自主自食其力的寥寥。像这样理解家长、心疼家长、帮助家长做事情的孩子实在太稀缺了。我想,这应该归功于店主的家教家风吧。这个早餐店也可以称夫妻店,两口子很纯朴很厚道。他们的孩子能在小孩的姑姑家长大,说明他们那一代人也很和睦,好家风代代相传啊!
⑨再看“豆当家”这个店名,突然感觉这个名字就是给他们家准备的。因为他们家的三个豆豆都懂得当家,都会当家。所以我给别人介绍这家店时候,不说是“豆当家”而是直接说成“豆豆当家”了,呵呵……
⑩后来的几个早上,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就没有再去那个店里吃饭了。不知道店里的小姑娘还有没有记得我,还有没有等待着我去就餐?
【1】选文第②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从“小姑娘连忙问我们吃什么?然后很自然很熟练地给我们盛上了主食。”中加点词语,感受到小姑娘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自然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与“豆当家”中的小朋友相比,在家里表现得怎么样呢?请举出自己“理解家长、心疼家长、帮助家长做事情”的例子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与理解。
汉文读物的特质
①一切用汉字“写”成的读物,都称为汉文读物。它时包括古今,地涵盖中外,型不分集散,体无论科艺,言不别文白……汉文读物既具有一般读物的基本性质,又有其独具的特质。
②汉字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世代传承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文字,因此,汉文读物有着悠远的历史源流。
③汉文读物能用最少的文字负载最大的信息量,其信息密度高。有学者认为,在语义信息量相当的条件下,一个汉字字符所含的语义信息相当于3.7个英文字符所含的信息量。
④汉文读物比拼音文字更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使读解形象生动,意趣盎然。汉字本身就富于联想性。汉字由象形开端,最后大部分演变成会意。约占汉字90%的形声字,不仅形旁有表意作用,大部分声旁也有表意作用。象形和会意是汉字联想的两扇大门。汉文的词语也往往能引起读者的联想。汉语中不少词汇、典故本身就是前人运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摹状等形象思维创造的言语成果,当读者读到这些词时,就不仅仅是对字面义的直接摄入,而自然会从更广远的词语义域展开联想。例如,“萤雪”一词是刻苦读书的意思,但它会使人立即联想到晋代车胤以萤火虫的微光照书夜读和孙康映着雪光读书的情景。这样的联想无疑会增加思维的广阔度和读解的深刻度。
⑤汉文读物在形式上具有审美特点。
⑥汉文读物内涵渊深,外延博大,纵贯古今,深入人心,熏陶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
【1】文章从四个方面说明了汉文读物的特质,请你概括出来。
(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4)____________;
【2】第③段画“ ”句子中的“在语义息量相当的条件下”能否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选出第④段中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①作比较( ) ②列数字( ) ③打比方( ) ④举例子( )
【4】文章富有文采,语言准确生动。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汉语中不少词汇、典故都能使人产生联想。请根据提示,回答问题。“三顾茅庐”的典故使人联想到《三国演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12、课外阅读。
居里夫人的故事
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镭,这一发现(震动 惊动)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奖金的女科学家。从此,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
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希望 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回乡的(希望 愿望)总是那么渺茫。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中做客,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开幕典礼。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典礼将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轮椅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年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播 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1】画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2】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在括号内写上序号。
(1)短文是通过( )来表现居里夫人的高尚品质的。
A.一件事 B.两件事 C.四五件事
(2)“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老人流下了“热泪”是因为( )。
A.老人能参加开幕典礼,上了主席台,很激动,所以流下热泪
B.老人被居里夫人的这种成名不忘老师的美德所感动,所以流下了热泪
C.老人看到会场的热烈场面,感动得流下热泪
13、(二)鲨鱼
我们的轮船停在非洲的海岸。中午,天气很好,海上吹着凉爽的风。快到傍晚的时候,天气变了,开始闷(men men)热,从撒哈拉沙漠吹来的热风像是把我们闷(men men)在蒸笼里。
日落之前,上尉走到甲板上喊了一声:“游水呀!”一会儿,水滨们就跳到水里。他们把帆放到水里,用它围成一个游泳池。
我们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最先跳到水里。他们嫌帆布圈里太憋气,想到宽阔的海里去游泳·比赛。两个人就像蜥蜴一样,用力往前游,争着游到锚上浮着水桶的那个地方。一个小孩开始赶上了他的伙伴,但接着又落后。这个孩子的爸爸是一个老炮手,正站在炮台上称赞他的儿子。当儿子落在后面时,他就大声喊:“别落后哇!加油!”
突然甲板上有人叫了一声:“鲨鱼!”我们一看,水里现出一个海怪的背。鲨鱼一直向着孩子们那边游去。
“往后!往后!游回来,有鲨鱼!”炮手大声喊着。可是孩子们听不见,还是一个劲儿地往前游。他们笑着,闹着,越游越高兴。
炮手的脸像麻布一样发白,呆呆地瞧着孩子们。水兵们放开小船,跳到里面,用力摇桨,往孩子们那边划。但是鲨鱼已经离孩子们不到二十步了,那只小船离得远远的。
孩子们起初没有听见有人叫他们,也没有看见鲨鱼,后来有一个回头看了一眼。我们都听到了一声尖叫,两个孩子立刻分开,各往一方游去。
这尖叫声好像唤醒了炮手,他急忙离开他站的地方,跑到大炮跟前。他转动了一下炮架的后尾,俯在大炮上瞄准,同时装好引火线。船上的人都吓呆了,愣在那里等待后果。大炮轰的一声,我们看见炮手仰卧在大炮旁边,用手捂着脸。这时候,谁也不知道鲨鱼和小孩怎么样,那一瞬间烟雾遮住了我们的眼睛。
水面上的水雾渐渐地散了,开始从各方传来悄悄的声音,接着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到处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
老炮手露出了脸,站了起来,也往海上看。
死鲨鱼的黄肚皮随着海浪波动着。
几分钟后,小船追上孩子们,把他们送到轮船上。
(1)用“ —— ”为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分)
(2)判断下列句子是否属于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①两个人就像蜥蜴一样,用力往前游。 ( )
②炮手的脸像麻布一样发白,呆呆地瞧着孩子们。 ( )
③这尖叫声好像唤醒了炮手,他急忙离开他站的地方,跑到大炮跟前。( )
(3)文章第1自然段对后文起什么作用? (2分)
————————————————————————————————
(4)“两个孩子立刻分开,各往一方游去。”你认为两个孩子的做法对吗?为
什么? (3分)
14、课内阅读训练,知识融会贯通。
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①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②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1】联系上下文,猜测画线词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概括老虎拿人的动作。作者这样写老虎,目的是(多选) ( )
A.突出老虎凶猛残暴、让人生畏的气势。
B.展现武松与猛虎搏斗时的紧张、危急。
C.衬托武松身手敏捷、武艺高强的特点。
【3】复述武松打虎的情节时,我先讲老虎抓人时的三招和武松躲避时的三“_____”,表现他机敏的特点;再用“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词,配合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展示武松空拳打虎的威猛。
【4】(选做)“景阳冈武松打虎”和“李逵沂岭杀四虎”是《水浒传》中两个精彩的打虎故事。你更喜欢哪一个?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材料一
“杨家岭革命旧址”景点信息
景点开放时间:冬令时08:00—17:30(最晚入园17:00)
夏令时08:00— 18:00(最晚入园17:30)
入园须知:持有效身份证件入园,不限人群。
景点介绍:杨家岭革命旧址是毛泽东等老一辈中央领导人在延安居住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分路南路北两部分,路北是中央机关旧址和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旧居。路南是中央大礼堂,党的“七大”就是在这里召开的。杨家岭革命旧址是追寻革命足迹、重温红色记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材料二
①伫立在宝塔山下,那如火如荼的延安岁月突现眼前:枣园土窑洞里那彻夜不灭的灯光, 杨家岭山坡上吱扭扭飞转的纺车,南泥湾大生产的劳动号子,延河边洗衣唱歌的八路军女战士……艰苦、浪漫、温馨的画面在我的心中定格。
②走进杨家岭,瞻仰毛主席当年住过的窑洞。小院子清洁朴素,在糊着白纸窗花、门窗斑 驳的土窑洞里,映入眼帘的是破旧的木桌、木椅、木沙发、木床,木桌上还摆放着一盏小小的油灯。
③在那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毛主席和战士们一样垦荒种地,和 大家一样每天三钱盐、五钱油,吃小米,穿粗衣。夜晚,毛主席在那盏煤油灯下伏案疾书,写下卷卷雄文。
④沐浴着融融的晨风,凝视着毛主席劳动过的,曾结出过西红柿、辣椒、南瓜的那块菜园。 那块土地黑油油的,看上去是那么肥沃,抓一把,很松软。在这片土地上曾洒下了毛主席的汗水,留下了伟人的足迹,结出过丰硕的果实。
【1】丁丁一家想去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请你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 ”, 错误的打“×”。
(1)丁丁的爷爷今年68岁了,他可以到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 )
(2)丁丁一家7月23日到达该地,他们最晚入园时间为17:00。( )
(3)丁丁一家可以在杨家岭革命旧址追寻革命足迹,重温红色记忆。( )
【2】读材料二的第①②段,第_____ 段是作者真实看到的情景,第 ______ 段则是作者想象的画 面。第②段是 ________ (静态 动态)描写,表现了毛泽东主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材料二第④段中“丰硕的果实”含义深刻,不仅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指 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到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纯净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十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一间小小的门面。
在常年的(东奔西走 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 美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空档,买了清洁剂、水桶和抹布,办起了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已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啤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
【1】请给文章确定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章开头的横线上。
【2】请用“√”在第五自然段的括号中标出最恰当的词。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描写了两个打工者的哪两次相遇,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读全文,简单概括两个人的性格特点。
成功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拾破烂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个故事的感受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祖父的园子(节选)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 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 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 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选段主要写的事物有________,这些事物共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2】选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3】仿照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本段文字选自课文《祖父的园子》,作者是______。
【2】作者描写了哪些事物在园子里是自由的?
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这些事物的自由,是想表达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1】用一句话概括本段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中采用了多种说明事物的方法:
(1)“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采用了______的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2)“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采用了______的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3)除此之外,本段还采用了______ 的方法,如 ______
【3】请用“______ ”画出埃及人建造金字塔辛苦艰难的句子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说:“明天早上我要提前去上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改为反问句。
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缩写句子。
(1)红军的主力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2)那小巧的扁桃状胸针上烫着金光闪闪的字。
(3)全场观众对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呼喊
(4)扬科的淡黄色的头发直披到闪闪发光的眼睛上。
23、妙笔生花。“经过白求恩的精心治疗,孩子的胳膊治好了……”,请续写省略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