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
B.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C.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
D.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祷告 允诺 放延无礼 敛声屏气
B.隆重 松弛 抓耳挠腮 一声不吭
C.寂寞 驼戎 绞尽脑汁 废寝忘食
3、快乐王子的好朋友是( )。
A. 小麻雀 B. 小燕子 C. 鹦鹉 D. 小喜鹊
4、课外阅读。
(1)《伊索寓言》中,你最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_________________。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3)子曰:“_________________,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5、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更gēng(_____)gèng(_____)泊 pō(_____)bó(_____) 传 chuán(_____) zhuàn(_____)折zhé(_____)shé(_____)
6、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写词语。
龇( )( )嘴 天衣( ) 翻来( )
精神( ) ( )大( )粗 ( )脑汁
(1)上面的词语中,描写人物外貌的是____________,形容人精神很好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2)上面的词语中,用来形容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的是______________。我会用这个词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
(3)为了找出答案,我躺在床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想,可怎么也想不出来。
7、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
(2)难道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
(3)白杨树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
8、看拼音,写词语。
lǒu zhù(____)jiàn shēn(____)zhí zi(____)bào fu(____)zhī mɑ(____)
fàn cuò(____)xiàn bǐnɡ(____)shǎ ɡuā(____)niē zhù(____)shén shènɡ(____)
9、课内阅读。
我想在那( ) 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 )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1】这段话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若名作家_________,他的代表作品有:诗集_____、_________等。历史剧_______、_______等。
【2】在卷轴上添上恰当的词语。
【3】用所添词语各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摆设——________ 一定——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手指(节选)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方面描写了大拇指的形状不美。
【2】用“﹏﹏﹏”画出选文中的过渡句,作用是
【3】大拇指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作者在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概括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部分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你仿照划线的部分,接着写一写大拇指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欣赏。
老军人
初春的一天,我在火车站前等公交车时,几乎是被人拥上了公共汽车。一上车,我的目光便被一位靠窗坐的老军人吸引住了。他年近七十,军帽下露出如雪的鬓发,在鲜艳夺目的领章帽徽衬托下,显示出一种军人的威严。∥
车到了广场站,我终于轮到了一个座位,站得僵直的双腿得到了解脱,这时,上来一位抱孩子的妇女,车厢里立刻响起售票员的声音:“哪位同志给抱孩子的让个座!”我是个年轻人,本想站起来,可又感到站立的滋味实在难受;迟疑之间,那稳重、沉默的老军人突然第一个开口了:“请到这里坐吧!”他扶着椅背吃力地站起来,拉过妇女坐到他的座位上,那军人头顶上的红五星仿佛是一朵鲜红的云霞,在车里闪闪发光。
此刻,我身下的椅子像长出无数钢针,使我疼痛难忍。我第一次体会到坐着的滋味比站着的难受得多,于是我就悄悄地离开了座位,让更需要的人去歇歇吧!谁知,车子猛一停,强大的惯性使我失去了平衡。我身子不由自主地向前裁栽去,一脚踩在老军人的脚背上,可是他竟一点儿知觉也没有。∥
终点站到了,人们蜂拥而下,老军人最后一个走出车门。此时,我看到他的左腿直挺挺地朝前挪动,发出“咯吱”的响声。啊,原来那是假肢!我不由得站定了脚步,望着他那一跛一跛的身影消失在茫茫的人海里……∥
【1】用“ ”在文中画出描写老军人外貌的句子。
【2】当售票员喊“哪位同志给抱孩子的让个座”时,“我”为什么迟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第二自然段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把 当作 来写,表现出老军人的 。
【4】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我”为什么站定了脚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当时就在车厢里目睹了这一切,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朱总司令让马
朱总司令对战士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就拿行军来说吧,当通过崎岖狭小的山路时,他总是命令饲养员把马停在路旁让部队先过,像慈祥的父亲叮咛(nínɡ)再叮咛:“同志们,当心一点,别滑下山崖了。”到了宿营地,他就又不顾自己的疲倦,东走走西瞧瞧,检查部队住下了没有,帐篷搭得牢不牢,会不会被风吹跑,脚洗了没有……他常常教导我们说:“我们红军部队是革命的大家庭,同志间要发扬阶级友爱、团结互助的精神。我们长征的每一个同志都是将来的干部,多带出一个同志,就给革命增添一份力量。”他自己正是这样以身作则的好榜样!长征途中,他的马常常是让给走不动的伤病员骑的。
那时候,我们是骑兵警卫班。途中,班长胡光隋同志的马在一次战斗中被打死了,从此他只好步行。有一次行军,他的脚碰伤了,走路一瘸(qué)一拐的,眼看就要掉队了。后来,这事被朱总司令发现了,他亲切地问:“小胡,脚怎么了?骑上我的马吧!”
没等胡班长答话,他已跳下马来,并吩咐饲养员扶胡班长上马。胡班长为难了半天,不骑吧,眼看就要掉队了;骑吧,朱总司令这么大年纪给自己让马,心里实在不忍……他正犹豫不决,一抬头,见朱总司令早跑着赶队伍去了,饲养员同志说:“你就骑上吧!”
胡班长无可奈何,这才流着眼泪爬上马背。到了宿营地,胡班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我们,大家听了,都非常感动,胡班长更是感激,他以后悔的心情像做结论似的说:“在朱总司令面前,有病要撑着,千万别让他看见,要不他就非让马给你骑……他这么大年纪了,我们骑马让他走路,心里怎么过意得去啊!”说着眼圈又湿润了。
从此,我们警卫班有马的同志也很少骑马了,路上见了伤病员,都争先恐后地让马。
【1】解释文中带点的词语。
无微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在第三自然段中画出描写胡班长心理活动的句子。
【3】用“∥”给短文分层。
【4】结尾写道:“我们警卫班有马的同志也很少骑马了,路上见了伤病员,都争先恐后地让马。”大家为什么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选择最恰当的中心思想,在后面的括号内画“√”。
(1)歌颂朱总司令对战士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处处以身作则的高贵品质。 ( )
(2)赞扬朱总司令在工作上以身作则。 ( )
(3)赞扬警卫班的战士争先恐后地让马。 ( )
(4)朱总司令让马使胡光隋感激不尽,使战士们深受教育。( )
13、阅读
这是个彩霞满天的傍晚。一位公安干警来到街上的一家修鞋店,问道:“师傅,上个星期是不是有位高个子的干警来这儿修过鞋?”
鞋匠端(详、祥)着眼前的这位干警,迟疑了一下说:“莫非你是替他取鞋的吧?”
“是的,我是他的所长,请问要付多少钱?”
鞋匠漫不经心地从柜台最下层取出那双已修好的旧军鞋。他随口说道:“你就付三块钱吧。”
所长付过钱,当他要接过鞋匠递给他的那双鞋时,双手不住地颤抖。
“你……你怎么啦?”鞋匠吃惊地问道。
“一位多好的干警啊!”所长沉痛地说,“上个星期,在一次执行“严打”任务时,几个歹徒被我们公安干警围困在一间(仑、仓)库里,他奋不顾身地带头冲了进去,与歹徒展开了(搏、博)斗。就在这时,一个丧心病狂的歹徒引(暴、爆)了一捆炸药,歹徒被炸死了,他却不幸失去了双脚……”
“啊---”鞋匠张大了嘴巴,呆住了。
所长用低沉的声音接着说:“这双鞋他已经用不着了,他特意让我把钱还给你,谢谢了。”说完,大步走了。
鞋匠望着这双旧军鞋,俯下身子,拿出鞋油把它擦得乌黑发亮。 鞋匠恭恭敬敬地把这双旧军鞋放在柜台的最上层。他久久地凝视着,觉得只有这双鞋,才是世界上最珍贵的。
【1】给文中括号内选择适当的字。
【2】从文中找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注视----(________) 犹豫----(_________)
【3】找出文中与“鞋匠漫不经心地从柜台最下层取出那双已修好的旧军鞋”相照应的句子。
【4】“鞋匠恭恭敬敬地把这双旧军鞋放在柜台的最上层。他久久地凝视着,觉得只有这双鞋,才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此时鞋匠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材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讨好生活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句式,列举生活实例,说明其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描写大拇指姿态的句子,并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树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yùn zhuǎn zì rú( ),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里。
我以为在同学中间只有我一个人具有飞行的tiān fù( ),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腾。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
【1】在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词语。
【2】给带点的字词选正确解释划上“√”。
欲:①欲望 ②想要;希望 ③需要 ④将要
明白:①清楚;明确 ②公开的;不含糊的 ③聪明;懂道理 ④知道;了解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迷恋(______) 轻盈(_____) 舒展(_____) 澄澈(_____)
【4】你认为“我”的梦有趣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著(zhù,筷子)来,沉甸甸的不伏手一一原来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得动他?”说得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莱。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茶都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她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这段话写的是_____的场面,_____和_____有意拿___________取乐,目的是为了讨好___________,让大家开心。
【2】众人为什么“先还发证”,后来又为什么“上上下下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着重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人笑的情形
17、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1】“挤过去”中“挤”的正确解释是( )
A.(人、物)紧紧靠拢在一起。 B.在拥挤的环境中用身体排开人或物。
C.用压力使之从空隙中出来。 D.排斥、排挤。
【2】用一个成语替代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第一段的中心句,用“_____”画出来。
【4】“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两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联系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操纵自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手忙脚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的第一句在本段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这一段作者采用的写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是为了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作者运用了( )描写,再现了小艇往来河道间的情景。
A.静态
B.动态
【5】船夫技术非常好,体现在(多选)( )
A.行船速度极快。
B.不管怎样拥挤,都能挤过去。
C.极窄的地方也能平稳穿过。
19、阅读课文短文,完成练习。
妙语惊人
纪晓岚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他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学问家。他最伟大的贡献,是在乾隆皇帝的支持下,亲自领导四千多人,编著了中国空前规模的巨著——《四库全书》——中国文化的宝典。
纪晓岚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性格豁达开朗,语言幽默风趣,是被几代人传诵的妙语大师。据《阅微草堂笔记》记载,有位姓王的翰林为他的母亲——太夫人做寿,请了纪晓岚作上宾。王翰林十分钦佩纪晓岚的学识,便请他为太夫人写个祝寿词,并在宾客满堂的席间朗诵助兴。纪晓岚不推辞,高兴地上前朗声道“这个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听,脸色都变了,王翰林更是吓得惊慌失措,场面十分尴尬。这时,纪晓岚不慌不忙地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顿时全场活跃,甚至有人叫好鼓掌,交口称赞这诗句妙不可言!老夫人也转怒为喜。
接着纪晓岚高声说出他的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这一下,全屋就像朝蛙鸣不止的池塘中突然投下一块石头,立刻哑然无声了。一个个欢悦的表情来不及退去,就泛起难堪的神色。不过,有前两句令人叫绝的妙句,大家张着嘴巴,直瞪着眼,知道纪晓岚会说出最后一句惊人妙语。果然,他说道:“偷得蟠桃献母亲!”全场立即欢呼起来。
【1】有人称赞诗句“九天仙女下凡尘”妙不可言!下面哪一项不是它的妙处?( )
A.把老夫人比作下凡的仙女,直言夸奖。
B.消除了先前“这个婆娘不是人“产生的误解,表明了上一句诗的真正意思是老夫人不是普通人,也道明了上一句诗只是为第二句诗作铺垫。
C.语言幽默风趣,让全场的人笑得前仰后合。
D.因为有了“九天仙女下凡尘”,才使得“这个婆娘不是人“有了明贬实褒的趣味。
【2】纪晓的诗语言幽默,用词巧妙。“偷得蟠桃献母亲”之所以能赢得全场欢呼,不仅仅是因为此诗句与“九天仙女下凡尘”有异曲同工之妙,还因为其中有一个词用得极妙。那就是“________”,这个词不仅___________________,还______________。
【3】纪晓岚的惊人妙语,妙在有两“惊”,先有_________(惊喜 惊吓),后有________(惊喜 惊吓)。这既体现了他的幽默风趣,也使得此次祝寿跌宕起伏,妙趣横生。
【4】假若发生下面这种情况,猜猜纪晓岚会怎么说。
乾隆派纪晓岚和珅一起去灾区为百姓派发粮食,并给了纪晓岚一道密旨。和珅十分想知道密旨的内容,于是请纪晓岚告诉他。纪晓岚笑着问:“你能保证不告诉别人吗?”和坤连忙点头回答道:“当然能。”于是,纪晓岚凑近和珅耳边说:“______________。”和珅听后只好苦笑。
20、写句子。
(1)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改为陈述句)
(2)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为肯定句)
(3)她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改写成比喻句)
(4)楚国的大臣们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缩句)
21、按要求改句子。(5分)
(1)这个笑容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民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扩句,提示:来自哪的?怎样走进?什么样的大会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黛玉连忙起身接见。(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把墙刷得又白又匀很不容易。(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只蜘蛛在墙角荡来荡去。(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乐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把下面一句话用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
土匪打伤了我的眼睛,请您给治治。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同学,相信你一定读过很多文学作品,那里有让你深受感动的故事,有给你深刻启发的道理,有让你印象深刻的人物……请你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注意:要把重点内容写清楚,真实、具体地写出自己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