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期末彰化五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juàn窕(yāo B.想(xiá督(dōu

    C.shāo持(jīn D.鼓(léi骨(quān

  • 2、下面的故事,出自《水浒传》的是: (

    A. 三打祝家庄 B. 三顾茅庐 C. 三打白骨精 D. 三英战吕布

  • 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反问)

    B.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拟人)

    C.他有电话手表吗?没有。(设问)

    D.花儿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比喻)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按注音写词语。

    xiàng pí gāo  fàn cháo  xuàn yào  sù mù  cháo xiào  jí dù

    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

  • 5、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再照样子试着写一句话。

    ①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________

    ②骆驼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________

    ③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________

  •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______的小嘎子、______的祥子、______的刷子李、______的严监生。

  • 7、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歇后语填空。(填字母)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旧(舅)

    B.孔夫子搬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咸菜烧豆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动(冻)了

    E.梁山泊军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隔着门缝吹喇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学奖,如今他已是________

    (2)他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老师批评,父母责骂,他仍是________

    (3)明明周末和爸爸下棋,他一次也没赢,他不好意思地说:“我今天真是________。”

  • 8、形近字组词。

    ______  弩______  咆______  挠______  帕______

    ______  努______  炮______  浇______  泊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唐高宗与王勃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后,其子李治继位,是为高宗。高宗在位期间,为王勃之才一叹二叹,乃至于三叹,在初唐时即被传为佳话。

    王勃,字子安,十四岁不到就去应举。应试之日,到禁卫森严的考场,用眼四观,见全是年长公子,束发秀才,白首童生,惟独自己还是一个孩童。当主考官点名点到王勃时,见其长衫拖地,乳臭未干,一脸稚气,心中颇有几分不快。王勃非常聪敏,见状,连忙上前叩拜施礼,说:宗师爷在上,学生龙门王勃前来参拜聆教。这几句话,听者颇觉字字顺耳。主考官此时突生奚落之念,出口道:蓝衫拖地,怪貌谁能认!王郎仗胆反讥:紫冠冲天,奇才人不识。主考官笑,再戏谑道: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王郎趣答:今朝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主考官窃喜,拊掌道:神童,神童,果然是龙门神童,准考。

    王勃赴考高中后,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嗣后,才思泉涌,笔端生花,撰《宸游东岳颂》、《乾元殿颂》,文章绮丽,惊动圣听。高宗见此两篇颂词,歌功颂德,词美义壮,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为,惊叹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

    不久,沛王贤闻其名,聘为沛王府修撰,十分爱重。沛王贤,周王显,均是贪嬉少年,相与以斗鸡为乐,不惜千金求珍禽,以较高下。二王素来喜欢与王勃谈笑,每次斗鸡时,必请王勃一道畅饮欢宴。王勃仗着文才,戏为《檄英王斗鸡文》。

      不料此文传到高宗手中,圣颜不悦,读毕则怒而叹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行谏诤,反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于是,王勃被逐。

    这样,过了些年头,到了上元二年(675年)冬,长安城里都传颂着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一天,唐高宗也读到这篇序文,见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不禁拍案,惊道: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又读下文,见一首四韵八句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唐皇一扫成见,连声叹道:好诗,好诗!做了一篇长文字,还有如此好诗做出来,岂非强弩之末尚能穿七扎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当年朕因斗鸡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错也。于是高宗问道:现下,王勃在何处?朕要召他入朝!太监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高宗喟然长叹,自言自语:可惜,可惜!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乳臭未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脍炙人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高宗为王勃之才一叹二叹,乃至于三叹,看到王勃的《宸游东岳颂》、《乾元殿颂》时,惊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到《檄英王斗鸡文》时,怒而叹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到《滕王阁序》时,连声叹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被唐高宗称为千古绝唱的是哪句诗?是哪篇文章中的?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级思维

    一个退休的老人回到老家,买了一间小别墅住下来,想在那儿宁静地打发自己的晚年时光,写些回忆录。

    刚开始的几个星期,一切都很好,安静的环境对老人的精神和写作很有益。但突然有一天,三个半大不小的男孩子放学后开始来这里玩,他们把几个破垃圾桶踢来踢去,玩得不亦乐乎。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 嗓)音,于是出去跟年轻人谈(叛 判)。“你们玩得真开心,”他说,“我很喜欢看你们踢桶玩,如果你们每天来玩,我给你们三人每人每天一块钱。” 三个年轻人很高兴,更加起劲地表演他们的足下功夫。过了三天,老人忧愁地说:“通货膨胀使我的收入减少了一半,从明天起,我只能给你们五毛钱。”

    三个年轻人不大开心,但还是答应了这个条件。每天下午放学后,他们(陆续 继续 连续)去进行表演。一个星期后,老人愁眉苦脸地对他们说:“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对不起,每天只能给两毛了。”

    “两毛钱?”一个年轻人脸色发青,“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两毛钱,浪费自己的(宝贵 贵重)时间为你表演呢,我们不干了。”

    从此以后,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日子。老人退休前是一家单位的工会主席。

    【1】用“√”画出文中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2】文中几次提到三个年轻人踢垃圾桶,说法却不尽相同,请从文中找出来,用“﹏﹏”画出来。

    【3】文中三个年轻人的心情变化是:____________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4】联系上下文,判断下列对“超级思维”理解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超级思维”是这位退休老人所拥有的。____

    (2)三个年轻人拥有“超级思维”。___

    (3)老人反话正说,把不喜欢听踢垃圾桶的声音,说成喜欢。____

    (4)因为老人每次都降低价钱,令年轻人不高兴,他们最终因为不愿意为越来越少的钱浪费时间而放弃,老人最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安静。___

    【5】想象一下,如果文中的老人对这些年轻人直言相斥,结果会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

    风筝

    我童年的梦里,飞得最高的就是风筝。

    地面上,我们扯着线跑着;天空中,风筝迎着风飞着。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都是我们精心造出来的理想的翅膀啊!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每个人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你看,此刻样子像一顶水兵帽,后面还飘着两根飘带的风筝就是我的,因为我长大了想当海军。此刻,我的眼睛似乎已在那被线牵着的高高的帽檐下,看见了无边的大海和波浪的花纹……那个飞机风筝是强强的,他想当飞行员都快想疯了。可现在的纸飞机却吃不住这个小胖子的体重,他只好把自己最威武的一张照片贴在风筝飞机驾驶舱的位置上。

    瞧啊,一只美丽的大蝴蝶,翅膀一扇一扇的,正在空中piān piān qǐ wǔ,这一定是小薇薇的巧手做的,她想像她爸爸一样,当一个昆虫学家。哟,那边zhāng yá wǔ zhǎo地飞来了一只大蜈蚣,这一定是调皮蛋小狗子的,这家伙,在地上欺负人不算,到天上还要逞霸道!于是我的水兵帽和强强的歼击机立即出击,唉,威力巨大的歼击机竟和一条蜈蚣tóng guī yú jìn——缠在一起摔了下来。我心爱的水兵帽也牺牲了一根飘带,在空中失去平衡,摇摇摆摆地飞不稳了。

    还有,那瓦片风筝是未来的建筑大师大喜的;那双体花瓶风筝是双胞胎兰兰和红红的。所有的风筝中,要数小音乐家根子的最棒了,那是一个大竖琴。说实话,我见了他的风筝后才知道竖琴是什么样子的。但那不完全算他的本事,要是没有他那个会拉小提琴的舅舅帮助,这竖琴不掉下来摔碎才怪呢!不过那风筝上挂的两排风铃可真好听:“得啷啷,得啷啷!”把带着鸽哨的鸽子都引来了。

    最土的风筝要算芳芳的了。因为她直到现在还没有决定长大后干什么,所以只好照她的头的样子做了个风筝,让她到天上去好好想想吧。风筝的后脑勺.上还拖了一条尾巴似的长辫子,唉,丑死了!

    在地面.上,我们一边放线一边跑着。啊,每个人的童年也像是一个风筝。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手里的线越放越长,风筝也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可千万别让手中的线断掉啊,风筝,是理想的翅膀!

    【1】看拼音写词语。

    piān piān qǐ wǔ zhāng yá wǔ zhǎo tóng guī yú jì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同归于尽: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理想是什么?读了本文之后,你打算做一只什么样的风筝呢?简单描写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走进丽江

    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它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距昆明市六百余千米。它以雄伟的山川、古老的城镇、纯朴的民风著称。在它的土地上,奇妙地分布着圣洁的雪山、汹涌的大江、险峻的峡谷、清澈的湖水、宽阔的坝子……

    丽江古城以四方街为中心,呈八卦型放射状延伸,并分出无数条街道,整体形成网状布局。条条街道有小桥,小桥两边是人家,桥下有潺潺的流水,这是终年积雪的玉龙雪山之水渗透到黑龙潭而成的。水边杨柳垂丝,柳下小桥座座,城内共有大小桥三百五十四座,可谓城依水存,水随城在,好一幅“家家溪水绕户转,户户垂柳赛江南”的高原姑苏图景!

    丽江最吸引人的,除了有“高原姑苏”风貌的古城外,就是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了。玉龙雪山距丽江古城西北十五公里,由北向南绵延近五十公里,有十三座山峰。最前面的山峰昂然挺立,其后峰峰相连,远远望去,云腾雾绕,好像一条银鳞闪烁的玉龙在蜿蜒飞腾。主峰扇子陡,海拔五千五百九十六米,为长江南岸第一峰,被誉为地球上“最温暖的雪山”。

    丽江还有许多迷人的景观:有惊心动魄的虎跳峡,有万里长江第一湾,有三江并流奇观,还有母系氏族的最后乐园——泸沽湖及其神秘的摩梭人,在北边更有闻名遐迩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

    月色溶溶的晚上,漫步古城的小街,看着水中闪闪烁烁的灯光倒影,听着远处传来的隐隐约约的纳西古乐,你难道不会被这里的一切深深陶醉吗?

    1全文像是一篇对丽江的解说词,为我们展现了一个(  )的丽江,宛如让读者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卷。

    A.动态 B.静态

    2文中画“____”的句子在文章中起了____________的作用。

    3用“____”画出全文的总起句。

    4文中画“﹏﹏”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选文一:民国元年,一位打山东来的摔跤手成了无敌手。那摔跤手个子大赛面墙,肩厚似牛臀,臂粗如大腿,光头圆脸冒红光;浑身的肌肉一使劲,好比上上下下到处肉球,再动两下,肉球满身乱滚。这小子拿手的本事是摔跤时,两手往对手肩上一搭,就紧紧抓住,腰一给劲,就把对手端起来。你两脚离地使不上劲,他胳膊长你踢不上他,你有再好的跤法也用不上。他呢?端着你一动不动,你再沉再重也没他劲大。等你折腾够了,他把你往地上一扔,就赛给他玩够的小小狗,扔在一边。据说他这手是从小练的一个怪招:端缸。

    选文二:这怪人在街头站了一会儿,忽然打腰里掏出一个小纸盒,从里边抽出一根一寸多长的小细木棍儿,棍儿一头顶着个白头。他举起小木棍儿,从上向下一划,白头一蹭衣褂,嚓地生出火来,把木棍儿引着,令街上的众人一大惊,不知怪人这小棍儿是嘛奇物。怪人待手里的小木棍儿烧到多半扔在地上,跟着从小盒再抽一根,再划,再生火,再烧,再扔。就这么连划了十多根,表演完了,嘛话没说,扬长而去。

    从此天津人称怪人这种“一划就着”的玩意儿叫“自来火”。呵呵,其实就是咱们用的“火柴”而已。

    【1】借助表格梳理文章内容。

    片段

    选文一

    选文二

    主要人物

    山东小子

    _____

    主要描写方法

    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_____

    “奇怪”之处

    _____

    怪人点“自来火”

    【2】选文一中,“肩厚似牛臀”“________”等词句是对“山东小子”的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等词是动作描写。这样写表现出“山东小子”________的特点。

    【3】选文二中,“表演”一词极具深意。请你联系选文,说一说它的深层含义。

    _____________

    【4】下列对两篇选文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小子”之所以能成为称霸一方的“无敌手”,是因为他有一身的蛮力。

    B.“自来火”就是火柴,只是当时未普及使用,因此人们称之为“奇物”。

    C.“怪人”表演结束后扬长而去,作者对此持批判态度,讽刺了当时社会的愚昧无知。

    D.两段选文选用不同的描写方法,目的在于表现不同人物的特点,突显主旨。

  • 14、课内阅读我最棒。

    1984年,第一台多媒体电子计算机诞生,随后很快普及开来。1993年,美国政府提出 建设“信息高速路”的计划,把全世界的计算机联网,让人们可以随时接收任何地方传来的 文字、声音和图像,这个计划受到各国的重视。如今,坐在家中的计算机前轻点鼠标,远在 万里之外的友人便可在瞬间收到你发去的电子贺卡。计算机网络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 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

    1瞬间的意思是  

    2计算机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 15、阅读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这段话选自《_______》,爸爸向孩子介绍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A.外貌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3读了这段话,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

  • 16、课内阅读。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机枪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

    【1】根据选文内容,把词语补充完整。

    ( )算盘 ( )螺丝 ( )机枪   ( )电话 ( )纽扣

    【2】下面对食指的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

    A.敢于冒险

    B.机敏

    C.勤奋卖力

    D.最肯吃苦

    【3】用“  ”画出描写食指外形特点的句子。

    【4】你认为食指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哪些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课内阅读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1文中写“周瑜很高兴”,他高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跟周瑜立下军令状是一时冲动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课文,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________的人,周瑜是个________的人。

  • 18、①有一天下大雨,体育课没法上,老师带我们在教室里做游戏。他在黑板上画了个圆,说:“谁再来添几笔,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圆代表太阳?”

    ②太简单了,同学们纷纷举手。老师随便点了一个人。这名同学兴致勃勃走上讲台,开始在圆圈周围添小线段,像太阳发出的光芒。不料,老师在一旁笑道:“第一笔就画错了!”这名同学一愣,怀疑地看着老师。老师说:“下去吧!”他就下去了。

    ③老师擦掉小线段,回头问:“谁再来?”又有一名同学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拿起笔,开始在圆旁边画树。才画两笔,老师笑道:“有这么干的吗?”这名同学也是一愣,继而回头瞅老师。老师说:“下去吧!”他也下去了。

    ④第三名同学走上讲台,二话没说,随手在圆下面画了道大波浪线,远远看去,像是海上升起了太阳。但老师仍然摇头,笑他:“哦!哪会这么简单!”这名同学顿时失去自信,擦去波浪线,凝神思考。老师说:“快下去吧!”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座位。

    “还有谁想上来试试?”老师站在讲台上扫视全班,教室内鸦雀无声,再也没人敢去“卖弄”了。这时,老师又笑了,笑得挺诡秘的,说:“好吧,请刚才那三位同学再上来一下。”

    ⑥三名同学走上讲台,老师安排道:“你,负责说‘第一笔就画错了’;你,负责说‘有这么干的吗?’;你,负责说‘哦!哪会这么简单!’……我每画一笔,你们都得依次将我讲的话说出来,然后再齐声对我喊‘下去吧’!”

    ⑦全班哄堂大笑,觉得怪好玩的,但不知老师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工作开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三个大圆,然后在第一个大圆周围画小线段 体现太阳发光 在第二个大圆边画树 代表日上树梢 在第三个太阳下画波浪 表示太阳要升上海面 他每画一笔,旁边的三位同学就依次说老师说过的话。

    ⑧一片嘈杂声中,老师终于画完了。他扔掉粉笔,回头对所有同学说:“好了,画完了,请看,我是按刚才三个同学的构想画出来的,是那意思吗?”当然是那个意思——黑板上准确地表现出三名同学想画的三个太阳。

    ⑨教室内一片安静。这时,老师又笑笑,意味深长地说:“……”

    【1】给短文起个合适的题目,填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2】给文章第⑦自然段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品读短文内容,按要求答题。

    (1)用“ ”画出三名同学画太阳时老师点评的话,再想一想,老师点评的目的是

    (2)读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卖弄”在文中的意思是

    “没人敢去‘卖弄’”的原因是

    (3)学生画太阳,老师一旁点评,结果 ;老师画太阳,学生一旁点评,

    【4】读一读文章最后的省略号,请写出老师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著名诗人但丁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话有人赞同,有人却不赞同。请联系短文和实际生活,简要写出自己对这句话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读不完的大书

    七十多年前的农村,不像今天小朋友的家里有许多自动或机动的玩具,没有开发儿童智力的新式玩具。我在幼年时,家里什么玩具都没有,大人们不关心孩子玩耍的事。我在五六岁时就自己到大自然去找可以玩的东西。农村的特点是接近大自然。辽阔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浩瀚的河流,繁茂的花草和树木,空中的浮云和飞鸟,地上的走兽和昆虫,水中的游鱼等等,有说不完的好玩东西,能够引起孩子的遐想和实验的兴趣。例如小麻雀的蹦蹦跳跳、快乐活泼的样子,叫你高兴。老鹰在高空中盘旋时,展翅飞腾或流荡滑翔,有时猛扑而下,像在捕捉小鸡或什么东西,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花草树木的生长、开花、结子,暑寒荣枯,都有各种不同的趣味。草的叶子不二样,有长有短,有的还带刺;开的花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也有单瓣、重瓣的,有四瓣、五瓣的等等。树木的千姿百态,更有给人乐趣的东西。昆虫的动作也很好玩,例如蚂蚁搬家,那么长的队伍,那么井井有条的阵营,个个尽自己的力量,把货物全部搬迁。这种组织性很强的小动物的行动,真叫人佩服。当它们两军对垒时,更是好看,队伍整齐;正式打仗时,打得你死我活,直至尸体堆积如山,勇敢忠贞的精神,真令人敬佩。

    我家房子的前后左右都有余地,栽有各种果树,有梨树、桃树、橘子树、柚子树、酸橙树,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实。从树上直接摘下的果子,格外鲜美。我家后面还有两丛竹林和一株棕榈,是我最爱的。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出土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笋子炒咸菜,味道鲜美无比。更可爱的是它们那耸入高空的青翠茎叶,亭亭玉立,显得那么纯洁!微风吹来,一片沙沙声,是那么温柔细腻。但当大风袭来时,竹林总是最先发出萧萧的喧声,不平静的调子,奏出我幼小心灵的怅惘情绪。池塘边的棕榈树坚毅地独立着,大蒲扇似的叶子显得很高洁,在秋高气爽的日子,倒映池水中,小鱼在池水的倒影中间游玩,是另一种境界。

    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画册,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极大的学问,有欣赏不完的乐趣。

    【1】文章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读不完的大书”?(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点的“雨后春笋”是一个成语,我们现在常用它的比喻义,意思是___

    【3】文章对大自然中万物的描写有详有略,看一看第一、二段详细描写的各是什么?突出了事物哪方面的特点?

    第一段:___

    第二段: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写句子。

    1.孙膑对田忌说:我有办法让你取胜。(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来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改为第一人称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在游泳池里游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丽的桂林山水怎能不令人陶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她那乌黑的头发中已出现了几根白色的银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变一变。

    1、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笔下生花。

    这三首古诗词写出了童年生活的情趣。你喜欢哪一首?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它编成一个故事写下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