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期末黄南州五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我们要消灭这一切”,“这一切在文中是指  [ ]

    A. 战争和武器、疾病和破坏

    B. 疾病和破坏、憎恨和饥饿

    C. 战争和武器、疾病和破坏、憎恨和饥饿、无家可归

  • 2、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人有盾与矛者(买) B.不可同世而(存在)

    C.孔指以儿曰(给……看) D.孔君平其父(拜访)

  • 3、“熟练、清醒、眷恋”的近义词分别是(       

    A.陌生   明白   依恋

    B.娴熟   明白   依恋

    C.娴熟   糊涂   依恋

    D.陌生   糊涂   依恋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___代的_______。诗人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展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劳动场面,流露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赞扬。

    2.《稚子弄冰》的作者是___代的杨万里,诗人从小孩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景。   

    3.在《村晚》一诗中,诗人描写了一幅宁静的______,表达了诗人对 _________________之情。

  • 5、读拼音,写词语。

    1.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chéng chè______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bǐng xìng______

    3.那大虫páo xiào______,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武松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jiū zhù______

  • 6、词语搭配。

    收复( )   鼓励(

    发展( )   发挥(

    倡导( )   兴办(

    改善( )   开辟(

  • 7、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 _____ ____ _____  ____ _____

    ____ _____ ____ _____ ____ _____

  • 8、交流平台。

    本单元的课文语言很有特点,《杨氏之子》一文中,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利用___________做文章,一个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在《手指》一课中,作者用________的语言展现了五个性格各异的手指形象,让我们联想到_________。在《童年的发现》一文中,当费奥多罗夫被老师误会的时候,用______________的语言来安慰自己,令人忍俊不禁。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读《刷子李》选段,完成练习。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这句话表面是说______,实际上是在夸赞_______

    2选段对刷子李刷墙的________进行了细致描写,写出了其刷墙的技术高超。

    3作者将刷子李刷过的墙比喻成_______,由此你会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刷子李的高超技术呢?请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句话归纳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话说端午》,回答问题。

    话说端午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全国各地在端午节这天都有着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端午节习俗甚多,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但划龙舟、食粽子是普遍习俗。就拿划龙舟来说吧,它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十分流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考古表明,距今7000年左右,在沿海繁衍的先民就利用独木舟在近海进行捕捞活动。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天中节、龙舟节等。端午节是古已有之的民俗大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祭祀的节日,也有起源于南方百越,把农历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后因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人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1下列关于端午节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B.端午节的习俗全国各地仅有划龙舟、食粽子。

    C.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

    D.端午节自2008年开始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第二自然段中举“百越地区的部族举行祭祀”和“纪念屈原”等例子是为了说明( )

    A.端午节的习俗很多 B.各地庆祝端午节的方法不同

    C.端午节起源于中国 D.端午节成为世界非遗的节日

    3许多传统节日在历代文人笔下被反复歌咏,下列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4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左右”一词能否删去?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难忘的八个字

    [加拿大]玛丽·安·伯德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会一生下来就是裂唇!我一跨进校门,同学们就开始讥嘲我。我心里很清楚,对别人来说我的模样令人厌恶:一个小女孩,有着畸形难看的嘴唇,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

    同学们问我:“你嘴巴怎么会变得这样?”我撒谎说小时候摔了一跤,给地上的破玻璃割破了嘴巴。我觉得这样说,比告诉他们我生出来就是裂唇要好受点。我越来越敢肯定:除了家里人,没人会爱我,甚至没人会喜欢我。

    二年级时,我进了老师伦纳德夫人的班级。伦纳德夫人很胖,很美,慈祥可亲。她有着金光闪闪的头发和一双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每个孩子都喜欢她、敬慕她。但是,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因为这里有个很不一般的缘故——

    我们低年级同学每年都有“耳语测验”。孩子们依次走到教室的门边,用右手捂着右边耳朵,然后老师在她的讲台上A说一句话,再由那个孩子把话复述出来。可我的左耳先天失聪,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我不愿把这事说出来,那样同学们会更加嘲笑我。

    不过我有办法对付这种“耳语测验”。早在幼儿园做游戏时,我就发现没人看你是否真正捂住了耳朵,他们只注意你重复的话对不对。所以每次我都假装用手盖紧耳朵。这次,和往常一样,我又是最后一个。每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的“耳语测验”都做得很好。我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老师一般总是说“天是蓝色的”,或者是“你有一双新鞋”等等。

    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用右手B捂住了右耳。然后,C把右手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

    我等待着……然后,伦纳德老师说了八个字,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这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

    这位很胖、很美、慈祥可亲的老师轻轻说道:

    “我希望你是我女儿。”(有删改)

    【1】文中A、B、C三处分别应填入哪个词语?选一选。(填序号)

    ①悄悄 ②紧紧 ③轻轻

    A.______ B.______ C.______

    【2】请把文中描写“我”的外貌的句子画上“ ”,把描写伦纳德夫人外貌的句子画上“﹏﹏﹏”。

    【3】选一选。

    文章开头先写“我”天生是裂唇,受到同学们的讥嘲,认为除了家人没有人会爱“我”,甚至没人会喜欢“我”。这样写的目的是( )

    A.为下文写伦纳德夫人独特的教学方式作了很好的铺垫。

    B.为下文写伦纳德夫人的爱心作了很好的铺垫。

    【4】选一选。

    “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因为这里有个很不一般的缘故——”在文中的作用是( )

    A.巧设悬念,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B.画龙点睛,耐人寻味,照应题目,总结全文。

  • 12、课外阅读。

    小兵张嘎夺枪记

    嘎子刚走到院门口,猛然看见两个鬼子,东张西望地朝这边走来。嘎子心想:不好,区队长他们还在屋里呢。要是没准备,双方照了面,一交火,把村里的鬼子都招来就不好办了。

    嘎子眼珠子一转,快步上前,横在院门口,说:“你们想干什么?”

    一个鬼子晃了晃手中的长枪,龇牙咧嘴地嚷了几句,让嘎子让开,他们要进院里去。嘎子故意放大声音说:“你们想找什么,我给你们拿去还不成吗?我家里有病人!”

    鬼子恶狠狠地用枪把嘎子往旁边一拨,大步往院子里闯去。嘎子见拦不住,便朝里面大声喊道:“爸爸,外面有两个太君,非要上咱们家来!”

    鬼子们气势汹汹地闯向正房,嘎子跟在他们身后。突然,他发现走在后面的鬼子是个官儿,腰间挎着一支手枪。嘎子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自从奶奶被鬼子杀害以后,嘎子一直希望能得到一支枪,给奶奶报仇。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支手枪,恨不得伸手就把它摘下来。

    两个鬼子撞开屋门,闯了进去。一进屋,他们就像饿狼似的东翻西找,惊动了灶边卧着的一只母鸡。母鸡咯咯叫着站起来往外跑。鬼子兵连忙去捉母鸡。母鸡东躲西闪,最后一头钻进西屋的门帘子里面去了。

    鬼子兵上前一挑帘子,突然,三把刺刀从里面一起刺出。他嚎叫一声,翻身栽倒在地。原来区队长和战士们刚才听见了嘎子在院子外的喊叫,已经做好了准备。

    鬼子官见势不妙,哇呀一声,转身就跑。

    嘎子正站在院门口,见鬼子官往外窜,急忙把门一关。鬼子官的一条腿被绊了一下,身子一栽,跌在了石阶上。他一边在地上滚着,一边往外掏那把手枪。

    战士们从屋里冲了出来。随着啪的一声枪响,鬼子官被击中了。他身子一拱,滚到了嘎子脚下。嘎子连忙抓起身边的一把扫帚,使出浑身力气朝鬼子官身上拍去,可是不顶用,鬼子官已经把枪掏出来了。嘎子一急,扑上去,用身子使劲压住了他的胳膊,又狠狠咬住他的手腕,把手枪夺了下来。鬼子官一翻身把嘎子踹开,想去夺枪。区队长一甩手,又补了他一枪。鬼子官腿一蹬,不动了。

    随着一片冲杀声,反攻开始了。战士们从屋里涌出,冲向了大街。鬼子们纷纷四下逃散,有的被击倒了,有的举手投降……

    嘎子紧紧地跟在部队后头,不时回转身来,得意地比试着他刚从鬼子身上夺来的新枪,东瞄两下,西瞄两下,嘴里发出叭叭的声音。他的脸上,洋溢着一种无比兴奋的神情。

    【1】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2】读句子,回答问题。

    (1)嘎子故意放大声音说:“你们想找什么,我给你们拿去还不成吗?我家里有病人!”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描写,表现了嘎子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此时他的心里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支手枪,恨不得伸手就把它摘下来。

    这句话运用_________描写,表现了嘎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嘎子一急,扑上去,用身子使劲压住了他的胳膊,又狠狠咬住他的手腕,把手枪夺了下来。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描写,生动再现了嘎子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表现了嘎子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你知道嘎子为什么希望有一支手枪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嘎子夺到了手枪,他的心情怎样?在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画上“_____”。

    【5】读了短文,嘎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文《祖父的园子》片段阅读,回答问题。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

    2下列句子哪个更好?好在哪里?

    (1)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2)花开了,鸟飞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从这两句话中我体会到(   )

    A.“我”想知道它们是从谁家来,又到谁家去的。 B.它们是自由自在的。

    4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绿手指

    美国一小镇,有位老奶奶,长着“绿手指”。千万别以为她是个妖怪或有什么特异,这是当地人对好园丁的称赞。

    一天,老奶奶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纯白金盏花。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的,就是棕色的,白色的,不可思议。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她把自己的想法对儿女们讲了,遭到一(至 致)的反对。大家说:“你根本不懂种子遗传学说,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的年纪,怎么可能完成呢?”

    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去干。她(撤 撒)下了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老奶奶在中间挑了一朵颜色最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把种子(收集 搜集)起来,第二年把它们栽种下去。然后,再从花朵中挑选颜色浅的种子栽种……就这样,年复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20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特别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而是像雪一样的白!

    秋天,她把100粒种子寄给了20年前悬赏的那家园艺所。她不知道那则启事是否还有效,也不知道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       培养)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人们要验证那些种子。终于,园艺所所长打电话告诉老奶奶,他们看到了她的种子开出的花。它是雪白的!因为时隔久远,资金不能兑现,问她有没有别的要求。老奶奶对着听筒小声说:“只想问一问,你们可还要黑色的金盏花?我能种出来……”

    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有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

    但愿你我也能长出新的“绿手指”!

    【1】圈出括号里正确的字词。

    【2】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你根本不懂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的年纪,怎么可能完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在文中画出体现“循环往复”的意思的语句。

    【4】联系上下文,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老奶奶的儿女们反对她培育纯白的金盏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奶奶决定一个人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读读文章最后一句话,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题目“绿手指”,你觉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直通车。

    《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难于用语言来描绘的。

    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颤(chàn zhàn)动。泛舟湖心,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如入甜美欲睡的绮丽梦境一般;空气是那么清澈、透明,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sì  shì)乎远比我们法国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我发现,由于夜空到处布满星辰,那深蓝的夜色都变得黯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要是那里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坐一种名叫冈多拉的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就不再会有人来打扰你的宁静。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辨  辫  瓣)洒落到水面上,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圣玛利亚教堂那雪花石膏的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地耸立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都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当圣马可大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魄  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溶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的安谧和静止之中了。

    1用“√”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2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3威尼斯是( )东北部的一座水上城市。

    A.法国 B.英国 C.意大利 D.美国

    4短文第3自然段是按( )顺序来叙述的。

    A.时间变化 B.空间变化 C.地点变化

    5短文主要描绘的是威尼斯的( )。

    A.小艇美 B.天空蓝 C.夜色美 D.风光美

    6填空题。

    (1)威尼斯的三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描写威尼斯夜色美时,写的三种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短文后,你感受到威尼斯之夜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唐高宗与王勃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后,其子李治继位,是为高宗。高宗在位期间,为王勃之才一叹二叹,乃至于三叹,在初唐时即被传为佳话。

    王勃,字子安,十四岁不到就去应举。应试之日,到禁卫森严的考场,用眼四观,见全是年长公子,束发秀才,白首童生,惟独自己还是一个孩童。当主考官点名点到王勃时,见其长衫拖地,乳臭未干,一脸稚气,心中颇有几分不快。王勃非常聪敏,见状,连忙上前叩拜施礼,说:宗师爷在上,学生龙门王勃前来参拜聆教。这几句话,听者颇觉字字顺耳。主考官此时突生奚落之念,出口道:蓝衫拖地,怪貌谁能认!王郎仗胆反讥:紫冠冲天,奇才人不识。主考官笑,再戏谑道: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王郎趣答:今朝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主考官窃喜,拊掌道:神童,神童,果然是龙门神童,准考。

    王勃赴考高中后,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嗣后,才思泉涌,笔端生花,撰《宸游东岳颂》、《乾元殿颂》,文章绮丽,惊动圣听。高宗见此两篇颂词,歌功颂德,词美义壮,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为,惊叹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

    不久,沛王贤闻其名,聘为沛王府修撰,十分爱重。沛王贤,周王显,均是贪嬉少年,相与以斗鸡为乐,不惜千金求珍禽,以较高下。二王素来喜欢与王勃谈笑,每次斗鸡时,必请王勃一道畅饮欢宴。王勃仗着文才,戏为《檄英王斗鸡文》。

      不料此文传到高宗手中,圣颜不悦,读毕则怒而叹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行谏诤,反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于是,王勃被逐。

    这样,过了些年头,到了上元二年(675年)冬,长安城里都传颂着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一天,唐高宗也读到这篇序文,见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不禁拍案,惊道: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又读下文,见一首四韵八句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唐皇一扫成见,连声叹道:好诗,好诗!做了一篇长文字,还有如此好诗做出来,岂非强弩之末尚能穿七扎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当年朕因斗鸡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错也。于是高宗问道:现下,王勃在何处?朕要召他入朝!太监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高宗喟然长叹,自言自语:可惜,可惜!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乳臭未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脍炙人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高宗为王勃之才一叹二叹,乃至于三叹,看到王勃的《宸游东岳颂》、《乾元殿颂》时,惊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到《檄英王斗鸡文》时,怒而叹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到《滕王阁序》时,连声叹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被唐高宗称为千古绝唱的是哪句诗?是哪篇文章中的?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片断。

    刘备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摆好各种酒器和青梅,于是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二人开怀畅饮。忽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突然问刘备:“使君认为,谁称得上当世英雄?”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

    曹操单刀直入地说:“论真英雄,当今非你我二人莫属!”刘备听罢大吃一惊,不由得手一抖,筷子滑落在地上。碰巧雷声大作,大雨倾盆。刘备借机附身捡起筷子说:“这个大雷吓死我了!”曹操笑道:“大丈夫还怕雷啊?”刘备也笑道:“孔圣人都闻雷色变,我怎会不怕?”

    1这段话出自_______(朝代)的小说家________写的《________》。这段话是选自小说中“_______”这个故事情节。

    2读了以上片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现代文阅读

    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了,丫头们在那山坡上已放起来。宝琴叫丫头放起一个大蝙蝠来宝钗也放起个一连七个大雁来,独有宝玉的美人儿,再放不起来。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去叫人换好了,就好放了。再取一个来放罢。

    【1】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宝玉的_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2】宝玉把风筝摔在地下的原因是:_________

    【3】选段体现了众人在放风筝时的_________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___________之情。

    【4】从选段中可以看出黛玉是一个(   )的人。

    A.心思细腻

    B.城府很深

    C.活泼可爱

    【5】体会选段中加点部分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才少年——比尔盖茨

    美国人比尔盖茨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20年里,魔术般地把900美元变成139个亿,让世人大吃一惊。有人说,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将会改变整个世界。

    盖茨天生精力旺盛,非常好动。还是在婴儿时,他就喜欢让摇篮长时间不停地晃动,这好像很有趣。直到今天,他还是喜欢不停地摇晃,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他七八岁时,母亲担任社区服务工作,经常带他到学校里去给学生讲解西雅图的历史,盖茨总是坐在前排极为专心地听讲,这时好动的习惯却一点儿也找不到了。

    盖茨从小志向远大。上四年级时,他就对自己的好友说: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

    他和许多孩子一样,梦想成为人中豪杰。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概认真完成,就是花很长时间,也要尽力争第一。一次,老师让每人写一篇故事,不超过20页,他却写了100页。盖茨善于思考,喜欢创新。他觉得人人都应有自己的创造发明。

    盖茨生于名门世家,但父母却不过度奢华。在母亲的安排下,一家人的吃饭、出游,包括孩子们的穿衣都弄得井井有条。家庭这种严谨、精细的作风自然而然也影响了比尔盖茨,使他养成节俭的习惯。

    时间观念是盖茨最注重的两个条件。在他的读书笔记中清楚地记下这样一句座右铭:机会加时间等于金钱。自从他在中学就读后,便迷上了计算机,从此盖茨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皆知(   )   丘(   )

    华(   )   之缘(   )

    2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联系上文,盖茨特征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的橡树。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将下列陈述句改写为反问句,注意要求。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决不会忘记。

    (2)灾区人民遭受了灾难,我们应该向他们献上一份爱心。

    (3)你办事认真,这件事你去办,我们肯定放心。

     

  • 21、请根据要求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王宁说:“我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2、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是我国古代著名长篇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表达交流。

    读漫画,写一写漫画的内容和获得的启示,题目自拟。

    要求:1.题目切题。2.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和获得的启发。3.卷面规范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