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海南州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不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一项是(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儒林外史》

  • 2、下面这幅对联隐含年龄是( )

    上联: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A.121

    B.141

    C.151

    D.157

  •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课堂上,我常常发表自己的高见。

    B. 大禹治水”“郑和下西洋”“李广射虎这三个历史故事都出自《上下五千年》。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猜字谜。

    1.人累了靠在树旁歇息。( )

    2.田里长了草,细看不是草。( )

    3.回国团圆个个有。( )

    4.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数目少三。( )

    5.高爷爷的头,李爷爷的脚,郑爷爷的耳朵。( )

  • 5、想一想,填词语。

    美妙得无法用语言形容。( )

    眼神传达或内心怀着情意。( )

    豪放、豪壮。( )

    在空旷处或野外架木柴、树枝燃烧的火堆。(   )

     

  • 6、看拼音,写词语。

    mǔ zhǐ jiē chù miǎo xiǎo xiǎng lè niǔ kòu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xiàng mào tuán jié fù yōng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7、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象声词。

    1堆草料的时候,他听到风吹得他的木杈( )作响。

    2傍晚,青蛙( )地叫起来,啄木鸟( )地啄着树干,甲虫( )地叫。

    3白桦树( )地响,在扬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

     

  • 8、填写恰当的词

    ________的问题            独立________

    ________的态度            回答________

    ________的身体            发现________

    ________的铃声            学会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非连续文本,完成练习。

    2019环法挑战赛首站西施故里·诸暨站本月26日鸣枪开赛。本次环法赛事分设133公里全程组28.6公里短程组两个不同里程的比赛项目。作为一场备受骑行爱好者关注的赛事,诸暨站报名火热,2000名额已全部报满,外籍参赛选手人数达到新高。

       

    环法自行车赛是世界知名度排名第三的体育赛事品牌,仅次于世界杯和奥运会。其发源地在法国,拥有116年历史,是全球最高级别的自行车赛事。

    环法挑战赛是目前国内唯一使用全封闭赛道的自行车活动,是国内最大的骑行比赛,面向所有骑行爱好者。

    这次诸暨西施故里站,则是2019环法挑战赛亚洲首站,是环法挑战赛首次登陆长三角地区,也是这一世界顶级体育赛事首次落地县级城市。

    诸暨北邻杭州,东接绍兴,南临义乌,是於越文化的发祥地,也是西施的故乡。为全面展示诸暨的人文历史风貌,提高赛事的观赏性,本次比赛路线将以“古越风情”为主题,将“西施故里”景区北侧的浣纱大桥作为发车点,选手将挑战三个4级爬坡点,经过“中国最大的淡水珍珠产地”珍珠之乡——山下湖镇、风景秀丽的西岩风景区、密林覆盖、青峰屏立的东白湖以及百年斯宅古民居建筑群。

    本次赛事的互动区设置于“西施故里”景区内,开放型的庭院式建筑群,依山临水,古香古色,让选手在参与环法活动的同时,沉浸于江南丽景之中,如此体育与文化协同发展的模式,亦让诸暨市更具活力,使城市标志性区域“西施故里”受到海内外人群的关注。

         

    *管制时间:

    5月24日22时——5月27日6时

    *管制道路:

    苎萝路(人民南路至浣纱大桥)、苎萝东路(浣纱大桥至东二路)、浣纱南路(南兴路至丰民路)、浣东中路(滨江南路至苎萝东路)、郑旦路(金鸡山路至苎萝东路)、祥安路(郑旦路至金鸡山路)、西施故里内部道路、山下湖镇珠宝路及华东国际珠宝城周边道路。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环法挑战赛是国内唯一使用半封闭赛道的自行车活动,是国内最大的骑行比赛。( )

    (2)张大明很想报名参加环法挑战赛,但他不能,因为他不是专业选手。       ( )

    (3)本次全程组比赛的起点为诸暨市浣纱大桥(西施故里北侧),终点是:诸暨市浣纱大桥(西施故里北侧)。                                                                                                                      ( )

    (4)比赛途中,选手将挑战四个3级爬坡点,经过山下湖镇、西岩风景区、东白湖以及斯宅古民居建筑群。( )

    (5)5月24日白天,比赛周边道路就开始进行交通管制,出行要注意避开这些道路。( )

    【2】阅读了这些材料,你知道了本次诸暨站环法挑战赛有什么亮点,请简要概括,写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的奶奶觉得:这几天交通管制,给她的出行带来了一些不便,这样的比赛不举行也罢了。你赞同小明奶奶的看法吗?请结合本文的内容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以《战狼2》《红海行动》等为代表的一批军事题材电影既叫好又叫座,受到广大观众的追捧。这些主旋律影片,不同于那些脂粉气十足的青春偶像剧、故弄玄虚的魔幻剧和无病呻吟的家庭伦理剧,为当下的中国影视作品注入了更多的阳刚之气。

    材料二 

    影片《空天猎》,展现了我军新型战机自如地穿梭于狭窄山谷,并通过截获目标辐射源的方式探测到潜藏在夜幕里的敌方导弹,对其进行精准打击的场面。《红海行动》则展示了我国海军战舰远程指挥作战、快速拦截导弹以及投放无人机的强大功能。观众看后热血沸腾,连连赞叹:“厉害了,我的国!”

    材料三 

    讲好当代中国军人的故事,塑造彰显新时代精神的新英雄形象是广大军事题材作品创作者的共同目标。如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没有传统军人的棱角与强势,憨厚本分,重情义轻名利。电影《战狼2》中的冷锋也同样如此,重情重义,不计较个人得失、荣利。他们不同于以往作品中“高大全式”的英雄,也不同于虚假抗日“神剧”里的“痞子式”英雄,这些“接地气”的人物形象,显然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1根据材料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空天猎》讲的是当代中国军人的感人故事。______

    (2)相对于英雄形象,观众更喜欢的是小人物形象,这类形象更能引发大家的共鸣。______

    (3)《战狼2》中,展现了我国海军战舰远程指挥作战的强大功能。______

    (4)许三多、冷锋等荧幕形象,是彰显新时代精神的新英雄形象。______

    2三则材料,从三个方面写出了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受到观众欢迎的原因,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建军节来临之际,某影视频道将进行军事题材影片展播。下面是该频道以对联的形式为此次展播拟定的宣传语的上句,请结合上述材料,补写出下句。

    主旋律电影彰显阳刚之气,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与理解。

    草原即景

    塔木钦草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①它多么像海啊!只有在海上,天和地才能像接到一起的两匹布那么完完整整,没有隙缝;只有海才这么寂静,广袤得望不到边际,永远像一幅没有框子的画。

    风呼啸起来,像千军万马奔腾而至。于是,穗头已经发黄的草上掀起一阵波浪,草梗闪出银白色的光亮。偶尔,天边也会出现一根细小的像桅杄似的东西,走近了才发现那原来是骑在马上的牧民手中的杆子,它是用来套马的。看到马背上牧民的雄姿,我心里油然生起敬慕之感。

    塔木钦草原过去被称作“旱海”——几亿年以前,它也许就是地道的海。过去,这里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牧人、旅客都视之为畏途。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除了公路旁边偶尔出现的一座土丘,再也找不到任何其他可以做路标的东西了。③那些土丘也许是为搭篝火而堆起的石头。从远处望去,黑黝黝的石堆时常会引起人们的错觉,以为公路旁边伺伏着什么野兽,而那些牛群、马群从远处望去,斑斑点点,又仿佛是一堆堆巨石

    也许因为这地方海拔接近1000米的缘故,天低得好像可以用手去摸,因而,人们对云彩的变幻也特别留心。④在辽阔无边的蓝天上,云彩有时候团团飞卷着,像一簇狂舞着的雄狮,可是顷刻之间又会化成黑乌乌的一片煤层。这时候,汽车声嘶力竭地跟云彩赛起跑来。忽然,煤层上“吧嗒吧嗒”地掉下雨点。可是把脑袋从帆布里钻出来,朝四下里一望,乌云罩不到的地方却仍然是黃澄澄的一片阳光。骤雨还没住,太阳又嬉戏着,从云隙里投下一道亮光,就像悬在半空的一匹薄纱。

    这时候,一个奇丽的景象在我们面前呈现了:一道完整的虹,衬着天空和草原,从地面( )了起来,好像一道彩色的巨门。我说“完整”,是因为我们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虹的两端跟地面衔接的地方。

    不一会儿,风把云彩吹散了,雨自然也就停了下来,云彩又驯顺地变成了白色,有的化成一棱棱,好像透视片上的肋骨;有的散成一座座岛屿,上面影影绰绰,似乎还辨得出一些苍松古柏;也有的被吹成细长条,好像半透明的银鱼,在蓝天里逍遥自在地飘浮。

    蓝天下面,公路就像一条叠成无数折的黄色带子。每逢汽车“呜鸣”地向上爬行的时候,我们就好像是朝着一条通天的大道开去。不过扑到顶端,就又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草原。

    【1】仔细读短文,如果让你用两个词语来概括作者笔下塔木钦草原的特点,最准确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2】如果在“冒、升、挂、拱”中选一个字填在第五自然段中的括号里,你会选择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读第四、六自然段,主要突出了云彩的____________的特点,作者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想象此时校园里的景色,用上你喜欢的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读文中6处画横线的句子,运用静态描写的句子是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运用动态描写的是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从这样的描写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行道树

    张晓风

    ①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②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里,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③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④当夜基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灯红酒绿。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把牙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⑤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平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⑥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1第⑤自然段的“固执”本来是贬义词,用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文中用作褒义词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文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你觉得通篇使用这种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文使用了对比手法。请具体说明文章是怎样进行对比的。

    与同伴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人类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末尾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和“快乐”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文借行道树的自白,赞美了______________的形象。

  • 13、(一)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地一(眨、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麻麻、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开得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春光(竟、竞)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它把一冬天(蕴藏、储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

    1.从片断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用横线划下来,使短文更通顺。

    2.给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短文中的 等词语写出了海棠花的多,文中把 比作 ,是为了表现  

    4.文章主要是写了儿童,而这两个自然段却集中笔墨写了海棠花,联系全文思考,作者这样写有必要吗?为什么?

     

     

     

  • 14、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的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挤过去”中“挤”的正确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用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替代。

    3“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是表现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 15、课外阅读。

    我的老师

    烈日炎炎,村子里的人们都聚在大树下乘凉,谈天。

    穿着一身白色连衣裙,看起来颇清瘦纤弱的小瑛老师走了过来,她微笑着和树下的人们打着招呼。

    等小瑛老师走过,人们的话题自然转到了她的身上。“多好的闺女呀,天天带着学生来帮我干活。”五保户王奶奶什么时候也忘不了提这件事。“是啊,人家是大学生,听说书教得才叫好呢!”①“好是好,只可惜好景不长,人家要调走了!”“什么!调走?听谁说的?”“昨天我还听孩子们谈这件事呢。我早就说过,人家是城里姑娘、大学生,②哪能吃得咱这份苦?”“是呀,听说她爸爸还是个大局长呢,还能不给女儿找份好工作?”

    “那不是小瑛老师班上的小柱子吗?叫过来问问!”“柱子,你过来,问你点事儿。”柱子答应了一声,跑了过来:“什么事?”

    “柱子,听说你们老师要调走了?”“嗯。”柱子低下了头,眼光黯淡了下来。“要调到哪儿?是不是回城?”“回城?才不是呢。老师说西藏比我们这儿还缺老师,她是自愿报名到那儿教书去的。”柱子的眼中有留恋,但更多的是自豪。

    “啊-”大树下的人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呆住了……

    【1】画线句①中的“好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②是个________句,请你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自然段中人们议论小瑛老师的语气不相同,心情也不同,王奶奶的心理是____________,画线句①的人物心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柱子的眼中有留恋,但更多的是自豪。”柱子留恋的是___,柱子自豪的是_______

    【5】小瑛老师的形象是通过人们的语言塑造出来的,这种写法叫作_______法。

  • 16、课外阅读。

    材料一

    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调查报告

    经常写错别字

    经常提笔忘字

    觉得自己的字不好看

    能写一手漂亮的字

    36.67%

    56.67%

    70%

    1.21%

     

    材料二 

    汉字书写能力下降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电脑飞速发展和普及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互联网时代,我们习惯于敲打键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失写症”。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对汉字“敬畏之心”的淡漠。古人常说“一字为师”,而现在,浮躁的心态之下,人们对于汉字书写的态度已相当草率,甚至积非成是、将错就错。

    材料三 

    近年来,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神奇的汉字》等一系列节目的播出,汉字书写问题重回公众视野。有学者认为,保护汉语,媒体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但只有媒体的宣传是不够的,行政不应缺位。尽管多年来相关部门已颁布多项法令保护母语,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应该用更多行政手段和措施来保护母语。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材料二,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失写症: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字为师: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不属于人们汉字书写能力下降的原因的是(   )

    A.电脑的发展和普及。

    B.人们对汉字缺少敬畏之心。

    C.人们热衷于综艺娱乐,不爱学习。

    4材料一和材料二相比,在说明形式和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同意材料三中学者的观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最起码的品质

    每逢考试,我总会想起四年级发生的一件事。

    那是两年前的事了。一次,我数学考试只得了65分,心里十分难过,这次考试考得这么差,爸爸肯定会伤心的,我还是不把考卷给他看吧,可是,老师偏要我们把试卷给爸爸妈妈看后签名。怎么办呢?我怕爸爸看了试卷会打我,又怕老师批评我。我为了不让家长签名,就壮起胆子用钢笔草草地在试卷上写了爸爸的名字。

    第二天,提心吊胆地把试卷交上去,没想到老师一眼看出我使的花招(严肃 严峻)地对我说:回家请你爸爸重签。我不敢(违抗  抵抗),只好拿着试卷回去了。

    回到家里,我战战兢兢地把试卷交给了爸爸。爸爸看到我签着他的名字后大发雷霆厉声说:你知道这么做是什么行为吗?这是欺骗,欺骗了家长,也欺骗你自己。我哭了,哭得十分伤心。爸爸突然说:把手伸出来。我害怕极了,手连忙往后缩。爸爸举起大手就要打我,我哭得更厉害了,眼泪大颗大颗地流下来我透过泪花,惊慌地望着爸爸的大手。可是,那只大手半空中停了片刻,终于慢慢地垂了下来。爸爸的口气(缓和 暖和)了,他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最起码的品质是诚实,不能因为有缺点百般(掩饰 掩盖)自己的过失。我听了,泪汪汪地点了点头。

    从此以后,我牢牢地记住了这个教训,它使我懂得:一个人最起码的品质就是诚实。

    1“/”划掉括号里用错的词。

    2老师一眼就看出我使的花招,这里的花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写了一件这样的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划出短文的中心句。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想说些什么?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

      每当林巧稚回忆起她中小学时期的生活,总要称赞老师讲授知识时注意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比如上地理课时,老师就把她们带到海边,在海滩上做地形的沙盘。大家边玩边做,兴趣盎然,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而且深深地印在脑子里,经久不忘。

      林巧稚从小对生物课就有很大的兴趣。有一次,老师上生物课时,问道: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是绿色的。林巧稚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老师又问道:树叶是什么形状的?

      不少同学答道:椭圆的。

      生物老师胸有成竹,并不急于对学生的回答作结论,而是把她们带上山去,采集各种树叶标本。采集回来,大家把树叶放在课桌上,老师让大家重新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原来树叶不仅有绿色的,还有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树叶的形状更是千奇百怪,锯齿形的、针状的、扇形的……什么样的都有。

      一堂生物课结束了,林巧稚不仅学到了知识,更体会到了一种人生的哲理: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像树叶是绿的那么简单,因而自己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你要认识它,就要到实际中去调查了解,不能人云亦云。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异口同声:

    胸有成竹:

    (2)给短文分段,概括各段段意。

    (3)本文主要叙述了(   ),告诉我们(   )。

     

  • 19、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于是,苏格拉底获得了一次机会——一次观察蝉是如何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机会。

    ②蝉脱壳总是在夜间进行的。苏格拉底决定彻夜不眠,不让这种神秘的过程从眼底错过。他沏了一杯酽酽的咖啡,瞪大双眼,守侯在知了笼旁边。

    ③那些丑陋的小东西开始沿着知了笼的栅栏,一步一步慢吞吞地往上爬行,爬到一定的位置后,便停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就像泥塑一样。

    ④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过去了,这些泥塑一样的小东西始终一动也不动,似乎没有一点儿变化。一直到天快亮的时候,苏格拉底发现,其中一只背部裂开了一道细细的缝儿,就像有谁在泥塑上划了一刀。接着,其他幼虫的背上先后都出现了细缝儿。虫儿的身体开始颤抖,细缝开始变大,渐渐露出了一抹象牙般玉肌。

    ⑤虫儿痛苦地颤栗着,背部弓起就像一个驼子。这驼的背越弓越高,虫儿的颤栗也越来越剧烈。

    ⑥是刀剥皮吗?是火在烧身吗?是剑在剔骨吗?是针在穿心吗?苏格拉底看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心中不由跟着颤栗起来。

    ⑦该帮帮这些可怜的虫儿们了!苏格拉底打开知了笼,非常小心地从笼子中取出一只虫儿,以极其轻柔的动作剥开束缚虫儿的硬壳,帮助它抬起头,伸出尾巴,蜕出翅膀,抽出六只腿。这工作是这么难做,苏格拉底完成这套程序,足足用了近20分钟。

    ⑧苏格拉底浑身浸透了了汗水。他本来还想再帮一只虫儿的忙,但已经没有这个勇气了。

    ⑨更为糟糕的是,苏格拉底后来发现,那些凭自己的力量完成蜕变过程的蝉们,虽然多经历了一些痛苦的煎熬,却都展开了美丽的翅膀,变成真正的蝉;而经他帮助的那只蝉,翅膀却始终缩成一团,怎么也展不开,而且它的六条腿也是瘸的,爬动起来左摇又晃,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1文章第①段中神秘的过程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⑥段连续运用几个问句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体会第⑦段中非常小心”“极其轻柔两个词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⑨段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看着别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特别高兴。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改为转述句:

    3天空下着大雨。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民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关键是要善于发明.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樱桃树和李子树都不大结果子。觉得它们并不存在。(用合适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园子留下回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残。”四大名著中一定有哪一部或者哪一个故事让你印象至深?选取你喜欢的一本或一个故事读一读,然后将你的感受写下来。

    要求:①题目:读《 》有感或《 》读后感。

    ②以“感”为主,概括文章为辅。③字迹工整,语句通顺,不得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